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讀書是一種提高自己的方式,不管是別人的書,還是自己的文。
都是一種方式。
這個方式對每個人來說都是一種助益,成長的方法有很多種,但讀書學習是最主要的方法。
讀別人的書籍,能夠使自己深明事理,通達明智,解開智慧的閉鎖,如一道陽光普照,如甘霖傾灑,如滋如味,甘之若飴。
譬如讀史書,讓人知道哪些不能學,哪些可以學,大至治國,小至明志。咱就不說修身治國定天下了,那有點大;可對于普通老百姓來說,確實是這樣,能明白事理很重要,不是嗎?
讀詩書,使人知道詞語的運用,有好多用語都是在詩詞里才能找到韻味,就像我前文中提到的語言需要精練,如何才能精煉?
多數聰明的人不用學就知道怎么說,怎么做,他甚至開口即言,言之成理,言之成韻,有許多精辟的語句就是在不經意間,在無所事事中偶然想到的。
這讓人羨慕,但是多數人,如我,就需要扎進故紙堆里,深入徹讀,反復吟詠才會知道里面用語的精妙,義理的精絕,脫開詩詞的范本后,偶有所得,默默記在心里,或者有時候能用上呢?
比如,有時候需要寫文綴句,苦思冥想,忽然把偶得的一句話寫到上面,也會覺得很好,是吧?
所以,讀詩詞,讓人知道韻律,很值得高興。
處事的溫文爾雅,儀態萬千,如沐春風,也在其中之意。
那么文學作品該怎樣去讀呢?這里先把古詩詞拋開,只說其他文學作品,因為前面已經單列出來了,不用再繁述。
現在回過頭來說說文學作品,我的淺見,認為有一大要點需要在這里明確。
讀文學作品,使人明白幾乎所有的人間世事(但不是全部),這里說一下如何讀書,使自己進步。因為讀別人的書很容易曉暢的看清楚里面的好處,也能看清里面的需要修改的地方,譬如怎樣改,怎樣潤色,怎樣布局,小到遣詞造句,大到喻理明言,真的很容易就弄通了。
但是,如果拿到自己寫的文,就陷進故事情節的構思上了,翻來覆去不得解脫,沒法超脫出去。這可能跌入陷阱了,不能用大局的眼光來看待自己,看待自己的文章。
所以,我在這里提出一點:看別人的作品,是用旁觀者的眼光來審視的,就容易得到褒批。看自己的文,因為沒法站出來,而不能全面的審視,因而,還是陷在里面不能自拔。
所以,為了提高自己,還得多讀書,讀別人的書,當然,自己的書最好翻過來,嘗試修改幾次,就知道哪里需要提高了。
這是一個小觀點吧,僅僅自娛自樂。
供大家一笑,呵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