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番之地三面環海,一面毗鄰遼東境。這樣的自然地域,使生活在這里的人,以水為生者不在少數。出海口自然也有好幾處,但要是地理位置最重要的一處港口,自然就是永川口了。 真番國用作軍事用途的較大型船只,也有千八百艘,雖然都是些征集自民間的木船,滿員裝載不了百名士卒,但也足夠用了。偶爾出動到近海,也不過是為了殺滅幾個膽大包劫掠來往商販的海盜而已。 弓箭、刀、石塊、長勾桿……這些,就是他們在船上的wuqi。這些船,都停泊在永川口外的海面上,有一支五千人的海上軍卒,就駐扎在永川口。這也算得上是真番國僅有的一支水軍力量了。 要起來,這么薄弱的海上力量,對于真番國是遠遠不夠的,這四五十年的時間以來,無論是衛滿,還是衛右渠,他們的最大愿望,當然是建立一支能夠縱橫在這片水域的船隊,從水陸兩個方面,保障真番國的安全。 但沒有辦法,綜合全部的國力,他們也建造不出多少真正的大船。每當想到這個問題,衛王都會有些煩惱,看著三面浩瀚無邊的大海,想要借助海運之力來增強國力的雄心,便一比一強烈。 當又一輪朝陽,開始升起的時候。永川口內外已經是一片緊張的肅殺氣氛。五千真番駐軍早已經在領兵將軍的大聲喝令下,全副武裝的登上了他們的戰船。而負責留守的,一面加緊戒備,一面緊急派人飛馬去報知王險城中的衛王知道,漢軍的大批戰船來到,請求派兵支援! 其實,名叫崔被的永川口水軍將軍,在昨日傍晚就已經得到這個消息了。只是當時他并沒有太過于重視。因為他認為消息來源并不十分準確,還達不到全軍臨戰的程度。 昨暮色平西時分,在海邊巡邏的一隊士兵發現了一艘自海中漂流而來的舟,上面躺著一個昏迷不醒的人。帶回營地經過隨軍醫官簡單救治之后,那個人終于醒了過來。而他開口出的第一句話,就讓他們所有人大吃一驚。 雖然崔被和他手下的士卒們無論如何都不相信,眼前的這個半死之人就是那位名頭甚大的“真番英雄”金雪哲,但本著對青瓦山莊和玄刀神的崇敬之意,他們還是派出了十幾個人連夜把金雪哲送回了云頭山。 人送走以后,真番的水軍將軍雖然心中也有些驚疑不定,對于要不要立即布置兵力封鎖永川口海面有過猶豫,但經過與部下們商議一番之后,他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已經黑了,再了大漢的船隊不一定直接來到這兒,就算來了也不怕他們,自己手下這么多兵馬戰船,地形有利,本土作戰,難道還對付不了區區一支渡海而來的漢軍 有些興奮的崔被將軍,甚至夜里還做了一個夢。漢軍果然來到永川口,而自己率領真番水軍一戰成功,盡數消滅了他們。漢軍被全部殺光,所有戰船都被自己俘獲,衛王傳旨,加官進爵……。 可惜,夢終究是夢,而且越是美夢越往往反而成了噩夢。崔被是在黎明時分被手下副將喚醒的。永川口瞭望臺上的士卒,遠遠的發現了大批不明船只,看方向正是朝著這邊來了! 還沉浸在美夢回味中的崔被,聽到這個消息后,不僅沒有感到驚慌失措,反而有些興奮起來。他一躍而起,一邊在侍從的幫助下穿戴齊甲胄,一面大聲命令著副將去集合人馬,準備打一個大勝仗。 然而,這樣的興奮勁兒并沒有維持多久,當他帶著人馬來到海邊,登上高處親自觀望的時候,崔被的心中忽然感覺有些發緊。他隱隱的覺得大事不妙啊! 光大亮,朝霞初升,一輪紅日從海面躍出。光芒斜射在海面上,無數的海鳥盤旋飛舞的,越來越近的船帆之下,一列列巨大樓船的輪廓已經清晰可見。它們如同是海底的遠古大魚忽然浮出水面一般,就那樣緩緩地移動著,帶著無與倫比的壓迫感,夾裹著波濤洶涌,直直向永川口碾壓過來……。 崔被感覺自己喊出口的話都有些嘶啞之音,心中的幻想早已經丟到了九霄云外,他聲嘶力竭地催促著所有的兵卒趕快登船,散開隊形趕上去迎戰,那些巨大的漢朝船只肯定不靈活,瞅準機會靠近之后用弓箭射殺船上的漢軍,勇敢的登船作戰,也許是唯一的取勝之道。 要認真起來,崔被將軍還是有些水上作戰經驗的。自己一方的船只在對方的那些大船面前,如同舟一般。如果不積極出戰,等著漢軍逼近過來的話,那根本沒有抵擋之力,要讓對方趁機登上岸來,萬一有個好歹,再把守衛的永川口丟棄了,那他就必死無疑了。 真番五千水軍士卒都是些水性極好的勇猛蛟龍,只要自己的這些船靠近了漢軍樓船,那么利用它在水上行動笨拙的弱點,登船作戰,崔被對于手下士卒的戰斗力還是有幾分把握的。 永川口是一座半邊臨海的水城,這邊的城墻,就建造在山石上。崔被手握寶劍,緊張地向海面上張望著,他身邊只留下了不到百人的軍卒,其余的全部打發出去戰斗了。 真番勇士從來都是不怕死的好男兒,越到這樣的時刻,他們越是奮不顧身。大冷的里,水手們赤膊劃開大木槳,一船二十個水手把船劃得飛快,一道道水線劈開大海,如同一條條水蛇蜿蜒向遠方的敵人而去。每條船上滿載的勇士們已經刀出鞘、箭上弦,做好了戰斗的準備。此時此刻,不管對方是蛟是龍,在這兒,真番健兒才是真正的主人! 東方的地平線已經遙遙在望,真番人的城墻、街市、兵士、行人甚至兵器耀著朝陽的反光,在“望遠鏡”中都看得清清楚楚。見對方密密麻麻的船只滿載了士卒開始出戰,元召低聲對身邊的隨軍校尉下達了準備迎戰的命令。 大將軍主戰船上的五色旗幟開始擺動起來,所有船上負責瞭望的軍士精神一振,他們都經過專門兒的培訓,對這一套旗語的每一個動作所表示的意思,都在心里記得一清二楚。這是征東大將軍特意教授給他們的一套海上聯絡方式,行軍作戰、協調指揮非常實用方便。 果然,不到一刻鐘的功夫,作戰命令就通過旗語傳達到了每一艘船上,船隊開始慢慢的變形,漸漸形成一個環抱形狀的樣式,在遼闊的海面上排開來,如果從高空俯瞰,會看到這邊就如一只大魚張開了巨大的嘴巴,等待著前方那些密密麻麻的魚慢慢的游進來,然后一口吞下! 此時無論是六家諸侯國的將士還是其余的漢軍士卒,無不心情振奮。經過這幾海上航程的磨合,整個船隊的近三百艘戰船已經配合得非常默契,而且元召從長樂塬帶過來的那些wuqi裝備都已經安裝到位。此前大家都已經見識過其威力如何,這會兒都恨不得趕快開戰,好親手體驗一番。 元召靜靜地站在船頭,有片刻的凝思。這片水域,對于他來其實非常熟悉。那些遙遠的記憶中,也曾經有親密的戰友在這兒為了國家的忠誠灑過熱血。更有歷朝歷代的東征將士在這兒壯烈殉國。滔滔東海,蔚藍空,時光逆轉千年,今自己站在這里發起戰爭,也許正是為了避免今后的千百年里無數華夏忠魂的犧牲! “元哥兒,那些向這邊來的船,都是真番人的軍隊嗎?是不是我們馬上就要開戰難道不需要等到真番王派來的使臣什么的嗎?” 在一邊問話的自然是太子劉琚,他先前看元召把那個真番武士放回去,還以為是讓他帶信給衛王先商談一下條件什么的呢。他在未央宮中,聽那幾位老夫子反復講過的一句話,叫做“大國興仁義之師討伐,必先禮后兵,不失風范!”所以,見元召下令準備迎戰,這才有些疑惑地發問。 元召微微一笑,他覺著這倒是一個機會,可以讓這位將來的皇位繼承人好好的明白一個道理。此時的船頭上圍繞著很多人,淮南王父女、幾家諸侯王公子們、偏副將軍、兩位黑鷹軍校尉以及許多軍中將士。 “太子,各位,從今開始,我想請大家記住一句話,在這個世界上,國與國之間的交往,本來就沒有公平合理可言。世間真理千千萬,適用于邦國間關系的,唯有一條爾!” 到這里,他略微停頓了一下,目光掃過茫茫大海,見最前面的前鋒船相隔對方的船只已經不到三五里的距離了,大戰馬上就要開始。 “道理只在刀鋒與馬蹄的范圍之內!太子,就在這條船上好好看著,看我大漢男兒是如何的摧鋒破敵,威震東海吧!開始嘍!” 元召完,親自躍上樓船頂端平臺,抄起鼓錘,掄圓了胳膊,重重擂響了第一聲得勝鼓!鼓聲遠遠的在海面上震蕩出去,然后,上百面戰鼓應聲而起,東海潮生,碧波翻涌,大漢前鋒船發射出了第一輪弩箭……!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