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科林收到信是十五日之后,他收到信后思考了一夜。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這封求援信,讓科林的心十分復雜,但大多是興奮、激動這類情緒,因為他從中看到了一個巨大的機會,一個創造奇跡的機會。 讓他不由想到當年克萊武在孟加拉進行普拉西戰役的故事,當時孟加拉當時擁有7萬名軍隊,53尊法國東印度公司送給他們的大炮和40名法國炮手。克萊武的軍隊只有900名英國士兵和2000名印度士兵,如此懸殊的兵力,克萊武還是義無反顧的選擇了戰斗,這種戰斗本身就已經讓人熱血沸騰,更讓人熱血沸騰的是克萊武還打贏了。 打贏一場兵力懸殊的戰斗,就已經足夠吸引科林的了,更讓科林興奮的是,克萊武打敗孟加拉王公之后的收獲,他個人從孟加拉的國庫中掠奪了幾十萬英鎊的巨額財富,對于財富的渴望科林并不強烈,可這場戰役后,英國控制了整個孟加拉的結果,卻讓科林興奮的難以自抑。 普拉西戰役已經過去了四十年,現在的英國人已經對這場戰役的價值有了充分的了解,可以英國在東方世界之所以有如今的優勢,全是拜這次戰役所賜,而克萊武也因此成為了一個英雄,獲得了爵位。 建功立業,才是對科林這種貴族子弟最強烈的吸引,當然能發財同樣很好,沒有錢那叫什么貴族。 科林之所以聯想到克萊武,是他覺得他現在的境況,跟克萊武當年十分相像,克萊武面對的是印度莫臥兒王朝,科林現在則要面對同樣古老的中國清王朝,克萊武在孟加拉打了一仗,結果獲取了整個孟加拉,那么他科林去廣東打一仗,是不是能獲得整個廣東呢。 一想到廣東,他頓時就想到了茶葉、絲綢、瓷器,以及無窮無盡的財富。 他跟克萊武唯一的不同,那就是當時克萊武不但是英軍統帥,還是孟加拉總督,現在可憐只是在中國的英國武裝力量的統帥,卻沒有其他身份,可打贏了這一仗就不一樣了,到時候他會得到什么?廣東總督,不,應該是中國總督! 一想到自己現在得到的這個機會,將是成為整個東方最有權勢的英國人,科林就忍不住的興奮。 對這一點他毫不懷疑,因為這封求援信是馬嘎爾尼寫的,寄托了這兩年英國人全部想象力的馬嘎爾尼親自寫信請他援助,一旦他成功幫助了馬嘎爾尼,他知道,他的功績,將直接傳入英國最高層,會直接放在英國議會、英國首相、英國內閣面前,會有無數的權貴討論他的功績。 至于英國國王,哦,那是個傻子,但摸著他的頭頂冊封他為伯爵的畫面,一樣美麗。 至于自己能不能打贏這個問題,科林心里沒有一丁點的懷疑,他覺得他現在比克萊武當年的力量更強大,克萊武不過擁有不到兩千軍隊,而科林現在可是有四千多人的雄厚兵力,一千五百歐洲人和印度人組成的雇傭兵,以及他成功招募的三千多人的中國士兵,這股力量足以讓他打敗十萬中國軍隊了。 興奮了一夜之后,科林才冷靜下來,立刻軍隊命令出航的準備,同時他派人來聯系打鼓港的周瑯。 這讓周瑯頗為意外。 科林要去廣州,這不意外,這是周瑯破釜沉舟計策的結果,是一開始就設計好的。 為此他不惜將自己的身份完全暴露在滿清官府面前,目的就是為了拖英國人下水。 讓廣州官府對廣州的英國人下手,以周瑯對這時期的滿清官府的了解,知道那些當官的可都不是什么講理的主,而且跟鴉片戰爭后的情況完全不同,此時滿清官員對洋人的態度充滿了不屑,澳門縣令打葡萄牙總督板子的情況從明朝開始就有了,至于英國人,也只有英國人自己把自己當回事,那些官老爺沒幾個知道英國的。 所以只要讓廣州官員知道是英國人參與了臺灣叛亂,那么他們肯定會行動,這時代的滿清官員對英國和英國人不屑一顧,可是隨著實力的強大,英國人已經開始形成他們獨特的自豪感,自認為在歐洲都是最特殊的那一個,是不可能任人宰割的。 兩個同樣傲慢的組織產生沖突,結果很容易走向激化,周瑯估計,滿清官府抓英國人審訊的概率在八成以上,而英國人不肯束手待斃,采取抵抗措施的概率同樣高達八成,也就是有八成可能,廣州官府會跟東印度公司產生沖突。 產生沖突之后,兩個同樣傲慢的家伙,又絕不肯輕易向對方低頭,那么事態肯定會有一波擴大化,都會針鋒相對選擇對抗,滿清自不用,他們在廣東地方的兵力就很雄厚,可英國在東方能調動的軍隊,最近的正是在臺灣,他們不調動科林手里的軍隊,還會調誰的? 因此這一切完全是周瑯計劃好的,現在也在按照他的計劃來,至于事態最后發展到什么地步,鴉片戰爭是不是會提前爆發,周瑯已經顧不上了,破釜沉舟的意思就在這里。 這讓周瑯心理是有一定負擔的,因為這意味著他提前將英國勢力引入了中國,中國的命運會怎么樣就不好了,這就是周瑯的心理負擔,他不認為任何人有權力將民族和國家推入危險的境地。 為此他只能這樣安慰自己,畢竟現在英國的國力還沒有鴉片戰爭時期強大,印度也沒有完全被英國統治,他們能用到中國的力量比鴉片戰爭時期要少得多,而中國也沒有咸豐時期那么虛弱,乾隆的個人能力到底比他兒子和孫子要強一些,在英國實力沒發展到頂峰,滿清勢力沒有虛弱到谷地的時候,讓他們碰撞一下,也許結果會有些不一樣。 即便最壞的情況發生,也就是英國打贏了戰爭,結果又會如何,頂多像鴉片戰爭一樣,割地賠款,想必此時的滿清比幾十年后的滿清也更能承擔損失。更何況還有周瑯存在,滿清被削弱,但英國又無法打垮滿清,更沒力量統治中國的情況下,周瑯在中間獲得的空間,也許更大一些。 可這一切都是建立在周瑯將來能成事的基礎上,如果他失敗了呢,那么他現在的行為,就是引狼入室,他將比吳三桂的行為更加可恥。 就在周瑯心情復雜的時候,科林突然派人來了。 派人來周瑯也不意外,因為科林手里掌握的軍隊,名義上是屬于中國(東印度)公司的,作為中國公司在中國地區負責人,沒有周瑯的同意,科林調動軍隊在程序上不合法,除非科林想要撕破臉,那么他就會來征求周瑯的同意,反正這也不過是走一下過場,周瑯同意當然好,就是不同意,他依然會調動軍隊。事實上周瑯并不知道,科林來征求周瑯的同意,是馬嘎爾尼在信中要求的,科林這種軍官可以不在乎程序的正義性,馬嘎爾尼這種外交官卻認為很有必要,所以提醒科林盡可能征求周瑯的同意,當然周瑯不同意,科林也是要發兵的,只是那樣就跟中國公司撕破臉了,這對馬嘎爾尼來,是一種損失。 讓周瑯意外的是,科林竟然請求周瑯一起發兵,他竟然希望周瑯能帶打鼓港這里的一千多士兵跟他一起去廣州作戰。 這是周瑯沒想到的,以他對科林的了解,這個年輕傲慢的英**事貴族,充滿了自信,怎么還會看得上自己手里這點兵力。 而且按照周瑯之前的計劃,他并沒有想過自己會卷入這場東印度公司和滿清地方官府之間的沖突中來,計劃的全部意義,就在于東印度公司從臺灣把科林弄走,然后給周瑯騰出足夠的發揮空間。 可現在科林卻希望自己跟著一起去廣州,這下子讓周瑯猶豫了起來。 但他只猶豫了片刻,他就決定要去廣州,還是心里那道坎過不去,他無法服自己把民族和國家推入未知的風險,而自己卻置身事外獨善其身,所以他要去,盡管他去了可能也沒什么用,但他心里總覺得,他去了總能做些什么,白了還是為了內心好受一些。 于是科林在準備出航,周瑯也開始準備出航。 理論上來講,周瑯可以一次性將出擊士兵都都送上船,因為他手里有一艘栽種五百英噸的幸運號,滿載運兵的話,最多能擠下一千人,而周瑯手下目前就只有一千兩百士兵,還要留下防守打鼓港的兵力,所以能一次全部出航。科林就不行了,他手下現在有三艘武裝商船,其中一艘是從澳門來報信的,另外兩艘是之前就留在左營的,都是載重五百到八百英噸的大船,一次性裝載三千士兵是足夠的,可是科林手里有四千人,除了最開始的三百華人士兵,還有一千五百印度援軍,以及新招募的三千新兵,總數將近五千人。 但最后雙方都決定分兩次運載,原因很簡單,哪怕是周瑯現在部隊,也不再是簡陋的拿刀農民了,而是有一定分工的軍隊,有步兵,有炮兵,如果拉上必要的武器裝備和一些補給的話,一次運輸就太緊張了。 周瑯決定留下三百人來防御打鼓港,就留下趙文帶領的兩百多士兵,以及之前訓練出來的一半炮兵,另一半五十個炮兵,則讓陳逆直帶領著一起去廣州,周瑯需要自己的部隊積累戰斗經驗,這次跟科林指揮的軍隊一起作戰,是非常好的刷經驗的機會。 準備了三時間,已經到了1月底,周瑯終于下令兵發廣州!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