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正文 第一百八十節 周邊傳統國家 1

作者/狂人阿Q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    其實以中國的體量,猶如一顆恒星,想不獲得周圍的關注都是不可能的。中國天生就自帶光環,從古至今都站在聚光燈下。    所以關心中國政治格局變化的國家多的是,西方國家通過他們的商館密切關注,但也僅限于關注,局限在利益層面,只要這種變動對他們的實際利益不造成影響,他們并不太在意誰在中國執政。    可對中國周邊國家來說,那影響就太大了,相比跟西方只有經濟利益關系,中國的任何變動,對周邊國家造成的影響是全方位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等都是周圍國家關注的焦點。    所以當周瑯攻取江南后,日本、越南、朝鮮和琉球這些傳統的華夏文明圈國家,已經開始考慮中國改朝換代的問題。周瑯攻取福建之后,日本就表達了善意。琉球斷絕了跟滿清的朝貢貿易,絕不僅僅是因為海路變得不暢。越南的西山王朝和阮氏王朝都跟周瑯建立了貿易聯系,但也僅限于此,沒有政治層面的互動。    當周瑯攻取北京的消息傳開,這些國家馬上就決定要派出使臣來朝賀,確定新的中原王朝跟他們的關系。    其中最積極的是越南的阮朝,他們在跟西山朝的內戰中,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不出意外很快就會一統越南,按照傳統,他們想取得合法地位,必須得到中原王朝的冊封。    朝鮮同樣如此,李氏家族想要繼續合法統治朝鮮,就必須得到中原王朝的承認和冊封,冊封的地位都不太高,比如在明清兩朝朝鮮國王只是一個郡王的爵位,清朝那些鐵帽子如果去了朝鮮,朝鮮國王都得下拜。    日本并沒有這方面的顧慮,因為由于地利原因,他們跟中原王朝始終若即若離,文化上主動親近,政治上一直防范。他們的法理上并不是中原王朝的藩屬國,至少在幕府時代,他們已經不需要從中原王朝取得合法地位了。    因此當周瑯攻取北京的消息傳播開后,朝鮮、琉球、越南紛紛打算派遣使臣來朝賀,日本則保持了沉默,僅僅盯著這個新王朝的一舉一動,不過對去日本貿易的中國商人比以前寬大了一些,一些沒有信牌貿然闖入的商船,也不再像以前那樣驅逐或者扣押,而是開始允許他們出售部分貨物。    但俄國人的到來,比這些國家都快,不僅僅是因為俄國跟中國同樣是鄰國,最重要的是俄國一直在北京有據點,他們自認為這是常駐外交人員,清朝并不承認這一點,清朝也沒有常駐外交人員的西方式觀念。不過這也不一定是純粹西方的制度,戰國時期的中國,列國同樣會派遣常駐使者去其他國家,在各國都有本國的驛館。    俄國人尼古拉請求面見周瑯,周瑯恰好就在北京,理所當然就接見了。    尼古拉并沒有表示對周瑯政權的承認,他只是希望維持他們跟清朝的舊有貿易關系,不希望中國的政局變化影響到商業往來,這一點周瑯給了他們保證,繼續允許貿易存在,包括未來大周一統中國,也不會斷絕貿易。    至于承認周瑯政權的合法地位,俄國人沒提,周瑯也不在乎,承認合法地位,常常被西方人作為政治武器來用,可中國傳統的合法性,至少在中國并不是如此,最早的合法地位,是通過周天子的冊封;陳勝吳廣起義之后,就“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了,從此統治的合法性開始授命于天,所以祭天祭祖的登基儀式文人們才那么看重。中原王朝通過祭祀天地取得合法性,而周邊小國,則以中國的金冊冊封作為合法性來源。這就是傳統的宗藩體系,是東方的外交文化。    俄國人不承認周瑯,周瑯還沒承認俄國呢。在這個外交標準都是以我為主的時代,周瑯并不需要西方的承認。他會向西方派遣使臣,從而加強中西之間的聯系,但也不存在完全接受西方外交的因素。而是還原戰國的傳統,在程序上也不可能完全跟西方一樣。    深秋落葉后,周瑯就南下了,不是為了窩冬,否則他不會去南京,而是直接去廣州了。    攻破北京之后,天下大勢就完全向大周政權傾斜,他不需要在親征了。留幾員大將,分路出擊,足以取天下。    回到南京,是為了開展政治革新,同時接見各國使臣也要在這里進行。    王輔茞等文臣認為這個程序十分重要,就好像越南等小國,需要通過得到冊封來獲取合法性一樣,相對的,得到小國的朝貢,其實也是中原王朝加強自身合法性的方式之一。人有被人認可的心理需求,到了國家層面其實也一樣,你祭個天,就真的感覺自己合法了?大多數王朝還希望得到鄰居的認可。    最先到的是朝鮮使者,他們先去了北京,得知皇帝已經南下,又輾轉來到了南京。    周瑯高坐金鑾殿,完全按照傳統的程序,跟朝鮮使臣會面,對方三跪九叩一個程序都沒少,周圍文臣排成兩列,神情肅穆,仿佛這是多么重要的東西一樣。    朝鮮使臣接著宣讀賀表,用的是標準的北京官話。賀表的內容,除了肉麻的稱頌周瑯驅逐胡虜之外,就是表達朝鮮對大周的恭順,通過“臣玜(朝鮮國王李玜)拜首”等字眼來表達。    洋洋灑灑幾千言的賀表,稱頌的肉麻話就占了八成,有稱贊周瑯赫赫武功的,有嘲諷滿清胡虜命運的,有表達朝鮮忠誠的,擠干水分,希望得到冊封,兩國和睦相處的內容,就只有幾百字。    此時的朝鮮剛剛經歷過他們歷史上的一個盛世,當然朝鮮所謂的盛世,絕不是什么武備強大之類的,他們的武備在豐臣秀吉時代就已經徹底腐朽了。盛世指的是政治較為清明,經濟發展較好,僅此而已。    造成的原因是,之前的兩任朝鮮國王,英祖和正祖在任時間都比較長,傳統王朝時代,國王的執政時間長短對政治穩定影響很大,朝鮮英祖從年做了五十多年國王,正祖又從1776年做到了1800年,長達二十多年,倆人都是中年繼位,連續執政長達七十多年,如此長時間的穩定,自然會帶來社會相對安定,文化空前繁榮,士農工商全面發展的一個穩定時期。    所以這個歷史在朝鮮歷史中很重要,朝鮮人將其稱作“英正時代”,甚至有朝鮮的文藝復興時期之說。    這個時代,朝鮮人的心態開始膨脹,本就不太認同滿清的朝鮮文人,開始將中國這一時期發生的地震、彗星、水旱蟲災等現象加以夸大,看成是“胡兒無百年之運”的征兆。他們期待著滿清像元朝那樣做不到百年而亡。    還有一個不自量力的想法,朝鮮王朝的一部分士大夫強調華夷之辨,以中華正統自居,如果滿清百年而亡,那么朝鮮是不是可以取而代之?    朝鮮人開始為此做準備,在乾隆五十二年,朝鮮備邊司規定“挾帶雜文書及我國書冊者,杖一百,流三千里”、“凡系書籍,涉于左道不經、異端妖誕之說,及雜術方書,一切嚴防。無論譯官及三使臣所屬,如有潛貿之事,即其地摘發,燒火狀聞。犯者置之重辟”,開始禁止中國出版的理學、音韻、詩文、經書、史集、天文、地理、政典、等書籍。這是朝鮮人在文化上不再依附于中國的心態表現。    可惜這個“英正時代”幾乎跟乾隆時代一起開始,也一起結束。乾隆死了沒幾年,朝鮮正祖也死了,繼位者還不如嘉慶,是一個1790年,今年才十一歲的孩子。歷史上,朝鮮從此開始進入了動蕩的政治時代,繼位者總是幼兒,權力被權臣掌控。    就在英祖晚期,西方天主教開始傳入朝鮮,因為朝鮮禁止洋人進入。天主教就以中國為跳板,通過派遣跟朝鮮人長相一致的華人進入朝鮮傳教的辦法,去傳播天主教的思想。來到中國的朝鮮人,也有通過在中國受洗的方式入教。比如朝鮮使者李承薰在北京天主教南堂領洗為天主教徒,教名伯多祿(彼得)。    大量中國傳教士進入朝鮮,導致朝鮮政權的警覺。1791年,中國傳教士周文謨潛入朝鮮開始傳教,入教信徒有兩班顯貴,也有卑賤的士卒。朝鮮政府將天主教視為邪教,不斷逮捕處決教徒。    為了搜捕中國傳教士,對朝鮮信徒進行逮捕、拷打。為了保護朝鮮教徒的安全,周文謨向朝鮮政府自首,于1801年4月19日在漢城被殺。    史稱“辛酉邪獄”。    這些情況周瑯剛剛了解到,如果他想找麻煩,可以以殺害中國國民的理由,興兵問罪。    事實上,西方宗教的傳入,確實給傳統東方國家造成了很大的沖擊,日本、中國、朝鮮都先后有類似的政治打壓行動,康熙在中國全面禁止耶穌會傳教;日本戰國時代結束之后,看到本國天主教勢力竟然派船去歐洲尋求援助,結束戰國時代的豐臣秀吉開始禁教,之后天主教在日本發動了叛亂,被幕府血腥鎮壓之后,不但全面禁止天主教,還斷絕了跟葡萄牙、西班牙的貿易交流,西方國家中只有不傳教的荷蘭允許繼續跟日本貿易;越南的天主教傳播也很厲害,阮氏王朝能夠擊敗西山王朝,就是在法國傳教士的幫助下成功的。    之所以中國、朝鮮、日本都禁止天主教傳播,主要是擔心百姓跟外部勢力勾結,朝鮮給教徒扣的帽子是,“無君滅倫”、“招寇賣國”,日本也差不多。    越南因為戰亂,跟之前日本天主教在戰國時代能發展出幾十萬上百萬人一樣,也傳播的很廣泛,而且政府無力阻止。后來阮氏一統越南之后,也開始效仿中國、日本、朝鮮等國,禁止天主教傳播。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校花的貼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镇宁| 古浪县| 高州市| 扎囊县| 仁布县| 大城县| 富锦市| 华宁县| 德保县| 资溪县| 平潭县| 奈曼旗| 革吉县| 姜堰市| 南涧| 鄂州市| 庐江县| 阜平县| 新龙县| 铁力市| 太白县| 德清县| 河间市| 萝北县| 邵阳市| 达孜县| 凌源市| 郑州市| 吴旗县| 柘荣县| 绿春县| 崇礼县| 克山县| 垫江县| 连南| 游戏| 吉木乃县| 延长县| 怀仁县| 双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