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龍溪寨子北邊高山腳下,就是魯龍溪學。東西各一排教學樓,一樓一底,各四個教室。北后邊是六間矮房,是教師的宿舍、廚房。南邊是大門和一堵圍墻,中間就是操場。房子周圍被大樹所包圍。學校后山樹林密布,有一股清泉水從上面淌下。
海老爺在世時,很熱心教育事業。這里的教室和桌凳大都是海家建蓋和添置的。
學校有一至六年級,各年級一個班。共七個老師,兩個女的,五個男的。有四個男的是外地人,都住校。除了兩個男的是彝族,其余的是漢族。
學校原來管理較差,學生紀律渙散,校內校外環境臟,海家也過問得少。自從調來了個姓駱的男老師,不到半年,學校面貌就大大的改觀。學生不但到校早、上課紀律好,而且懂禮節、有禮貌。
學生家長還發覺,自己的娃娃懂得的東西多了。什么共產黨打敗國民黨,解放軍把******攆到臺灣,全國已經快要解放,建立新中國,什么窮人要翻身了,可分到土地等等。
蕎花姨媽聽在里面教書的王老師,新來的這個駱老師,不是一般的人。又有本事,又懂得不少的東西。經常給他們講些共產黨如何好,******如何了不起,領導和指揮解放軍要渡過長江,解放云南,要建立新政府,窮人要當家作主等等。
蕎花姨媽覺得,這個駱老師,怎么和王玉五講的一樣。他們是不是一路的人?他到底是個什么樣的人?不像一般的老師,他來這里僅僅是教書嗎?她想去會會這個人。
王老師是個女的,已經四十多歲,漢族,個子不高、方臉,魯龍溪的人。
蕎花姨媽問王老師:“這個駱老師幾歲?家是哪里的?他原來在哪里教書?”
王老師告訴她:“已三十歲,聽是沾益人,原在沾益播樂學教書。”
“你哪帶我去見見他?你先跟他通個氣。”蕎花姨媽很迫切的。
駱老師聽魯大姐要見他,就急忙告訴王老師;“請您轉告魯大姐,我早就想拜訪她,她多時來都可以。”
駱老師早就聽,魯大姐雖是海家的管家,但心腸好、不作惡,能為窮人辦好事,這兒十里八寨的老百姓很喜歡她。是個彝族的女強人。是他來這里最可依靠的發展對象。
聽駱老師早就想見她,蕎花姨媽很高興,人家能這么,明人家看得起自己。
一晚上,王老師帶著她去到駱老師的宿舍。一進門,駱老師很熱情的接待她。蕎花姨媽初看這個人,個子高、體中長、長方臉、慈祥樣。
駱老師先自我介紹:“我原來在沾益教書,來這里快半年多了。聽魯大姐很有名氣,本想去拜訪,但是你住在海家,不方便。你能上門來我這里,真是深感榮幸。”
“哪里!哪里!我沒有什么名氣。只是感到能為彝族老百姓多做點好事,他們喜歡,我就高興。倒是駱老師來這里沒多長時間,給我們這里帶來了很大的改變。把學生教得又有禮貌,又懂得許多道理,你也有名氣。”蕎花姨媽非常客氣的。
王老師毫不客氣的:“你們二位都不用客氣了,在整個東山地區,都有名氣,都是大好人,大家都很尊重你們。”
王老師的夸獎,是代表廣大彝族百姓的心聲。
通過交談,蕎花姨媽得知駱老師是沾益炎方的人,比自己大一歲。讀過高中,在沾益播樂學,教了十多年的書。妻子五六年前,被一個惡霸的兒子強奸以后,跳井自殺。留下一個七歲的女孩,他父母幫帶著。
與駱老師的短暫接觸和談話,蕎花姨媽感到,駱老師是一個寬厚老實、穩沉大方,有志向、可信賴的漢子。
對他的不幸遭遇,蕎花姨媽非常同情。感到他和自己的命運相同。只不過人家是老師,自己卻是個海家的傭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