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六節 北京之戰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或許是低估了北京城墻的防御能力。水印廣告測試   水印廣告測試    周瑯記得馬卡斯說的那句,火藥的出現打破了貴族統治的城堡。可實際上二戰時期,城墻依然起到了相當的防御作用。中國有一個歷史時期,從北京到小縣城都在拆城墻,也有一些學者和地方官員試圖保住城墻這種重要的文化符號,想盡了各種辦法,其中以西安人的點子最奇葩,當地軍事學者提出了一個理論,認為城墻可以防原子彈。    防原子彈是個笑話,可防一下18世紀的步兵炮效果可就強多了。周瑯炮轟了十天,轟出了十幾道裂縫,可看城墻垮塌還是遙遙無期。他不由得奇怪,難道歐洲的城墻不經轟,中國的城墻更堅固?歐洲的城墻主要以磚石砌筑,理論上來講強度更高。中國城墻是以夯土包磚的方式修建,造價要低廉很多,這也是為什么全國上下可以修建幾萬座城墻了。    夯土肯定是沒有石頭堅硬的,但夯土更容易吸收炮彈的沖擊,也許正是這一軟一硬的設計,讓周瑯的重炮遲遲無法建功。    如果北京城的官員還組織人手加固城墻,填補缺口的話,那就更不好打了,本來就轟不開,對方還填補的話,得什么時候能轟塌這座城啊。    部下們比周瑯更著急,北京就在眼前,大功唾手可得,誰能冷靜的下來,馬大雷甚至請戰要架云梯攻城,愿意立軍令狀,他說他的兵都是胸甲護體,刀槍不入,不怕清軍的鳥銃、弓箭。這純粹是扯淡,弓箭或許不怕,清軍的鳥銃打在胸甲上也是一個窟窿。    還有各種其他注意,比如夜襲了,挖掘隧道了。    挖地道這個方法周瑯仔細考慮過,但最終放棄了,因為北京的護城河太深了。    這是都城,而且是一個地理位置不那么好的都城,為了向這里輸送物資,明清兩代人可是廢了大力,經常性的淹沒兩淮農田就不說了,關于北京附近,明朝時候引白河水疏通運河,康熙時候治理永定河,把這些水系都跟北京護城河溝通了起來。尤其是永定河,以前叫做無定河,因為經常泛濫,康熙治理后改名永定河。有這些自然河流的水流輸送,北京護城河水量充沛,尤其是東護城河是常年作為運河使用的。    也不是不能挖掘地道,可得先排干水,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專業性上能不能做到,人力就無法保證。難怪古代圍城戰,動輒數十萬大軍常年累月的包圍。    周瑯也不搶時間,直接進攻北京,已經是最快速滅亡清朝的辦法了,按照管理,都城失陷都是作為亡國的標志,就算有宗室割據,那就算另一個朝代了,比如東晉、南宋、東漢、南明,都是都城被占,宗親偏安建國。    老百姓一旦認同這個王朝滅亡了,那么割據的那些勢力就不難滅掉了,周瑯有機會傳檄而定天下。    但圍困北京,周瑯也沒有底氣,他不清楚北京的存糧情況,一座都城的存糧不可能少,乾隆年間又沒有遭遇大災,滿清官府一直有購買糧食的制度,雖然各地都有腐敗現象,導致官庫空虛,可這是北京,皇帝眼皮子地下,總不能官庫也是空的吧。    如果要在北京耗上一年時間,那就失去了突襲的意義,還不如當年朱元璋那種,先剪除羽翼,最后在打北京來的快呢。    可惜嘉慶不是個逃跑皇帝,他要是一跑,這事情也就簡單了。    嘉慶為什么不跑呢?    國君死社稷嗎?    如果嘉慶因為對北京城防有信心,他估計就不會跑了,而且周瑯越是陷入持久戰,他越不會跑了,即便城里糧食緊張了,嘉慶也不會餓肚子,相反逃跑反而可能被抓到。    如果是等待援軍的話,周瑯打北京本就有圍點打援的考慮在里面,跟清軍野戰一直都是最有效消滅對方的方式,攻擊一座座城池,是最沒有效率的方式。如果包圍北京,能讓滿清把全國各地的軍隊調來北京跟周瑯決戰,那也不是壞事,省的他一處處城池打過去,還不知道猴年馬月能打完呢。    可打到現在,援軍遲遲未至,周瑯也不知道是嘉慶沒有下勤王詔令還是他們根本就沒有援軍了。    總之各種信息不透明,讓周瑯無從判斷采取何種措施。沒有更好辦法的情況下,只能繼續漫無目的的讓大炮轟擊,慢慢消耗北京城的耐久吧。    圍城二十天之后,終于有了變化,城墻還是那個樣子,又多了幾道裂縫,卻離垮塌還很遠,是城西留給嘉慶君臣逃跑的方向,北京城的老百姓在出現了逃亡的情況。    周瑯沒有封堵城西,探馬還是布置的,他們抓回來了幾個百姓,看模樣不像是窮人,雖然穿著破衣爛衫,可一個個都富態的很。    審問之后才知道,這些人確實是北京的富商,而不是窮人。周瑯這才知道,清軍并沒有放開城門讓百姓出城逃亡,他們是買通了守城的八旗兵私放他們出城的。他們說城里明碼標價,一百兩就可以買到一張出城票,有人專門辦理這項業務,給了錢,他有辦法帶人出城。    這群八旗大爺,生意做的倒是不錯。    嘉慶沒有讓百姓出城,說明兩個原因,有可能是北京城存糧真的很多,嘉慶有恃無恐,不擔心饑民動亂,也有可能是打算最后關頭驅百姓守城,這兩個結果那個對周瑯來說都不是好事。    詢問過富商城里的情況,對方表示全城戒嚴,問他糧價問題,他說官府查封了所有的糧商,現在一律平價買賣,按人按天買糧,倒也勉強能吃飽。    從富商身上問不出太多東西,周瑯就直接把他放了。    之后幾天,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城,大多是富裕階層,老百姓可買不起出城票。    戰局陷入僵持。    這是一種雙方互相的焦慮。    正所謂關心則亂,正因為關心,反而雙方都理不清頭緒。    周瑯四處尋找北京城弱點而不可得,在朱珪眼里北京城卻是處處破綻。    援兵不是沒有,朱珪不敢調動,他的部署之前也是一直參考了朱元璋北伐路線制定的,徐達第一步是從兩淮攻打山東,所以朱珪在江淮和山東都做了防備,重兵壓在揚州一帶,并且準許官兵在作戰不利的情況下,可以后撤到徐州,目的是保衛山東。按照朱珪的看法,兩淮過于靠近江南,敵軍重點進攻之下,江淮很難守住,所以準許后退,拉長敵人的補給線。可朱珪這個口子一開,結果給前線清軍制造了撤退的借口,大踏步往后退。    徐達占領山東之后,選擇攻取河南,然后是潼關。河南無險可守,但潼關卻是幾千年來最有名的險關,歷代正面攻取的成功案例極少。所以朱珪讓陜甘清軍重點布防潼關,只要敵人攻不下潼關,就要防備陜甘精兵從出關攻擊河南,只能留守重兵在潼關之外圍堵。所以只要潼關在手,敵人就不敢放心攻打北京。    另一個重點布防地區是荊襄,荊襄不失,則河南、山西、四川和湖南,甚至云貴,都能連為一體,大半江山就在大清手里握著。荊襄丟失則數省零散,敵人逐個擊破,易如反掌。所以朱珪調川楚大軍布防荊襄,湖南、云貴大軍協防。    這些軍隊都不能動,而且也沒有動的意義,北京城防衛力量足夠了,超過二十萬人駐扎北京,如果守不住,援兵來了同樣守不住。增加人只是增添更多后勤負擔而已。    陜甘、川楚的精兵也并不比北京的強,這一點朱珪很確信,因為他調動了一部分鎮壓萬白蓮教的大軍在北京布防,先后參加了天津和通州之戰,這些軍隊的表現確實比舊八旗兵要好很多,可依然無法抵達賊軍,尤其是張家灣野戰,徹底打掉了朱珪的信心。    通過俄國人,朱珪了解到,敵人并沒有什么特別明顯的缺點,要打敗敵人,只能比他們更強,除此之外沒有取巧之處。    跟尼古拉感受到的不同,朱珪并不覺得自己不通軍事,他早就讀過兵書,這幾年讀的更多了,加強訓練,嚴明軍紀,這些他都做到了,還打不過敵人,只能說非人力所能為,或許是天命。到了這種時候,朱珪腦子里都沒有出現過讓俄國人幫忙練兵的想法,而尼古拉認為這是他們最明智的選擇。甚至尼古拉認為,對方應該請自己去指揮清軍。    朱珪對夷人的不信任心理,以及偏見,讓他根本就產生不了這種想法,他所能想到的,依然是據城死守,只是朱珪明白久守必失的道理,哪有攻不破的城池。只希望賊人后勤供給不上,不得不撤兵。    所以朱珪想到唯一主動的應對之策,就是在后方招募猛士,騷擾敵人糧道。    朱珪不相信賊人依靠不穩定的海路,能長期在北京作戰,賊人一定會在周邊征糧,肯定早就弄得天怒人怨,只要稍加鼓動,百姓必然四處起事。官府如果能夠加以合理引導,以官職、重賞相誘,必有猛士響應朝廷號令,誅賊保國。    不過不等朱珪看到他在后方招募猛士的策略起到作用,一聲轟響,朝陽門的城門樓子倒塌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旅游| 广德县| 黄浦区| 屯门区| 内乡县| 故城县| 通山县| 湟源县| 北宁市| 齐河县| 璧山县| 清镇市| 晋城| 临清市| 玉林市| 双流县| 汾阳市| 大港区| 射阳县| 台北县| 高邑县| 岐山县| 瑞丽市| 和平县| 林芝县| 乐陵市| 靖远县| 堆龙德庆县| 东丽区| 淳化县| 胶州市| 阿克苏市| 隆化县| 安乡县| 白朗县| 东明县| 鄯善县| 平罗县| 弋阳县| 敦煌市| 和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