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下那個麻煩精后,李逍一路回到上房。
這邊卻是安安靜靜的,趙婉穿著一身水藍色長裙坐在廊廡下的美人靠上,半倚著身子在翻看賬本。
而旁邊不遠是李貞正在寫字,她現在依然是藍溪書院的學生,因為書院現在人多,特意還加了女子班級,李貞既是班長還兼任著助教的位子。她抬頭看到李逍的身影,露齒一笑。
“三哥回來了。”
“你們姑嫂兩個這日子過的真悠閑。”李逍走過來,也在廊廡里坐下。
“哪里悠閑啊,忙死了呢,嫂子天天查賬,我天天有寫不完的作業。”
“賬其實交給家里賬房就好,不用天天查。不過你的作業到是得天天做的,畢竟你現在還是學生嘛。”
李貞嘟著嘴道,“我覺得還是三哥悠閑,每天這里逛逛那里走走的,聽說現在除了朔望大朝,連常參都不用,還沒人管,多悠閑。”
“我可沒什么悠閑的。”李逍笑道,“最近可是天天撲在中渭河那邊的印刷局,忙的不可開交呢。家里最近可還好?”
趙婉兒放下賬本,伸手幫丈夫整理了下衣襟,緩緩道,“家里一切安好,這段時間,咱們這邊也流民多了起來,按你的吩咐,我們家在藍溪街上也開設了粥鋪,每日施粥。”
藍溪畢竟處于長安通往山南的藍武要道之上,今年夏山南也有許多百姓受災,雖說不少山南百姓往河南、淮南等地就食,但靠近長安地區的不少災民還是往這邊來。
“幸好今年我們藍溪鄉有三郎組織的救災章程,今年我們鄉里沒有一家外出逃難。”
今年藍溪鄉的收成雖然只保住了兩成,但這兩成是差不多所有人都保住的兩成,而朝廷也適時的下了免租的政策,就連藍田長公主玉瀨和藍田縣子李逍這兩個封君也都是免了封戶的租子。
兼之鄉約堂提前準備,發行債券購買糧食建立了義倉儲糧,現在百姓手里都還有剛打下的夏糧,義倉里的儲備糧甚至都還沒動用。
看著那些外來逃難的饑民,藍溪鄉民們現在是越發感激李逍當初做的那一切。
別人拖家帶口背井離鄉,而藍溪鄉民們卻可以守著家園,照顧著種下的秋收作物。
藍溪河畔,到處是在地里耕耘的農人。
現在藍溪鄉種的最多的就是粟、大豆、水稻、高粱、芝麻幾種,同時也種了不少辣椒,還種了一些玉米。
至于麥子,現在春麥剛收過,冬麥還沒到時間種。
“嫂子都是報喜不報憂,咱們家可沒那么安寧呢,那個崔瓔珞就是個麻煩精,三哥,找人牙子來把她賣掉算了。整天在家里找事,對嫂子一點都不尊重!”
“那確實是個麻煩,不過賣掉的事情就不要說了,咱們家也沒這種習慣。”李逍搖搖頭。
趙婉的肚子已經越來越大,好在她自己本身也算是半個大夫,因此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把握的很好,如今一切都很平穩。
李逍扶趙婉回屋內,頭放在她肚子上聽了一會,能感覺到胎兒強勁的心跳。
“哎呦,小兔崽子蹬我了!”
感覺到胎動,李逍欣喜的道。
他一直覺得這個孩子是個男孩,趙婉卻覺得應當是個女孩。
“肚皮這么尖,而且肚臍都是突起的,這肯定是男孩,聽我的沒錯!”
夫妻倆靠在床上,閑聊著天。
李逍很喜歡這種溫馨的氣氛,其實夫妻之間久了便也趨于平淡,并不會有那么多激情。
“印刷局現在如何了?”趙婉問,她知道丈夫從自家的印刷坊里抽調了一半多的人過去那邊,但她沒太在意這些。雖然她天天看賬本,可她并不是那種守財地主婆。
“已經不錯了,一切都走上正軌,目前雖然我們還沒造出一張紙、制出一塊墨,可我們已經印出來一萬冊書了,書款一千七百貫,足賺了一千來貫利潤呢。”
“夫君真是厲害呢!”趙婉側身伏在李逍的胸口,笑著夸獎。
········
長安,太極宮,甘露殿。
剛從大明宮工地巡視回來的皇帝心情很好,以工代賑這個點子是真不錯。本來大量聚攏到京畿來的饑民是個隱患,可是現在以工代賑,抽調大量的青壯災民來修宮殿后,卻是釜底抽薪,剩下一群老弱婦孺再不用擔心出事了。
捱到秋收就好了。
這么多災民修大明宮,到秋收前剛好能夠把宮殿修好,到時就讓災民們回家收莊稼。
帶著高興的心情,李治拿起桌案上的奏章。
在他的御岸之上,還有一個盒子,里面放的奏章卻不同于一般奏章,而是專門放百騎司的消息奏報的。
李治很重視百騎司,這支他父親建立的情報監察機構,他很信任。特別是現在把長孫無忌這些元老趕下朝堂后,他又老懷疑他們不安份,于是越發的需要百騎司為他監視元老們,還有百官,甚至他想監視整個長安,甚至是天下一千余州縣。
李治覺得百騎司就是他的眼睛,他的耳朵,能夠讓他看到更多,聽到更多,讓他不至于什么都被蒙蔽。
“李逍的印刷局工地上居然招了上萬災民?”
李治翻看一本,一看之下不由的大為驚訝。人上一萬,無邊無際,而這么多的災民,可是很容易出事的。
但細看之下,卻不由的驚嘆,這個李逍居然把這上萬災民管的井井有條,甚至比朝廷大明宮的以工代賑方案還要好些。
他們是以災民家庭為單位招工,而且還印了糧票,搞大食堂。甚至把這些災民弄的像是軍營一樣,還有保甲聯防、聯防隊輪值巡邏,以及宵禁等等。
有意思,這個李逍挺有意思的。
但更讓他忍不住拍了桌子的還是李逍不等不靠,沒用朝廷拔下的一文錢,就靠先期從玉米監借的錢,把攤子拉起來了,然后人家現在不但把工地弄的紅紅火火,還已經與宗圣觀做成了一大筆買賣,完成了一萬冊道德經的印刷,據說賺了一千七百貫。
這才多少天,就已經印了一萬冊書了?
一千七百貫,不少了。
這個李逍,還真是朕的祥瑞,到哪里都能搞事情,天下臣工若都如李逍這般能干,朕還有何愁?
bq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