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周繼統此時正坐在圣地亞哥市政廳中,他接見了來自南方的馬普切人,這是當地一只驍勇的生番部族,周繼統希望招攬他們。
西班牙對南美印第安人的征服,大多數是成功的,但馬普切人是少有的例外,由于無法征服,西班牙政府不得不在1641年跟馬普切人簽訂了和平協議,將比奧比奧河以南劃為馬普切人領地,允許他們獨立,之后開始轉而進行文化同化政策。
進行了一百多年的同化,通過對信仰和習俗的逐步影響,殖民文化一點一滴地滲透到馬普切人的生活之中。智利脫離西班牙之后,曾嘗試將馬普切人并入智利,劃為保留地。但隨著智利獨立政府很快被西班牙鎮壓,此事也就不了了之。
周繼統并不是周瑯,他并不打算把南美殖民地還給西班牙人了,所以他占領一地,就要控制一地,統治一地。
西班牙人統治南美依靠的是殖民地政府,而且逐漸改變了過去那種壓制本土白人勢力的做法,轉而拉攏利用當地白人族群,大量任用土生白人作為官員,大大緩解了跟土生白人勢力的矛盾。
西班牙白人、土生白人,這是南美的優勢民族,但優勢體現在他們占有絕大多數種植園和礦藏等財富,而不是體現在人口上,智利總人口只有150萬人左右,西班牙白人和土生白人加起來都不到20萬人,混血人口卻有將近80萬人,南方馬普切人不算在內的印第安人只有30萬人,馬普切人作為一個獨立的勢力,卻擁有10多萬人十分值得拉攏。
西班牙白人和土生白人,是周繼統要排擠的勢力,混血人口,是他拉攏的主力。這些混血人口,其實大半血統都是印第安人血統,不管是西班牙白人,還是土生白人,都看不起他們,不愿意跟他們聯姻,他們的祖先多半是那些耐不住寂寞的單身漢們的私生子。他們也看不起印第安人,除非底層混血人種,他們很少跟印第安人聯姻,他們已經成為第一大種族,自己內部通婚已經可以滿足傳承。
他們跟印第安人一樣,缺少財富,跟印第安人不一樣的是,他們不得不依附于西班牙勢力,為西班牙政府當兵,為土生白人的農場工作。所以他們比印第安人更有文化,但卻又比不上白人,算是受壓制的種下階層。
印第安人則是被排斥在主流社會之外的邊緣人,不是殖民政府不想接納同化印第安人,而是頑固的文化和偏見,讓印第安人很難在白人社會中立足,他們無法在白人的城市里謀生,只能在印第安村落生活,文化十分落后,跟歐洲文化脫節。
尤其是馬普切人,甚至保持了大多數傳統文化,比西班牙人統治區的其他印第安族群還要落后,被周繼統視作生番。
相比秘魯,智利的土著要少很多,周繼統攻占利馬后,很容易招募了一支為數眾多的印第安軍隊,派遣自己的軍官任職高層,拉攏了一些混血人種擔任中低層士兵,招募了大量半同化狀態下的印第安人,組建了智利輔兵,讓他們去圍剿鎮壓躲藏在鄉下種植園中的西班牙殖民軍和土生白人軍隊。但在智利,印第安人比混血還少,讓他很難組建起一支純粹的印第安軍隊,所以才不得不拉攏馬普切這樣的生番。
今天終于成功說服了對方,他們愿意派遣部落軍隊跟皇太子的軍隊配合,聯手清剿躲入身軀的西班牙軍隊,皇太子向他們提供一萬人的武裝,并繼續支持他們的獨立。
做完這些事情之后,皇太子沒有繼續南下,拉普拉塔哪里的制海權無法控制,就無法占領那座海港城市,這一點他還是很清楚的,目前提供給烏拉圭駐軍的武器裝備,都需要走私的情況下,派遣大軍攻占越多的地方,等于是向英國的海上封鎖圈中派遣更多的困軍。
他轉而北上,在利馬少做逗留,聽取了當地勢力的匯報,發現情況良好。有部分土生白人已經選擇跟他合作,他封這些人爵位和官職,換取他們的忠誠。組建的新政府也越來越有控制力,只要保持制海權,西班牙人像卷土重來,幾乎不可能。
他繼續北上,沿途攻占了巴拿馬城,但沒有繼續發動攻勢,因為通往另一邊的道路,隱沒在熱帶雨林之中,雖然有官方道路,但道路條件并不好,占領巴拿馬城也主要是起到防御意義,防止西班牙軍隊,從歐洲通過巴拿馬地峽快速通往南美西岸。
甚至攻占巴拿馬城只派遣了一支偏師,主力隨著皇太子馬不停蹄的北上,他需要抓緊時間返回北美,春天已經到了,英美兩國的軍隊隨時都會南下作戰,他需要立刻支援黃求還,否則他很擔心,依靠幾萬鄉兵守不住落基山脈以東的大平原地區。
很慶幸,黃求還的指揮足夠狡猾,作戰經驗足夠豐富,在密西西比河流域不斷跟美國人周旋,甚至俘虜了一支美國主力軍隊,但大多數地方只能依靠游擊來牽制。尤其是南方,美軍主力已經在新奧爾良集結,并且跟西班牙聯軍從南方開始發動反攻。
皇太子回來稍晚幾天,對方就能突破阿肯色河防線了。
美西聯軍在這一帶部署了十萬主力,而黃求還手里的鄉兵才只有六萬,不提訓練了,都做不到人手一支步槍,許多人拿著農具,他們根本就是當地屯墾的農民,用來充數做疑兵,真正能戰的士兵只有兩萬。
皇太子到來后,他的主力還沒到位,他自己先乘坐火車,來到圣路易斯的黃求還大營。
黃求還正在研究如何應對阿肯色之戰,得知皇太子到來的消息,馬上改變了主意,希望皇太子帶著他手下三萬積累了一些大戰經驗的老兵,聯合主力一起去阿肯色河流域,他將用最近剛剛征召的一批新兵繼續跟美國人在邊境地帶周旋。
此時他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方案,趕在敵人還沒發現己方主力回轉之前,圍殲阿肯色河上游的五萬西班牙正規軍!
此時阿肯色河一帶的美西聯軍,美軍和西班牙軍隊各五萬,西班牙人不知道是不是太重視金礦了,他們的主力都集中在金礦附近,并且已經成功奪取了科羅拉多一帶的金礦,五萬人分布在金礦到阿肯色河上游一帶;中下游地區則是五萬美軍,他們從新奧爾良北上,沿著阿肯色河推進,不過美西聯軍尚未匯合,他們之間有數百公里的缺口。
黃求還建議皇太子派主力從兩軍之間的缺口渡河,然后向西班牙人后方迂回,切斷格蘭德河、科羅拉多河以及阿肯色河與西班牙軍隊的聯系,之后無論是圍困還是強攻,都占有主動權。
黃求還將繼續帶著鄉兵四處騷擾美軍,同時做出南下的舉動,讓美軍不敢大肆援助西班牙軍。
皇太子接受了這個建議,因為到目前為止,雖然他攻城掠地頗多,甚至趁著西班牙主力北上的機會,占領了新西班牙殖民地的首府墨西哥城,但遇到的大戰并不多,殲滅的敵人也不多。
這五萬西班牙主力,他吃定了。
而他擁有絕對優勢,鐵路跟科羅拉多北邊的支流格林河連接,從這里南下,就能切斷西班牙跟科羅拉多河的聯系,而且方便調動軍隊,可以作為攻擊西班牙人的主力軍隊進兵的渠道。迂回部隊則通過密蘇里河、普拉特河南下強渡阿肯色河,切斷美西聯軍的聯系。
最大的困難主要是交通,而不是戰斗或者其他,跟西班牙軍隊的交戰,將主要在落基山脈中的科羅拉多高原進行,只要完成軍事調動,就勝利了一半。因為對于西班牙人來說,恐怕最大的問題也是交通,雙方勝負的關鍵就在誰能控制交通。
這一次來自中國游牧部落的輕騎兵給歐洲人上了一課,如果正面對決的情況下,西方騎兵已經可以完全碾壓傳統作戰方式的東方游牧騎兵了,但在長途奔襲,迂回方面,他們還沒有達到成吉思汗時代的水平。
大量印第安人參與了這次戰斗,他們一人三馬,在荒無人煙,只有個別印第安部落定居的科羅拉多高原上進行了一次成功的迂回作戰。
在沒怎么遭遇戰斗的情況下,從普拉特河迂回到了阿肯色河,用羊皮筏子度過了大河,抵達了西班牙人的必經之地,普韋布洛人的聚居地,完成了對西班牙人的南部寶鈔。
五萬西班牙軍隊,現在陷入科羅拉多高原上,孤立無援了。
西班牙人現在還有機會從和洛拉多支流南下,跨過分水嶺,然后從格蘭德河退往墨西哥或者美國。兩河之間并不遙遠,因為長期以來,格蘭德河被誤認為是科羅拉多河的上游,直接被稱之為格蘭德河,可見兩河支流距離之近,就隔了一條分水嶺而已。
但不知道是對金礦過于執著,還是對自己的軍事力量過于自信,他們依然穩守金礦區,分兵打算擊退南部的包抄軍隊。印第安人正面戰斗能力雖然不行,但襲擾和偷襲是拿手活,一直狗皮膏藥一樣粘著西班牙人,讓他們的后勤通道始終無法暢通。
當皇太子的主力十萬人集結到了金礦區周邊后,西班牙人的失敗已經注定了。經過十余日的正面激戰,雖然只付出了幾千人的傷亡,但西班牙人看不到突圍的希望,以及他們脆弱的后勤補給日漸緊張,看不到援助的情況下,他們選擇了投降。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