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中國通商,成為他們擺脫困境的唯一機會,因此自然而然的支持本藩商人參與走私貿易。..這跟伊麗莎白支持海盜是一個道理,就是沒辦法的事情。但幕府接二連三的制裁,導致跟強藩關系緊張。后來幕府接受開國,勉強緩和了關系,但幕府卻將海關把持在手里,要求開港的藩國必須向幕府奏報,幕府派出海關奉行去管理港口。結果外貿中最大一筆利益,關稅生生被幕府拿走了。
矛盾早已不可化解,貿易越是繁盛,強藩越是不滿,戰爭是遲早的事情。只要有一個火星子,野火就會燎原。導火索是一次偶發事件,一艘英國船闖入了長州藩的下關,運輸的是印度棉花,可因為幕府不接受來自英國的商船直接通商,決定扣押這艘船,英國人不配合,下關奉行要求長州藩派兵鎮壓,長州藩卻擅自放走了英國商船。幕府大為不滿,要求長州藩制裁相關的一些藩士。長州藩不肯接受,雙方因此劍拔弩張,藩主毛利敬親正好結束了參覲交代。此時有人向幕府告密,那艘英國船運輸的,其實不是棉花,而是武器。長州藩勾結夷人,意圖不軌。
幕府要求毛利敬親來江戶解釋,但毛利以不合體制為由拒絕,他剛剛結束參覲交代,沒理由再去江戶,事實上他也怕。長州藩跟英國人有聯系,這是事實,經濟上,因為英國人送來的棉花更便宜,中國商人賣的貴,長州藩通過跟英國人的走私,從中獲利不少。只是這次英國人不知道腦子哪里不對了,闖入幕府把持的馬關港。
幕府以毛利敬親和長州藩不敬為由,嚴厲斥責長州藩,然后經過跟其他強藩溝通,發現支持長州藩的不多,幕府早就對西南強藩擅自通夷不滿,這不但意味著關稅降低,還有未知的風險,尤其是他們陽奉陰違,等于公然破壞鎖國法令,挑戰了幕府的威信。但西南強藩相互勾結,一直讓財政緊張的幕府投鼠忌器。
這次洋人公然闖關,讓長州藩處于不利地位,幕府決定殺雞儆猴,召集了兩萬幕兵,討伐長州藩。
可結果竟然戰敗了,被八千長州藩兵殺的大敗,雙方的戰斗,都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日本戰爭,而是使用了線膛槍和爆炸炮的火器時代戰爭,但長州藩對火器的理解顯然更深刻,他們的軍隊組織更科學。
幕府戰敗之后,威信大大降低,這時候許多蕃閥看到,幕府連一個強藩都打不過,對幕府不再畏懼。
長州藩雖然打敗了幕府,但知道自己的斤兩,自認為沒有正面挑戰幕府的底氣,擔心幕府繼續討伐,他們開始拉攏其他蕃閥,同樣重視蘭學的薩摩藩跟長洲聯盟,約定如果幕府來犯,將共同對敵。
幕府戰敗后,明白靠傳統的武士已經不可能打敗這些蕃閥,于是他們開始采購軍火,編練新軍。幕府的行動,讓長州藩渲染為幕府有意打擊所有西南強藩,甚至大家所有外樣大名,引起了日本各地的恐慌。
經過聯系長州藩說服了薩摩藩主動出擊,然后拉攏到了筑前藩。
戰國末年黑田長政入封筑前成為52萬石的大名,一直到現在,黑田家族掌握的福岡藩都是北九州最大的藩國。筑前國南方的筑后國境內有日本最好的三池煤礦,煤炭的開采、運輸,蒸汽動力在這里更容易使用,依托這些有利因素,結合本藩較強的人力物力,福岡建立了繅絲廠,紡紗廠等大量工廠。但他們出產的產品,被幕府征收關稅,大大影響了利潤,因此對幕府不滿。
土佐藩雖然也是一個經過改革,并因為海貿而強大起來的藩國,可他們并不愿意與幕府為敵,當倒幕軍兵臨土佐藩,在坂本龍馬等藩士的游說下,土佐藩倒戈了。..土佐的倒戈,讓幕府威信降到谷底。此時倒幕派并沒有長驅直入攻打幕府,而是在九州、四國等地擴張。
薩摩藩吞并了日向國的日向沃肥藩一統九州島南部。
肥前藩攻占了幕府管制的長崎。
熊本藩以熊本城為據點,占據肥后國及豐后國兩國領地,吞并了豐前國。
筑后國雖然也是一個強國,境內三池煤礦的開發,讓筑后國的經濟比周邊鄰居都強,盡管煤礦開采被幕府壟斷,派駐了礦山奉行管理,但煤礦出產,還是為筑前國帶來了繁榮。但筑后國本身卻沒有強藩坐鎮,而是分為有馬豐氏的久留米藩21萬石和立花家的柳川藩11萬石,兩藩的石高加起來,也沒有周邊任何一個鄰居高。因此即擔心倒幕派的肥前藩攻擊,也擔心被熊本藩吞并,結果選擇向筑前國的福岡藩效忠,合并成歷史上的筑紫國。
這些大藩兼并,其實并沒有經歷多少惡戰,他們吞并方式主要是吞并沒落的大友氏這種淪落為德川家家臣的旗本,降服沃肥藩這種小蕃閥,驅逐豐前國小笠原中津藩,小笠原小倉藩這樣的親幕府譜代大名。
九州島一分為四,西方的肥前藩,北方的福岡藩,東方的熊本藩,南方的薩摩藩。
四國島的土佐藩在長州藩的支持下,擊敗了伊予國的松山、宇和島、大洲、今治四藩,降服了贊岐、阿波兩國,完成了四國島的統一。
長州藩也沒閑著,先攻占了幕府直轄領地石見國,奪取了石見銀礦;接著攻占幕府親藩大名松平氏領地出云國。降服統治安藝國和備后國的廣島藩,長州藩毛利家的勢力,已經基本回復到戰國時代,成為西南第一強藩。
四大強藩瓜分九州島,土佐藩一統四國島,長州藩攻略中國地區,同時結成同盟,約定倒幕。幕府當然不能容忍這種叛亂,宣布四藩叛亂,招募各藩國討伐。四藩國則聯合長州、土佐藩,積極應戰。
幕府的大軍,也已經集結到了備中一帶,一場決戰不可避免。
由于中國海外公司長期雇傭日本下層武士,讓幕府和倒幕派中,都有大量接受過正規訓練的武士,利用這些武士,雙方都建立了現代化軍隊。長州藩之所以更強一些,是因為他們學習的更加徹底,他們的藩士吉田松陰,早在中國開始招募日本武士之前,就求學中國。
當時吉田松陰從中國走私商人哪里聽到中國招募了九百萬大軍,跟西夷作戰,讓他極為驚訝,他很難想像一個國家可以武裝九百萬武士。這種盛況讓他不顧幕府的鎖國令,擅自稱作走私船來到了中國,千方百計,混進了晉商的運輸隊,真的去戰場上看了一番。
之后深受觸動,在中國學習了五年,他很想進軍校,但沒有渠道,他想盡辦法,從軍校學生哪里弄到了一套軍事教材,然后一邊打工,一邊自學,市場去校場觀摩,通過自學摸清了現代化軍事制度的原理。
回到日本之后,他一開始被長州藩作為脫藩武士對待,可藩士得知他學到的知識后,向藩主舉薦,藩主讓他創辦學校,開始在長洲普及現代軍事學。幾年后他培養出了一批軍官,以這些軍官為骨干,根據吉田松陰的建議,長州藩建立了奇兵隊,招募浪人和農民當兵,成為一支非武士軍隊。
長州藩同樣通過在中國軍隊中服役過的下級武士管理軍隊,軍隊中高低軍官配置合理,結果長州軍隊鶴立雞群,百戰百勝。
當備中決戰開始后,長州聯軍兵力雖然只有八萬,幕府軍高達十二萬,結果長州藩再次擊敗幕府軍,將勢力范圍推進到了姬路城。
此時日本倒幕戰爭朝著新的戰國爭霸演化,照此發展下去,毛利家有可能取代德川家,建立新的幕府。
長州藩本來自己就打造了一些軍工廠,英國人在印度生產的武器裝備,又源源不斷的送來,他們自己有日本唯一的軍校,對幕府的優勢越來越明顯。日本各地的大名開始站隊,知道勝負將決定自己家族未來幾百年的榮辱。
幕府最大的麻煩,并不是人力物力不如對方,而是出在了政治腐朽上,作為現政權,所有的社會不滿情緒,都集中在幕府身上,數以十萬計的貧苦武士,都將自己的困境歸罪于幕府的統治,不管毛利家能不能改變他們的未來,但至少是一種可能。于是下級武士紛紛投靠毛利家,為毛利家補充著源源不斷的兵員。
幕府的軍事體系嚴重落后,空有龐大的人力物力,卻無法將人力物力組織起來,而且還要面對境內持續不斷的叛亂,接連戰敗讓農民、市民紛紛暴動。
幕府的靠山中國,卻在玩議會制,皇太子沒興趣每周跟幕府通一次電報。幕府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中國領事,領事將情況匯報給了國內,國內一時拿不定主意。讓領事盡量斡旋。
中國領事的面子,倒幕派還是要給的,毛利敬親親自會見領事,提出了一些要求。毛利敬親并不要求幕府下臺,但要求公武合體,讓強藩參與幕府政治,由強藩輪流派遣人員在幕府擔任要職。而且要保證他們已經奪取的領地,保證藩國在領地的管理中擁有絕對的權力,包括礦山、港口和關稅都歸藩國管理。
幕府拒絕了這些要求,這等于把幕府架空,讓強藩控制幕府。
于是戰爭再次爆發,這次東北強藩也終于加入了進來,他們先是在自己領地內,驅逐了幕府官員,控制了本國的礦產和港口,接著公開表明態度,加入倒幕派。
幕府開始面臨兩線作戰的處境。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