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周瑯同意了科林的軍事行動,但是哈拉爾和謝清高的船還是起航了。
但他們的方向是不一樣的,謝清高將去馬尼拉,西班牙人統治下的菲律賓首都。哈拉爾將前往澳門,接著趕往廣州。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動作,明明這邊已經跟臺灣當地的官府開戰了,那邊還敢跑到廣州去自投羅網。原因是周瑯看不起滿清的行政效率,他覺得有八成此時的廣州甚至還不知道臺灣發生了什么事情。
根據滿清官府的流程,加入鳳山縣沒有耽誤任何時間,在得知左營被占領后,立刻就向上級匯報,他們的上級也同時向上級匯報。那么消息從鳳山縣傳到臺灣府,然后從臺灣府傳到福建省,在到閩浙總督處,最后上報給乾隆的六部機構,沒有半年時間,基本上消息都傳不上去。滿清的地方官如果死在任上,他的繼任者普遍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才能到任,就是因為這個流程需要的時間實在是太久了。這還是人人都盯著的官缺這種好事,現在是城池被占這種壞消息,恐怕傳遞的速度更慢。要是那一個環節不愿意影響政績,而是壓下來勒令下面先解決問題,然后再向上面報喜的話,恐怕消息傳遞上去就不知道多久了。
等到滿清朝廷知道了情況,然后再向廣東發邸報通報,至少需要半年到一年時間,而周瑯他們占領左營到現在,也不過過去了一個多月時間,消息有沒有傳出臺灣都很難,廣州知道的概率很。
即便廣州知道了,他們又憑什么知道是哈拉爾船上的人占領了左營,除非廣州官府全面打擊,寧殺錯勿放過,將整個前往廣州貿易的洋人都抓起來。
但依然是有風險的,滿清政府的行政效率很慢,可西方人的行政效率并不慢,周瑯已經從臺灣派船去過一次澳門了,他不敢保證消息是不是一直保密,如果荷蘭人、葡萄牙人這些英國商人的競爭對手知道了,他們向廣州官府通報的話,廣州地方官立功心切,將哈拉爾和船員都扣押然后上交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周瑯才派了哈拉爾,而不是讓謝清高去,原因就是哈拉爾死就死了,他不可惜。
謝清高卻馬尼拉也是有風險的,哪里的統治者是西班牙人。不過謝清高帶著整套的加爾各答英國東印度公司政府開具的文件,加上船上的水手和船員大多都是白人,西班牙又跟英國沒有開戰,因此西班牙人對謝清高動手的幾率是很的。即便沒有這些文件,作為商人,去馬尼拉貿易,西班牙人也一般是歡迎的。要知道這個時代,馬尼拉貿易的主力,依然還是華商。
哈拉爾跟謝清高擔負的風險不一樣,他們的目的也不一樣。哈拉爾去澳門和廣州,目的是為了采購中國商品,最主要的就是茶葉,然后運回印度出售,完成中國(東印度)公司的第一次貿易。完成這次貿易之后,就可以向股東證明中國跟印度之間的貿易是可行的,增加股東的信心,接著周瑯打算讓他們追加投資。
周瑯從沒想過依靠利潤慢慢擴張,否則他就不需要按照西方商業模式組建這個公司了,直接建一個商鋪就行了。之所以要建立一個股份制商業公司,目的就是為了利用西方已經形成的資本市場和商業文化。他要借助資本市場可以數以百倍膨脹的資本力量,迅速擴大公司的實力。
周瑯認為這個計劃可行性很高,因為他還將左營作為了重要的熱宣傳,告訴在印度的股東們,公司目前已經擁有了一處位于中國東南,靠近茶葉產地的商業基地,這會給股東帶來巨大的想象力的。
重新籌集的資金,將用來繼續購買船只,雇傭水手,增強公司的海上力量。保守計劃,公司將在印度打造三艘新的武裝商船,將公司的船隊擴大一倍。如果情況理想,投資者踴躍的話,周瑯將會把艦隊規模直接擴大到八艘,也就是打造六艘新船。
相比之下,謝清高去馬尼拉的任務,就輕松多了。他就是去采購物資的,是去花錢的,花錢永遠比籌錢容易。他會在馬尼拉大量采購糧食,有條件的話,盡量向西班牙人購買一批火藥和鉛。
也就是,哈拉爾的任務是回印度向股東證明公司的商業模式,而謝清高則留在東方繼續支持公司在左營的軍事占領。
所以兩艘船的出航,并不影響科林的軍事行動。
就在他們出發的同時,科林的軍事行動也展開了。
他擁有的軍事力量主要是他所控制的六十個雇傭兵和招募來的三百當地華人士兵,以及周瑯手下的六十三名從南洋招募的士兵。
周瑯也隨同前往,戰斗打響之后,周瑯將會跟自己那只南洋連隊待在一起。在之前,周瑯則跟科林站在一起。
科林十分興奮,他的行動計劃并沒有向周瑯隱瞞,反而一直在炫耀著。
現在他手里擁有四百人的武裝力量,沒人都配備了正規的燧發槍,還從船上卸下了二十門大炮,他認為這股力量足以橫掃周圍的清軍,而他的打算也是將四周的清軍全部擊敗。
而作為敵人的清軍兵力,科林這些天早就已經摸清楚了,他的偵察兵甚至畫出了比滿清官方地圖更精密的軍用地圖,標注出了每一處清軍軍營位置,兵力部署情況等。
清軍的兵力跟之前估計的差不多,在一千人以內,北方的半屏山中部署了一百二十到一百五十人,東邊蓮池潭東岸部署了四百五到六百人,南方的打鼓山方向則有一百五十人到一百八十人,總兵力絕不超過一千人,這跟之前通過俘虜了解的清軍兵力情況一致,因此可以確信為準確的情報。
科林十分興奮的告訴周瑯,清軍如此部署簡直就是白癡,將兵力分散在他的外圍,讓他可以從容的利用內線優勢,迅速調動軍隊各個擊破,他自豪的向周瑯介紹了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在七年戰爭中如何利用內線優勢,采取強行軍的方式將強大的法國、奧地利、俄國軍隊逐個擊破的案例。
周瑯倒是想起了滿清的老祖宗努爾哈赤當年采用的“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術,顯然也是利用內線,集中兵力逐個擊破。但要清軍犯了多么嚴重的錯誤,那也不上,因為他們沒有選擇,在不敢進攻左營的情況下,除了包圍,他們還有別的辦法嗎?
不過周瑯并沒有科林那么樂觀,甚至他認為科林失敗的概率高達八成,原因很簡單,科林率領的四百人中,大多數都是不可靠的當地士兵,還沒有完成訓練,這樣的士兵,怎么可能能夠打仗,上了戰場恐怕拖后腿的機會更大一些?屏帜軌蚶玫,無非是他手下的六十個雇傭兵,這就意味著他是在用六十人對抗六百人,而且還是主動攻擊。
正是因為預料科林失敗的幾率更大,所以周瑯才答應支持科林,真實目的極其險惡,是打算借清軍的刀,除掉科林這個威脅。
既然認為科林必敗,那為什么周瑯還要跟著來呢,一來是不讓對方起疑,二來周瑯也是以防萬一,如果科林的進攻順利的話,周瑯不介意給他制造麻煩,這時候戰場上這只目前只服從于周瑯的南洋連隊就會起到很大的作用,比如率先逃跑,比如散步失敗謠言,動搖整個軍心。
但如果科林戰敗后,周瑯怎么辦?
他當然是跑了,后路都想好了,手下六十多個南洋雇傭兵,將會保護他逃向港口。謝清高和哈拉爾的船都跑了,可是從漁村里強租的那艘走私船還在,周瑯讓謝清高留下了十個水手,足夠駕駛這條船將周瑯他們安全帶走了。
可以周瑯把一切都計劃到了,可他萬萬沒想到清軍腐敗的程度,竟然殺不死科林!
他借錯了刀!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