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雕刻手法有平雕、立雕、透雕、浮雕、鏤雕、陰陽雕等,很多作品,往往會采用多種雕刻手法來完成。
而我們鄭家祖上的雕刻手藝,傳自蘇州,所以最擅長的還是微雕,當然,那么長時間落戶扎根在這里,采眾家所長,尤其是嶺南的各種雕刻文化,也深受其風格影響,已經有了不少改變,在牙雕這方面,也是我們的強項……”
一路上,鄭展樂給他們講解著雕刻的各種見聞,口水都快干了。
“要是我年輕十年,都想跟你們學兩手。”
柳云飛眼里閃耀著光芒,此景此情,心動之極。
“這方面,除了興趣,最主要還是要看天賦的,既然那么喜歡,我每人送你們幾件得了,這藏品樓里面,看上什么了盡管和我說!”
鄭展樂拍著胸脯,很大氣地說道,臉上滿滿是自豪,以他在家里的地位,自作主張一下還是可以的。
“原來最重要的是天賦,這就是你對家里的傳承手藝不感興趣,轉而喜歡賭石的原因?”
馮起波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
“啊呸!誰說我天賦不行了?小時候爺爺還天天拉著我學習雕刻的,我也不是不感興趣,只是不想把它當做終身職業而已。像我這樣的性格,哪里沉得住氣?根本就閑不住坐下來精雕細琢。”
鄭展樂翻了個白眼說道,也幸虧他有個明白事理的爺爺,沒有逼著他往這方面發展,不然他得痛苦死。
“這家伙就是狗嘴吐不出象牙,不用管他,竟然敢撫主人的面子,取消他的權利得了。”
何文輝在一旁落井下石,讓他挑幾件藏品,竟然還這么多話說!
“可別呀,我對你們鄭家的手藝也是非常崇拜的,能有幸入手幾件,那是榮幸之極,那我就卻之不恭了!”
馮起波立刻笑臉相迎,恨不得掐死何文輝這坑隊友的黑心家伙!
“小樂你口氣挺大啊!是不是我們拿什么東西都可以啊?”
另一邊,柳云飛和趙天明早就開始不客氣地搜尋目標,只見趙天明拿起一件核雕放在掌心說道。
“哇!你這眼光真是絕了,這不會是核舟記里的核舟吧?藏在你們鄭家里?”
看到靜靜躺在趙天明掌心里的那枚精致核舟,馮起波雙目一亮,有些夸張地說道。
他上學馬馬虎虎,但是一些相關的東西,還是記得很清楚的,看到這枚核舟作品,腦海里立刻就想到課本上學過的那篇文章核舟記,對立面記錄的那枚核舟,早就想見識一番了。
“核舟記?”
聽到馮起波的話,其他人都把目光轉到這邊來,自然而然的,就被趙天明手中那枚精致的核雕吸引。
那是一枚以桃核為原材料的核雕,只有三四厘米大小,刻成小舟模樣,兩邊還有小小的窗戶,船頭船尾雕刻著人物,栩栩如生、纖毫畢現,十分的細膩精致,可見其手法之高明。
此外,上面還可有一些小物品模樣以及一些文字,柳云飛眼神不錯,輕易就看出一句“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這句子他知道,出自蘇軾的赤壁賦,而核舟記中記載的核舟,在歷史上其實是真實存在的,講的就是蘇軾游赤壁的故事,上面也刻有這樣的句子。
可能是馮起波也看到了,難免會有這樣的想法,就連他現在,也有這樣的念頭和疑惑。
只是他聽說,這枚記載在古文中廣為流傳的作品,其實早已經失傳,難道其實是一直藏在民間里,被鄭展樂的家人得到了?
以鄭家的能耐,這種可能性不小!
“怎么可能?核舟記中的核舟確實是失傳了,至少到目前為止我們都沒有找到,這是我爺爺根據核舟記上的記載,雕刻而成的,不過,水平始終是趕不上前人,比文中記載精簡了一些。”
鄭展樂搖搖頭說道,都說時代在進步,其實許多古人的高超技藝,他們現在都無法比肩,有許多令大家嘆服的技術,也早已經失傳。
他爺爺就是見到書中記載,追思先賢,才起了追趕的心,只是最終,也沒能完成心愿。
“你爺爺的作品?那也非常了不起來,像我這種半桶水的人就沒看出來哪里有區別。”
馮起波瞇著眼拿起趙天明手中的核舟,仔細觀察說道。
“差別大了,王叔遠雕刻的核舟,上面刻了五個人、八扇窗戶、還有船篷、船槳、爐子、茶壺、手卷、念珠等物品而對聯、題名和篆文等加起來,文字共計有三十四個。”
可能是和爺爺親近的緣故,鄭展樂也是張口就來。
“而我爺爺這件作品,少了手卷、念珠、篆文這些不說,字數也少得多,只題了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八個字,用的還是簡體字,這其中差距,很難和你們說明白。
而且,據另外一個史料上記載,王叔遠雕刻核舟中的窗戶,有精妙的軸子,是可以靈活開關的,單是這一點,我爺爺就做不到,真不知道古人是怎么做到的。
可惜王叔遠有記載的作品不多,流傳下來的更只有一件,還收藏在北京博物館里,想研究一下都做不到。”
鄭展樂這樣一說,幾個人就體會到其中的差別了,在他們眼中,鄭老爺子已經是高山樣子的存在,沒想到,和古人還有著這樣的差距,古人的智慧和技藝,還真是難說得清,不能小瞧。
對他口中所說的王叔遠,趙天明也有些了解,他是“虞山派微雕”的創始人,名為王毅,字叔遠,又字叔明,號初平山人,是晚明清初時期著名的雕刻工藝家,也是微雕的代表人物。
他的名字能為世人所知且流芳百世,還得益于魏學洢的一篇文章核舟記。
王叔遠最擅長精雕核舟,雕刻技藝高超,冠絕于時,但留世作品鮮少,目前已知的雕刻作品有四件,見諸于文字記載的只有三件。
其中果核雕刻品兩件,都是以蘇軾游赤壁為題材,件就是大名鼎鼎的桃核舟,正式名為大蘇泛赤壁,已經失傳,另一件桃核舟是東坡泛舟赤壁,現存寧波文物局。
另外一件則是木雕作品,微型木雕天封塔,也已經失傳,只給后人留下一連串的遺憾。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