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推薦:、 、 、 、 、 、 、
琦玉和李翊坐在馬車李翊發現琦玉的臉色有些不好,關心地問道:
“怎么了,不舒服?”琦玉搖搖頭,
“不是,我是覺得奇怪,你雖說立了不小的功勞,可是跟皇上給你的封賞比起來,倒也不算什么了。好好的,皇上為什么會封我個什么一品夫人。”
“這其中應該是有什么緣故,只是我們在這里猜測終究于事無補,等我面見皇上之后,便知端倪。”
“但愿吧。”李翊將琦玉攬在懷中,輕輕撫著她的后背,讓她的情緒平復下來。
琦玉心中的疑竇沒過多長時間就得到了解釋。進了宮門之后,高公公請琦玉和李翊下車。李翊本來要和琦玉一起走,卻聽高公公說道:
“還請世子夫人留步,世子去拜見皇上,世子夫人卻要去拜見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 李翊和琦玉對視一眼,臉上都有些詫異的表情。
李翊聽了這話有些擔心起來,他心里清楚琦玉和自己的這個貴妃妹妹關系并不怎么好,這一見面會不會做出什么對琦玉不利的事情。琦玉一下子就明白了自己這個名號一定跟琦嬌脫不了干系,只是不知道琦嬌琦嬌葫蘆里賣的什么藥,她可不相信琦嬌有那樣的好心,要給自己這個姐姐爭取些什么。
看著李翊擔心的眼神,琦玉便安慰道:
“放心,我會小心行事的。”
“高公公,稍待片刻。我有幾句話想囑咐一下內子。她第一次覲見恐怕不懂規矩,觸犯了娘娘們。”
“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都是好脾氣的,世子爺就放心吧。”高公公也看出了李翊的擔心。出言安慰道。李翊裝作不好意思的笑笑,和琦玉向前走了兩步說話。
“玉兒,見了皇后娘娘和貴妃娘娘,只需按照規矩行事即可,不用緊張。”李翊這幾句話說得聲音比較大。晚了又壓低聲音快速說道:
“少說話,不要吃那里的東西。”琦玉聽得面色一變,但是隨即答道:
“我知道了。”
“世子爺真是伉儷情深。不過時辰不早了,皇上還等著呢。”高公公催促道。
李翊和琦玉這才各自分開。李翊隨著高公公去見皇上,琦玉跟著另一個姓劉的中年太監往后宮方向而去。
皇上是在平常起居的頤年殿見的李翊。這里雖然不像大殿那么隆重,但是卻代表皇帝并沒有將李翊當作外人看,更顯示了皇上對李翊的恩寵。想到此處,李翊才稍微放下些心。只要自己這邊穩住皇上。想來貴妃那邊也不會怎么樣。
李翊穩住自己的情緒,站在殿外等著皇上的宣召。沒過多久,就有一個小太監出來說道:
“宣齊國公世子覲見。”李翊整整衣裳,深吸一口氣,緩步走進了大殿。進了大殿之后,李翊跪下行禮。只聽見一個渾厚的聲音說道:
“愛卿平身。”
“謝皇上。”
“抬起頭來。”李翊在京城也算是小有名氣,皇上也聽說過他,這回兒見了。倒是想好好看看傳聞中貌比潘安的齊國公府二公子是個什么樣子。
“臣不敢。”李翊仍舊低頭說道。
“朕恕你無罪。”李翊這次才抬起頭,眼睛仍然微微下垂。看著前邊的地面。
皇上去看李翊,身穿一件深藍色的長袍,腰上束一條玉腰帶,頭上插著一支白玉簪,襯得整個人英姿挺拔,再看五官更是猶如雕刻一般,俊美無匹。皇上不由贊嘆果然是貌比潘安,說道:
“愛卿果然是一表人才,更難得智勇雙全,朕甚喜之。”
“皇上過獎,微臣不敢當。”李翊拱手謙辭。
“你的事情我已經聽你岳父說了。這一次多虧你深入虎穴,震懾了那幫蠻夷,和談的時候他們才不敢漫天要價,總算是沒有丟了我們天朝的面子。實在是大功一件。”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何況李家世代深受皇恩,無以為報,李翊不過是盡臣子的本分罷了。”李翊這一番話,皇上聽起來十分順耳,他拈著胡須說道:
“好,好!朕果然沒有看錯你,以后盡心為朝廷辦事,朕不會虧待你的。”
“謝皇上。李翊定然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李翊跪下說道。
“不必如此見外,平身吧。說起來朕與你也算是親戚,朕也是前幾天才聽貴妃提起你夫人和貴妃是嫡親的姐妹。你們也是,這樣近的關系倒沒見和貴妃走動走動。”
“貴妃娘娘金尊玉貴,微臣與內子不敢高攀,更何況內外有別。”李翊這幾句話一邊表明自己夫妻不是那攀龍附鳳的人,另一方面告訴皇上,不想犯了皇帝的忌諱,外戚和內宮走得太近。皇上看見李翊說話進退得當,很有分寸,盡管心里滿意他的做法,但是嘴上卻說道:
“這話就見外了,姊妹之間應該多走動,貴妃一個人在宮里也盼著能有個親人來說個話。以后你夫人也可以常常進宮來和貴妃說說閑話。”皇上說道,李翊心想這姊妹兩個恐怕都沒有什么敘舊的想法吧,可是話還要順著皇上的意思說。
“微臣會讓內子與貴妃娘娘多走動的。”
“嗯。你與福王的關系不錯?”皇上突然話鋒一轉,李翊腦子飛快地轉,不知道皇上忽然提起福王是有什么用意,一向多疑的皇上是不是對福王又有什么想法。他略一思索便說道:
“是,微臣與福王殿下有相同的嗜好,因此常在一處。”李翊這話一下子將皇上的興趣勾了起來。
“是什么?”
“微臣與福王殿下都好那杯中之物。”
“六弟有這嗜好我是知道,為了一嘗西域美酒,不惜懇求先皇請大夏的高僧到中原來。原來愛卿也精于此道?”
“微臣不敢厚顏稱精通,只是略知一二。”
“那朕今天可就要考考你了。”
李翊知道這是皇上對他和福王交好的原因不放心,要試一試自己是否說了實話。但是酒之一道,他還是比較有自信。皇上跟身邊的高公公說了幾句,那高公公就跟著出去了。
“說起來這一次出兵西域,朕這幾個弟弟當中,也就是福王還念著些兄弟之情吧。”李翊知道皇上是指上次要各個藩王湊些軍餉的事情,只有福王湊了一些,其它幾個藩王都借口災荒,象征性的捐了一些。便說道:
“福王殿下知道皇上的意思倒是不敢怠慢,可是當時山東境內適逢災荒,急切之間哪能湊出來軍餉,便向城中富戶籌措,其中也是頗有不易,直到現在王爺還欠著別人的銀子,說是喝酒都不能開懷。”
“原來如此,六弟卻是以誠待我。”皇上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件事情,對于福王的唯命是從,心中頗有幾分得意。
兩人正說著,高公公進來了,后面的小太監雙手捧著一個托盤,上面放著一個琉璃瓶,還有兩個琉璃杯。高公公接過來,呈放到皇上的案前,皇上示意他倒一杯給李翊。高公公小心打開琉璃瓶,頓時一股濃郁的酒香彌漫在這大殿中。
“這是番邦的使臣進貢的,你嘗一嘗,可能說出這酒的來歷。”
皇上對福王也是半信半疑,盡管這個六弟從來沒有成為他登基路上的絆腳石,更是一直與自己交好,對自己的命令更是順從。但是“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酣睡”,他懷疑福王會不會是韜光養晦,但是也沒有什么證據,何況福王遠避山東之后,更是難以掌握他的動向。剛好這一次見了李翊,這樣一個人有勇有謀,怎么會一直放浪不羈,隱身于林泉之中,或許從他身上能看清楚福王真正的用意。于是他就借著這個機會試一試李翊說得好杯中之物,真假如何,是一時脫詞還是真的寄情于山水之中。還有就是想試一試李翊對待自己的誠心如何,敢不敢喝這杯酒。
李翊是絕頂聰明的人,自然能夠體察皇上的試探之意,他的表現直接會影響到皇上對福王以及對自己的態度,于是他欣然接過這杯酒。
李翊看了看自己面前的琉璃杯,杯中的酒是琥珀色的,香氣芬芳。他端起酒杯,輕輕抿了一口,在口中回味片刻,覺得味道香醇,然后將杯中之酒一飲而盡。拱手向皇上說道:
“陛下所賜之酒果然非比尋常。”皇上見他沒有任何猶豫直接喝下去,便信了他幾分。臉上帶了幾分笑意于是問道:
“愛卿可能說出此酒來歷。”
“那微臣就斗膽說一說。此酒入口有葡萄的果香,似乎是葡萄酒,但是細品之下又比葡萄酒多了幾分陳釀的醇厚,所以微臣猜測這是將葡萄酒重新進行蒸制,然后窖藏而來。”
“果然是同好,當時剛得到此酒的時候,眾人皆呼醇美,卻沒有人能說其來歷,后來的番邦使臣,朕才能釋疑。沒想到今日愛卿一嘗之下就能說出其制法,實在令朕驚嘆。”
“陛下過獎了。”
“不必謙遜,愛卿的確有過人之處。”
這里皇上和李翊相見甚歡,卻不知琦玉那里姐妹相見是一幅什么樣的景象。(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