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不久之后,漸漸壯大起來的繡衣衛,首先出手,在整個大漢天下的江湖上都開始掀起滔天巨浪的時候,所有人才真正認識到,它蘊藏的力量究竟是多么可怕。
而同時有很多人并不能理解長樂候元召對繡衣衛在起始階段的支持。這當中,有很多他的朋友。其中就包括太子劉琚。
“元哥兒,我聽東宮的屬僚們說,繡衣衛的迅速壯大,恐怕不是一件好事……更何況,那個江充也不是什么易與之輩。在父皇身邊幾次見他時,雖然態度恭敬,但那眼神中的閃爍,卻顯示出此人心機深沉,絕非善類……元哥兒,你為什么要與這等人物交往呢?”
“太子,如果你將來要做一個仁慈的帝王,就去往那個方向發展吧。任用賢德,接交善類……至于其他的這些心機權變,我會替你料理明白……呵呵!”
太子劉琚心中非常感激,懷著對元召的絕對信任走了,從此之后不再過問這樣的事。而當在另一個場合,幾個既是在朝堂上的重要盟友又是在私底下關系非常的人,也問起這個問題時,元召的回答卻與此有些不同。
“陛下先是設置內廷,親自處置天下軍國大事,致使三公九卿如同虛設,大大集中手中的權力。而今又設立繡衣衛這樣的皇家親衛,其用意不言而喻……恐怕不用等到太久,皇帝這個位置,可就真正成了一言九鼎天下唯吾獨尊矣!這對于治下的臣民來說,到底是禍是福?元侯難道沒有認真的考慮過嗎?”
問出這樣話時的東方朔,眼中有極少顯露的光芒。能夠說到這樣程度,對于他是極其罕見的。如果不是當著可以托付身家性命的人,他是絕對不會說出口。因為一旦泄露出去,這就是大逆不道的抄家滅門之罪!
元召,司馬相如,終軍,在座。他們當然是可以絕對信賴的良朋摯友和志同道合者。元召當著他們的面,也不會隱瞞自己的真實企圖。
“大漢軍隊剪滅強虜,威服四鄰。而疆域之內,未央宮的威望更是達到鼎盛。在當時的形勢下,皇帝想要去做什么事,難道身為臣子的可以阻擋得住嗎?他要組建繡衣衛,從而替代西鳳衛,不過是想要磨煉一把使用起來更稱手的刀而已。既然如此,這把刀在磨礪鋒芒的階段,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拿來用一下呢……?呵呵!”
即便是早就隱約知道元召心中的某些志向。但那夜的談話,還是給了在座的人很大的震撼和觸動。
至于具體交談了些什么,沒有人向外泄露出半句。但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雖然沒有正式的組成什么勢力,以元召為中心的一個為了共同目標而努力的松散聯盟,卻基本形成了雛形。
在后來的歲月里,他們將攜手共進不畏艱險,百折不撓無人后退。此事無關榮華富貴,無關個人榮辱得失,更沒有什么野心的摻雜……所為者不過就是蒼生福祉,天下安寧,如此而已!
“……用這把急著開刃的刀,去砍掉一些附著在參天大樹上的斜枝旁逸,難道不是一舉數得的事嗎?我們大家都是朝廷上的重臣,一些不便出手的事,哦,交給繡衣衛指揮使大人去辦,非常合適!”
這,才是元召的真正目的!
至于將來的繡衣衛會不會成為一個令人恐懼的所在,元召并不太擔心。難道憑借自己這么多年在方方面面積累起來的巨大影響力,還不能降服這條小小的孽龍?!
當然,這些事都發生在諸王長安覲見之后。而在當時,元召心中所想的卻并不是這些。繡衣衛所之內,有些無所事事的這位百戰歸來的年輕侯爺,猜測到正在含元殿上召見西域諸王的皇帝陛下態度時,他的嘴角浮現出意味深長的笑意。而落入一眾小心伺候的繡衣衛眼中,便顯得更加神秘莫測起來。
元召的猜測一點兒都沒有錯。高高坐在九龍御階寶座上的皇帝劉徹,俯視著服闕拜見的幾十位外邦王,以一種威嚴而不失大度的態度進行完了整個過程。
未央宮中隨后舉行的盛大招待宴會,自然是非常豐盛。文武百官盡皆參加,皇帝陛下從始至終都親自在場,可謂是隆重非常。
大漢皇帝的佳言撫慰和如此盛情的招待,讓來自西域的王們,終于都放下心來。在享用著各種美味佳肴的同時,有人終于問出了在心中憋了好久的疑問。
“尊敬的大漢皇帝陛下,敢問自入長安以來,為什么沒有看到長樂候元召的身影呢?”
熱鬧的場面有片刻的安靜。在場的文武百官雖然有些人還并不清楚發生在終南山皇家上林苑的事,但也有部分當時隨行的近臣知道。聽到這樣的問題,不由得都同時停住了正在進行的宴飲。有人偷偷的去看皇帝的臉色時,卻見他神色淡然,似乎并不以為意。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