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李翊接到齊國公的信之后非常矛盾,一方面自己好不容易在這里安定下來,實在不想回京惹一身麻煩。另一方面琦玉現在已經有五個多月的身孕,這時候回京,路上有個萬一,那可不是要自己的命。但是現在國公府的情形,又不容自己袖手旁觀,退一步說要是國公府有了什么事情,自己這個小家也不免會受牽連。
知道了這個消息,琦玉心里難過,她舍不得和李翊分開,但是于情于禮自己都不能阻攔。最后大家商量的結果,還是讓李翊進京,等著事情有了眉目,就盡快趕在琦玉生產前回來山東。
“這是給你做的新衣裳,不知道你要去多久,還是多帶一些吧。”琦玉悶悶地幫李翊收拾東西。李翊停下手里的動作,摟著琦玉的肩膀,
“你放心,幫著大伯父處理完,一定盡快回來,我還想親眼看著兒子出生呢。”琦玉一聽李翊說兒子,便有些不高興佯裝生氣地說道:
“是女兒你就不看啦。”
“當然要看,女兒更要好好疼。”李翊趕緊哄道,琦玉這才高興起來,又指揮著李翊拿這個,拿那個。
“我又不是去哪里,哪里用帶這么多東西。”
“以防萬一嘛。”
“對了,玉兒我已經拜托了福王他們照顧你,有什么消息他們會及時通知你的。萬一有什么事情,就去找他們。王爺跟我象親兄弟一樣,不用客氣。”
“你放心吧。我會照顧自己的,不用擔心,我沒有那么沒用。其實我以前自己能把所有的事情都處理地很好。現在是太依賴你了,把我變懶了。”琦玉看著李翊說道。
“玉兒,你以前過得太苦了,我娶你就是想讓你能好好的,再也不用受到傷害。”李翊動情地說道。
“我知道。”琦玉琥珀色的眼睛中閃著盈盈的淚光,老天是有多眷顧她,給了她一個這樣完美的丈夫。
李翊在母親和妻子不舍的目光中離開了濟南。直往京城而來,不知等待他的又是怎樣一個場面。
連氏知道齊國公將李翊叫到京城,非常生氣。
“這個時候。為什么要叫他回來?”
“現在府里的情況,不叫翊兒回來能怎么辦?皇上現在對我們家十分不滿,怎么個結局都不知道。”
“就憑他,只知道花天酒地的浪蕩小子。能做的了什么?”連氏刻薄地說道。
“你一個婦道人家。不知道就不要多說。李翊并不是你想的那個樣子。這個時候,他要是袖手旁觀,我們可能會更困難。”齊國公反駁道。
“他肯回來也是盯著這個國公的爵位!”連氏生氣地說道。
“我已經想過了,端兒沒有兒子,這個國公的位子遲早都是翊兒的。”
“不可以,做夢!我們可以在族里找一個孩子記到端兒名下。”連氏說道。
“不可能的,我朝律例庶子和繼子是沒有資格承襲爵位的,沒有子嗣的。朝廷就會將爵位收回。難不成我們等著皇上把這個爵位收回嗎?”
“那我們求求皇上。”連氏還懷著一絲希望。
“這個爵位能不能保住還不知道,我能去求皇上格外施恩?”齊國公不無諷刺地說道。
“這次想叫李翊回來。就是看他有沒有辦法能令皇上對我們家的印象改觀,能把祖宗的這個爵位保住。你現在最應該的就是跟他把關系搞好,不要再有什么小動作,免得以后大家在一處的時候為難。”
“我……”連氏滿心失落地說不下去,只能默默接受齊國公的建議,但是心里卻充滿了對李翊的仇恨。
幾天之后,李翊帶著幾個隨從趕到了京城,直奔國公府而來。恰好這天,李端的遺體被運到了京城。說起來當時李端戰死之后,他的頭顱被砍下來掛在慶城的城頭上。而他們的首領英吉楚才本來暫時并沒有和天朝為難的打算,這場仗只不過是想給自己爭取一些時間,并索要一些財物。打下這兩個小城,只是為了給一向自視甚高的天朝一個下馬威,在和談中掌握一些主動權。
所以他特意向天朝的皇帝休書一封,表示愿意和談,為了表現他們的誠意,特意將李端的尸首歸還,并退出了信城。這才有李端的尸體被運回京城的事情。
連氏看見盛放兒子尸首的那個薄皮棺材,一下子控制不住就暈了過去。黃氏也是失聲痛哭,但是經過這么多天,她的心情已經平復下來,這時更多的是對自己遭遇的唏噓和未來命運不確定的難過。齊國公看見兒子的尸體也是傷心,可是眼下還有比傷心更重要的事情,當他得到了李翊回來的消息,便趕緊讓人將李翊請到了書房。
李翊見過了齊國公之后,齊國公就讓他坐下,仆人上了茶之后,就全部退了出去,只剩下他們兩人。
“翊兒,這一次你大哥出事,我們家就只能靠你了,我想奏請皇上,將這個爵位傳給你。”李翊聽到皺了皺眉,說道:
“伯父,這件事情我們已經討論過了,我并不想要這個爵位。”
“翊兒,現在不是任性的時候。你也知道按照我朝的律例,爵位不能由繼子和庶子繼承,端兒連個兒子也沒留下,你要是不要,皇上就會將這個爵位收回去。這樣一來我們這個傳了三代的爵位就要斷送在我手里的,伯父實在無顏一見李家的列祖列宗呀!” 李翊有些不想討論這個事情,按照他的想法沒有這個爵位實際上更好,能夠做個富貴閑人正是他的夢想。
“伯父,這件事情先不說了,不知道您信上所說的棘手的事情是什么,我能幫上什么忙?”
“那就長話短說,是這樣這次你大哥出事情,實際上與他自己也脫不了干系,而且他可能與手下的人相處也不是很融洽,竟然無人愿意為他遮掩。”齊國公也有些面色難看起來。
“大哥到底是怎么出事的?”李翊追問道。
“是他急于冒進,中了敵人的奸計。”說著齊國公就把在戰報上看到的東西向李翊講了一遍。
“這個大秦到跟以前的蠻夷不同,不禁彪悍而且還能用計,的確是不可小看的對手。”李翊若有所思地說道。
“不錯,聽說大秦的那個什么英吉楚才,雄韜偉略,是個十分不凡的人物。”
“既然這樣,他何苦要現在惹怒天朝,給自己帶來禍患,而不是積蓄力量,等著致命一擊。他應該是有其他的目的吧。”
齊國公聽了李翊的話,深佩他能一針見血地看到問題的本質。
“不錯,他現在特意向天朝示好,將端兒的尸體裝殮運了回來,主動退出了信城,并主動向皇上稱臣,表示愿意和談。”齊國公說道。
“他應該是想爭取和談的主動權,索要更多的利益。這樣說來,他倒是更可怕。”李翊說道,語氣倒變得更嚴重了。
“是,可是這都是以后的事情,現在主要的問題是皇上對我們李家很有意見。你也知道這次是皇上登基后第一次用兵,而端兒卻失敗了,皇上的面子上須不好看。”
“伯父的意思是?”李翊這時候才明白齊國公將自己叫回來的主要目的,原來是讓自己收拾這個爛攤子,至于那國公的位子不過是塊誘自己上鉤的肥肉罷了,可是這個誘餌自己并不喜歡,他不禁對齊國公的做法有些反感。
“伯父,可是這件事情不是小事,我又是白身,恐怕沒有什么辦法。”
“翊兒事到如今,你也不許隱瞞了,我知道你并不是像你以前表現出來的那樣一無是處,自從上次你救了你大哥的事情上看,伯父是相信你有能力的。我知道你是有出息的,這個爵位對你可能并不算什么,沒有的話你可能還過得更逍遙,只是你要想一想,要是你父親還在世,難道也愿意看著我們李家傳了三代的爵位丟在我們手上。伯父現在也是沒辦法了,宮里的太妃娘娘雖是有心幫咱們,但是皇上也很難辦,總要做個什么樣子給大臣看吧。”
李翊還想推脫,可是伯父提到了自己的父親,不由得他不仔細想想。于是他說道:
“伯父,這件事情的確難度很大,我只能說是盡力,卻不能打包票。”齊國公一聽李翊的口氣變了,心情大好。
“那是在然,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伯父知道的。”
“那既然這樣,翊兒就先告退了。”
“好,你也累了,先去換了衣服歇著吧。”
“不了,我還是先到大哥的靈前上柱香。”
李翊換了仆人準備好的麻衣,到了李端的靈前。齊國公害怕連氏一激動做出什么不合宜的舉動,便也跟著一起到了靈堂。連氏正和管家商量請和尚、道士給李端做法事超度的事情,李翊聽見說要請一百和尚、一百道士來念經超度,在護國寺還要做七七四十九天法事,不禁皺了皺眉,向齊國公小聲道:
“伯父,這個時候這樣鋪張地給大哥做法事,要是被言官說給皇上,恐怕就不妥了。而且您和大伯母尚且健在,這樣也于理不合。”
齊國公一聽李翊的話這才醒悟過來,晚上的時候跟連氏商量。(未完待續。。)
: 新鮮出爐!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