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逍遙小地主 正文 第428章 內相

作者/木子藍色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李逍的建議是充實道這一級,而不再只是個虛設。

    要充實道,首先就得設立常備的道級衙門和派駐常設官員。李逍的建議是在道設立三大衙門,即監司和、藩司、帥司,監司的長官即觀察轉運使,主要負責一道的財賦和監察,因此長官的官職為觀察、轉運使,這本來是兩個已有的臨時官職,一般是非常設,臨時差遣。

    觀察使主要是考核監察官員,而轉運使則為負責財稅征收和轉運,二職合二為一,那么就掌握了一道的財賦和監察大權。

    藩司的長官則是承宣布政使,專管一道的行政、田土、戶籍,溝通督撫各州縣。

    帥司的長官則是經略安撫使,經略安撫使掌軍府、軍屯、兵籍、武備等事務。

    三司衙門各司其職,分掌監察財賦、民政、軍事,各衙門下又各有繼分的分司衙門,比如觀察轉運使衙門下,還分有專門的漕司衙門,負責財賦轉運,有專門的倉司衙門,負責錢糧存儲,有專門的察司衙門,負責考核監督官員,有專門的刑司衙門,專門負責刑獄訴訟等。

    這些衙門,就相當于是過去州里的六曹,只不過加以細分,然后按職能分屬三司衙門。

    李逍對道級衙門的設立有一套詳細的說明,李治和武氏都是詳細看過的。

    “陛下,臣妾以為已經考慮的很周到了。”

    “是嗎?”李治沉吟著道,“但朕以為,三司衙門其實精簡為兩司就夠了,監司和藩司可以合二為一啊。”

    “陛下,如此不妥。”武氏勸說道。

    道不同于州,天下有近四百州,但道卻只有十七道,尤其是精華之地僅十道,大唐近八成的人口錢糧都集中在這十道之中。這就意味著道一級的權力會很大。

    以前朝廷設十道,而不實設道一級衙門和常設官就是考慮到這一點的。

    其實在道以前,隋時就已經有行臺這一個州以上的機構,唐初也有行臺,甚至還有大行臺。

    一個行臺管轄數州十余州,一個大行臺甚至管轄幾十州,李世民就曾任過陜東道大行臺尚書令之職,幾乎把半個中原都給管了,權力極大。

    后來一統天下不久后,朝廷就把大行臺、行臺給廢了。李世民劃分十道,但也沒再設過道一級的常設衙門和官員。

    “監司負責考核官員以及財賦轉運,而藩司只負責行政、戶籍等,臣妾覺得這個分工不錯,既避免權柄過大,還能互相平衡。”

    一個管官一個管民,管民的不能管錢,管官的卻又不能管民,權力分割之后,二司都不會權柄過大,尾大不掉。

    至于說帥司,經略安撫使常設,武則和李治倒都沒有怎么在意。

    畢竟李逍已經早防范了武人專權的可能。

    帥司衙門的權柄其實并不大,因為帥司雖說是管一道的軍事,但事實上帥司管不了多少事。

    大唐的府兵分駐天下,是由十二衛來管的,但本身十二衛的高級軍官也管不到下面軍府,各軍府在非戰時都是相對獨立的,由各軍府的折沖都尉們管理。

    而他們也只有統兵權而已,并沒有調兵權,調兵權是握在兵部手里的,跟十二衛并不相搭。

    就算是十二衛的大將軍,平時也都沒法調動本衛的府兵。而各軍府的折沖都尉們雖然平時管著本府的府兵,但沒有兵部的兵符,沒有本衛的軍令,也是無法調動一兵一卒的。

    真要打仗,兵符合一,而且多是抽調各府府兵集合,然后由皇帝選派將領統兵出征,在這套制度下,統兵、調兵、選將的權是分開來的,兵和將又是分開來的,兵和糧草、武備更是分開的。

    再加上府兵平時耕地,戰時出兵的特征,更導致了唐朝的軍官很少能把軍隊私有化。

    現在在各道設一個帥司,常設一個經略安撫使,但也并沒有打破這一套制度。

    經略安撫使僅相當于是兵部在各道的一個派出機構的主官,他們平時的職責就是管理兵籍,負責點選府兵,戰時則負責動員征兵,后勤保障。再有就是能夠管理一道的鄉勇土團之類的。

    帥司的權力是不大的,更不可能擁兵自重。

    但設立這個帥司又是有必要的,能夠總抓一道的軍事方面,搞的主要還是后勤保障這塊。

    道內各軍府,依然還是受兵部、各衛的雙重管轄。

    不過道一級官衙還有一個特征,就是各分司能夠直接管轄下屬的各州縣里的分管業務了,比如說漕司,能夠管全道各州縣的漕運,倉司能管全州的倉儲等等。

    既是條條又是塊塊。

    朝廷中央呢,不必再垂直管理近四百個州的具體事務,而是只對接這十七道就好了。

    “那么邊疆六大都護府是要撤消了嗎?”

    “嗯,各道正式設三司衙門,派出三使的時候,都護府也就可以改名了。”

    都護府和都督府其實性質是一樣的,都是在邊疆要緊之地,出于軍事需要設立的,長官既管軍也管民,這是考慮到特殊性,為便于守疆。

    可如今形勢變化,如果實設到道一級衙門,那么就算不再設都督府、都護府,其實邊疆諸州,也不再是各自獨立的,道級的衙門一樣能總管一片地區的行政和軍事防御等。

    “那明天召李逍入宮來,再和他詳細談談這三司的事情。”

    “好。”

    “到時臣妾還要親自向李逍問罪呢,居然教導太子飲酒。”武氏仍然是沒忘記此事。

    “算了吧,一點小事,男人喝點酒更有氣概。”

    “可太子才七歲不到。”

    ·······

    政事堂。

    李義府有些陰陽怪氣的用手指敲著桌子,“諸公知道現在長安坊間如何稱呼李逍嗎?”

    “稱呼李逍的不是什么樣的都有嗎?”

    鬼見愁,活閻羅,還有能臣干吏,奸佞之臣等等都有,反正李逍這人在長安城里,贊譽者有之,鄙夷者也有之,總之就是褒貶不一。

    “李逍現在又有一個新稱號了,有人稱他為內相,說他是天子私人。這啥意思?不就是說他李逍雖沒拜相,沒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可卻已經實際是宰相了嗎?”

    李逍確實沒拜相,可李義府覺得李逍還真就是個宰相了,因為皇帝事事都要跟這位秘書監商議,甚至經常把李逍想出來的各種想法拋到政事堂來堂而皇之的商議,甚至還要推行。

    許多時候,李逍的話甚至比他們這些宰相的話還受皇帝重用,這不是氣人嗎?

    當初費了那么大勁,沒讓李逍當上兵部尚書,可人家現在依然成了內相。

    “要我說,還是得把李逍趕出長安城去,最好十年八年都別讓他回京最好!”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隅县| 开原市| 平顶山市| 长沙市| 盘山县| 扶绥县| 三江| 麻城市| 大埔区| 乐都县| 屯留县| 余庆县| 青冈县| 康马县| 基隆市| 翼城县| 梨树县| 闽侯县| 宿迁市| 蒙阴县| 屯昌县| 吉首市| 福建省| 肥乡县| 同德县| 宣汉县| 青田县| 鹿泉市| 友谊县| 朔州市| 重庆市| 延吉市| 鸡西市| 新安县| 乐陵市| 琼结县| 云和县| 都江堰市| 醴陵市| 丰台区| 内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