() 比賽的最后一場,清云先生終于露面了,并公布了策論的題目“胡人擾境,戰否?和否?” 題目一公布,場上嘩然,實在是這個問題提的太出乎意料,也太犀利。 天下整體上太平了百年,三國與草原相安無事。但近年來,邊境地帶小的沖突不斷。草原部分部落逐鹿中原的野心日益膨脹,這幾年來邊境的一些沖突,未嘗不是存了試探的意味。 現在的這種局面,三國朝廷的文武百官,有的人居安思危,有的人得過且過,但好像是默契一般,所有人對于草原的不斷侵犯事件三緘其口。 難道沒有人敢說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武將敢說,只是卻沒有機會說。 當下的時代,重文輕武,武將的地位低下,在朝廷里面有說話權的基本都是文官。 武將的兵權大多世襲,早已成為君王的心腹之患。為了防止武將擁兵自重,一般都責令武將留京,名為體恤,實為監視。即便有需要出任邊塞要職,家眷也必須留京。 像穆清婉的外祖父,鎮國大將軍,從一品的官員。早就已經榮養在府了,也沒有了機會重上沙場。草原擾境,說大不大,畢竟并沒有大規模地侵犯。因此,若是提出此事,就有可能被皇上趁機削權,現在的問題是,放權就意味著放棄活路。 …… 因此,清云先生提出的題目,實在出乎意料。也是大部分人都沒有深想過的問題,畢竟有些癥結根植于統治集團的內部,此時任何不適宜的言論,都有可能斷了自己的仕途之路。 穆清婉也好奇在場的學子如何回答,而且雖然從未當面說過話,穆清婉還是有些擔心表哥王成銘。畢竟王成銘的背后代表的是鎮國將軍府,言行出了差錯,牽扯就會比較多。 風云會的前幾場比試,都是由德高望重的老學究,針對學子的表現一一評定,最終評選出前三名。 而最后一場的策論,則是討論的形式,類似于百家爭鳴,可說了不說,最后也不會有排名。但像是之前的幾屆風云會,學子們都是暢所欲言,畢竟這樣揚名立萬的機會實在難得,沒有人都想著好好表現一番。但是這一次,不知道效果會怎么樣? 清云先生公布辯論題目后,就老神在在地坐到了位子上,而已1場上一時間陷入安靜。 七皇子景漓端著茶杯的手有一瞬間地頓住,然后不動聲色地喝了一口茶,留意場上的情況。十一皇子“唰”地一聲合上了手中的折扇,坐直了身子,似笑非笑地看向下方。同仁書院的幾個學子都是京中權貴,本身也都身世不凡,因此并不說話。 有資格在四周觀看的其他學生,基本都是書院有名號的先生的入室弟子,知曉其中深意的,也都調著一顆心注意著場上的動靜。 突然,有人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如同平靜的湖面突然間被投進去了一顆小石子,平靜被打破,所有人都不約而同地看向此人。 “在座的諸位學子皆是文人,成銘兄少年英才,祖父又是鎮國將軍,文武雙全,還請成銘兄不吝賜教。” 率先開口的人,沒有自己發言,卻反而特別熟稔地對著王成銘講話,語畢躬身作揖。 所有的人,眼光又不由自主地轉向了王成銘的方向。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