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瑯已經進入了福州城,就像魏連理的,這里人心惶惶,打下福州沒費多少力氣。
當然相比漳州和泉州來,福州之戰耗時多了一些,幾乎用了五個時才占領全城。
可對福州這樣一座城市來,五個時,基本上相當于行軍速度。
相比漳州和泉州,福州作為總督駐錫地,守軍還是很多的。其中駐防八旗不算不堪一擊的水師,也有2200人的兵額,另外福州是有滿城的,八旗駐防一百多人,人口滋長比漢人尤甚,正兵之外,還有軍餉微薄的養育兵和余丁等,都是發武器的,必要時候可以作為軍隊參戰。福州將軍直屬的綠旗營有左、右兩營,共有官36人,兵1575人。
數量更多的是綠營兵,分別是督標、撫標和福州城守協三只軍隊,分數閩浙總督、福建巡撫和福建福建陸路提督軍務總兵官(俗稱總兵)管轄。
其中督標分中、左、右三營和水師營,水師營在城外水戰中已經潰逃,督標中營由副將統領,有官兵958人;左、右營均由參將統領,各有官兵971人。巡撫標兵營分左、右兩營,左營由參將統領,有官兵803人;右營由游擊統領,有官兵708人。總兵協營同樣分左右兩營,左營由都司統領,有官兵1247人,右營由都司統領,有官兵1401人。
福州總兵力總計下來,兵力超過一萬。
但問題很多,一來駐防分散,二來統屬不一,最大的問題是指揮體系發生了混亂。
按照滿清軍制,理論上最強大的軍事力量是由福州將軍統轄的,也就是駐防八旗和將軍綠旗營,總兵力三千多人,綠營被總督、巡撫和總兵分別管轄,這種軍事設計,有內外兼防的考量。
福州駐防八旗雖然主要是漢軍旗,可除了三藩之亂和康熙時期還有漢軍旗人擔任將軍,后來都開始以滿洲權貴擔任將軍,之前的將軍就是魁倫。滿清的目的很簡單,就是用滿洲人制漢八旗,用漢八旗制綠營兵,聯合蒙古統治漢人。
族治大國的背景下,滿清統治者始終最擔心的是內部的叛亂。因此讓八旗將軍統領理論上最強的戰斗力,這樣足以壓制總督、巡撫等文官手里的軍隊,不至出現地方叛亂。
可整個體系運作良好的情況下,確實能達到效果,可一旦整個體系出現了問題,就會出現防內不防外的尷尬局面,將軍的軍隊反而成了鎮壓地方的依仗,這本來是警察該干的活。將軍可以威懾總督、巡撫,卻無法威懾外敵。
綠營就更不堪了,為了不讓地方官掌握太多的軍權,一個綠營被分為三塊,歸總督、巡撫和總兵三人統領,如果是一場準備有序的戰爭還可以從容的聯合管理,可碰到被周瑯偷襲這種遭遇戰,那就會顯得過于散亂,無法形成統一的戰斗力。
最嚴重的,其實并不是制度上的缺陷,而是魁倫的自殺。
魁倫之前是福州將軍,總督伍拉那和巡撫浦霖被查之后,長麟來接替了總督職務,魁倫兼任了巡撫,后來長麟被調回,魁倫被擢升為總督,他的福州將軍職務被取消,乾隆任命了一個叫做福昌的將領來接任,可對方還在路上,預計時間得十二月多才能到,按照程序以及乾隆的旨意,在福昌到任錢,將軍印繼續由魁倫保管。
也就是魁倫之前還繼續履行者福州將軍的職務,他的自殺立刻讓駐防八旗群龍無首。
綠營方面,魁倫已經接替了長麟作為總督,綠營中最強大的督撫標兵歸他管轄,他自殺后,這些標兵也無人管理了。府標方面,巡撫浦霖被問罪,新任巡撫跟福昌一樣,還沒有就任,此時處于空缺狀態,之前由魁倫兼任,魁倫的自殺也讓府標失去了統帥。
這就是真正的問題所在,由于福建貪腐案發,乾隆或者出于讓位前的立威,選擇支持魁倫在福建興大獄,結果導致福建官僚體系的巨大破壞,高級官僚都嚴重缺位,魁倫一人就身兼了總督、巡撫和將軍三大要職,權力高度統一,讓他可以抽調數萬大軍出征鳳山縣,可當他自殺后,卻也讓大部分軍事力量失去了控制。
這些情況造成的混亂如何結合軍隊的腐朽,就會產生令人發指的情況。
周瑯攻入城后發現,自己打死的清軍連一千都沒有,可清軍卻戰死了兩千多人,他們竟然是死于內斗,在大軍壓境的壓力之下,福州清軍竟然出現了火并的情況。
火并的原因讓人哭笑不得,不是為了上前線打仗的意見分歧而火并,而是為了爭奪逃路發生的火并,而且火并的雙方竟然是八旗和綠營,后來經過審訊發現,火并是八旗挑起的。
福州駐防八旗是康熙年間設立的,共駐扎了四旗,鑲黃旗、正白旗、鑲白旗、正藍旗,都是漢軍旗。駐地在城東,四旗營負責各城門之啟閉與防守。乾隆十九年添設正黃、正白、鑲紅、鑲藍四旗,是滿洲八旗。
歷史發展到了乾隆末年,盡管八旗內部依然尊卑有分,滿蒙八旗自認高漢八旗一等,可融合程度已經很高,旗人作為一個族群已經有了歸屬意識,區分個人身份的變成了旗人和民人,所以滿漢八旗內部在對綠營的時候,是有統一意識的。平時他們瞧不起綠營兵,欺壓之類的事情沒少發生。
高高在上慣了的八旗兵,負責防守城門,本意是讓他們負責重要位置的守衛,可最后反而為他們逃跑提供了的便利。
當周瑯大軍壓境,魁倫自殺身亡的時候,八旗內部經過簡單的討論后,決定“撤退”,認為“賊勢大”不可力敵,打算撤往福州附近位于福清縣的福州長福營堅守待援,聯合朝廷援軍反攻。
有了這些理由和借口,八旗在沒有將軍主持的情況下,決定逃跑。但八旗跟綠營不同,他們拖家帶口的駐防福州,已經繁衍了幾代人,在城里上有老下有,沒人愿意放棄家眷。所以他們的逃跑近乎逃難一樣,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綠營兵在群龍無首的情況下,也決定逃跑,但這時候發現城門被八旗堵住了,不許他們出城,而是優先讓八旗家眷通行。綠營頓時感覺八旗是想把他們留在城里送死,賊寇連五萬閩浙大軍都殲滅了,他們這人怎么可能守得住,所以就強行要撤退。
綠營軍官們跟八旗軍官溝通不果之后,終于發生了奪門事件,此時綠營也不是有意要殺人,但混亂發生后,必然要死人,而且死的多是八旗家眷。八旗兵們高高在上慣了,馬上就怒了。圍住了綠營,此時周瑯在城外已經開始炮擊,讓城內清軍神經高度緊張了起來,也不知道是誰先動的刀子,圍繞逃跑必經之地西門,開始了血腥的廝殺。
城里的軍隊光顧著火并了,誰還會抵抗周瑯大軍的進攻,進城后遇到的最激烈的抵抗,竟然來自于幾個文官帶領的家丁,至于打死的清軍,大多數都是沒來得及逃跑或者慌亂之下撞槍口的,另外還誤傷了一些趁亂搶掠的暴徒。
當然這些暴徒并沒有勇氣報復,反而在周瑯穩定了城內秩序之后,許多找上門來,自稱天地會兄弟,來跟周瑯攀起了關系。
入城不久之后,周瑯內部就產生了嚴重的分歧。
分歧并不在部下之間,反而是周瑯和部下之間產生了分歧。
以王輔茞為代表,集體向周瑯進言,要求向福建各地發動全面進攻。
周瑯之前甚至連打福州的計劃都沒有,他的計劃還停留在打通武夷山商道的階段,跟部下們的觀念嚴重脫節。
王輔茞是隨哈拉爾一起來到福建的,趕上了進逼福州之戰。
王輔茞知道周瑯開始進攻漳泉二州之后,異常的興奮,這意味著周瑯開始向陸地發展,意義跟占領鳳山縣截然不同,在中國文人眼中,陸地的份量始終比島嶼高的多,不管臺灣是多大的島嶼,那種孤懸海外的地利形態,就無法讓農耕文化民族感到踏實,所以始終有種陸地才是根基,大陸始終代表了正統,島嶼向來都只是海盜的巢穴,不過是窮途末路后的臨時避難所而已!
王輔茞心里的這種偏見,讓他對周瑯進攻漳泉十分關心,將鳳山縣政務暫時移交,跟著哈拉爾就來到了廈門。
不過在周瑯奪取了福州之后,王輔茞也并沒有直接提出占領全閩的主張,而是提出穩定福州、漳州和泉州三府,然后再圖進取。
讓他心思突然改變的是,三天后乾隆明發天下的讓位旨意,這未必不是乾隆對天下人心的一次試探,他想試探全國官僚對他退位的態度,如果天下沒有任何爭議,恐怕乾隆自己都會害怕退位后沒有好結果了。結果全國各地,凡是有權力直接上書的官員,紛紛上書請求乾隆留任,滿蒙王公也向乾隆表示效忠。
全天下的官員都很聰明,王輔茞也很聰明,乾隆這么一折騰,王輔茞馬上認為,這是一次跟滿清爭天下的良機,他向周瑯提出自己的判斷,十分肯定的認為,皇權交替,清廷必然發生政令混亂,且福建剛剛興了大獄,正是人心不穩之時,此時全力圖取福建,進而與滿清爭天下!
王輔茞的主張得到了多有部下的支持,因為不管是文官還是武將,誰不想建功立業。
這讓周瑯不由得感嘆,趙匡胤黃袍加身的千古謎團中,真的未必是趙匡胤本人的策劃,大半恐怕都是部下急于立功,趙匡胤半推半就而已。
只是周瑯就不明白了,乾隆為什么非得這時候宣布讓位的消息?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