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四百五十八節 中普自由過境協定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其實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建立一個關稅同盟,讓中國和普魯士的的貨物可以自由流通,就好像普魯士和北德意志地區幾十個邦國之間建立的關稅同盟一樣,這會大大加強中國商品在中歐地區的貿易優勢,而且普魯士跨越波羅的海和北海的地理,也是相當重要的,讓中國商品從這里更快速的出口英國、法國北部地區以及北歐地區。

    但建立這樣一個同盟很不現實,不管是普魯士,還是中國,其實都不可能接受。根據普魯士跟北德意志邦國之間的協定,這個關稅同盟雖然是由普魯士主導的,但并不是說被普魯士控制的。

    而是各方派遣人員組成的一個獨立機構,這個關稅機構管理各加盟國的關稅,稅收根據比例最后分配給各加盟國。讓中國跟普魯士之間建立這樣一個同盟,普魯士會擔心主權受到侵犯,中國又不可能接受跟普魯士這樣一個小國組建一個共管的機構,因為漢堡可以把自己的海關跟普魯士一起管理,中國不可能將自己的海關跟普魯士人一起管理。

    所以關稅同盟是不可能建立起來的,那就只能通過鐵路將兩國經濟往來更快速的連通起來,鐵路目前基本上建好。普魯士控制波蘭期間,主要出于軍事考慮,建造了普魯士跟波蘭之間的鐵路。波德平原上建鐵路的難度實在是太小了,因此這些鐵路不但建的快,而且成本低,很快就形成了密集的網絡。

    中國的鐵路,經過波蘭進入普魯士境內,運輸上不存在任何困難,而且因為跟中國鐵路溝通的關系,波蘭境內的鐵路,甚至采用的是中國標準,用的是兩米寬的標準軌道,而普魯士許多鐵路采用的則是英國標準。

    俾斯麥可以允許修改一些鐵路標準,讓華沙通往東普魯士和漢堡的兩條鐵路線,都改為中國標準,這樣鐵路就不用換車,一路可以通往波羅的海和北海。

    但這并不足以加強中國跟普魯士的聯系。不能建立更緊密的關稅同盟,僅僅修改鐵路線又過于薄弱。俾斯麥決定跟中國之間建立一個自由通行的協議,火車跨境運輸過程,一個受阻于不同的軌道標準,另一個受阻于不同國家之間的法律和管轄權問題。

    每通過一個行政區,都要停車接受檢查,甚至卸車檢查,重新包裝,然后裝車。這大大影響了運輸效率,加大了運輸成本。

    但德意志關稅同盟建立之后,就解決了這個問題,甚至建立關稅同盟的最大動機,就是統一貿易運輸問題,關稅的收入只是次要的,尤其是對普魯士這樣的大國來說,關稅收入并不是最大的收入,本國生產的提高,才是最大的財富來源。

    不能跟中國之間建立關稅同盟,但可以建立一個交通運輸同盟,可以給予中國鐵路自由過境普魯士的權力,當然如果能得到對等的權力,對普魯士甚至整個德意志關稅同盟來說,都是極大的利好消息,這會大大提高北德意志在跟中國貿易上的優勢。

    誰能把東西賣給中國,誰就能發財,這已經是一個共識。所以俾斯麥認為,他說服普魯士國王以及德意志關稅同盟都不是什么難題。不過中國未必會答應,因為中國的體量是整個德意志的十倍,他們如果不愿意對等的接受德意志的火車自由在中國通行,那么也是可以理解的,假如在這種情況下,俾斯麥愿意做出單方面讓步,就讓中國的火車通行在普魯士的鐵路上,要說服普魯士國王和議會接受這一點并不容易,因為這還牽扯到一個民族尊嚴問題,要說服北德意志關稅同盟就更難了。

    不過俾斯麥認為這值得去努力,一旦跟中國建立了自由通行的協定,就足以讓中國跟普魯士保持更緊密的關系,從而在對俄問題上支持普魯士。

    接下來就是英國了,此時就出現了一個新的問題,一旦跟中國走進,就意味著跟英國的疏遠。要拉攏英國在對俄問題上支持普魯士,困難就會增大,尤其是在英國已經開始將保證俄國一定程度上的強大,看作是制衡中國的最大外交手段的情況下。

    所以俾斯麥決定在不挑戰英國這一態度的前提下,采用對俄國克制的態度,從而得到英國的支持。如果普魯士跟奧地利聯合擊敗了俄國,普魯士愿意保持最大程度的克制,不去過分瓜分俄國領土,相信足以讓英國至此普魯士。要讓英國從一開始就保持沉默,那普魯士就需要從一開始就向英國表明這種態度,告訴英國人,普魯士對俄國領土沒有興趣,只是謀求收復本該屬于普魯士的利益。

    計劃完成之后,俾斯麥正式跟中國外交部門進行溝通,先提出設想,對方很感興趣,然后雙方根據這樣的設想進行更加詳細的談判。

    果然如俾斯麥猜測的那樣,中國外交部門不能接受德國的火車在中國的鐵路網上通行,他們擔心德國人利用這種權力進行走私。這只是一個借口,還是感覺到了不平衡。中國這些年修建的鐵路太龐大了,短短二十年間,鐵路修建了十五萬公里,每個省都通了鐵路,德國的鐵路才幾千公里而已,讓德國人跟中國權力對等,明顯等于向德國人白白開放了中國的鐵路網,中國才有幾輛車能在德國鐵路上運行?

    既然早就猜到了這一點,俾斯麥當然早就想好了解決辦法,他準備了三套方案。

    結果第二套方案,就得到了中國人的認可。

    德國不要求中國開放所有鐵路線,只局限在一條從德國通往中國的鐵路線上,俾斯麥要求的,正是他從德國乘坐火車趕來的那條線路,從柏林可以直達江寧府。但中國要求,不能只是普魯士的鐵路,他希望中國的火車能夠在整個德意志關稅同盟的鐵路網上通行。

    這一點俾斯麥也答應了。他已經做好了,中國不接受的情況下,單方面向中國開放通行權的打算,但中國人有時候挺好說話的,大概是文化背景下的世界觀不同,讓他們對利益的認識和西方人不太一樣。中國人在外交談判中,既不像英國人那么執拗的講求對等關系,他們往往將自己擺在交給的位置上,但也不像英國人那樣,把每一筆賬都算的清清楚楚,恨不能把每一個便士的利益都寫進條約中。因此有時候跟中國人的談判,明明感覺到不舒服,但中國人就是要堅持,有時候又明顯發現自己占了些便宜,中國人又不在乎。

    按照中國人的說法,這叫凡事留一線,不把事情做絕。

    所以出現現在的情況也是可以理解的,按照具體的利益,中國開放了一條上萬公里的鐵路線,而德意志關稅同盟地區開放的不到一萬公里,但按照權力上來說,是中國用自己一條鐵路的權力,換取了德意志地區三十多個國家的鐵路開放,兩國都有能夠接受的理由。

    權力問題劃分清楚后,就是法律問題,如何保證中國的火車在德意志的鐵路上,以及德意志的火車在中國的鐵路上更加便利的通行,減少停車檢查和頻繁的過關流程。

    俾斯麥建議是建立一個共管的,類似關稅同盟那樣的統一機構,管理這條鐵路上的通關問題。中國的火車,進入德意志地區后,只要不在沿途停靠卸載貨物,就不需要接受檢查,至于卸下的貨物,則由海關部門進行通關、課稅等正常管理,同理,德意志的火車在中國的鐵路上也如此辦理。

    在這個管理機構設置上,俾斯麥建立最好能夠貼近民間,不要帶有太強烈的政治色彩,這一點中國也打贏了,倒不是屈就德國,而是中國在對商業的管理中,一直遺留著大量民間自治的傳統。王朝時代是官不與民爭利的思想作祟,同時對征收商稅等管理上,需要借助民間商人的知識和經驗,因為科舉出身的文官,普遍不具備商業才能。

    到了大周時代,周瑯依然繼承了這些商業文化傳統,在對商業的管理中,允許行政部門與商會等商人團體進行合作,作為一種管理方式也是一種政治平衡,讓官府更少的參與到商業運行中,以免過去強勢的行政力量對商業產生壓制。

    由于中國方面的鐵路,恰好是一家鐵路公司在管理,全國鐵路公司,因此中國直接授權這家公司派人管理,以及負責跟中國的海關部門溝通。德意志方面,則由他們自己派出代表進行管理,雙方組成一個中德聯合鐵路運輸管理委員會,性質上屬于民間機構,但雙方都給這個委員會授予一些必要的行政權力,從而讓他們擁有合法的管理職能。

    基本條款達成之后,俾斯麥立刻趕回德國,他現在留在中國的使命已經結束,他需要說服普魯士和其他德意志邦國接受這份協定,同時要對英國可能的干涉進行解釋。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镇赉县| 阿拉善左旗| 沭阳县| 乌鲁木齐市| 南乐县| 金川县| 开化县| 南京市| 徐州市| 华阴市| 江永县| 全南县| 土默特右旗| 多伦县| 镇坪县| 西平县| 吉木萨尔县| 五指山市| 潍坊市| 阳朔县| 珠海市| 新兴县| 阿勒泰市| 绥芬河市| 交城县| 施甸县| 许昌市| 金昌市| 鹤峰县| 岳普湖县| 呼伦贝尔市| 武宁县| 随州市| 建水县| 深泽县| 霍州市| 堆龙德庆县| 平和县| 武城县| 阆中市| 昭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