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再說王氏一大早,帶著琦嬌坐車到了自己的娘家。母女經年不見,自有一番親熱。王老夫人有一子兩女。大兒子任江州知府,自己帶著姨娘在任上,子女都隨著其妻賈氏在京城侍奉雙親。王氏的長姐嫁與威遠將軍,正與丈夫在西部邊塞。王老夫人見了琦嬌,愛如珍寶,連自己的親孫女都靠后了,賞了一大堆東西給琦嬌。王氏也有若干見面禮帶給母親、大嫂和侄女。大家寒暄畢,王氏因要與母親說話,就打發琦嬌去和哥哥的女兒敏華一起玩。她大嫂賈氏見這情景,也知道這母女有體己話說,就借個緣故走開了。
“淑芳,這幾年在山東怎么樣?姑爺對你還好?”
“好著呢。”王老夫人一見自己女兒面色紅潤,就知道她所言非虛,當即放下心來。
“沒想到你這一去就是六年,可恨你哥哥、姐姐也走了,就剩下我一個老婆子。”說著嗚咽了起來。王氏趕忙勸慰母親。
“母親,這不是回來了嗎,你別難過,哥哥應該也快回來了吧。”王老夫人吸吸鼻子,說道:
“你父親說過了年就想辦法將你大哥和你姐夫調回來。”
“父親不是怕太招搖了么?”
“那時候的確是怕,可現在不同了,需要手底下有人。前一段時間,你父親不是還給姑爺送信兒,幫著多拉攏些人手么。”
“難道父親現在已經支持……”
“壽王殿下。他生母是當今四妃之一的寰妃,寰妃娘娘又和皇后以及淑妃娘娘交好,殿下自己也是廣交朋友,當下,朝廷里歸附他的人不少。”
“原來如此。母親可知道我婆婆是怎么病得,在家里好像都不肯說的樣子。”
“這事說與你倒是無妨,不過千萬不能泄出去。”王氏點點頭,聽母親繼續說。
“原是壽王想招攬你大伯,奈何他滑的象條泥鰍,怎么都不肯吐口。你父親這才出了主意,讓壽王到張家去提親。”
“這卻是為何?”
“那張贊早已與禮部尚書的董家說定了,將其長女說與董家的嫡長子,就差下定了。”
“大嫂這手腳到快。”
“還有呢,這些年你不在京中,不知道這壽王妃悍妒異常,不過幾個月工夫,壽王府就抬出去好幾口棺材。”
“這壽王妃是哪家女兒,這般跋扈?”
“壽王妃是先鎮國侯的獨女,鎮國候在八年前與西戎打仗的時候陣亡了,圣上體恤忠臣,特下旨封其獨女為昭華郡主。而且太后沒有女兒,對她也很是喜歡,三天兩頭將她召到宮里常住,圣上也不時有賞賜,風光得很。誰想到倒養了這個驕橫的性子出來。”
“那壽王能忍了她?”
“怎么不能忍,本來壽王能娶到昭華郡主,也是費了千辛萬苦的,聽說宮里的宸妃娘娘在圣上身上下了不少功夫,圣上才松口的。畢竟那么在太后和圣上面前得意的人,誰不想娶。這壽王巴結還來不及,怎么會逆了王妃的意思。”
“沒錯,娶了這位郡主豈不是在圣上面前又多了一個露臉的機會。”
“所以呀,這京城中的人家那個敢把女兒送到壽王府去。因此這壽王一提親,你大伯就慌了手腳,想跟董家下小定,可是壽王早跟董家打過招呼。董家哪敢拂了壽王的面子。沒奈何你大伯只得應了。
“包括親事?”
“那倒沒有,你大伯能答應就是不想女兒嫁進王府,又怎么會同意。不過他沒想過,這丫頭也就算毀了。聽說最近急著給女兒說親事,可是都沒成。畢竟出了這樣的事兒,誰家敢要這樣的媳婦兒,依我看只能等事情淡了些吧。”
“怪不得回來沒見大侄女,原來是這么一個緣故。”
“養女兒不容易,以后琦嬌的事兒你可要上些心,萬不可出什么差池,女孩兒家那怕不是自己的問題,也是要命的。”提起琦嬌,王氏就將回京路上碰到齊國公夫人的事兒說給母親。王老夫人聽罷,
“那齊國公府倒是數一數二的好人家,后宅清凈,但是要是以貴妾的名義嫁過去,姑爺肯定不愿意的。”
“可是終究是能扶正的。”
“這話畢竟不好說,一是能不能扶正只是李夫人一面之詞,國公爺、世子是什么態度還不知道,另一方面進門的時候畢竟還是個妾,就怕張家拉不下這個臉呀。這事情娘覺得還是緩緩,從長計議吧。姑爺那邊可以慢慢透個風,再想辦法得到李夫人那邊的準信兒。”
“是,母親說的對,我是太著急了些。”王氏忽又想起,就問道:
“母親,那齊國公府是哪邊的?”
“這為娘卻也不知道,齊國公,一心只負責京師的安危,深得圣心,倒是各家想拉攏的對象,但是他家那樣的位高權重,又不似一般人家輕易動得了的。而且他又只有一個嫡子,且早早成了親,聽說還是孤女一個,所以很難和他家拉上關系。”
“聽說國公爺還有一個侄子?”
“是,不過也沒多少人愿意將女兒嫁給他?”
“怎么說?”
“說是長得清俊的很,一表人才的,但是心里是個糊涂的。靠著國公府那棵大樹,卻是一介白身,整日里跟京城中那班浮浪弟子混在一起,聽說跟現在京城里名頭最響的什么梨落姑娘還不清不白的。倒是與福王爺交好,可是誰人不知福王爺是最不得圣上待見的。”
“京城里也有這樣金玉其外的糊涂孩子。”王氏想起曾說給琦玉的黃達,不僅暗笑。
“你那個繼女還老實?”王氏聽見母親提起琦玉,氣不打一處來。
“母親,快別提了,說起來真真氣死我。本來前幾年,她還算聽話,可誰知道越來越不像樣子。不但挑唆我和我們老爺,甚至還欺負琦嬌。我這才決定給她找一門親嫁掉算了,拼著婆婆罵我一頓。剛巧布政使夫人娘家的侄兒到了山東,年紀輕輕就已經是舉人了,兼又長得是**倜儻的,還是布政使夫人親自保的媒。可是這丫頭不知道不知道給我們老爺灌了什么**湯,我們老爺硬是不答應。”
“你怎么連這點子手段都沒有了?不過是給小丫頭說個親么。”
“母親,您不知道本來是想生米煮成熟飯,可是誰想天不從人愿,煮熟的鴨子飛了。現在我都不知道里面的情形,是誰幫了她。現在回京了,我婆婆根本不讓我插手她的事情,整天帶在身邊寸步不離的。”
“一個小丫頭也就罷了。你那幾個姨娘怎么樣?”
“梁姨娘懷孕了。”
“你說說你干得什么事兒,娘給你的藥沒用嗎?”
“每次跟老爺在一起后的第二天,就叫陳媽媽煮了藥給她,誰知那次出了問題,就懷上了。”
“那個老陳也是個沒用的,這要是生了個哥兒,看你怎么著?”
“母親,我把那味藥給她們兩個都用上了,沒意外的話,那個賤婢很快就會小產了,至于那個丫頭,回頭就算嫁得再好,生不出孩子,還能得意到哪兒去?她們不會有好日子過的。”王氏盡管坐在母親的身旁,但是那怨毒的眼神似乎要將那兩個人穿透一般。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