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一身在崇禎及長平公主身后,在密道中走了約三里,終于來到一寬敞所在。只見此處有床鋪被褥,還有干糧水槽,槽中有水滴緩緩流出。看來就算在此躲個十天半月也不會有性命之憂。
李道一停住腳步,道:“別走了,便是此處吧。”
崇禎及長平公主回過頭來,不解地望著李道一,長平道:“李道長,為何不繼續前進?我聽父皇說過此處可通到紫禁城,屆時父皇召集剩余禁軍,定可剿滅叛黨。”
李道一緩緩說道:“臣有一言,要秉明皇上。”
崇禎皺眉道:“李愛卿請講。”
李道一躬身道:“皇上,臣見適才那叛軍手持奇形火器,前端開有三孔,手柄寬大,甚是罕見,不知皇上您可知其名堂?”
崇禎皺眉道:“這似乎是關寧鐵騎所用三眼神銃,怪了,這武器在明軍中也甚是少見,怎會為叛軍取得?莫非……叛軍是關寧鐵騎?”
李道一略一思索,問道:“這三眼神銃是何人制造?”
崇禎一批腦袋,恍然大悟,道:“是了,是西川公輸世家,我記得那魯小子便是那公輸家世子,難不成……公輸世家是此次幕后之人?”
李道一雙目閃著精光,道:“很有可能,那魯管仲定是身為內應,伺機發動信號,招來叛軍相攻。”
崇禎氣急敗壞地說道:“這無君無父無法無天的東西,枉我之前如此器重于他,他卻如此忘恩負義。”
李道一接著說道:“皇上,微臣還有一事奏報。”
崇禎兀自氣鼓鼓地說道:“說吧!”
李道一從懷中掏出一四方玉章,道:“皇上請看,這是何物?”
崇禎接過此物,微一打量,登時雙手顫抖,激動地說道:“這是……這是建文帝失蹤時攜帶的傳國玉璽……我大明歷任皇帝皆以尋回之為己任……怎么……怎么會在李愛卿這里?”說到此處,熱淚盈眶,顯然欣喜已極。
李道一站直身子說道:“微臣身為秦王請來的門客,一直擔任朧月郡主的護衛一職。昨日臣無意間看到靖王來秦王處作客,兩人相談許久,期間臣偶有路過,聽到其言語中有‘另立新君’之類的不臣言語,于是留上了心思,悄悄跟蹤靖王,至其住所,發現他在一密室中撫摸把玩這玉璽,還喃喃道:‘神器啊神器,你終于要物歸原主了。’臣待其走后,悄悄將這玉璽取出,本想找機會面呈皇上,卻一直不得其便,誰知叛軍竟在此時發難……”
崇禎心情激蕩,眼淚止不住地落下,道:“李道長當真是忠肝義膽,國士無雙,寡人如能躲過此劫,定封您為國師。”
李道一從懷中取出一張白紙,道:“既是如此,還請皇上寫下血詔,宣布西川魯家、秦王及靖王互相竄通,犯有竊國之罪。之后還請皇上郡主在此歇息,臣拼死也要將此詔帶回宮中,引大軍來解救二位。”
崇禎本就是至情至性之人,此時既然認定李道一是英雄豪杰,自是沒有半分懷疑,當下一咬拇指,忍痛在白紙上洋洋灑灑寫下詔書。隨后在傳國玉璽上涂滿血跡,重重一印。接著將白紙交回給李道一,道:“李道長,全靠你了。”
李道一結果詔書,細細讀完,隨即將之卷起,塞入懷中,忽而仰天長笑,聲震洞巖,山壁晃動,泥沙俱下。
崇禎大驚,不由出言問道:“李道長,為何發笑?”
李道一不言,倏忽袖袍一揮,數股真氣繾綣而出,擊中長平公主身前穴位,長平公主眼皮一耷,緩緩睡倒。
崇禎臉色煞白,怒道:“李道長,你這是何意?”
李道一負手而立,傲然道:“崇禎,你壽命將罄,還是退位讓賢,另立新君的為好。”
崇禎性子是急了些,但腦子倒也不笨,一聽此言,登時后退一步,顫聲道:“你……是你……你是幕后黑手?”
李道一面露得色,道:“總算反應過來了,我還以為還要我多費一番唇舌呢。”
崇禎瞳孔收縮,汗水涔涔而下,道:“為何……為何……你若要權力地位,朕封你為國師便是……你為何非要害朕性命?”
李道一冷笑道:“權力?地位?這些我都不稀罕。我所追求的事物只有你死后我才能得到。不廢話了,崇禎,請你再寫一份詔書,說要退位讓賢,將社稷神器歸還于真正主人。”
崇禎此時驚懼盡去,傲氣陡生,挺胸道:“我便是大明天子,社稷神器真正之主。天下人都應臣服于我,你也不例外”
“大錯特錯!”李道一眼中爆出精光,道,“自建文帝以來,所有明皇皆是竊國之賊。故而惹得上天震怒,天災**,黨爭不斷,民亂四起。你意欲延大明氣數,唯有罪己自省,誠心讓賢,讓天數回歸正統。”
崇禎聽聞此言,搖搖晃晃,幾欲跌倒,喃喃道:“我大明至此局面,難道當真是正統不在,社稷失主之故……不,不會的!”
崇禎忽然激動不已,嘶聲叫道:“不會的!我是大明之主,我才是正統!我定要中興大明,讓列祖列宗以我為榮!”
李道一緩緩搖頭,道:“執迷不悟,錯尤不悔。”接著暗暗念道:“道生一。”手中倏忽出現一柄符箓長劍。
他踏前數步,來到長平公主身前,將長劍指著長平公主那幼小的身子,道:“你如不下詔,我便殺你愛女,讓你后繼無人,我看你如何延你大明氣數。”
崇禎遽聲道:“你……你怎如此卑鄙,長平她……年齡幼小,純潔無辜。你如何能做出此等殘忍之事?”
李道一搖頭道:“皇權更替本要流血,既然她父親犯錯,又不肯悔改,那就只有叫女兒吃苦了。”
崇禎兩眼發直,雙手不停抓著頭發,痛苦地說道:“不……不……你不要逼我。”
李道一淡淡地說道:“我數到三,你再不下詔,我便下手。”
“你下手吧。”崇禎一下子冷靜下來,道,“我想明白了,如我退位之后,你所立新君也不會饒過我父女性命,早死晚死,一樣是死。身為朱家子孫,怎么也不能向威脅屈服。”
“你倒也不笨。既然這樣,我再告訴你一件事。”李道一嘆氣道,“那清軍,是我叫他們來的。”
“什么?你竟然勾結外敵,賣國求榮?你個邪佞小人!”崇禎咬牙切齒地說道。
“說了那么多,你應該明白我的為人。”李道一道,“我為達目的,并不會拘泥于手段。我這就告訴你,如你執意不肯下詔,我會如何應對。首先,我會現在就殺了你們父女。接著,我會趁宮闈內亂,讓叛軍控制京城,打開國門,迎清軍入關。”
“那你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崇禎憤恨地說道。
“不,現下清國并無國力亡我大明,遼東有吳三桂,西北有孫傳庭,中原有左良玉,西南有盧象升、秦良玉。東南有鄭成功。”李道一娓娓說道,“只要集結全國兵力,這清兵在京城呆不了多久便會退去,故他們只有與我合作。”
“待清軍入了京城,控制了局勢。我便會依你剛才那份詔書,殺了秦王與靖王這兩位繼承順位最高的親王。接著在清軍扶持下,立朱允炆后人為君,與清軍簽訂城下之盟,永世向清軍稱臣,歲歲入供。”李道一依舊語氣平淡。
“那你將是華夏萬世之罪人。”崇禎怒道。
“不,我將是華夏千秋之功臣。”李道一道,“我與清軍定結盟約,互不侵犯。爾后我會著手平定民亂,安撫民生。不出十年,我要叫大明氣數重回正道。隨后我會擴充軍備,操練兵馬。再過十年,我要盡復全遼。將那韃子盡數趕回草原牧羊。”
崇禎望著李道一,臉上陰晴不定,身子顫抖不停,淚水逐漸模糊了雙眼,不知對其應該感激還是痛恨,終于一咬牙,道:“好,我寫詔書。”
“崇禎,我沒看錯你,你雖不是個好人,但卻是全心為了大明,甚至不惜犧牲皇位,你是個好皇帝。”崇禎身旁傳來一個沙啞的聲音,接著一個消瘦的身影出現在李道一面前。
此人形銷骨立,面如金紙,頭發花白,不是魯管仲是誰?
李道一哪知此時竟會再生波瀾,當下一聲長嘯,符箓劍破空飛舞,直直向魯管仲劈去。
只聽“當”的一聲,符箓劍被擋回,李道一手一揮,長劍飛回手中,定眼望去,只見魯管仲手中握著葉凋零的血色長劍,正目露寒光地凝視于他。
“李道一,這是我零姐的凋零劍,她師父苦舟子以及她本人的血海深仇,就由她的丈夫替她報吧。”魯管仲道。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