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一百三十六節 八里橋大戰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div id="content">    傳回報告稱,張家灣一帶清軍有兩萬左右,其中有騎兵三千以上,裝備火炮、鳥槍。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目前雙方隔五里對峙,洪九指已經扎下營盤,打算休整三日后發起進攻。    這是一場野戰,周瑯好幾次想讓帥營前往支援,最后都忍住了。    帥營不是干這個的,帥營是按照西方擲彈兵團的概念組建起來的,是用來攻堅克難,而不是進行常規戰斗的,如果自己手下第一軍這種主力軍隊都無法打敗兩倍的清軍重兵,那么他就應該立馬打道回府,而不是圖謀去摸一摸北京城。    周瑯相信他一個兵一個兵拉起來的軍隊,洪九指是最早投靠他的地會分子,當然他身上早就沒有了任何地會的影子,經過長達半年的正規訓練,他身上有相當強的軍人味道。    洪九指也是從帶著幾十個人開始,到現在指揮萬人戰斗的,知識水平上還有一些差距,比如在周瑯督促下,他已經識字了,也有事沒事捧著兵書學習,而且菲舍爾這些歐洲軍官,一直都在給他們灌輸火器軍隊戰斗方式和方法。    他相信洪九指或許文化水平還不夠,但指揮軍隊的經驗是足夠了。    一萬裝備步槍大炮的火器時代軍隊,足以擊敗兩萬冷兵器軍隊了。    果然三日后中午,戰報就傳到了周瑯臨時駐扎的武清。洪九指以兩個空心方陣護住兩翼,中央步兵掩護炮兵對清軍進行長時間的炮擊。清軍馬隊進行騷擾,無法突破面向四面的空心方陣,步槍的射程讓他們弓箭無法進入有效射程內,因此雙方幾乎都沒有死傷,對方有四人跌落馬下,但戰后打掃戰場發現,并不是死于步槍,而是踐踏而死,估計是戰馬受驚所致。也跟清軍的騎術有關,根據洪九指報告,他清軍騎術十分粗陋,這倒是周瑯沒想到的。    有許多傳言,許多京營的八旗兵甚至上馬都還要人扶,平時疏于訓練,遇到檢閱,甚至會花錢雇人執勤。    雙方你來我往,一直到巳時(09時至11時),洪九指見清軍稍退,命左翼從側翼包抄,正面主力前壓,然后清軍整體退去,清點戰果,清軍死傷百余人,多死于炮擊。    沒有抓獲俘虜。    這是一場幾乎沒發生什么大的戰斗的野戰。    奪取了張家灣清軍大營后,洪九指原地待命。    陳手將接替洪九指繼續前進,周瑯也將拔營前往張家灣。    到了張家灣,此時陳手已經抵達八里橋一帶,一路上大仗沒有,仗打了四次,殲滅敵人三百余,傷亡倆人,為火槍炸膛所致,周瑯手下的火槍也會炸膛,但大多是操作失誤,復雜的戰場環境下,有的士兵會緊張的多次重復裝填,因為有時候偶爾會出現沒有擊發的情況,正常步驟是退出子彈,重新裝填。可戰場上稍不留神就不知道自己的步槍是不是響了,按規定進行下一發裝填前,是要檢查的,可有人就是會忘記,然后繼續裝填。    美國南北戰爭時期,俱記錄,有的士兵會多次裝填十幾發子彈;一般情況下,二次裝填后是不可能炸響的,但偶爾有炸響的,往往就會炸膛。    其實炸膛的不止這四個倒霉蛋,有幾十只火槍都炸膛了,這對于一萬人來,概率相當,但死了四個人還是很倒霉的,一般情況下,炸膛十發都死不了一個人,因此按照規定,陳手把這件事必須記錄下來,并且交后勤檢查軍隊步槍質量問題。    根據陳手匯報,清軍在張家灣到八里橋一帶,部署了近五萬大軍,現在全都回撤到了八里橋,并且挖掘深溝,修筑營壘,看似打算長久抵抗下去。陳手試圖逼迫對方野戰,但對方十分謹慎,沒有出擊。    第一軍休整的也差不多了,周瑯讓洪九指前往支援,如果有機會則選擇迂回。    菲舍爾也隨軍同行,他現在不是中國(東印度)公司的雇員了,而是正式的復國大元帥麾下軍事總顧問。    周瑯已經改了自己的旗號,從輔國換成復國,而且去掉了南路兩字,這是跟王輔茞認真商議過了,王輔茞認為是時候擺脫跟地會的聯系,這次威逼北京之后,周瑯大明將下皆知,需要讓人知道周瑯是周瑯,地會是地會。    至于自稱大元帥,因為稱帝還不到時候,朱元璋也是北伐后才稱帝的。    之所以還帶著菲舍爾,是因為周瑯還是有些擔心,自己的軍隊雖然一直不斷作戰,戰斗經驗堪稱豐富,可是這種集團軍大會戰的經驗則沒有,所以還是需要菲舍爾這個在印度戰場上經歷過萬人大戰的軍官,給予一定的建議。    不過菲舍爾的所有建議,必須通過周瑯,如果周瑯覺得不合理就不會下令。    比如菲舍爾建議沿著河道較寬的白河口行進,周瑯則選擇了北運河,他覺得北運河更容易控制,事實證明他的考慮可能不夠周全,清軍摧毀了運河上幾處水閘,導致到了現在周瑯的漕船只能抵達張家灣,往后無法通行了。    好處是,沒有像英軍那樣選擇白河,八里橋不再是一個必爭之地,因為運河兩邊都被周瑯的軍隊控制著,不存在要過河的問題,有必要的情況下,可以在河面上搭建浮橋,兩岸軍隊可以通過浮橋相互支援。    現在陳手的軍隊就在運河左岸,洪九指則在右岸,雙雙已經進抵八里橋,可八里橋一戰還是要打,這里的重要性雖然不大,可是因為地勢較高,且八里橋是石橋,清軍將這里當成了一個制高點,架設了幾十門大炮。    陳手充當了進攻八里橋的主力,因為清軍主力就在西岸,陳手正面遇到的是八旗京營火器營,不過只是一半兵力,因為有一半調到湖北打白蓮教去了,火器營分內外兩營,內外之分,是北京城內外,內營駐扎訓練都在城內,外營則在城外,此次遇到的是,是內營。    這是真正的八旗兵,而且看他們被部署在最前沿的樣子,大概是滿清軍官覺得他們遇到的賊寇,都是鳥槍兵,打算來個王對王。    不過陳手帶領的火器部隊確實是一張王牌,而火器內營嗎,就真的太讓人失望了。    陳手頂住兩邊騷擾的數千馬兵,選擇從中央突破,火器營深溝壁壘,竟然只堅持了半個時,然后拱手將他們拉民夫挖掘十余日修筑的堅固營壘扔掉了,臨走連火都都沒有燒一把。    陳手中軍占領營壘之后,左右兩翼部隊相互掩護前進,同時駐進營壘。左側遠遠騷擾的馬隊看沒有可乘之機,還一直在吃對方的炮子,御史漸漸撤走了。    另外一側,洪九指的麻煩大一些,八里橋上的清軍大炮跟他進行了炮戰,步兵配屬的大炮,不但數量少,而且口徑,都是8磅和6磅的步兵炮,沒有攻城炮,竟然有些壓制不住八里橋的清軍大炮。    洪九指最后分兵,從北迂回,強奪了八里橋,殲滅清軍千人,俘虜三百,是開戰以來最大勝果,由于被堵在了橋上,清軍進行了殊死抵抗,竟然給洪九指造成了一百多人的傷亡,這也是開戰以來的最大損失。    發生在八里橋兩岸的兩場大戰,迅速擊潰了清軍的斗志,周圍連營數里的清軍竟然紛紛夜里拔營,亮前,他們已經撤到了通州。    至此其實清軍的損傷依然不打,在無法戰勝的情況下,能夠全身而退也不算是失敗。    可現在他們退無可退了,乾隆派來了欽差傳旨,讓他們死守通州,丟失通州,則副都統以上將領立斬,家屬發配充軍。若能退敵,則無論斬獲如何,則皆進爵一級。    此時鎮守通州的最高官員是梁肯堂,在鎮壓起義中,最高負責人都是總督,比如鎮壓白蓮教的負責人就是鄰省幾個督撫,梁肯堂是以直隸總督的身份駐防通州的。不過他接受的命令是收復,可現在看來,能保住北京的門戶通州就不錯了。    手下連一個能打的都沒有,不是沒兵,而是少將,跟著福康安打過大金川、廓爾喀的一批老將,比如勒保、德楞泰那樣的,不是去了浙江鎮壓陳周全亂匪,就是去了湖廣鎮壓白蓮教教匪,讓梁肯堂手下最能打的也不過是一個護軍統領惠倫。    惠倫倒也不是不能打,但現在看來還是打不過逆賊啊。    惠倫是滿洲鑲黃旗人,權貴子弟,一等承恩公奎林子。    此人能升任護軍統領,主要是靠蒙蔭,他過繼給他的伯父明瑞,襲了對方的一等誠嘉毅勇公爵位。    此次能來北京,也是一個巧合,他本是奉命帶東北副都統阿哈保率東三省兵前去湖北剿匪的,結果周瑯進犯,就派到了梁肯堂麾下作戰。    那群東北兵身上倒是沒有京營那么重的習氣,阿哈保也算能打,帶著兩千東北兵守著八里橋,結果還是打不過賊寇,被打死了一半人,阿哈保都給打死了。    梁肯堂看到賊寇火器犀利,就讓京營火器營去守八里橋營壘,結果沒死幾個人,火器營就跑了。    這讓梁肯堂覺得一片灰暗。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蛟河市| 云南省| 浏阳市| 客服| 柘城县| 隆德县| 五大连池市| 佛学| 平和县| 济南市| 安康市| 西丰县| 宜丰县| 稻城县| 清涧县| 佛学| 新宾| 桦川县| 甘南县| 建德市| 武陟县| 延津县| 修水县| 绥滨县| 宣威市| 东兰县| 内乡县| 桐城市| 定兴县| 贵德县| 叙永县| 湖口县| 托克逊县| 那曲县| 漳平市| 河北区| 平远县| 承德市| 广州市| 黄冈市| 禄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