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一品仵作 正文 第十七章 家法,偶遇

作者/鳳今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你知道此事?”元相國驚詫道。

    “英睿進美人司的緣由已跟我說了,只是此乃她的私事,兒子不便說。”元修垂首道。

    暮青來盛京是為了查兇報仇,她的殺父真兇尚未查到,此事自不可說,且周二蛋之名乃冒名頂替,暮青又是女兒身,其中自有許多不可說。

    “你!”元相國氣極,“一個軍中低級將領值得你為她保守私密?”

    “值!”元修抬眸望著元相國,字字如鐵石,“爹,英睿救過我的命!一次在狄部王帳外,若非她發現身后帳中埋藏有箭手,我已萬箭穿心!一次在流沙坑中,若非她懂得脫身之法,我已被流沙掩埋!地宮前殿,她看破機關,救殿中人于火油澆身烈火焚身之險!甬道里是她為我拔箭治傷,三岔路口、地宮圓殿,皆靠她指明道路,若沒有她,爹今生便見不兒子了。”

    “愚蠢!爹真懷疑你在邊關是如何百戰百勝的,身為大將軍,日日制敵策,看人竟如此淺薄,不識人心之險!”元相國不為所動,反怒斥元修,“暹蘭大帝的陵寢機關深詭,一介村野匹夫怎懂得破解機關之法?”

    “朝堂才有叵測人心,邊關兒郎皆是赤子之心。”元修目沉如淵,反唇相譏。

    元相國氣極,連聲道:“逆子!逆子……你果真對議和之事心有怨言!”

    何為朝堂人心叵測?

    元家把持朝政多少年了,這話與其說在罵朝官,不如說他在罵他爹!

    知子莫若父,他不僅對議和之事不滿,他還不滿元家這些年來所謀之事。

    “跪下!”元相國怒喝一聲,元修甩袍便跪,戰甲未卸,鏗地一聲,端的是錚錚鐵骨!

    元相國見此眼里燒出怒火,大步出了書房,道:“去請家法來!”

    管家陶伯一驚,不敢有違,卻問道:“回相爺,家法在祖宗祠堂里供著,施家法該去祠堂外頭……”

    “這逆子沒臉見祖宗!”元相國打斷陶伯的話,華袖一拂,怒風直撲陶伯的臉。

    陶伯垂首,躬身而退,到了書房院外,對長隨道:“快去稟夫人!”

    長隨匆匆忙忙去了,華氏剛回屋里,熱茶還沒品完一盞,聞訊驚起,茶碗啪的一聲打碎在地,由婆子扶著便往外去。但元家書房乃是重地,華氏也進不得,只能在書房院外急問:“相爺何故責罰修兒,竟要動用家法?”

    書房的門關著,聽不見里頭的聲音。

    元修一直跪著,見父親執了家法回來,笑了聲便卸甲去袍,爽快往地上一擲!

    寒冬臘月天,窗下烘著白炭,元修精赤著上身,昏暗的書房里,炭光照得男子腹背的刀疤深一道淺一道,縱橫交錯,在富麗的書房里顯得分外猙獰。

    窗外風如濤急,恍惚間似見沙場刀光,聞馬嘶風嘯。

    元相國執著皮鞭,盯著那些新舊刀疤,眼底生出痛色。但見元修跪得筆直,面無懼色,反有笑意,那笑意刺了他了眼,不由揚鞭,狠狠抽下!

    啪!

    鞭起鞭落,男子背上的舊刀疤添一道血紅新痕。

    元相國的手都在抖,聲音沉怒:“這一鞭,替祖宗打的!要你記著,我們元家乃開國之臣,出過三位皇后五位宰相,世代忠良!”

    元相國訓子之聲隔著書房門窗院子,華氏聽不真切,那聲鞭響卻如晴天炸雷,華氏揪著心喊道:“相爺!”

    啪!

    書房里又有一聲鞭響,元修背上再添一道血痕。

    “這一鞭,替你祖父打的!你祖父當年賦閑在家,本不涉朝政,你可記得他是為何回的朝堂?”

    啪!

    鞭落皮肉綻,血痕蓋了那些曾在邊關落下的刀傷。

    “這一鞭,替你姑母打的!可還記得你姑母是為何入的宮,又是為何入的冷宮?”

    啪!

    “這一鞭,爹打的!要你記著,元家這些年所行之事皆是為何!”

    四鞭,元修一聲不吭,元相國卻呼哧呼哧喘氣。

    “這些年來你身在邊關逍遙自在,忘了家門榮辱!為父今日便打醒你!”元相國執鞭指著元修,不去看他背上鮮血淋漓。

    院外,華氏再聽不得那鞭聲,推開護衛便往院里進,護衛忙攔,“夫人不可!書房重地!”

    華氏厲聲喝道:“讓開!本宮今日非要進,如若覺得本宮私闖了相府重地,你等便拔刀殺了本宮!”

    護衛自然不敢拔刀殺她,猶豫間,華氏推開人便進了院兒,婆子丫鬟等人不敢進,只好等候在外,眼睜睜瞧著華氏推門進了書房。

    “我兒!”華氏一進書房,正瞧見元相國舉著鞭子指著元修,元修背上的血痕叫她眼前一黑,穩了穩心神便撲了過去。她護住元修,仰頭看向元相國,怒問,“相爺這是為何?今日修兒初回府,又是年節,何事非得動這家法?”

    “你問這逆子!”元相國未提華氏私闖書房之罪,只指著元修道。

    “兒子沒錯。”元修道。

    “你!”元相國氣得直哆嗦,鞭子舉起便落,華氏護著元修半分不讓,

    “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父親可還記得這八字?”元修抬頭問。

    元相國怔住,舉起的鞭子僵在半空,元家子弟哪有不記得此八字的?

    “此乃祖宗所言,元家的家訓!回來,確有圖自在之心,此乃兒子不孝,父親要罰,兒子受了!但這十年兒子不曾辱沒過元家的家風,對得起家國,對得起祖宗!”

    言外之意,不遵祖訓、辱沒了家風之人是他這個當爹的?

    華氏也被元修此言驚住,忙從地上拾起戰袍給他披上,道什么日子,存心叫我過不舒坦這年。”

    父子倆聞言皆沒了聲兒。

    “快給你爹賠個禮!”華氏道。

    元相國看向元修,冷哼一聲,怒氣難消。

    元修嘆了口氣,“爹,姑姑之仇兒子記得,但那是先帝之過。虧欠我們元家的人是先帝,先帝已駕崩多年了。”

    先帝是已駕崩了,但步家還有人活著!

    元相國沖口便要說出此言,卻見華氏自元修身后抬頭,狠狠給他使了個眼色,搖了搖頭。

    元相國將此話咽下去的時候,華氏將元修扶了起來,對門外道:“快備止血膏和白藥!”

    元修穿好袍子提了甲胄,走到門口時腳步一停,未回身,只道:“還有一事爹忘了,先祖跟隨高祖皇帝打下大興江山,起初也是村野之人。村野匹夫未必無才,兒子倒覺得,村野出高人。”

    元修說罷便出了書房,外頭小廝丫鬟皆備藥去了,華氏帶著婆子陪著他回屋上藥去了,唯留元相國立在書房窗前,面色晦暗不明。

    *

    暮青初到盛京,新宅景致雖美,卻不太習慣,幸而閣樓里有些醫書。

    她中午睡不著尋醫書來看時怔了怔,醫書多是古卷,有幾本頗為眼熟——她曾看過,在汴河行宮時。

    這宅子的布置如此費心思,果然是步惜歡的手筆,也只有他心思這般細,知道她初進新宅睡不踏實,特意在閣樓里備了醫書,連她在行宮時看過哪些醫書都記得。

    這一下午,府里人人有事忙。

    楊氏帶著女兒們給府里的物件登記造冊,兩個小姑娘乃雙胎,眉眼一樣,性情倒不同,姐姐崔靈嫻靜可人些,妹妹崔秀木訥忠厚些。兩個小姑娘已八歲,到了避嫌的年紀,暮青有親兵服侍,楊氏便讓崔靈崔秀在廚房幫忙,府里旁的地兒不許亂走。

    韓其初與崔遠在后院亭中談策論道,韓其初年長崔遠十歲,一路上崔遠對韓其初之才頗為心服,拜其做了老師。

    劉黑子和石大海拿著楊氏給的采買單子去了街上,兩人初到盛京不識路,月殺本該陪著,卻只指了路,美其名曰鍛煉,其實只是親兵長大人不想當跑腿的。

    于是,不想跑腿的親兵長當了一下午的站崗的,暮青在閣樓里看了一下午的書,元修來時,晚霞正濃,紅了湖天林雪。風從湖心拂來,閣樓下立著的男子鮮衣甲胄,衣袂沾了院中雪。

    暮青自閣樓上望了眼,眉頭蹙緊,出來時問:“你受傷了?”

    好濃的止血膏和白藥味兒!

    元修笑嘆一聲,“什么鼻子!”

    “別岔開話,你爹打的?”暮青一眼就看穿了元修的意圖。

    “沒事!跟老爺子因家事吵了幾句,只挨了四鞭,傷是不重,跟軍棍比起來不過撓癢癢!”元修朗聲笑道,他的傷確實不礙事,只是娘大驚小怪,恨不能把府里的藥全抹在他身上,不然哪來這么重的藥味兒!

    暮青聽聞是家事,自知不便問,又見元修面色自然,不見煞白之色,瞧著確實傷得不重,這才點了點頭。

    兩人出了后園,見趙良義等人沒來,便知元修先到了她這兒。

    “時辰尚早,我先來了你這兒,帶你去我那府上瞧瞧,認個路。”元修道。

    暮青應了,與元修一起出了門去。

    宮宴親兵不得入內,需得在宮外等,暮青出府時便只帶了月殺。

    鎮軍侯府在王公府邸扎堆的東街上,七進大宅,比之暮青這四品左將軍的三進精致小府,侯府未掛匾額也顯出幾分氣勢來,幾名武將立在門口,一眼望去,更顯威重。

    趙良義等人嘻嘻哈哈跟元修見了禮,武將心粗,未聞出元修身上的藥味兒來,幾人上了戰馬,同往宮中去。

    剛馳出半條街去便見前頭一府門里趕出兩輛華車來,府門前管家小廝等一堆人候著,有十二美姬歡聲笑語地從府里出來,捧著熏爐的,抱著琵琶的,錦箏玉笙,云鬢彩裳。那彩裳乃夏裙,寒冬臘月,薄紗難蔽體,眾美姬纖纖細步迤邐而行,一幅靡靡之景。

    西北軍武將常年在邊關,未見過盛京子弟行事之風,人人坐在戰馬上,眼神發直,張嘴吃風。

    趙良義問:“這也是要往宮中去?”

    東街到宮門策馬而行也就一刻鐘,馬車行的慢,一路也就半個時辰。

    半個時辰的路也需這陣仗?

    “盛京子弟風氣如此。”元修淡淡瞧了那匾額一眼,道,“我們速速過去。”

    暮青見元修神色有異,便也瞧了那匾額一眼,黃梨為匾,蟠螭為紋,鑲珠嵌翠,金漆為字,一塊匾額便極盡華奢之能事,匾上書著四字——恒親王府!

    恒親王?

    暮青目光頓見復雜。

    大興當今的親王只有兩人,乃當年先帝時期的皇子——五王爺和六王爺。

    兩位親王,五王體弱纏綿病榻,六王庸懦沉迷酒色,瞧這王府門前的華車美姬,恒親王應是六王了。

    六王……乃步惜歡的生父。

    古來帝王登基,其父皆為太上皇,恒王卻仍是親王,地位尷尬,驕奢**逸,怪不得元修要避著。

    但既回了京,這些王公貴胄便是抬頭不見低頭見,此時不見宮宴上也要見,暮青倒想瞧瞧恒親王。

    正想著,一行人剛剛打馬過府門,便見兩名華服男子一前一后出了府來。

    雙方在王府門前撞了個正著,那兩名華服男子眼神一亮,前頭的男子笑道:“侯爺?”

    暮青端坐馬背,見那男子紫冠玉面,墨狐大氅,眼下微青,一副沉迷酒色之態。其眉眼與步惜歡果真有著三分相似,笑起來眼角已生魚尾紋,應是四旬年紀,瞧著卻不過而立之年,保養甚佳。

    元修無奈,只得下了馬來,抱拳道:“多年不見,王爺可安好?”

    “托侯爺的福,本王年年安好。”恒王笑道。

    “年節時都說出門見喜,今兒一出門便見著了侯爺,想必父王來年定有大喜之事。”恒王身后的華服男子道。

    那男子亦是紫冠玉面,松墨狐裘,眉眼更像恒王些,瞧年紀應比步惜歡小些。今夜宮宴大宴王公百官,恒親王既帶著此人入宮,想必是嫡子。

    “修從軍時,世子不過總角之年,今已弱冠,想想時日真是過得頗快。”元修笑道,眉目疏朗,語氣卻有些疏離。

    步惜塵笑了聲道:“侯爺多年未回盛京,今日相見不若棄馬上車,路上相談?”

    步惜塵看了那華車一眼,便有美姬伏跪去車旁,匍匐靜候。

    門前雪未掃,那美姬穿著薄衣伏在雪里,玉背柳腰,柔頸賽雪,不勝嬌柔。

    元修看了那美姬一眼,笑意又淡了些,道:“戰馬騎慣了,乘不得車,恐怕要辜負世子美意了。”

    “我倒忘了,侯爺乃英雄神將,殺敵不怕,踏這美人背怕是不忍。”步惜塵瞥了那美姬一眼,美姬便自雪里起身,搬來只花梨轎凳。

    轎凳放妥,元修卻未瞧,只道:“世子誤會了,本侯確是乘不得車。”

    “哦?何以乘不得?”

    “暈車!”

    “……”

    步惜塵愣時,元修長笑一聲,躍身上了戰馬,馬上抱拳道:“王爺與世子慢行,本侯先行一步,宮宴再敘!”

    說罷,揚鞭策馬,馬隊踏雪馳過王府門前,風捎著雪沫子撲了步惜塵一身,恒王嗆了口雪,咳嗽了兩聲,步惜塵瞇著眼望著元修遠去的背影,背襯晚霞,眉宇陰郁。

    恒王咳罷,自行上了前頭的華車。那美姬又伏跪去雪里,長街上起了風,晚霞照著那美姬半埋在雪里的雙手,越發顯得紅通通。

    待馬蹄聲聽不見了,步惜塵面色陰沉的來到車旁,上車時靴尖在那美人背上狠狠一碾,那美姬十指摳進雪里,卻一聲不敢吭。

    “走吧!”待步惜塵的聲音自華車里傳來,小廝去了前頭告訴車夫一聲,馬車才緩緩前行。

    兩輛華車,車篷綴著玉鈴,車一行,鈴鐺清脆,車里漸起琴笙樂鳴,向著宮中行去。

    *

    暮青一路都在想恒王父子,那些帝王驕奢**逸的傳聞她未在步惜歡身上見到,反倒覺得安在恒王父子身上頗為貼合。

    當年步惜歡六歲進宮,恒王可曾護過他,這些年可曾盡過心?

    步惜塵冊了恒王府的世子,與步惜歡兄弟情分如何?

    恒王妃又是何人?

    一路這么想著,到了宮門時天色已暗,暮青下了馬來,將戰馬交給月殺,便隨元修一同進了宮去。

    宮宴在文淵殿上,席開兩面,一面數排,兩面首列席位安排的都是王公九卿、一品重臣,另有五胡使節團的官員,元修等西北軍將領今日還朝受封,乃有功之臣,也安排在了首列。

    依官品,暮青坐于首列之末,挨著趙良義等西北軍將領。

    人還沒來齊,等人頗為無聊,趙良人等人面有不耐之色,暮青卻不覺得無聊,這等人多聚會的場所是她求之不得的,她對在這等場所觀察人的興趣僅次于驗尸。

    朝臣們相互寒暄,神態舉止泄露的秘密太多,誰與誰是至交,誰與誰是虛與委蛇,誰對誰有敵意,只需放眼一望便清清楚楚。

    暮青觀察得仔細,天色黑了下來時,殿上百官已到的差不多了,沒來的除了五胡使節團,還有首排一席空著。

    那席上不知何人,如此晚了還不來。

    正想著,忽聽殿外宮人一聲唱報!

    “瑾王到——”(

    第十七章家法,偶遇

    第十七章家法,偶遇是由【】會員手打,更多章節請到網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善县| 抚州市| 萨迦县| 昌图县| 额尔古纳市| 定日县| 洛南县| 金川县| 石家庄市| 二连浩特市| 清徐县| 中江县| 阿拉善盟| 洛隆县| 浮山县| 客服| 新昌县| 营山县| 香港| 灵山县| 朝阳市| 义乌市| 井冈山市| 漳浦县| 蕲春县| 龙门县| 武隆县| 红原县| 安仁县| 镇原县| 汶川县| 中西区| 苗栗县| 天峻县| 柯坪县| 遵义市| 平邑县| 蕲春县| 德昌县| 钟山县| 凤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