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福王安排了人手在城中的茶寮酒肆,傳揚別的州府在征收軍餉的時候如何如何,說的大家驚恐不已。雖然說出來的話有些添油加醋的成分,但是也和實際情況相去不遠。再加上也有從外面來的人帶回來的消息,更讓城中的人信以為真。
由于這些消息的鋪墊,濟南城中人人自危,尤其是那些手有余錢,家有存糧的富戶,更是害怕福王下令強行征繳,讓自己吃個大虧。可是誰也沒想到就在這個時候福王竟然出了一個借錢的告示,將大家那顆不安的心一下子就穩住了。
把錢借給王爺,還有利息可拿,借的多的還能免除來年的徭役,跟別的地方相比這簡直是天大的好事,都讓人不敢相信,于是大家也都處于觀望的狀態。可是大家看著城中最大的當鋪——升隆當鋪的大掌柜,率先出借了五千兩銀子給福王爺,當時就拿到了免除兩年徭役的批文,于是紛紛動了心,搶著借錢、借糧給福王。
就這樣福王終于將給朝廷的軍餉湊得差不多了交給了朝廷,皇上還不滿意,覺得福王沒有按他的要求完成任務,但是聽說福王都是向城中富戶籌措的,因為糧倉中的糧食已經賑濟災民了,皇上也就不好說什么了。可是看了其他地方交來的軍餉之后,他又有些感激自己的這個弟弟了。因為湊不齊皇上要求的數量,便有弄虛作假的現象出現。交來的糧食有陳年發霉的,數量不夠的。舉不勝舉。皇上就又下令處置了一批官員,這也讓很多人認為當今是一個暴君。
終于經過一個多月的準備,糧餉已經基本湊夠。于是皇上下旨封李端為征西大將軍率領十萬大軍即刻出征。
李端的妻子黃氏臨盆在即,聽到丈夫出征的消息,自然是萬分不舍,但是皇命難為,只能忍悲為丈夫整理行裝。連氏一聽到兒子又要出征的消息,一下子就病倒了。齊國公也沒有辦法,只能一遍又一遍地叮囑李端一定不能冒進。絕不要情敵。一面又安排穩重可靠的家將跟李端一起出征,也好有個照顧。
出征的那天,皇帝率領百官親自在城門外為將士們踐行。此番。皇上將場面鋪排的很大可以說是煞費苦心。這樣做的目的除了是給大元帥李端壯行之外,但更深層的意思,則是為了證明其堅持武力驅除蠻夷的英明決策。
可是這天天公偏偏不作美,下起了小雨。空氣中透著一股子清冷的味道。給這一場踐行的典禮添上了些許蕭瑟悲壯的意味,不知道是不是預示著什么。城中的百姓也從四面八方涌來,聚集在不遠的山丘上,想要目睹一下年輕將軍的風采。
只見李端一身黑色的皮甲,外面罩一件火紅色繡金線的披風,面龐堅毅,身姿英挺如同戰神一般。李端向皇上拱手為禮道:
“陛下,微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禮往陛下贖罪。” 皇上說道:
“無妨。”說完轉身從后面宮人捧著的托盤中,拿起酒壺。到了三杯酒,然后拿起一杯,向李端道:
“李將軍,愿你早日得勝歸來。”
“陛下放心,臣一定蕩除敵寇,保我天朝太平。”李端接過皇上手中的酒杯,一飲而盡。
“好,朕就在京城等著大將軍的好消息!”
皇上說完又將酒遞給李端。李端連飲三杯,覺得心中一股豪氣頓生,挺身向皇上一拱手,便瀟灑地飛身上馬,大喝一聲:
“大軍出征!” 便見甲胄鮮明的兵士踏著整齊的步伐向西行進。
皇帝佇立了許久,直到隊伍消失的不見蹤影,才起駕回宮。
李端率領的大軍行了數日,和其它幾路人馬會和之后,繼續向西進發。但是因為大隊人馬,行進十分緩慢,害怕貽誤戰機李端不由地著急起來,便和手下幾個將軍商量,派出一部分先遣部隊,先行趕往邊城慶城,一探敵人虛實。
第二天一早先遣部隊就在先鋒官于洋的率領下出發了。根據以往戰蠻夷的經驗,大家都覺得這次取勝應該也不成問題,說不定還沒等到大部隊趕到,戰事就已經結束了。
誰知道過了將近一個月的天氣,傳回來的戰報,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整個先遣部隊已經全軍覆滅,只剩下先鋒官和二十幾個士兵報了回來。去了兩千人馬,只剩這幾個回來,李端的臉色難看之極。一氣之下,將先鋒官關了起來,任眾將怎么求情也沒有用。
但從先鋒官的口中,大家也了解了一些關于慶城的事情。番邦的首領叫英吉楚才,這次將幾個小的部落統一之后,建立了一個國家叫大秦。此人手下有十八勇士,個個都是身懷絕技,十分英勇善戰。這一次先鋒官于洋就是敗在十八勇士之一的吉格里手下,而英吉楚才自己不僅驍勇善戰,更是善于謀略,短短一年天氣已經整合所有部落,建立大齊,隱隱有與大夏抗爭的趨勢。
李端看到首仗敗北,心中郁悶,擔心挫了士兵的銳氣。便決定親自帶領一支精銳,先會一會這個吉格里。眾將都覺得不妥,認為中軍主帥貿然出戰,若有萬一,實在不好應對。李端聽了大家的話更是氣惱,這不是明擺著不相信自己能取勝嗎?便執意要去。眾將攔不住,李端便點起三千軍馬直奔慶城而去。
且不說李端去慶城,只說留在京城的世子夫人黃氏本來離產期還有一個月,但是因為李端的出征的事情黃氏著急擔心動了胎氣,這天晚上忽然肚子疼,把一眾的丫鬟婆子急的團團轉。還好黃氏的奶娘雖是經過事情的,先鎮定了下來。一面派人去稟報國公夫人,一面派人去叫穩婆。
這一次國公夫人連氏對于媳婦的重視程度與前面的錦娘不可同日而語。早早就派人挑選穩婆,請了京城里最好的穩婆,最近就接在家里住著以防萬一。而且從庫房里取出家里藏著的超過百年的老參準備著,以備不時之需。至于奶娘也是物色了好幾個,等著到時候選個合適的。
也幸好連氏之前準備的周全,這時候黃氏突然發動,也還不至于手忙腳亂。否則依連氏現在的樣子,那就措手不及了。連氏自從知道李端出征的消息就病了,這斷斷續續七八天了也還沒好利索。連氏接到丫鬟的稟報,只能強掙著起來到兒子的院子來看看,畢竟這是她心目中的第一個孫子。而且先前見過黃氏的人都說她肚子尖尖的,一看懷的就是兒子。
國公爺不放心連氏,也跟著一起過來。到了李端的院子一看,穩婆已經進去了,院子里的丫鬟婆子到都是井井有條地燒水,準備草木灰白布什么的,這才稍稍放下心來。裴媽媽看著連氏的精神不好,就說道:
“夫人,世子夫人這是頭胎,有的折騰,沒那么順利,你和國公爺要不先去歇歇。”連氏一想也是,總不能就和國公爺在一直坐在這里干等,于是就讓丫鬟將東偏房收拾出來,和齊國公先去歇一歇。
黃氏生產是在穿堂上的一個小房間里,這時候的她躺在墊了草木灰的床上,身邊圍繞著兩個穩婆、自己的奶娘還有丫鬟。但是她最想看見的那個人不在這里,雖然兩個人一直是客客氣氣的,但是這時候的她還是覺得想有一個依靠在身邊。
身體里傳來的一陣陣疼痛,讓黃氏不由地叫出了聲。自小嬌生慣養的她,什么時候受過這樣的罪。她的奶奶在一邊看了也心疼,這是她自小養大的,就跟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
“小姐,這時候一定要忍住,要不然沒了力氣,一會兒怎么辦?”奶娘一急,連稱呼也忘了,直呼黃氏小姐。
“奶娘,我疼得快要死了。”
“快別亂說,小姐一定長命百歲的。”
在疼痛的間隙,丫鬟們又端上來一碗參雞湯,喂給黃氏。就這樣一直折騰到第二天早上天蒙蒙亮的時候,在就等的心急火燎的國公爺和連氏才聽見一聲響亮的嬰兒啼哭的聲音。老兩口對望一眼,終于放下心來。連氏一疊聲吩咐裴媽媽快去看看是男是女。
不一會兒,穩婆抱著孩子,裴媽媽跟在后面進了東偏房。連氏看見裴媽媽低著頭,便有些不好的感覺。只聽那穩婆說道:
“恭喜國公爺,國公夫人,世子夫人生了一個千金。”連氏這時候去看齊國公,只見他的笑容凝結在臉上,眼睛里充滿了失望。連氏自己也是一樣,但是一見黃氏的奶娘也在后面,還是臉上堆著笑:
“快過來讓我看看,我的寶貝孫女。”裴媽媽這時候也笑著說道:
“先來女兒,再來兒子湊成一個好字。” 連氏也高興起來,
“是呀,老爺您看看這個小丫頭長得可真像端兒小時候的樣子。”
看著小嬰兒粉嫩的笑臉,國公爺臉上雖然是笑模樣,但是心里非常失落,兒子上了戰場,要是留下個兒子,一切都好說。要是有個萬一,連兒子都沒有這以后該怎么辦?這國公的位子要留給誰,那不成不是自己的終究要還回去?(未完待續。。)
: 上一章糊里糊涂把章節名字弄錯了,也不好改,非常抱歉,只能這樣了。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