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四百五十四節 普魯士也是波蘭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盡管已經判斷清楚了中國的戰略方向,但俾斯麥還是很謹慎,并沒有向任何人透露普魯士有聯合中國的打算。

    他反倒發現奧地利跟中國外交部門之間走的很近,似乎在進行秘密外交活動,奧地利在這次革命中,也被俄國狠狠咬了一塊肉,瓜分波蘭的領土都被俄國奪走了。這塊領土上有波蘭重要的工業區加利西亞,加上其他領地總人口超過五百萬,奧地利絕不甘心失去這里。

    因為這塊領土,當年瓜分的時候,也不是奧地利隨意要求的,而是有歷史淵源的。

    早在十三世紀,馬扎爾人組建的匈牙利王國就擴張到了這一帶。1221年,匈牙利國王安德魯二世就已經將“加利西亞與洛多梅里亞之王”的頭銜正式加入其冕號中,其中的加利西亞位于波蘭,而洛多梅里亞就是俄羅斯帝國的沃利尼亞地區,也被俄國這次直接奪走。

    1527年哈布斯堡家族繼承匈牙利王位時,哈布斯堡家族也繼承了這一頭銜,但領土卻已經不在匈牙利的控制下,而是被曾經強盛一時的波蘭、立陶宛聯邦奪走。1772年,奧地利女大公,匈牙利女王和波希米亞女王瑪麗婭·特蕾莎就是利用這一頭銜作為第一次瓜分波蘭的名義。

    俄國人現在奪走了這些土地,奧地利皇帝只剩下了頭銜,自然不可能善罷甘休。顯然奧地利也看到了中國跟俄國的矛盾,在試圖跟中國建立同盟關系,共同對抗俄國。

    奧地利的國力和地理位置,讓他們不用太過于擔心英國的干涉,但普魯士不行,普魯士跟英國隔海相望,英國是普魯士最大的貿易伙伴,一旦普魯士跟英國交惡,英國人一方面封鎖普魯士港口,隨時都可能登陸普魯士作戰。英國的影響力,也足以讓他們拉攏到對抗普魯士的陸地盟友,其中肯定就有來自德意志地區的邦國,甚至有可能有丹麥、瑞典這樣的北歐強鄰。

    因此即便知道奧地利在嘗試跟中國結盟,俾斯麥依然保持沉默,而是在中國進行考察,他需要更了解一下這個國家的國力。

    他對江寧的關心不多,不像所有西方人那樣,很欣賞江寧城的花園城市風貌,不關心那一處處長滿荷花,但其實是作為城市雨水調節功能的水塘,也不關心中國人結合了古羅馬和中國傳統技術打造的地下排污水道,也對那種高達三丈,用鐵質構建搭建起來的,橋上能跑火車,橋下能走行人和馬車的高架鐵路不感興趣。

    他感興趣的是中國的工業區,是中國的兵工廠。

    所以他在京城理順了一些工作之后,就趕去了松江府,這里是中國目前最繁榮的地區,他在這里果然看到了中國最現代的一面。

    由于還沒有到高層建筑時代,地平建筑為主的城市,往往框架都會很大,結果這里的工廠沿著吳淞江、黃浦江這樣的運輸水道,將上海、華亭、青浦都連接了起來,當然并不是全面覆蓋,就是沿著河流成帶狀分布。

    這里主要是棉紡織工業為主,還有發達的航運、造船、機械等工業,以及依托這些工業發展起來的金融和商業。俾斯麥在歐洲任何地方都沒有見到規模如此龐大的工商業密集區,甚至他在英國見到的情景,也比不上這里。沿著吳淞江進入太湖流域,這里的工業區雖然沒有連接在一起,而是分散在蘇州、湖州兩座大城市,可是這兩座城市本身,卻只隔著一個太湖,相當于用水路連接在一起。

    另外太湖周邊的無錫、常州、嘉興都是非常繁華的大城市,人口都有三四十萬。再往南的杭州、寧波,還都是百萬人口的大城市。

    根據中國人自己公布的數據,以太湖為中心,西到江寧府,東到松江府,北到長江,南到杭州,總計九府一州的狹小土地上,生活著中國人口的十分之一以上,總計高達四千萬人,而且其中八成居住在城市,是中國最大的城市群。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比歐洲絕大多數國家的人口都多。除了大城市外,還有不計其數的繁華城鎮,放在歐洲都是規?捎^的城市。

    而這樣的工業區域,中國還有兩處,一處在福建,一處在廣東,規模上有所不如,但發達程度上猶有過之。比如福建地區的機器工業,廣東的冶鐵工業,都遠超長江口一帶。

    俾斯麥看過這里之后,就明白了一件事,英國人在許多地方喜歡夸大其詞,但有一點他們沒有說錯,要對抗中國,必須整個歐洲聯合起來。甚至整個歐洲聯合起來,都稍有不如。單憑長江口的財富,俾斯麥認為,就足以發動一場七年戰爭規模的大戰。

    之后俾斯麥沒有南下,他認為沒有去看的意義,他去了北方,他想看看中國相對落后,但正在快速發展的區域,北方沿海地區。

    受到松江府一帶的影響,周邊地區反而落后,資本、人力和資源都向中心地區匯聚,造成了一個資源黑洞,周邊地區反而是最受其害的。結果江蘇北部反而不如山東沿海發展好,俾斯麥在山東看到了規模稍弱,但在快速成長的紡織工業?吹搅藬盗勘姸嗟姆比A的港口,山東三面靠海,海岸線長度在中國首屈一指,盡管從海外輸送原料較為困難,但本地的礦產相對豐富,煤鐵資源都在開發,山東南部的棉花種植頗具規模。

    但山東并不是北方的經濟中心,俾斯麥認為北方最好的城市是天津。這里依靠海港,東北的資源向這里集中,蒙古、西伯利亞的資源通過鐵路在這里匯聚,出口是一方面,帶來了繁榮的運輸業,龐大的港口設施,和商船隊,但也有大量資源在這里加工。

    以東北的農產品為材料的糧食加工業,面粉工業、榨油工業都十分發達;從草原地區進口的生皮、羊毛在這里誕生了皮革和毛紡織工業。灤州、邯鄲地區的煤鐵在這里進行加工,形成了規模相當冶金和機械工業,可以說整個北方的資源,都能通過鐵路和運河以及港口,支撐這座城市的發展,俾斯麥認為這座城市的潛力不可估量,而且以現在的水平,已經跟普魯士西部的魯爾區相當,甚至還有過之。

    俾斯麥還聽說,邯鄲、開灤也有一些冶金業,東北地區以沈陽為中心的煤鐵工業也相當龐大。但他沒必要去一一考察,從天津就可窺豹一斑,這里對戰爭的意義不在于財政支持,更多在于潛力,這里的工業力量足以為數以百萬計的中國軍隊提供武器裝備。

    一番考察之后,俾斯麥陷入了沉思。中國的地理位置實在是太好了,從世界范圍來看,他們位于歐亞大陸的東部邊緣,主體部分,西部是高原、戈壁和荒漠,中間以狹窄的河西走廊溝通,北方是綿延的東西縱橫山脈,中國人還依托這些山嶺,在上面修建了萬里長城,隔絕了北方草原,而北方除了草原同樣是廣袤的大漠、戈壁,以及西伯利亞的冰天雪地,原始森林。

    這樣的地形,保護了他們面向海洋的溫暖一面,讓他們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能夠關起門來發展,即便是關起門來,廣闊的腹地,有長江、黃河兩條縱橫東西數千里的大河,讓他們從古代起就便于在一個較大的范圍內活動,在這個封閉又夠廣大的地區建立起一個不受外界干擾的獨立政權。

    說心里話,俾斯麥是有些羨慕這優越的地緣結構的,盡管波德平原足夠平坦,發展農業條件優良?墒俏挥谒膽鹬,歷史上多少次人口下降一半的戰爭發生在這里,普魯士人在無險可守的壓力下,發展出了高強度的軍國主義;作為普魯士的鄰居,曾經國土面積是普魯士十倍的波蘭,就因為沒能形成這樣高度集權的制度,反而形成了英國式的貴族議會制度,國王開始成為一個象征,由貴族議員選出,而且發展出極端自由的一票否決權,任何一個貴族持不同意見,都無法通過國家的政策。

    對于英國這樣孤懸海外的國家來說,這種貴族跟國王的平衡,甚至是貴族略微壓到王權的制度,能夠長期保持穩定,最終醞釀出權力更加平等的社會制度來;而對于波蘭這種位于四戰之地的國家,久拖不決的國家決議,帶來的低效率,卻一定會帶來亡國之禍。

    從1648年到1720年,在波蘭的國土上就一直進行著戰爭,兩次北方戰爭,第一次波蘭全國人口減少三分之一,降到六七百萬萬。半個世紀的發展后,又迎來第二次戰爭,人口又降到七百萬。

    自由選王制和一票否決權,讓波蘭在兩次北方戰爭之后,無法迅速加強力量,許多波蘭貴族為了一己私利,大肆濫用一票否決權,阻擾任何對國家有利但損害他們個人的議案。從1652年到1764年里,波蘭總共召開了70多次全國會議,有40多次因某些貴族的一票否決權作梗不得不中斷。

    而這段時期,恰好是歐洲強權開始形成,經過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歐洲開始走出中世紀,進入近代,英法西班牙等強力民族國家形成,荷蘭成為第一個資本主義國家。民族國家和商業體系的形成,讓強國的國力和動員能力大大提高。18世紀,法國有40萬陸軍、俄國和奧地利有30萬陸軍、普魯士有20萬陸軍,面積將近普魯士10倍的波蘭卻只有1萬陸軍,就是因為貴族不愿意國家加大稅收用來維持龐大的常備軍。

    這樣的松散的貴族民主制度,在后世確實被波蘭人常常拉出來證明自己的文明,說他們的憲法比英國大憲章更早,可卻也成為波蘭被瓜分的根由。

    當被大國入侵的時候,他們臨時動員起來的軍隊,根本無法跟數量龐大的敵人的常備軍進行戰爭,結果只能面臨戰敗。當第一次被俄普奧三國瓜分之后,他們就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土地和人口,已經徹底失去了成為強國的機會,盡管這時候他們剩余的領土和人口,依然比普魯士要多。

    諷刺的是為國家改革絕不肯犧牲自己利益的貴族們,卻被迫投票同意接受瓜分的議案。

    幸運的中國即便有武備松弛的時候,也不會遇到波蘭這種瓜分,最多就是在異族的打擊下亡國,可即便亡國之后,他們依然是一個國家。

    俾斯麥卻沒有深究,中國是一個歐洲規模的國家,中國之所以沒有在自己的封閉國土內有被瓜分的命運,是因為幾千年前就已經掃平了各個國家和不同民族。把中國的地理環境,套用在整個歐洲,或者局部歐洲也同樣適用。

    歐洲也有一個相對封閉的區域,東邊跟中國隔著大漠、戈壁,三面都是大海;蛘咧灰灾形鳉W地形來看,東邊的巴爾喀千山脈,西部的比利牛斯山脈,將廣袤的中歐平原變成了一個獨立的地形,但在這塊獨立地理中,卻沒有誕生出一個統一的文化民族,長期是被羅馬人稱作蠻族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和高盧人在相互爭奪。

    假如歐洲的文明不是從希臘羅馬輸入,從沿海慢慢向腹地滲透。而是從波德平原上涌現一個農耕文明,向四周擴張融合,類似中國中原地區的夏商文明一樣;蛘呤菑娜R茵河上游的奧地利高原上誕生了一個文明,然后向外擴張,就好像中國的黃土高原上誕生出了一個農耕文明,然后從上游沿著黃河、長江向下游擴散。也許歐洲也會誕生一個統一的民族,建立一個統一的國家。

    曾幾何時,生活在黃河中上游地區的中國民族,也跟歐洲一樣,復雜、野蠻。但其中誕生了一個諸夏文明,他們開始筑城而居,目的是防備城外不遠的游牧匪幫。當西周已經度過了他一半歲月的時候,就在周王城的周邊地區,依然生活著伊洛之戎這樣的游牧民族。而周王朝此時卻已經通過分封制,在整個黃河流域建立了數以百計的諸侯國。

    中國人的先祖通過筑城,開墾,逐步逐步的占領了土地,驅逐了游牧民族或者同化了他們,融合了他們。用了上千年時間,幾個王朝的跨度,才讓黃河成了漢地。

    歐洲一直沒有出現這個歷史進程,在野蠻時代的廝殺中,他們度過了漫長的歲月,他們耗死了羅馬帝國,在羅馬的廢墟上建立了國家,卻依然繼續在野蠻的廝殺。

    俾斯麥認同英國的說法,歐洲所有民族和國家必須團結起來,才能對抗中國。但他卻絕不會參與其中,普魯士要做的,不是跟其他民族團結起來對抗中國,普魯士要做的,是統一德意志民族,然后擴張自己的勢力。就好像當年的凱爾特人如果告訴斯拉夫人和日耳曼人,要團結起來才能對抗拉丁人,他們可能也認同,但他們更在乎自己的獵場和土地。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俾斯麥現在認為普魯士應該做的事情,其實跟當年的波蘭貴族沒有什么兩樣,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農奴夠不夠多,莊園都不夠大,其次才會考慮國家是不是有足夠的防備力量,足以抵擋敵人的入侵。

    歐洲的故事總在這樣在分裂中重復著分裂,就好像中國總在興衰中重現著興衰一樣。

    一邊鄙視著把國家放在次要地位的波蘭,一邊重復著把歐洲利益放在普魯士之后的俾斯麥,在結束了中國東部地區的考察之后,迅速趕去了黑海沿岸,他認為他的戰略契機,一定會出現在這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留坝县| 永顺县| 合山市| 吉隆县| 沙田区| 新干县| 洪泽县| 横山县| 胶南市| 中宁县| 洛隆县| 保德县| 东乡县| 留坝县| 五河县| 峡江县| 龙陵县| 应城市| 昌乐县| 明水县| 铅山县| 宜兴市| 调兵山市| 崇义县| 延津县| 奉新县| 常山县| 河北省| 正镶白旗| 若尔盖县| 清河县| 鞍山市| 盘锦市| 湖口县| 昆山市| 肇州县| 体育| 永德县| 黑河市| 潮州市| 永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