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趙天明所知,有四個曜變建盞,在日本就是國寶級別的,他們稱之為曜變天目茶碗,即使是在世界上,都是很出名的。
因為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在中國早已失傳,目前僅在日本存有四只宋代天目茶碗。不過,民間有沒有沒有記錄的,就很難說了。
“曜變天目”碗,據(jù)史料記載,在日本鐮倉時代(十二世紀(jì)末到十四世紀(jì)),到我國留學(xué)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
宋代曜變天目茶碗具有兩大特點:一是有圓形斑點,二是斑點周圍閃耀著藍色光彩,無比奇特,是國際公認(rèn)的瓷釉藝術(shù)的“神品”,現(xiàn)代陶藝家經(jīng)過數(shù)十年甚至幾代人的努力,至今還無人能燒制。
曜變天目茶碗乃南宋的傳世孤品,流傳到日本后,日本人非常喜愛這一來自中華的古物,更是覺得里面神奇的曜變圖案神妙莫測,便用“碗中宇宙”一詞對該碗進行贊美。
要變天目碗因自然窯變而產(chǎn)生的紋樣,就如令人置身于深夜的大海邊望見了璀璨萬端的星空,而那星空中則深藏了萬千奧秘,宛若不可知的浩淼宇宙一般。
可惜南宋滅亡后,這種制瓷工藝就失傳了,到現(xiàn)在都沒法恢復(fù)燒制工藝,仿制出來的,也相去甚遠,難以具有曜變天目的神韻。
所謂曜變天目茶碗,其實也就是曜變建盞,是宋代茶道的一種珍貴用具。宋人喝茶的方式和今天不同,是沖著喝的,中國在明代之后,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廢止抹茶,茶具也就也失去了依托,只有日本商人愿意重金收購。
于是,頂級的茶碗就都被賣到了日本,成了日本歷代傳承的珍貴收藏。
除了曜變建盞之外,其它的各類建盞,也都是日本人的摯愛,流傳到那邊的很多,到了現(xiàn)在,日本那邊的建盞,反而比國內(nèi)更多,不得不說,這是一個諷刺。
而且,讓它在國際上揚名的,依然是日本人,國際上,“天目”更是已經(jīng)代替建盞,成為黑釉一類陶瓷器的國際通用名。
就是國內(nèi)現(xiàn)在一些人,居然也反過來把建盞稱作“天目”,簡直是可笑!
和武士道茶道那些流傳過去后發(fā)展稱自己文化的不同,建盞的燒制工藝,日本那邊,同樣是失傳了的,他們本本就不具備這種文化,卻改換名目,將其據(jù)為己有。
可惜,現(xiàn)在想要證明已經(jīng)極其艱難,那些國際機構(gòu),是不會輕易更改的。
“這些歪國人就這德行,自己沒有的,就來搶我們的。像那十二個十二生俏獸首,到現(xiàn)在都找不齊全,還要我們花那么多錢買回來。”
小方對這種情況也不陌生,新聞上就經(jīng)常有,每次看到,都恨不得去搶回來。
對于十二生俏獸首,趙天明有些不可置否,他一直認(rèn)為這是在炒作。當(dāng)初在圓明園,只是按時辰噴水的銅像而已,相對來說,圓明園里比它們珍貴的東西不計其數(shù),卻一樣不受到關(guān)注,更難以追討。
那幾個十二生俏獸首,卻搞得全世界街知巷聞,動不動就喊上幾千萬上億拿出來拍賣,這背后,是有人利用我們的民族感情,進行惡意的商業(yè)炒作。
當(dāng)這一手法成功以后,接下來的,就是源源不斷的手法復(fù)制,用在其它中國流失文物身上。
要知道,鴉片戰(zhàn)爭后百余年間,因戰(zhàn)爭、搶掠、盜鑿等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多達上百萬件,而在國外所有知名博物館中,中國藏品共計有一百六十余萬件,包括其他民間收藏的中國文物在內(nèi),流散在海外的所有中國文物總數(shù)在一千七百萬件以上!
這個數(shù)字,大大超過中國本土博物館與民間的收藏量,都要用錢買回來,即使中國再有錢,又能買回多少件?又能花多少錢在這上面?
這一切,只不過是背后有人在挖空心思打我們的注意而已!或許,最好還能拖累一下我們的經(jīng)濟體。
“趙哥,你是錦和拍賣行的顧問,不知道,能不能幫我將這東西放到上面去寄拍?你放心,顧問費用還有鑒定費用,少不了你的,我也大概知道古玩行的一些規(guī)矩。”
張明亮說著,像個寶貝一般摸著那只鷓鴣斑建盞,誰能想到,這一只小小的茶杯,就值那么多錢,還好之前對那個古玩店的老板不再信任,沒有輕易賣掉。
“費不費用什么的不用計較,不過,我們拍賣行最近在舉行一個年關(guān)拍賣會,所有的拍賣品都已經(jīng)登記在冊向外公布了,不大好改變,你如果選擇寄拍的話,可能就到等到明年了。”
趙天明把錦和拍賣行現(xiàn)在的狀況和他們說清楚,除非是那種壓軸級別的寶物,不然肯定不會變動名冊的,這只鷓鴣斑建盞,顯然達不到這種級別。
“沒問題,只要能賣出去就行,我們也不是特別急。”張明亮擺擺手說道,能有這一意外收獲,他們就已經(jīng)很滿足了。
“那趙哥,你再幫我們看看這個東西,是不是也值錢?”
小方殷勤地把那個近半米高的瓷瓶搬到趙天明面前,一臉殷切地說道。
食髓知味,有了前面的例子,他們對這個一看上去就感覺很新的瓷瓶,也多了一分莫名的期待感。
眼前這個瓷瓶,下圓上窄,呈潔白色,看上去給人一種溫潤如玉、潔凈鮮明的感覺,上面還有三只展翅高飛的仙鶴以及六朵飄動的白云,很有喜意兆頭,而且,看上去,工藝精湛、技藝高超,應(yīng)該是出自高人之手。
只不過,整個瓷瓶看上去顯得有些新亮,不像是古董。
“你這個是甜白瓷,是永樂窯創(chuàng)燒的一種半脫胎白釉瓷,乃是宮廷祭器。永樂甜白釉是古代白瓷之頂峰,與宣德爐齊名,后世一直試圖超越未果,將其視為榜樣。”
趙天明打量了一番說道。
“與宣德爐齊名,那豈不是很值錢?”
眾人大喜,宣德爐的名聲,他們還是聽說過的,就一個印象,貴!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