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燕山雪花大如席”這樣的句子,自然是后世某詩人的腦洞大開之作,夸張的有些過分。如果元召現在當面吟出這樣的詩句來的話,估計會被老將李廣當頭一個爆栗。將士們在這雪的氣里已經鐵甲冷難著,還“大如席”?那豈不是所有東西都統統活埋掉!/p> 也不怪李廣如此惱火,匈奴人這次也不知道了什么瘋,自從展開冬季攻勢以來,竟然糾纏不止、烽火難休。在從云中到漁陽的千里北疆防線上,一輪又一輪的在各處起攻擊,令人防不勝防。/p> 僅僅半個多月的時間里,邊關郡縣損失慘重,匈奴騎兵來去如風的侵擾下,每日里總會接到屯鎮民眾傷亡的報告,這讓身為右北平太守的李廣既憤怒又憂心。/p> 匈奴人都善于耐寒,他們常年在這樣的氣候下生活,早已經習慣了環境,冬季作戰,對于匈奴騎兵來,戰力上與平常并沒有什么太大不同。然而對于漢軍來,影響就大得多。/p> 雖然朝廷已經緊急調集了好幾批御寒衣物送到了前線,但在即將到來的嚴寒氣里,恐怕作用有限。那些用厚厚幾層棉氈做成的棉衣,將士們穿在身上臃腫不堪,再披掛上盔甲,不要與匈奴騎兵拼殺了,就是行動都有些困難,這一旦要生了大戰,又如何打得了勝仗呢!/p> “可恨這些匈奴人,這樣的氣里,都不叫人安生!”/p> 右北平將軍府已經轉移到了雁門關內,此刻的李廣恨恨的用拳頭捶了一下城頭磚,低聲咒罵了一句。只要匈奴人一不罷兵退回草原深處,各處邊關的守軍就一不得安寧。/p> 李廣與匈奴騎兵打了半輩子交道了,他比誰都了解,這些匈奴人和草原上的狼群沒有什么兩樣,他們大軍在后,虎視眈眈,而派出一群群的游騎四處尋找可以突破的機會,如果一旦有機可乘,那么馬上就會大軍集結,從突破口長驅直入,在大漢的千里沃野上肆虐。/p> 因此,不管是怎么樣的惡劣條件下,漢軍的防守是一點都輕忽不得的。要是因為畏寒怕冷而疏忽大意,以致匈奴騎兵進入長城之內,后果嚴重。/p> 西風漫卷黃沙枯草,秦時長城漢時雄關,那些巨大灰磚上的斑駁痕跡記載下無數次激烈的戰斗場景,更有無數偉烈英雄事跡在此生,供后人銘記傳頌。/p> 老將縱橫沙場近四十載,如今已近暮年,卻依然壯心不已。有很多曾經并肩作戰過的軍中同袍早已不在世間,看慣了生死的心也已經堅硬如鐵,輕易不會再為了人間悲歡動容。/p> 即便如此,卻仍舊有夙愿未消。匈奴大患,家恨國仇,此生未曾如愿,卻又怎么能甘愿卸甲歸田呢!/p> 看著遠處又一處村落被點燃,濃煙和火光沖,李廣眉間的幾片白雪抖落下來,一雙大手緊緊地攥住肋間青戈寶劍,幾次想把它拔出來縱馬出城去做點什么,可是最后終于忍住了。/p> “如果再年輕二十歲,那該多好啊!就不用擔這一身的干系,只管去刀頭飲血、縱馬廝殺!唉!元子,想當初你送我這春秋名劍,贈我壯懷詩篇……恨之恨,老將白頭,英雄遲暮矣!”/p> 飛卷的雪花中,李廣心中有無限悲涼,想當初他被文皇帝親口贊譽為“李廣才氣,下無雙”!那是多么壯懷激烈的青春歲月啊!可是時光從不饒人,他一生命運多奇,雖然被公認為下名將,連匈奴人都敬畏其鋒芒,不敢直接與他對陣。然而蹉跎易老,功業難成,至今他也只不過是一個將軍的身份而已,并沒有什么顯赫的爵位,封侯更是成為一種奢望。/p> 他雖然不服老,可是畢竟已經不敢輕易的去沖陣冒險了,這不是他膽怯,而是身負邊關主將之責,容不得他再率性而為。/p>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不教胡馬度陰山……。”/p> 喃喃低語中,李廣臉上浮現出苦澀的笑意。當初元召親自書寫了這一詩送給他,表達對他一生功績的尊崇之意。這些年來他一直引以為傲,視為畢生珍藏。/p> 可是現在,看著那些不時出現在視野中,燒殺劫掠邊民的匈奴騎兵,他感到有一種深深的慚愧和負疚感。其他將士臉上的神色也很悲憤,可是他們不敢輕易的出戰,在這樣的氣里,一旦中了敵人的埋伏,他們的生死是事,邊關有個閃失,可就萬死莫贖了!/p> 云層厚密,雪花飛舞,陰沉的空下,看那處火起的地方,應該就是雁門關偏西方向幾十里外的一處山屯了。這樣的事每都在上演,令駐守的漢軍防不勝防。雖然也曾經組織過幾次設伏和規模的會戰,但漢軍還并沒有取得什么令人夸耀的勝利。/p> 雖然皇帝陛下的命令是要前線將軍尋機決戰,但這樣的戰機很難把握。就連素來驍勇善戰的李廣都很謹慎,別的將軍就更不會在這樣的氣里離城太遠與匈奴騎兵作戰了。/p> 就是在這樣憤怒而無奈的情緒中,忽然在西城的城墻外閃出了一抹飛紅。那紅色在這白雪飄舞的地中是如此的亮眼,不管遠近的人,在城墻上都看的清清楚楚。那抹飛紅是一人一馬,馬是赤焰烈駒,人是紅袍將。在身后,緊接著出現的卻是一隊黑色戰袍的騎兵,他們緊緊跟在那紅袍將后面,這一支大約百人的隊伍,就這樣離開城門,頂著蒼茫飛雪疾馳向前奔去。/p> 李廣的目光盯著遠去的背影,眉頭微微皺了起來,他知道那是誰,只是不知道他又要出去胡鬧什么。/p> “去問問守門官,沒有將令,為什么擅自放人出去。真是胡鬧!”/p> 聽到將軍語氣中的不悅,身邊的偏將不敢怠慢,連忙飛馬趕到西城,去詢問緣由。城門校尉聽到驍騎將軍親自詢話,心中害怕,怕解釋不清,急忙跟了來親自回話。/p> “啟稟將軍,是霍校尉非要出城殺敵,的們阻攔不住。所以、所以……請將軍恕罪!”/p> 守城校尉單膝跪倒在地上,臉上帶著不后悔的神色,心甘情愿領受責罰。/p> “豈有此理!軍中難道就能如此隨便嗎?你真以為我不會治你的罪嗎?哼!”/p> “卑職愿意領罪。但霍校尉是要去誅殺那些作惡的匈奴人,更何況,他是長樂侯的弟子……卑職阻攔不得。”/p> 這校尉也是戰場上殺敵的好漢子,只是身負守城重責,不能擅自離開。見這一隊來此傳信的黑鷹軍士卒自愿出去作戰,他早就在心中為他們鼓舞振奮了,哪里還會去刻意的阻攔呢!/p> 李廣臉色緩和了下來,點了點手示意他起來。能夠戍守在這邊關而不退縮的,都是漢家的好兒郎,他從來不會去隨便責罰誰的。剛才只不過是有點生氣姓霍的那子也太自大了,連聲招呼也不打就擅自行動,要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出點兒什么事,那他就無顏再見到元召了。/p> 名叫霍去病的那個身體有些單薄的將,李廣知道他是元召的弟子,從前的時候在長樂塬上也有過幾次印象,不過他見到的霍去病都是身著男裝,所以他從來不知道元召最偏愛的這個弟子原來是女兒身。/p> 其實不僅是他,在這聚集到北疆的十幾萬大軍當中,知道霍去病真正身份的人,除了她的親舅舅車騎將軍衛青之外,也不過只有兩三個人而已,但他們自然不會把這個秘密亂出去,以免讓人知道軍中有女子而多有不便,雖然她的年紀還,那也不行。/p> 不過,知道這個尚顯年幼的霍校尉是元召弟子的人則有很多。自從當年送利安公主和親,萬馬軍前刀斬左賢王,在燕山峽谷一把火燒死了六千匈奴騎兵后,元召的名聲在這北疆邊關九鎮那是十分響亮的。將士們連帶著對他的這個弟子也是愛屋及烏,相處得十分親切。/p> 霍去病本來是隨著衛青統領的黑鷹軍駐守在云中一帶。衛青自到前線以來,卻并沒有主動出擊過一次,他只是在觀察和等待、收集信息。他想要等待一個最合適的戰機,讓黑鷹軍的第一次勝利取得最大的戰果。/p> 霍去病在黑鷹軍中也有了一個正式的身份,那就是一名隨軍校尉,屬于她指揮的有一個隊,一百名黑鷹軍騎士。/p> 躊躇滿志地來到前線快半個月時間了,卻還沒有正式的與匈奴人開過戰,她心中不免氣悶的緊。衛青終于受不了她整在耳朵邊的糾纏,就派給了她一個差事,讓她領著自己的那一隊人馬,負責傳遞軍情,在云中、雁門關、漁陽、上谷這些邊關之間來回跑,把有用的信息及時帶回來。這也是為了讓她增長見識,增加經驗,得到更好的磨練。/p> 霍去病自然是滿口答應,雖然還不是去沖陣殺敵,但總比整待在關城內好吧,她這次上前線,可是滿心想做幾件大事出來,好等到師父從遼東回來后,給他一個大大的驚喜的。/p> 殺敵的機會終究還是有的。比如今,她正好跑到雁門關來,卻遇到了三十里外匈奴人正在進行的暴行,哪里還能忍得?戰斗,就從此開始……!/p> (本章完)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appxsyd(按住三秒復制)下載免費閱讀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