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以為這些年過去早已將這個人放下,但當(dāng)年聽到琦玉失蹤的消息仍舊讓他抓狂,他找了借口出城尋了很多天一無所獲,為此還曾大病一場。對李翊更是埋怨,從自己手中搶走了琦玉,卻并未好好珍惜反而讓她遭受不測。
在小鎮(zhèn)上,當(dāng)楊熙見到唐勇給琦玉找醫(yī)生,才知道李翊早已將琦玉送到江南,所謂失蹤只是掩人耳目罷了。他雖然心中泛酸但更多的卻還是激動,知道琦玉安全的活著,他已經(jīng)滿足。于是立即讓隨行的醫(yī)士趕去診治,自己也隨同前往,盡管連琦玉的面也沒見著,但是知道她安好,便放下心來。
這時他才知道她仍然能夠輕易引起自己心中的波瀾,盡管埋在心里的這份感情對不起賢惠的妻子,但是楊熙卻無法抑制自己的感情,似乎隨著時間的推移,那份感情漸漸沉淀下來,如同醇酒愈發(fā)濃烈。
聽了李翊對慶城大營的評價以及大秦的不軌居心,楊熙早早啟程離開趕去慶城。在別人看來是楊熙盡忠職守,但是他心里明白是不想與琦玉碰面,免得見了面之后自己情難自已。現(xiàn)在只有忙碌起來才能讓他平復(fù)自己的心情。
楊熙現(xiàn)在是平西大元帥,總管慶城大營十萬兵馬,可以說手中的權(quán)力極大。他尚了公主,本以為一輩子就這樣糊里糊涂過了,卻沒想到有這樣一個機會,能讓他施展抱負(fù)。
但是當(dāng)他到達慶城大營的時候,看到營中的境況心一下子揪了起來。當(dāng)官的只管往自己懷里摟錢,對于兵士的訓(xùn)練幾乎為零。士兵也無所事事,不是鬧出一些強取豪奪的事情。營中的管理混亂,軍餉被層層克扣,到士兵手里所剩無幾,倒是事務(wù)官各個中飽私囊。
楊熙雖然被委任成主帥,但他知道慶城大營中各種關(guān)系盤根錯節(jié),稍有不慎便會引起更大的混亂。所以到的這些天,他拒絕了各種宴請邀約,派手下人打聽營中的各種消息。
楊熙出來帶的人有限,再加上初來乍到誰肯給他們說什么,所以一個多月過去了,一切的事情仍是無從下手,楊熙不禁感到有些一籌莫展。
楊熙在慶城中有元帥府,但是這些時日他大多數(shù)時間都在城外的大營中。因為要長期駐軍而且當(dāng)?shù)貧夂蚝洌栽诖鬆I中并沒有用帳篷而是建了很多的房屋,元帥和副帥各有獨立的院子,高級將領(lǐng)則幾個人共用一個院子,下層軍官和士兵就是好幾個人一間屋子了。
這天他正在營中翻看手下收集的東西,就有人稟報說故友求見,楊熙開始有些納悶在這個地方有什么股友,后來突然想起來可能是,便馬上傳令將人請進來。
果然不出意料,楊熙看見李翊掀開簾子走了進來。在自己不暢快的時候看到一個談得來的朋友讓楊熙很是高興。
“子非,你回來了。”
“楊兄,一向可好?”李翊笑瞇瞇地對楊熙拱了拱手。
楊熙上前拱手還禮道:
“什么時候回來的?”
“昨日剛到。”
楊熙很想問問琦玉的情況,卻有些不知如何張口。
只聽李翊道:
“內(nèi)人一好我們便從祁山動身,路上還算順暢,我今天也是特來拜謝楊兄的。”
“你我兄弟不用見外,今天我們可要好好聚聚。”
“敢不從命。”
兩人說笑著分賓主坐下,楊熙喚人上茶,準(zhǔn)備酒菜。
李翊看見楊熙的桌上放著各種賬冊,花名冊,知道他在熟悉軍務(wù),暗暗感嘆自己的這個義兄果然勤謹(jǐn)。
時間不長,酒菜上來,軍營中也沒那么講究,菜都用大盆裝著,也沒有專門的飯桌于是就擺在長案幾上,軍士提得幾罐酒放在一邊。
楊熙招呼李翊坐下,李翊拿起酒壺先給楊熙斟了一杯,
“這第一杯要先謝謝兄長當(dāng)日派人救治內(nèi)子。”李翊舉起酒杯向楊熙道。
“子非何必見外,不過舉手之勞,倒是你這金蟬脫殼叫人無奈佩服。”
李翊苦笑一下,
“那也是無奈之舉,內(nèi)子當(dāng)時懷了身孕,我害怕將她留在京中有什么不測,不得已安排人將她送到江南。”
楊熙知道當(dāng)年李翊的兒子進宮之后染了天花,不久即夭亡的事情,當(dāng)時他們夫妻兩個還唏噓一番。這時候知道李翊有了孩子也替他高興。
“那可是要恭喜你了,不知道是兒子還是女兒?”
“是個兒子,可惜我還沒見過。”李翊說完略有惆悵地仰頭飲盡杯中酒。兩次孩子的出生他都沒有在琦玉身邊,不能不說是為人夫,為人父的失敗。
“弟妹在這里,孩子怎么辦?”
“本來讓她和孩子呆在江南,卻不想她執(zhí)意到這里尋我,再叫她回去也不妥,我已經(jīng)派人去接孩子了。”
“那你們一家就快要團圓了,可喜可賀。”楊熙舉杯敬李翊。
兩個大男人說些家長里短總是有些尷尬,加上李翊雖然對楊熙的芥蒂已經(jīng)釋懷,但是還是不想說太多家里的事情。他岔開話題:
“楊兄到慶城大營也有些時日,情況怎么樣?”
提起慶城大營楊熙就心中郁悶,他放下剛要喝的酒,嘆了口氣,
“以前在京城的時候總認(rèn)為所見所聞已經(jīng)是官場黑暗的極致,誰知道來了慶城才更是登峰造極,為了一己私欲簡直和搶錢差不多。你看我桌上的那一摞子都是手下搜集的營中兵士擾民的證據(jù)。”
李翊聽了楊熙的話,詫異地問道:
“楊兄的打算是?”
“找到證據(jù),拎出幾個禍?zhǔn)祝瑲㈦u儆猴。”
李翊笑了笑:
“不知那些東西里高級的軍官有多少,可否能起到殺雞儆猴的作用?”
“唉,我何嘗不知擒賊先擒王的道理,可是這大營之中幾乎全是潘副帥的人,為兄無能,現(xiàn)在也沒能找到足以扳倒他的證據(jù)。”楊熙嘆了口氣,讓他上戰(zhàn)場打仗都比和這些人周旋簡單得多。
“楊兄倒不必灰心,潘容那廝在慶城經(jīng)營已久,要明打明的扳倒他談何容易,而且大秦還在虎視眈眈,如果我猜的不錯,圣上想必已經(jīng)準(zhǔn)備對王爺用兵了,那時候大秦必定起而攻之,楊兄如之奈何?”
“子非有何妙策?”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