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倆人早有默契,楊克收到戰報后的第一時間,向西伯利亞方向派去援軍,兵力不能多,也沒必要多,但派出去的都是戰兵。同時寫戰報,“向征北軍派遣援兵八個軍”。
宋榮貴等到這只部隊用了半個月時間,對方一路兼程,幸好大多數時候他們可以坐船,而且是順流而下,速度極快。
看到這只援軍的時候,宋榮貴就知道同僚楊克對這次迂回有多么重視了,中國軍隊的戰兵軍一直都是精銳中的精銳,軍餉、訓練、武器裝備都是一流,而且軍中三分之一士兵都是十年前參加過克里米亞戰爭的老兵,軍官也多是十年前的軍官,在這次戰爭中,戰兵部隊又一直擔任主攻任務,戰斗力極強。
可是數量極少,整個中國只有13個這樣的戰兵軍,此次戰爭,10個戰兵軍都派到了哈薩克,宋榮貴手下手下只有3個戰兵軍,可是楊克將自己麾下10個戰兵軍中的8個,現在作為援軍派了過來。楊克自己手里只保留了第一二兩軍,第三軍到第十軍,竟然都派到了西伯利亞方向。
宋榮貴明白,楊克是賭上了一切,他作為合謀者也已經沒有了退路,只能硬著頭皮走下去了。
因此他也不敢保留,他將自己手下三個戰兵軍也都派了上去,從托博爾斯克出擊,強攻秋明。
這次沒有顧慮傷亡的時間了,所有戰斗都必須圍繞一個核心進行,那就是“快”!
宋榮貴將征北軍一大半的重型火炮都調了上去,兩千多門新式卡倫重炮,以及老式攻城炮。卡倫炮是一種臼炮,口徑大,炮管短,專門用來發射爆炸彈,射程有限,但可以曲射,用來殺傷躲在掩體里的士兵很有效。
一個以爆炸彈壓制俄國步兵,重炮則不斷轟擊俄軍要塞。
三天之內就拔除了俄軍的外圍要塞,然后對秋明城發動了最后的猛攻。不顧惜傷亡的情況下,沒有什么城市是攻不下來的。在幾乎摧毀要塞結構的情況下,遭到大量殺傷的俄軍最后選擇了撤退。中國軍隊付出了一千多人的傷亡,是一次戰斗中傷亡最大的。如果最后沒有完成迂回任務,再來幾次這樣傷亡的戰斗,就足以讓宋榮貴這輩子背上用士兵的命為自己換取軍功的惡名,他的軍旅生涯也就到頭了。
攻占秋明之后,宋榮貴來不及休整,從后方調集大量輔兵前來維持交通線的同時,主力已經沿著托博爾河南下了,必須用最快的速度攻占庫爾干。而且宋榮貴扣押了軍報,在攻下庫爾干之前,他都不敢發出去,跟庫爾干的戰報一起發出去,等國內收到之后,他應該已經占領車里雅賓斯克,并且向奧倫堡派出了“偵察部隊”。
庫爾干由于與圖爾蓋高原一帶的俄軍主力通過托博爾河相連,進攻這里必然要面對俄軍主力的救援,如果是宋榮貴一支軍隊獨立作戰,幾乎沒有任何可能攻下這里,但楊克此時一定會按照約定,盡最大努力配合他。
楊克的做法是,從正面向英俄聯軍,主要是俄軍陣地發起了全面進攻,讓俄軍無法抽調大量軍隊增援庫爾干。
發源于哈薩克丘陵的伊希姆河,從哈薩克丘陵向西流淌,在圖爾蓋高原邊緣向北折去,北折之前的河段都掌握在中國軍隊手里,因此這次攻勢,是圍繞著爭奪伊希姆河進行的。
俄國人遭受的壓力很大,中國軍隊不間斷的發動猛攻,讓俄國人摸不著頭緒,不明白中國人的主攻方向,在情況明晰之前,他們只能被動的全面應戰,兵力一時就有些緊張了。
庫爾干求援的消息,是遠遠滯后于中國哈薩克方向的正面進攻的,因為楊克在向西伯利亞方向派出援軍的同時,就發動了對正面俄軍的猛攻,軍事解釋是吸引俄軍主力,減輕西伯利亞方向的壓力,他手里有宋榮貴的求援信,這些舉動都是合理的。其實他們倆人也是做賊心虛,擅自謀劃了這個驚天的大迂回戰略,總擔心會被追究,實際上如果他們直接向兵部提交這個計劃,皇帝支持他們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即便前線吃緊,俄國在收到庫爾干地區的求援之后,也迅速派遣了大量援軍,因為那個方向相對重要,不但是一條北撤的通道,關鍵是中國人現在占領了下游的托博爾斯克,如果他們的正北軍團從這里往南進攻,就等于跟正面的從哈薩克方向的征西軍團夾攻俄軍了。
但俄國援兵晚了一步,由于庫爾干之前一直是大后方,俄軍在這里的守備相對空虛,而且庫爾干方向上,也不是國內物資運輸過來的要道,后勤物資主要依靠鐵路,從俄國的軍事物資,從伏爾加河的河流和鐵路先是在察里津匯集,然后用鐵路運輸到奧倫堡,這里本就有中國人修建的哈薩克大鐵路,戰爭中英國人又幫忙緊急修筑了幾條戰時鐵路,讓奧倫堡到圖爾蓋高原的運輸極為暢通。
所以即沒有進攻意義,又沒有交通價值,這讓庫爾干幾乎沒有重兵布防的理由,結果被中國軍隊的突襲給攻陷了。
庫爾干失陷之后,俄軍判斷中國人肯定會利用托博爾河,從庫爾干向圖爾蓋高原進攻,他們開始強攻這里。可中國人防守的意志很強,而且不斷增派援軍,最開始只有十萬人,很快增援到了二十萬,最后達到了三十萬人后,俄國人暫時放棄了進攻,他們選擇固守圖爾蓋高原,因為相比進攻,防守更節省兵力。同時從后方繼續抽調了一些增援,這是俄國人犯下的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他們沒有正確判斷出中國指揮官們準備奔襲他們的大后方,反而從大后方抽調兵力來增援前線,這讓俄國人很快就吃到了苦果。
中國軍隊在占領庫爾干,并打退了俄軍的反撲之后,繼續增加兵力,從三十萬增加到了五十萬人才結束,這讓俄軍十分確信中國打算以庫爾干為基地向南進攻俄軍主力。至于中國軍隊繼續西進的威脅,俄國軍隊不是沒有考慮,但西進路上還有車里雅賓斯克,這也是一座不可能輕易攻占的要塞,而且位于烏拉爾地區,俄國人想不到中國人繼續向西的道理。即便他們想打莫斯科,交通運輸等條件根本不允許。
但中國軍隊增援到位之后,果然按俄軍所向向南進攻圖爾蓋高原了,讓俄軍依托有利地形成功擊退,但對方卻在野外駐軍,做出長期作戰的假象,此時的主力其實已經向西推進,進攻車里雅賓斯克去了。
車里雅賓斯克之戰,打的更為艱苦,比攻占秋明更困難。山地地形,讓雙方都不可能擺開太多的兵力,兵力優勢并不是短期優勢,長期圍困又不現實,所以只能強攻。炮兵掩護,步兵一次次強壓上去,如果這是機槍時代,幾乎不可能攻陷,但滑膛槍時代的火力,還無法抵擋這種人海戰術。
付出了近萬人的犧牲之后,親自指揮作戰的宋榮貴知道,他最大的考驗來了。
戰斗之余,他派出了手里能用的所有騎兵,召集所有騎兵軍官,告訴他們從俘虜口中得知了一個重要情報,俄軍后方的物資補給基地奧倫堡防守空虛,俄軍抽調了部分兵力去伏爾加河作戰,又抽調了一部分兵力到圖爾蓋前線,現在只有不到一萬人駐防,他認為是一個機會,要求騎兵做一次長途突擊。給騎兵軍官們下達了死命令,能攻下奧倫堡就攻占這里,燒毀俄軍糧食、軍火,并繼續堅守,等待援兵。如果無法攻占,必須建立防御基地防守,繼續等待援兵。
他告訴這些騎兵軍官,此戰九死一生,如果不想去的,可以提前說出來。
沒人退縮!
于是他手里能用的三萬騎兵全都派了出去,將所有戰馬交給這些人,一個人配了至少三匹馬,托運著足夠他們作戰一個月的補給。
這些人可能有去無回,也可能完成一次軍事史上的奇跡,但即便成功,能活下來幾個人也說不好。
騎兵出發之后,宋榮貴才開始寫戰報,對派出騎兵的解釋是武裝偵查,理由同樣是審訊俘虜得知敵人后方空虛,因為這個理由是真的,確實從庫爾干的俘虜中問出了一些情報,有幾只部隊竟然就是從奧倫堡抽調過來增援的,結果在反攻庫爾干的時候被俘。
之后宋榮貴依然是不斷從后方抽調援兵,控制托博爾斯克到車里雅賓斯克這一段戰線,需要維持的交通線長達七八百公里,其中多處地方都靠近俄國城市,比如秋明靠近葉卡捷琳堡,還有水路相通,車里雅賓斯克靠近烏法,這都是俄國人的后方基地,屯駐大量軍隊。南方的哈薩克地區,更是俄軍前線主力所在地,防守這條交通線,要面臨兩線夾攻的困境,兵力少了根本控制不住。
宋榮貴幾乎將自己手里的兵力都抽調了上來,西伯利亞后方空虛,甚至都沒有辦法鎮壓俄國人的反抗。
一切就看國內反應和哈薩克方向楊克的行動,宋榮貴感覺自己此時像一個等待判決的嫌疑犯,他的命運完全要別人裁決。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