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五百二十二節 軍事同盟時代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北美的黃求憂得知英國封鎖了拉普拉塔河口之后,突然意識到,這是一次戰爭爆發的導火索,未必會爆發戰爭,但有爆發戰爭的可能。

    他立刻發出命令,要北美軍隊做好戰斗準備。一旦開戰,美國有可能加入英國一邊,黃求憂立刻跟美國領事聯系,希望美國表明態度。

    美國人此時慫了,表示了和平意愿,并且就兩國間的港口沖突進行了商談,之后美國宣布開放新奧爾良,中國開放休斯敦港。

    中國理藩院正式向英國發出抗議,同時提出最后通牒,無故封鎖中國港口,意味著戰爭宣言,要求英國人即刻解除封鎖。

    誰知道此時英國人也慫了,讓人無從判斷英國人的目的,或者是像黑海那樣,只是進行試探,在試探中國的底線。

    英美相繼退縮,讓人以為戰爭威脅解除了,但這才剛剛開始。

    不久之后,美國突然跟西班牙達成了一項協議,美國聯邦出資兩千萬美元,從西班牙手里購買了佛羅里達的土地。

    西班牙能占有大西洋一側殖民地,靠的是英國的保護,英國商品如潮水一樣,席卷了大西洋一側的西班牙殖民地。

    現在美國吞并佛羅里達,沒有英國的默許是不可能的。中國情報部門很快就確認了這個猜測,是英國主動促成的這筆交易。

    幾天之后,美國跟英國共同宣布,兩國結成友好同盟關系,一份緊密的軍事同盟。規定英美任何一方,在美洲地區與其他國家開戰,另一方將用本國全部的軍事、經濟力量相助,不得單獨與地方媾和。

    這顯然是針對中國的,美洲地區可能跟美國開戰的就只有中國,或者英國。英國以西班牙人的土地,換取了美國徹底倒向英國。

    英國起了一個壞頭,雖說美洲的同盟不可能引起其他地區的不安,但歐洲本就緊張的局勢,卻讓各國感到不安。

    內部革命、民族獨立、民族統一、領土爭奪、地區爭霸,各種錯綜復雜的矛盾糾纏在一起,各國先后經歷了一場革命之后,有的向前建立了資產階級政府,有的向后加強了專制體制,巴爾干民族紛紛從奧斯曼帝國獨立,德意志民族開始要求統一,普奧瓜分了俄國占領的波蘭領土,普魯士和奧地利在德意志內部進行爭霸。

    英國人這時候在美洲建立了一個針對中國的軍事同盟。

    普魯士人迅速跟進,俾斯麥此時大權在握了,他提前開始了自己縱橫捭闔的外交生涯。

    兩個月前,三月份,普魯士跟奧地利之間險些爆發戰爭。

    去年冬天之前,普奧先后結束了跟俄國的戰爭,戰爭中兩國都奪取了大量俄國土地,但卻并沒有因此加深兩國關系,反而迅速破裂。

    破裂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普魯士試圖在德意志地區建立一個排除奧地利的統一國家,統一德意志,已經不是某一個君主的個人雄心,而是一種民族的呼聲,統一將在普魯士和奧地利之間出現,這是誰都看得到的事實。

    但論起歷史背景和影響力,普魯士都無法跟奧地利匹敵,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曾經是神圣羅馬皇帝,普魯士不過是神圣羅馬帝國的邦國,兩個國家是有上下級之分的。

    45年歐洲民族革命(歷史上的1848年革命)后,拿破侖戰爭后,在維也納會議上建立了德意志邦聯已經名存實亡,歷史上普魯士趁機組建了一個新的聯盟,埃爾福特聯盟將奧地利完全排除在外,結果引起了奧地利的強烈抗議,軍隊開進了黑森,奧地利的盟友巴伐利亞王國的軍隊一度跟普魯士對峙,俄國人還支持奧地利,導致普魯士不得不屈服。

    這個歷史上,由于俄國趁普奧兩國內亂,奪取了兩國的波蘭土地,普奧兩國的關系并沒有破裂,普魯士也沒有組建排除奧地利的德意志聯盟,而是繼續維持著一個名存實亡的德意志邦聯,奧地利為主席,普魯士為副主席。

    對俄戰爭后,兩國共同的敵人俄國遭受了沉重打擊,普奧兩國沒有了共同敵人,內斗再次成為主旋律。

    由普魯士組建統一德國的概念,并不是普魯士國王的意思,而是來自民間,來自社會中間階層,那些資產階級政治勢力,希望擁有一個統一的德國,北德意志邦國支持普魯士,南德意志邦國支持奧地利。

    知道自己的影響力不可能跟奧地利競爭,普魯士國王開始接受建立一個排除奧地利帝國在內的小德意志的主張。奧地利則因為自己影響力更大,過去他們就是德意志的皇帝,因此希望將所有德意志邦國統一進奧地利,奧地利支持大德意志方案。

    失去了俄國的威脅后,普魯士國王終于開始統一德意志的進程,以北德意志關稅同盟為紐帶,組建了一個德意志聯盟,普魯士提出一個聯盟國家、一支聯盟軍隊以及一部聯盟憲法的口號,宣布退出德意志邦聯。

    此舉引起了奧地利的強烈抗議,德意志邦國紛紛開始站隊,選擇加入北德意志同盟或者繼續留在德意志聯邦。其中有一個小國出現了分歧,黑森的國王親奧地利,但資產階級控制的議會親普魯士,議會要求加入普魯士主導的德意志聯盟,國王想留在奧地利領導的德意志邦聯。議會跟國王發生了權力斗爭,奧地利軍隊開進黑森。普魯士進行了抗議,動員軍隊,雙方劍拔弩張。

    這場戰爭很容易打起來,因為兩國因為對俄戰爭中,普魯士占領了原屬奧地利的克拉科夫和盧布林,已經矛盾重重。

    此時奧地利首相是權臣施瓦岑貝格,此人能力出眾,在危急時刻,先后得到了俄國女沙皇和法國首相的支持,普魯士外交戰線一敗涂地,勢單力孤,而且德意志地區內部,較大的邦國都支持奧地利,支持普魯士的邦國數量看起來很多,但都是一些依附于普魯士的北德意志小邦,德意志中部的漢諾威、黑森、拿騷、薩克森,德意志南部的巴伐利亞、巴登和符騰堡都支持奧地利。

    于是普魯士國王不得不在奧爾米茨跟奧地利簽訂條約,宣布解散德意志聯盟,重新恢復德意志邦聯,繼續承認奧地利為德意志邦聯主席。

    這份屈從于施瓦岑貝格的條約,被普魯士視為恥辱,稱作奧爾米茨之恥!

    外交戰線的全面虧輸,是普魯士屈服的重要原因,此時國王威廉四世想起了俾斯麥。

    俾斯麥這時候在哪里呢,他被趕到了伊斯坦布爾做領事去了,普魯士跟奧斯曼之間能又什么外交溝通,卻把俾斯麥這個已經占露出了外交才華的外交官放到這里。原因只是國王不喜歡俾斯麥,認為俾斯麥太咄咄逼人,在芬蘭問題上讓他很不滿意。

    這次被奧地利恥辱的逼迫后,國王想到俾斯麥主張對奧地利強硬的態度,將他招了回來做外交大臣。

    俾斯麥先著手瓦解奧地利的同盟,德意志內部沒有辦法,奧地利的影響力始終大于普魯士,這是歷史決定的,不是短期內能夠改變的。德意志之外,奧地利對俄國和法國的拉攏,讓俾斯麥耿耿于懷。

    施瓦岑貝格在結束了對俄戰爭之后,迅速訪問了莫斯科,對地位依然不太穩固的女沙皇表示了支持,并說服女沙皇,普魯士比奧地利更加危險,允許俄國在奧地利國內東正教問題上擁有更多發言權。

    成功拉攏到俄國在奧爾米茨會議上,站在了奧地利一邊。

    在法國方面,則是利用波拿巴家族跟哈布斯堡家族的姻親關系,并支持法國追求的天然邊界,承諾加入法國支持奧地利,奧地利將支持法國得到普魯士的萊茵左岸領土,將法普邊境調整到萊茵河。

    俾斯麥發現,他無法比施瓦岑貝格做的更好,無論法國還是俄國都無法拉攏,因為法國對萊茵河領土有野心,當年如果拿破侖最后肯屈服,各國都愿意把萊茵河以西劃給法國,可惜拿破侖不妥協,最后戰敗,普魯士奪取了萊茵河以西工業地區,從此跟法國產生了矛盾。

    萊茵河地區,是德意志地區最早開始工業革命的地方,魯爾工業區就在哪里,現在哪里的經濟狀態,已經被稱作萊茵文明,代表著普魯士最高的工業成就,不可能割讓給法國。

    俄國也無法拉攏,因為俄國不可能放棄波蘭,但俾斯麥認為,至少能讓俄國保持中立,只要讓俄國認為,普奧的內戰,對俄國是有利的就行。但俾斯麥認為,俄國的中立不可能保持太長時間,一旦女沙皇在俄國站穩腳跟,她不可能接受普魯士統治波蘭,也不能接受奧地利占領西烏克蘭。

    普奧兩國一旦爆發內戰,不管誰勝誰負,俄國都會出兵收復失地。

    所以俾斯麥認為,對奧地利的戰爭,必須要快。要在法俄反應過來之前,結束戰斗。

    戰斗那是軍隊的問題,俾斯麥作為外交大臣,他只能保證做好自己的工作,首先他要確保法國在戰爭爆發后保持中立,因此俾斯麥來到了法國。此時俾斯麥得知了一個新的情況,中國正在法國活動,似乎在謀求跟法國結成軍事同盟。

    中國跟法國結盟,是否對普魯士有好處呢?俾斯麥密切關注起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洛浦县| 建德市| 上高县| 中山市| 隆回县| 武义县| 东山县| 南江县| 岳阳市| 灯塔市| 琼结县| 新龙县| 莱州市| 三江| 紫金县| 肥东县| 石狮市| 扬州市| 临江市| 巩留县| 东兰县| 静宁县| 沙坪坝区| 临泉县| 阿勒泰市| 饶平县| 岳普湖县| 平度市| 乌鲁木齐市| 盐城市| 凤山县| 浪卡子县| 济阳县| 宜昌市| 海丰县| 广汉市| 肇州县| 江陵县| 云阳县| 海兴县| 宁波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