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付出的代價并不高,但對滿清來說很有價值。
他們表示愿意將高加索山脈以南的格魯吉亞等地割讓給大清帝國。
對俄國來說,這篇高加索山脈領土,不過是南進的基地,經濟價值在石油開采前很低,南進現在則由于大清帝國的出現而阻斷,因此丟棄十幾年前從愷加王朝手里搶來的高加索以南領土并不心疼。
但對滿清來說,意義就完全不同了。對于俄國,滿清太了解了,一直都認為這是一個強國,嘉慶時期,更是派遣了大量軍官去俄國的軍校學校,可以說,如今滿清的一整套步騎炮協同作戰的方式,就是從俄國引入的。軍事工業體系,也是從俄國引入的。從伊犁時代起,雙方就保持了長久良好的關系,主要是俄國希望扶持滿清阻擋中國進入中亞。后來隨著中國聯系擊敗滿清和俄國,滿清西遷進入中亞腹地,俄國丟掉了對哈薩克的控制權,兩國成為不接壤的國家,這才斷了聯系。
占領了波斯之后,滿清再次開始跟俄國直接接壤。兩國的西北方是中國控制的哈薩克草原,里海方面則有控制著咸海到里海一帶的希瓦汗國阻隔,就只有在高加索山脈地區接壤。可是原本可以作為兩國天然屏障的,從黑海一直延伸到厲害的高加索山脈,卻因為波斯的虛弱,被俄國從波斯手里奪走。在滿清看來,愷加王朝割讓高加索山脈一帶領土,猶如石敬瑭把燕云十六州割讓給契丹人一樣,讓波斯的整體防御出現了漏洞。
滿清一直都很忌憚俄國,他們的軍事制度是從俄國學來的,他們知道俄國很強大,更知道俄國人喜歡擴張,所以對俄國的忌憚還在中國之上。俄國吞并高加索山脈之后,雙方基本上以阿拉斯河為界,但這條平坦的流入里海的河流,根本無法阻擋俄國南下。讓滿清北方防御無險可守,吞并波斯之后,道光就開始為這種不利狀態擔憂。
俄國人愿意放棄高加索以南的格魯吉亞,這對滿清來說是一個最有利的消息。
為此他們可以跟強大的俄國結盟,對抗不那么強大的奧斯曼帝國。更何況還有中國歐洲公司提供軍費支持,這種情況下,道光如果還不同意,他就不是溫和,而是懦弱了。
至于英國的威脅,道光并不看在眼里,從洋人哪里得到的情報,他知道即便是在歐洲,英國的馬步兵也打不過俄國馬步兵,英夷長于海戰,拙于陸戰。至于海戰,確實是大清的弱點,但英國人不可能把戰艦開到波斯高原上來。
歐洲公司打聽到這些情況之后,感到十分奇怪,俄國為什么要拉滿清參戰?在歐洲公司看來,俄國人的失敗已經注定,他們在黑海注定要面臨收縮的局面。這次戰爭的主力是英法奧三國,滿清參不參戰,最多只能影響到奧斯曼帝國,對俄國失敗的大局無補。
但俄國的行為也能理解,根據目前的形勢,俄國在各條戰線的情況都不順利,高加索地區跟奧斯曼帝國的戰斗雖然一直占據了優勢,但也只能保住東亞美尼亞,多瑙河河口地帶,已經被奧地利帝國海陸軍攻占,克里米亞半島上的決戰,英法奧斯曼聯軍已經圍困了俄軍一年多,丟失是遲早的事情,聽說英法有意讓克里米亞半島國際化,奧斯曼帝國希望恢復克里米亞汗國,無論那種結果,俄國都會失去對這里的控制權,然后在黑海失去控制。
這種情況下,其實他們已經守不住高加索地區了,與其被奧斯曼帝國奪走,不如直接交給滿清帝國,換取他們對奧斯曼帝國開戰。
滿清愿意參戰,這當然是一個好消息,不過歐洲公司正在跟奧斯曼帝國交涉,交涉的目的則是圍繞克里特島,他們希望奧斯曼帝國將克里特島割讓給歐洲公司。
至于埃及已經不用擔心了,埃及帕夏阿里苦心打造的海軍艦隊,被英法聯軍徹底摧毀,現在埃及人正在拼命拉攏歐洲公司,希望公司的艦隊能夠支持他們,至少讓他們在希臘作戰的陸軍不至于陷入孤立狀態。
歐洲公司不打算直接參戰,用南非和滿清兩個可以利用的打手,威脅一下奧斯曼和埃及,取得克里特島的控制權就達到目的了,為了這么一個島嶼,真的跟英法等國開戰,是很不劃算的。
所以歐洲公司反而要求滿清不要馬上開戰,他們認為奧斯曼帝國會答應他們的條件,向滿清割讓一些領土。
歐洲公司把問題考慮的太簡單了,現在的形勢已經完全失控,各國都不可能獨善其身,連對領土有強烈占有慾的俄國都愿意主動割讓領土給滿清,換取支持。英法兩國也絕不愿意這個時候讓歐洲公司參與進來分享勝利果實。
大家打生打死,好容易俄國即將失敗,中國人跳出來想分果子吃,沒這么便宜。落后的交通,惡劣的環境,同樣的武器水平,讓這場戰爭早就發展成為消耗戰,連英國都為此付出了十萬人傷亡的代價,法國人犧牲更大,投入的軍費已經超過一億英鎊,這時候絕不能讓歐洲公司得逞。
所以他們支持奧斯曼拒絕歐洲公司的威脅。
談判失敗之后,歐洲公司知道這次的買賣恐怕要賠錢了,但他們不差錢,管理公司的那些官員,跟東印度公司一樣,有時候不太在意股東的權利,更看重自己的前途,他們需要建功立業。
于是在他們同意下,滿清十萬大軍進入奧斯曼帝國領土,局勢變得更加復雜了。
俄國人欣喜若狂,他們并不在意滿清是否能參戰,他們在意的是歐洲公司卷進來了,這是一家中國公司,這家公司卷進來后,意味著中國在某種程度上就卷進來了。
這場戰爭打了四年,雖然有中國的財政支持,但俄國確實堅持不下去了,他們過去嚴重依賴波羅的海貿易,可這四年中,港口被英國封鎖,各項產業凋敝,過去英國把持的俄國中低端紡織品市場,現在已經全被中國產品占據,過去可以大量向英國出口的鐵、谷物和木材等商品,中國卻并不需要。
從中國借來的錢轉手就送了回去,換成了各種商品,甚至還無法彌補差額,黃金持續向中國流失,金融市場混亂,生產萎縮,已經又開始出現農奴暴動等等現象,如果再不結束戰爭,俄國就要崩潰了。
可在這種不利條件下跟英法奧等列強和談,俄國知道他們得付出巨大的代價,奧地利已經跟英法達成協議,將多瑙河下游全都納入奧地利勢力范圍,克里米亞半島至少會交給英法共管,以后俄國在黑海將徹底失去話語權,而這是俄國目前最好的出海口,唯一的不凍港。
英法已經多次轉達過和平條件,允許俄國保留比薩拉比亞,以及大部分黑海東岸領土,但失去塞瓦索托波爾,但以后不得在黑海保持海軍,這等于絕了俄國沖出黑海,進入地中海的可能,是俄國無法接受的。
讓中國歐洲公司卷入戰爭,未必能將整個中國卷進來,但至少讓中國的利益卷了進來,那么中國人肯定不會坐視不理,俄國也不希望中國在地中海擴張過度,所以他希望的是,中國人可以介入調停。
以中國目前的國力和影響力,她的調停更容易讓英法接受一份對俄國相對寬容的條約,所以俄國在歐洲公司介入之后,立刻跟歐洲公司取得聯系。
他們提出結盟的提議,互相支持對方的在歐洲的利益。俄國支持歐洲公司取得克里特島并將希臘劃入勢力范圍,他希望歐洲公司可以支持俄國商船在土耳其海峽自由通航,俄國人表示,土耳其海峽自由通航,將帶給歐洲公司在黑海貿易上巨大的利益。
這算盤打的很精,希臘的地理位置正好卡在土耳其海峽出海口,讓中國的商業特許公司控制這里,比英法控制這里對俄國更友好,同時這也是巨大的利益,相信致力于擴大歐洲貿易的歐洲公司絕不愿意錯過。
但歐洲公司很謹慎,他們已經跟埃及達成了協議,將會派艦隊幫助埃及從希臘撤軍,以免數萬埃軍精銳葬送在希臘,也獲得了埃及支持他們得到克里特島的要求,奧斯曼帝國在英法的支持下雖然拒絕了,可是歐洲公司的艦隊登陸了克里特島,往這里派了三萬多南非雇傭兵。
這些奴隸帝國的強壯黑人部隊,雖然步兵技術稍弱,可是騎兵很厲害,配上胸甲的黑人窮家騎兵沖鋒,讓奧斯曼帝國第一次感受到來自黑非洲內部涌動的熱情。至于步兵,則是來自中國的移民組成的步兵方陣,其中的軍官大多數都是來自中國的罪犯,通過組織補奴隊成為奴隸販子,通過跟非洲黑人的戰斗鍛煉了軍事指揮能力。炮兵則是歐洲公司自己提供的,歐洲公司有龐大的艦隊,不可能沒有懂得操炮的士兵。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