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節 規范金融業體系 1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提到紙幣,中國人可以驕傲,但也要反思。    眾所周知,紙幣出現在宋代,當時歐洲國家還處于中世紀。世界上當時最強盛的是宋帝國和阿拉柏帝國。當時阿拉柏帝國的著名旅行家游覽宋朝,對泉州的市舶管理贊嘆有加,認為是他見過的最有效率的港口,到了杭州稱贊杭州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城市。    宋朝最為人熟知的貢獻,是活字印刷術。紙幣本有可能達到跟活字印刷術一樣的地位,成為世界史上最重要的發明,可惜紙幣管理沒有延續下來。    這不怪宋朝人。紙幣在宋朝的出現,是商業發展帶來的,最早出現在四川。是商人發明的,因為當時的四川缺銅,大量使用鐵錢,鐵錢笨重,大宗交易中用到的鐵錢有時候比貨還多。    宋朝一些商人漸漸開始為貿易做擔保,印刷對應數字的紙票,稱為交子。大宗貿易漸漸開始使用這種有富商擔保的紙幣,然后返回兌換。    紙幣是一個有利的金融工具,漸漸在四川形成了主流。宋朝官府發現其中奧妙之后,非常贊賞。可對于這種工具掌握在私人手里的弊端比較擔心,于是開始介入,在四川設立了交子務,派京官去監督印制,這種官方發行的交子,叫做官交子,中國國家發行紙幣的歷史,就從這里開始。    可是印錢的權力一旦掌握在不受監督的政府手里,往往會造成濫發,因為政府有足夠的多印動力。所以宋朝的交子也經常出現貶值現象,持續了八十多年的官交子被迫停發,接著引入另一種紙幣,稱之為錢引。但錢引的貶值速度更快,因為錢引不允許兌換。    宋朝對紙幣的管理雖然稱不上良好,可畢竟是探索,而且一直保持使用到宋朝滅亡,應該說探索出來的經驗如果能加以繼承和規范的話,紙幣應該發揮更大的作用。    到了元朝,蒙古人確實看重宋朝紙幣的作用,忽必烈也曾經讓人用真金白銀兌換,試圖保持紙幣的價值,但蒙古人印錢比宋朝人更沒有節制,結果紙幣沒有成為一種便利商業的工具,反而成為一種掠奪百姓的工具。    到了明朝,老朱家做的比蒙古人還不如。忽必烈至少知道紙幣需要儲備金,朱元璋印紙鈔的最初目的,只是為了賞賜功臣。用皇權強行規定所有人都必須收。但官府沒有任何兌換的想法,結果朱元璋時代就把寶鈔發濫了,到了兒子朱棣時期,為了維持寶鈔的價值,做了一番努力,但朱棣舍不得拿出真金白銀去換紙鈔,他又不傻,為什么要拿錢換紙。他采取的措施是,讓所有過關的稅卡,都收寶鈔。所以明朝的關口,也叫做鈔關。    但寶鈔一邊收,一邊還繼續發,爛的鈔關都不愿意收了。后來朱棣的繼位者,認為寶鈔實在是一種禍國殃民的東西,永久廢除了。    到了清朝,也普遍接受明朝人“領悟”的紙鈔只是劫奪民財的工具這種說法,所以清朝不再印制鈔票,知道太平天國時期,實在沒錢才印過一段時間。    本來是一種創造性的工具,硬生生被宋元明三朝官府給玩爛了,不能不說是一種遺憾。    西方歷史上的紙幣,據說最早是瑞典銀行印刷的,但瑞典人很快自己就不印了。因此真正一脈相承下來的,其實還是荷蘭人弄出那一套。    也不是荷蘭人有意識設計出來的,就跟宋朝富商一樣,是對市場的一種反饋。發明者是荷蘭阿姆斯特丹銀行,這個銀行的股東,跟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東高度重疊,可以說是當時商業知識和經驗最豐富的一群人。    他們發明紙幣,主要是為了便利銀行業務,因此他們的紙幣是一種銀行券。甚至可以說是客戶的存根。當時歐洲有好幾百種貨幣,阿姆斯特丹銀行推行標準化作業,最大的業務幾乎就是貨幣兌換。客戶將各國的貨幣存入阿姆斯特丹銀行,銀行給客戶一張換算稱荷蘭盾的存單。客戶拿著存單,隨時可以去銀行兌換稱金銀幣。后來發展稱任票不認人,有種銀票那種感覺。不管是誰拿著存單就能去取錢,這種標準化的存單,就有了流通作用,可以在不同人之間進行流轉。也就有了貨幣的功能。由于阿姆斯特丹銀行的信用和操守,以及權力,即便是正在跟荷蘭國家進行戰爭的敵對國家,只要拿著存單也能從阿姆斯特丹的金庫中把錢取出來,導致這種銀行券受到了一致的認可。    之后英國商業和金融業發展起來,基本上沿用的也是荷蘭那一套商業體系和制度,英國各大銀行也印刷自己的銀行券,倫敦金融家通過自己的實力,以借款給政府的條件,從政府手里取得了特許權,建立了英格蘭銀行,并開始印刷英鎊,但英鎊依然是一種銀行券,是跟金銀幣掛鉤的,等到1833年,英格蘭銀行獲得無限法定償還能力之后,英格蘭銀行的銀行券才正式成為現代意義上的紙幣。    周瑯從荷蘭人那里詳細了解到歐洲銀行券的發行模式。    經過對比他發現,西方的紙幣從誕生之初開始,就一直是跟銀行這個金融機構緊密相連的。而中國紙幣過于早熟,早早被政府控制在手里。政府掌管紙幣的發行,本來應該帶給紙幣更堅挺的信用,可政府高于一切的權力,讓他不再受制于商業法則的限制,導致紙幣失去了商業意義,成為政府的工具。    周瑯相信自己,即便掌握了發鈔券,也不會濫發,因為他知道其中的危害。可他提出印刷紙幣的時候,十個部下九個反對,唯一那個不反對的魏連理,周瑯又不相信他的操守。    紙幣的內涵是什么,這個時代的英國人肯定認為是金銀幣,是含金量,可周瑯明白,紙幣的內涵在于信用,金銀幣只不過是賦予紙幣信用的工具罷了。周瑯要發行紙幣,連他手下的官員都無法取信,如何取信老百姓。    這就是紙幣被老朱家玩爛的結果,給周瑯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空口讓別人相信你發行的紙幣有用本身是沒有用的,必須賦予紙幣信用,這還得走跟金銀貨幣掛鉤的老路,這是最直接,最有效的辦法。    所以印刷紙幣的前期工作,其實是鑄幣,周瑯鑄幣,不是為了收鑄幣稅,也不是為了繁榮貿易,現在廣州流通的貨幣,主要是制錢,滿清鑄造的制錢,1文重1錢,銅鉛合金,康熙時候為1比1,雍正之后改為銅4鉛6的比例。    周瑯本來打算用純銅鑄造銅錢,他從日本進口了大量的銅,由于現在已經改用鐵鑄炮,這些銅就一直存著作為鑄錢的原料,但是鉛作為軍事物資,隨著周瑯部隊數量的擴大,甚至還要從印度進口,盡管鉛的價值不高,可是軍事意義重大,所以周瑯打算減少鉛的浪費。    可是當他跟福建鑄錢局的幾個老監督討論之后,對方苦苦勸諫周瑯,不要減少含鉛量。滿清在全國各地都設置了鑄錢局,有銅的地方就有鑄錢局,福建雖然不產銅,但通過貿易可以得到大量的銅,所以福建也有鑄錢局。周瑯占領福建之后,就有一批鑄錢局的本地戶投靠了周瑯。他們告訴周瑯,這個比例可不能亂改。    周瑯其實也不堅定,劣幣驅除良幣的道理他還是懂得,但他現在掌握著政權,他可以斷絕滿清劣幣的輸入。他沒想到的是,鑄錢局的老工匠告訴周瑯,滿清的銅錢之所以加入大量的鉛目的并不是為了謀利,收取鑄幣稅,目的是為了防止民間熔鑄。即便現在銅4鉛6的比例,還是有銅匠熔鑄銅錢,打造其他銅器。老工匠們建議,應該改為銅3鉛7,或者銅2鉛8的比例,那樣就沒人熔鑄了。    聽的周瑯很納悶,但這就是現實。    自明朝張居正改革,實行一條鞭法之后,中國的貨幣體系就進入了白銀和制錢復本位時代,官府通過控制白銀和制錢的匯率,對金融進行調控。官府認為,只要銀和錢的比例保持穩定,則市面就是穩定的。    因此保持銀錢比例,一直是努力的方向。但是由于銀和銅中國都比較稀缺,尤其是銅,需求量太大,光是用來鑄錢就無法滿足市場流通,這導致康熙年間長期的錢貴銀賤現象,一兩銀子只能兌換到800文制錢,甚至只有700多文。    官府收稅是用銀子計價,可老百姓日常生活中,白銀的價值就太高了,因此民間普遍使用銅錢,錢貴銀賤現象,影響老百姓生活,官府一直在努力對此進行調控。    直到乾隆初期,這種問題依然沒有解決,各地督撫紛紛報告說錢貴銀賤現象,希望官府鑄造新錢。乾隆九年十月,由于“京師近年以來。錢價昂貴”,大學士鄂爾泰甚至錢法八條,希望遏制這種現象    一、镕銅打造,即收集各類銅,熔化鑄錢;二、京城各當鋪。宜酌量借給貲本銀。派給銀三千兩。聽其營運。將所領銀兩。存留作本。每一日交制錢二十四串;三、官米局賣米錢文。每局各給銀二千五百兩作本。收買米石。將賣米錢。三日一次。赴市易銀交部;四、京城各當鋪。現在積錢。宜酌錢數送局,每大當一、徹出制錢三百串。小當一、徹出制錢一百串。俱自行運送官局。交局員發賣。陸續易銀給還;五、錢市經紀。宜歸并一處。官為稽查。以杜擡價;六、京城客糧店。收買雜糧。宜禁止行使錢文;七、京城錢文。宜嚴禁出京興販;八、近京地方囤錢。宜嚴行查禁,不許囤錢至一百串以上。    這八條方法,在于增銅錢數量,打壓昂貴的錢價,甚至希望收集各種銅器,融化鑄錢,把官府的銀子借給當鋪經營,讓當鋪把銅錢交上來給官府,還讓官府的米局,賣米的錢三日一次上市場上換銀子,將制錢盡快流入市場,還要嚴查囤積銅錢的現象。古代這些文官對經濟學原理的認知還是有一些的,雖然比不上后世的專家,但比普通人還是強很多的。    可惜事與愿違,這些方法治標不治本,政策手段能打壓的了一時,等市場適應了政策,反而會出現報復性反彈。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定结县| 武邑县| 榕江县| 疏附县| 宝清县| 济宁市| 沙河市| 新昌县| 蒙城县| 晴隆县| 禄劝| 凤阳县| 电白县| 玉门市| 呼伦贝尔市| 孝昌县| 洛南县| 常熟市| 邢台市| 专栏| 泰顺县| 泰和县| 海门市| 抚远县| 友谊县| 察隅县| 安乡县| 永泰县| 定南县| 隆尧县| 曲麻莱县| 留坝县| 永城市| 肥城市| 杭州市| 邯郸县| 饶平县| 霍山县| 错那县| 河曲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