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做生意一樣,本錢小的角色先退場,西班牙已經做出巨大讓步退場了,它的兄弟葡萄牙也終于不再堅持,在大國博弈的舞臺上,沒有葡萄牙的位置了,他們放棄了日益火熱的西非爭奪,跟英國達成了和解,接受了英國500萬英鎊的和解費,等于將那些殖民地賣給了英國。
大國中法國率先退場,他們要求確認的利益不多,幾乎都是別的國家需要法國確認他們的利益,所以法國也退出了爭執。
奧斯曼帝國接受了屈辱的結果,他們忍痛放棄了半個兩河流域,將底格里斯河以東割讓給了滿清帝國。將克里特島割讓給了中國歐洲公司,承認希臘是一個獨立國家。將波斯尼亞、摩爾多瓦和瓦拉幾亞割讓給奧地利。同意跟俄國在黑海地區保持原狀。
做出了能做出的所有讓步后,奧斯曼帝國也退場了。
還在糾纏的問題出現在兩處,一個是波蘭跟俄國、普魯士和奧地利的糾纏,波蘭人似乎向通過一場國際會議,從三大強國手中奪回失地?墒呛苊黠@,三大過根本就不想讓波蘭人得到哪怕一絲利益。俄國做的尤為過分,他們撕毀了之前答應波瀾的條件,不再承認利沃尼亞歸屬波蘭。奧地利不可能把加利西亞給波蘭,普魯士也不愿意讓出任何一塊波蘭人居住的土地,尤其是華沙堅決不肯歸還波蘭。
另一個問題則是中國跟英國之間的。
英國人開始做出重大讓步,先是決定放棄對開普殖民地的堅持,這里的戰略地位重要,但也只是因為印度而又戰略價值,自然沒有印度本身重要;之后他們放棄對信得省的堅持,當年為了得到這里,他們付出了澳大利亞作為代價,現在卻要在戰爭中失去。最后英國也愿意將孟加拉東部交給緬甸。
可是這時候出現了新的變化,英國人希望列國承認他們對加拿大無可爭議的權力,并且裁定美國為侵略者,斷絕跟美國的貿易往來,對美國進行經濟制裁。
原來就在會議期間,美洲出現了問題,美國攻入了英屬加拿大領地,并且對英國宣戰。
促使美國對英國宣戰的誘因是拿破侖,拿破侖的艦隊經過大半年堪稱傳奇的遠航,沖破了層層封鎖,悄悄登上了加拿大的海岸。當拿破侖在魁北克現身之后,當地的法國移民亢奮了,他們長期生活在英國移民的陰影下,過著一種極為緊張的生活,他們國家的英雄的出現,讓他們欣喜若狂,而且很多移民都是在拿破侖戰爭之后,迫于生計,移民魁北克討生活的,這些人曾今生活在輝煌的拿破侖帝國中,對帝國擁有強烈的認同感。
于是拿破侖得到了當地上層的支持,他們宣布魁北克獨立,成立新法蘭西帝國。拿破侖帶去了三千人的衛隊,魁北克當地人踴躍參軍,讓他的兵力很快達到了一萬人,接著開始攻略周邊的英國殖民地。拿破侖的名字就能取勝,許多勢均力敵的戰斗,都因為守軍缺乏戰斗意志而放棄。
拿破侖在加拿大登陸的消息迅速傳遍了美國,美國人此時是十分親法的,法國人對美國也相當有好感,認為美國是按照法國三權分立的原則建立的自由國度,美國之所以獨立,就是在法國為主的歐洲其他國家對英國開戰的基礎上得以實現的,而法國為了美國獨立戰爭,背負了巨額外債,就因為這筆債務,法國國王希望加稅,召開三級會議,最后引發了法國大革命。拉法耶特在法國是民族英雄,在美國同樣是一個英雄。
同時美國的法國移民僅次于英國移民,這些移民中拿破侖的擁躉頗多,畢竟仇視拿破侖的權貴階層不需要移民到陌生的土地上謀生;那些非法國移民中,也大量仇視英國的移民,比如僅次于英法移民的愛爾蘭移民,他們對英國對他們祖國的壓制十分不滿,甚至比法國人更仇視英國。
結果很快就涌現出大量美國人涌入魁北克加入拿破侖麾下的情況,這讓美國政府十分被動,同時也很恐慌。加拿大在英國人掌握中,就讓法國一直很不安,力圖將英國勢力從北美排擠出去,其次才是吞并加拿大,F在哪里出現了一個皇帝,而且實力增長很快,大量美國人擁護這位皇帝,讓美國政客感到了威脅。
聯合英國驅逐拿破侖還是聯合拿破侖對抗英國,如果是前者,對美國來說是最安全的,可卻會讓美國失去所有的道義,而且有可能造成國內法國、愛爾蘭族裔跟英國族裔的對立,肢解整個國家。如果再出現那種美國獨立后大量保皇黨離開美國前往加拿大的情況,讓大量法國、愛爾蘭移民離開美國,是美國承受不起的人力損失。如果聯合拿破侖的話,就要面對英國的全力打擊,剛剛在1812到1815年戰爭中,被英國人火燒了白宮的美國,可真的不想再一次被英國人占領首都,而且拿破侖這種身份,也讓越來越貼近英國思維的美國政治家感到不放心。
所以他們先派人跟拿破侖和英國雙方解除,美國希望能夠按照購買路易斯安那的例子,花一筆錢從英國把簡單買下來,可是加拿大現在可以說是距離英國最近,最有開發潛力的一塊陸地了,已經失去了澳大利亞的英國,不想失去這個未來的生存空間。而且拿破侖偷偷潛入加拿大的事情,讓英國人憤怒,他們更不敢放棄加拿大了。因為把這里賣給美國,誰知道美國人能否守住,或者是不是根本不想守住,就像直接交給拿破侖,美國人的親法情節,讓英國十分不放心。
如果讓拿破侖控制了加拿大這么廣大的土地,以他的聲望,法國人必定趨之若鶩的去投奔他,假以時日,拿破侖可以在海外建立一個新的拿破侖帝國。所以無論如何英國都不能讓拿破侖在距離英國這么近的地方立足,既然是要跟拿破侖開戰,那就沒有必要把加拿大賣給美國。
因此英國拒絕了美國的要求,這讓美國沒有選擇了。英國不賣,美國擔心拿破侖占領這里,這樣美國就會出現一個侵略性極強的鄰國,偏偏這個鄰國的皇帝對美國人民的吸引力巨大,讓美國政府很難堪。
而美國跟拿破侖接觸的情況則相對較好,拿破侖并沒有表現出對美國的敵意,表示自己只對法國移民區感興趣,對英國移民區并不感興趣,拿破侖表示他的目的,只是在渥太華河以東的下加拿大省重建自由的法國。并且希望跟美國結盟,把英國勢力從北美驅逐出去。
美國別無選擇,只能選擇跟拿破侖合作,因為拿破侖已經在籌劃對渥太華的攻擊行動,因為大量美國移民的投奔,拿破侖已經建立了一支八萬人的大軍,這比美國現役軍隊還多,加上面對拿破侖的赫赫戰功,上次被英國軍隊打的找不著北的美國人也沒什么信心。
如果美國不行動,會有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加入拿破侖的隊伍,等拿破侖占領了整個加拿大和布倫瑞克等英國殖民地后,恐怕就不會如此好說話了。
所以美國火急火燎的宣布跟拿破侖結盟,向英國宣戰。一方面是為了達成一直以來的吞并加拿大,驅逐英國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在跟拿破侖爭奪英屬領土和本國的法裔、愛爾蘭裔支持。
果然美國跟拿破侖結盟之后,拋家舍業去投奔拿破侖的國民少了,響應國家召喚,參加美軍的人多了。
拿破侖通過跟美國結盟,迅速改善了裝備和財政問題,他的軍隊戰斗力迅速提高,短短幾個月時間,就攻占了渥太華、哈利法克斯等城市,控制了上加拿大、新斯科舍省、新不倫瑞克等加拿大東部殖民地,按照跟美國的協議,新斯科舍省和上加拿大交給了美國,新不倫瑞克并入新法蘭西帝國。
美軍則從中部大平原進入北方,試圖將幾乎沒什么移民和城市,只有一些哈德遜灣公司建立的捕獵隊據點的加拿大大平原吞并。
總之,幾個月時間,沒什么防御能力的英屬北美就被美國和拿破侖瓜分,英國失去了一個潛力巨大,但目前沒什么經濟價值的廣袤殖民地,卻多了兩個威脅很大的敵人,美國和拿破侖。
尤其是拿破侖,這是整個歐洲國家的敵人。為了防止拿破侖卷土重來,英國寧愿放棄一些富饒的印度領土,也要跟中國恢復和平,然后全力對抗美國和拿破侖的聯盟。因為拿破侖是歐洲公敵,連他的祖國法國,現在的執政者波旁王朝也很仇視拿破侖,所以英國正好利用這次和會,讓大家團結起來,共同對抗拿破侖和美國。
如果是其他事情,英國人的事情,別人未必那么關心,可在拿破侖這件事上,歐洲國家覺得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他們很快就同意了英國的要求,承認英國對北美殖民地的權力,決議結成同盟,共同對抗拿破侖和美國。
但英國沒想到的是,連中國都同意跟他們一起對抗拿破侖,之前中國可是因為支持拿破侖,吸引了大量法國精英。
現在看來是利用完了那些法國精英,馬上就站在拿破侖的對立面,要討伐他!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