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子監國剛剛一個月時間,就像所有對中國維持高關稅的國家發出了外交照會,要求他們將中國商品的稅率降低到跟中國同一水平,否則將采取針對性措施。
首當其沖的是歐洲國家,反倒跟英國沒什么矛盾。
因為英國早就開始自由貿易了,關稅平均稅率在12左右,這種水平的稅率,能夠維持海關部門的行政費用罷了。英國領先世界的工業技術,足以保證他們的出口大于進口,已經不需要關稅壁壘保護本國工業了。
中國的關稅稅率也不算高,平均在15左右,比英國略高,也可以稱得上是自由貿易。
可是歐洲國家的關稅稅率頗高,北德意志關稅同盟,平均稅率是歐洲相對較低的,也達到了25,法國超過30,俄國更是高達3八,奧地利40。
歐洲之外的美國,關稅也很高。美國早期,關稅還較低,但在12年英美戰爭期間,關稅開始大幅度提高。工業集團用為戰爭融資,以及報復英國為由,推動國會通過了新的關稅法案,戰爭期間關稅稅率達到25左右,較戰前提高1倍以上。
在戰爭結束后,高稅率不僅沒有降低,而且還逐漸提高了。到1八20年,美國制成品的平均關稅稅率達到了40。1八2八年,國會通過新的關稅法,把平均關稅率提高到45。1八301八32年間,棉紡織品的進口關稅率甚至提高到71。
高關稅一再遭到南方利益集團和部分北方大資本家的強烈反對,他們把新關稅率稱為可憎關稅率。但北方工業集團的影響力,漸漸超越了南方奴隸主階層,因此讓美國始終維持高關稅。
現在這些國家受到了中國的威脅,要么失去本國商品在中國的市場,要么開放本國市場給中國商品。
這對很多國家來說,無異于一場危機。
俄國女沙皇感到泰山壓頂一般。..
“你爹是怎么搞的,他想讓俄國破產嗎?”
“我怎么知道,反正我不打算對抗!”
烏拉爾國王周淳很無辜的表示。
俄國打敗了奧匈帝國,女沙皇的威望有所提高。烏拉爾也獲得了新的領土,印度到俄國的鐵路開始動工。
這幾年俄國工業增長不錯,輕工業上,排擠了英國和中國的紡織品入侵,但卻能向中國和英國出口俄國的生鐵,貿易狀況大大改善。俄國工業發展,迎來了一個高氵朝。俄國建立了自己的棉麻紡織工業,毛紡織工業也頗具規模,已經可以自給自足,盡管價格高昂,但解決了就業問題。彼得堡、莫斯科等地的紡織部門,已經吸引了上百萬工人。其他工業人口加起來,已經超過了300萬人。
但俄國的工業水平還很粗糙,性格上本就粗枝大葉的俄國人,在工業上也想的粗苯,他們的紡織品不夠精細,他們的機器設備十分粗糙,主要工業品多是初級產品。工業制成品,除了滿足國內需求之外,少有出口的。
在這種情況下,將關稅降低到中國的水平,無異于一場工業自殺行為。
“烏拉爾本來也沒什么關稅,但俄國關稅是重要的財政收入,如果降低關稅,可能會影響到支付欠中國投資者的債券利息!”
女沙皇解釋道。
周淳擺手:“你跟我說不著,要說跟我你公公說去。”
女沙皇頓時就沒底氣了:“我就是說說而已,你給我出個主意,怎么跟他們交涉。我們不能貿然降低關稅的,你很清楚對不對。”
周淳嘆道:“我建議你訪問一下中國,有助于解決這些問題。”
女沙皇也覺得時機合適,她的地位已經穩固,反對她的勢力陷入了低潮。她可能離開國家,進行外交活動了,盡管沙皇出國的情況不多見,但這更顯得俄國的誠意不是嗎。..
比女沙皇更為難的是俾斯麥。
俾斯麥已經理順了德意志聯邦,把奧地利排除出去之后,俾斯麥已經成功降服了德意志聯邦中的大多數國家,跟過去相比,薩克森等中德意志邦國開始依附于普魯士,只有巴伐利亞、巴登和符騰堡等數個南德意志邦國還在依托法國的支持抗拒統一,但俾斯麥通過挑動德意志民族情緒,正在讓德意志邦國出現反法情緒,只要這股情緒爆發出來,俾斯麥隨時打算進一步挑釁法國,引發戰爭。
這時候中國人的關稅照會送了過來,這對德意志聯邦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危機。
普魯士的經濟勢力迅速分裂成兩部分,克虜伯為首的重工業集團,游說俾斯麥接受中國的要求,關稅對等本就是合理的要求。但容克地主階層、紡織業集團卻希望繼續維持高關稅制度。
容克擔心中國農產品會涌入普魯士,這些年中國農副產品向歐洲出口的規模越來越大。鐵路的連通,讓生豬直接從中國運輸到歐洲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中國的糧食,用糧食釀造的酒,也都在向歐洲出口,這些產業都是容克階層控制的。總量雖然不大,但經營這些產業的容克階層,政治能量卻很大。
普魯士的輕工業一直不行,棉紡織工業無法抵擋近在咫尺的英國商品沖擊,絲織工業遠不是法國絲織品的對手,能拿得出手的工業,只有煤炭、鋼鐵和機械制品,其中機械制品已經能夠跟英國產品競爭,向中國大量出口,所以克虜伯這種機械工業巨頭,是傾向于接受中國的條件,因為克虜伯每年向中國提供數百萬英鎊的鐵路產品。
俾斯麥清楚,一旦降低關稅,重工業不會受到什么沖擊,克虜伯他們的產品,足以阻擋任何國家的產品,但輕工業恐怕會遭受滅頂之災。不產棉花,依靠進口棉花發展的紡織業,根本就沒有跟中國同類商品對抗的能力。中國雖然也大量進口棉花,但他們進口的成本比普魯士低,他們的工廠規模比普魯士大,生產成本上有很大的優勢。
降低關稅之后,棉紡織工業估計就完蛋了,然后皮革工業,陶瓷工業,估計也會瀕臨破產。
可如果不答應,重工業則會遭遇重挫。克虜伯等機械工業具有的軍事價值,是俾斯麥極為看重的,如果這些工業受到沖擊,無疑會大大降低普魯士的戰爭潛力,讓普魯士再回到依賴英國軍火的時代,這是俾斯麥無法接受的。
皇太子的政策,推進的十分堅定。
尤其是在亞洲國家,本來就沒什么阻力。因為朝鮮、越南、緬甸一直都是中國的關稅同盟,他們對中國商品一直是不征收關稅的。印度、暹羅的關稅極低。皇太子照會之后,作為非洲公司控制的領土,印度迅速免除了中國商品的關稅,暹羅也迫于壓力,做出了免除關稅的決定。
日本幕府此時十分矛盾,關稅是他們控制中國商品沖擊的唯一手段,在周瑯親自執政的時候,幕府定期跟周瑯通信,建立起了密切的上層聯系。盡管地方勢力越來越強大,但還是依靠中國的支持,幕府牢牢控制著日本的政治。現在中國皇太子要求日本降低關稅,進一步開放,讓幕府感受到了失控的危機。
日本的政治形態,已經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態勢。
西南強藩,通過海貿,實力越來越強。他們建立的航運公司,已經在中日貿易中壓到了中國航運公司,依靠日本低廉的工資水平,他們的船隊規模越來越大。
東北強藩,以陸奧國、出羽國為首,加上最近成長很快的北海道松田蕃,他們以開發本地產業,不管是農業,林業還是礦產業,都在引入中國技術后,快速成長。吸引了大量的本州貧民。
西南、東北兩大強藩集團已成尾大不掉之勢,盡管還沒有公開反叛幕府,但已經開始私自開挖本地礦產。本州的蕃閥們看到這種情況,也不安分守己,開始偷偷發展。筑前國通過開發日本最大的煤礦,成為一個強國。伊予國偷偷盜采別子銅山,盡管多次被幕府派遣的礦山奉行查獲,但他們只交出一些商人,把大名的責任撇的干干凈凈。
幕府唯一能控制蕃閥跟外界溝通的,也就剩下一個海關了,如果放棄關稅,就失去了轄制蕃閥的最后手段。可中國皇太子態度強硬,降低關稅還可以商量,但開放貿易是必須的,日本必須允許中國商業公司自由進出任何一個蕃閥。
中國朝廷的照會,得到了西南、東北和本州強藩的支持,他們游說幕府接受這個要求,西南強藩更是直接表示,如果幕府拒絕他們將自行跟其他番國貿易,而且不會給幕府交稅。
在這種情況下,幕府先跟中國達成一致,中國繼續支持幕府對日本的管理,他們的海關繼續控制各個番國的進出口,但大幅度降低了關稅,同時允許所有沿海番國對外通商。然后幕府向這些番國派遣正式海關奉行,管理各國的海關。
同時皇太子做到了前任和西方國家都無法做到的事情,打開了滿清帝國的大門,不但使用經濟威脅,還動用了政治外交威懾,迫使已經接替道光的咸豐開放了滿清所有海關。尤其是波斯灣沿岸地區,中國商人都可以自由進出。
皇太子很輕易就以中國為中心,建立起了一個無關稅或者低關稅的經濟圈,包括日本、朝鮮、越南、暹羅、公司印度等中國控制地區,還包括美洲西部、南非王國、滿清帝國等非直接控制地區,總人口竟然高達十億人的一個超級經濟圈。
此時全世界的總人口,還不到15億,三分之二的人口,進入了中國經濟圈,至少在經濟上,中國霸權開始形成。
此時歐洲國家才開始站隊。
俄國女沙皇訪問中國,開始第一個跟中國就經濟問題進行磋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