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我很想著知道一件事,在陛下的眼里,能有幾個忠臣?”
說話時,她看著奄奄一息的皇帝。
他的生命力已經是寥寥無幾,卻緊盯著余穎。
也許是想著激怒她?
余穎并沒有生氣,和一個將死之人有什么可計較的。
大鴻朝就此完蛋。
被皇帝以為踩進塵埃里的廖家,倒是要問鼎天下。
而這一切都是從這個男人手里搶奪過來的,只怕這個男人明白過來后,會心痛欲絕。
這么一想,她粲然一笑,這笑容如同一朵盛開的牡丹花。
越是美麗,越是讓皇帝出離憤怒。
“你!”他大怒,伸出猶如枯枝的手指向余穎。
雖然早就知道是廖家在搞鬼,但他還是沒有想到有前皇后在其中。
而且,是主導作用。
那個殺了何得勝的小崽子,就是她一手調教出來的。
他再次想要吐血,為什么會這樣?
曾經想要忽略的命格跳了出來:鳳凰命!
這三個字砸在皇帝的頭上,讓他有些眼冒金星。
他是將信將疑的,如今才知道自己錯過了什么?
但這一切,都晚了。
他想要說些硬話,已經到了這一步,還有什么好怕的。
想不到余穎搶先一步,嘲諷道:“尊貴的皇帝陛下,怎么你心目里的忠臣,就沒有一個跑來相救的?”
皇帝被氣得說不出話來,手直哆嗦。
“到了現在,他眾叛親離,還沒有反思自己的所作所為,一味要求別人對他盡忠,那么他又為別人做出什么?”就在這時,一個聲音插進來。
余穎微微一笑,顯然來人她認識。
“盡忠?倒是有個忠臣剛剛為這位陛下死了,但他就沒有想著為忠臣準備一下后事,真的讓人齒冷。”
“現在要是還有人,想著做他的忠臣,是多么眼瞎。”語氣中帶著幾分嘲弄。
“是誰?”
皇帝聽到這幾句話,氣得不行。
剛才余穎的話,已經讓他惱羞成怒。
這是在打臉。
到現在,還真的沒有一個大臣到來。
一個個都不知道縮在哪里?
雖然忠臣難得,甚至按照他的忠臣標準,他知道朝廷里就沒有幾個。
但一個都沒有來,豈不是說他再一次看走眼?
有些想哭,也有些憤怒與悲傷。
好在的是,他認為的忠臣里,還有一個,就是戰死的何公。
此刻的皇帝懊惱,何公就是一個內侍。
甚至一進宮的時候,是不識字的。
還是皇帝在準備登基時,才發現這個人,并施恩引為心腹。
因為在大鴻朝皇朝初立時,對內侍參與政事是極為忌諱。
身為內侍的何公只能做些小事,不能成為皇帝的臂膀。
何公再忠心耿耿,再有本事,也只能成為皇帝手里的一把刀而已。
此刻的皇帝心想:要是何公文能上朝堂,武能下戰場的話,說不定會有另外一個局面。
可惜的是,何公是個內侍。
這一刻的皇帝,無視了他之所以特別相信何公,很大一個原因是因為何公是個無根之人。
如果何公真的那么有本事,還有自己的家族,那么皇帝根本就不會相信他。
皇帝多疑、剛愎自用的性格,造成了他一生中常常是懷疑別人,反而遭遇很多次背叛。
并不是所有人都一開始就想著背叛。
而是不背叛這位皇帝,自己就活不下去。
于是,背叛發生了。
還等皇帝發作出來,另外一個聲音插進來,又狠狠朝皇帝的心里插了一刀。
何公的尸體,皇帝真的是沒有管。
就那么扔在城外。
怎么看,也是太涼薄了幾分,被點出來后,皇帝有些不自在。
“阿和。”
余穎笑了起來,對于孩子的成長她還是很用心的,她已經帶過好多個孩子。
大部分養得很好。
唯一一個和她三觀不和的孩子,因為當時的她忙于活下去,在思想上并沒有做太多的交流。
結果,那個孩子和她有所疏離。
所以在后來,有帶著孩子的任務時,她接受教訓,做什么都不能放松對孩子的關心。
這一次的阿和,也是她費了不少力氣帶大的。
而皇帝就聽到一個腳步走過來,那是一個年輕人的腳步聲,有力而又迅速。
同時還有甲胄的碰擊聲。
然后一個高大的身影走到余穎身邊,她站起來,滿臉的笑容看著阿和說:“阿和,讓我看看,有沒有瘦了?”
說話的時候,她上下打量了一下阿和。
阿和這一次來,還是帶著幾分緊張的,帶著黑眼圈。
“瘦了,我每一次看到你,就會感覺你瘦了。”
“娘,我很好。”阿和說。
同時他伸出臂膀,輕輕擁抱了一下自己的娘親。
這世上除了自己的妻子兒女外,娘親就是他最親的人。
為了廖家,她付出了所有。
結婚的時候,他才知道,一直撫養他長大的人,并不是親娘,而是他的姑姑。
即使如此,她在他的心里也永遠是娘親。
阿和抱了一下,就松開余穎。
才轉過身來看向半躺在那里的皇帝,看清楚皇帝時,他有些詫異的。
好吧,在他心里是感覺這個皇帝眼瞎。
甚至知道,這位皇帝不會有什么好日子過,那么只怕形象上會有憔悴。
但,還是沒有想到,他會遇到一個長的和災民一樣的皇帝。
這也太瘦了。
瘦到只剩下一把骨頭。
剛才,他殺掉何公時,曾看向城墻。
他那時候所站的位置,離開城墻遠,只是影影綽綽看到一個人。
還真的沒有看清楚。
如今真的看見后,他才會驚訝。
不過,他很快就恢復了正常的樣子,看著皇帝,嘴角邊帶著一絲含蓄的笑容。
皇帝也是瞇縫著眼睛看著這個年輕人,不得不承認這個年輕人看上去,比原本的廖家人多了幾分氣勢。
他看了一眼余穎,只怕是她調教出來的。
可惜啊!
這一次皇帝是真的后悔,當初為了消弱廖家的勢力,他就沒有讓廖家女生下一兒半女。
就是想著,滅掉廖家死灰復燃的機會。
現在才知道失策,廖家非但沒有被滅掉,反而是大進一步。
當初,他要是讓廖家女生下孩子,只怕就是廖家死絕了,她也不會翻臉無情,帶著侄子逃之夭夭。
甚至,到了今天帶著軍隊打回來的。
如果,他是他的兒子就好了。
皇帝看著阿和的眼神變得很是虛幻,看著他,仿佛在看另外一個人。
這種眼神讓阿和有些無措,因為他不知道皇帝眼神,從凌厲變得溫情是怎么一回事?
余穎倒是猜測出皇帝的想法,只怕是后悔了。
可惜的是,就算是原主生下她和皇帝的孩子,也不會快樂的。
自己的夫君竟然是娘家死絕的幕后黑手,那么是個正常女人都會受不了戀愛腦、恨娘家欲死者除外。
好在,上天沒有讓原主有皇帝的孩子。
不然,事情是麻煩甚多。
甚至,她猜想皇帝恨不得阿和是他的兒子。
余穎輕咳了一聲,終于驚醒了陷入幻想著的皇帝。
清醒過來的他,有種揪心的感覺。
看看英勇的阿和,再想想自己家里的幾個不爭氣兒子,他心里更加是難受。
“你就是廖家人?”皇帝問。
此刻,他的精氣神已經開始散去,看著阿和,心里想:要是他有一個這樣的兒子有多好,他一定是高興壞了。
那幾個皇子要是知道他的想法,只怕氣炸。
要知道他這個做父皇的人,成天就是脾氣不好,對皇子還不客氣。
他們這些孩子,越是長大越是懼怕他。
以至于到了后來,他們見到皇帝的時候,就是老鼠遇見貓。
在他們心里,感覺父皇那里是父親?明明就是打擊、克制他們的天敵。
主要是因為長大后,皇子們紛紛被派去做事。
他們的確是有專門的人教讀書,但書本上的東西和現實的事情還是有差距的。
所以做事的時候,難免出錯。
于是就遭遇父皇的一通大罵,罵的他們都懷疑自己,是不是就是做不好事情?
后來到了一種地步,每每還沒有開始做事,就想著失敗后,該怎么辦?
這一點,大概皇帝都不知道。
他一心以為自己的兒子都是草包,簡直是爛泥扶不上墻。
父子到了這個份上,很少見。
事實上,那些皇子、公主們一個個對皇帝感情不深。
自從張后的立后大典出事后,皇帝對后宮是漸漸沒有了熱情,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前朝。
哪有時間和兒女互動一下。
連和兒女互動的時間也不多,自然沒有什么感情。
皇帝根本就沒有察覺出有什么不對,只感覺他的兒女很差勁。
今天看到阿和,皇帝還不得不承認,廖家女還是有本事的,能夠調教好孩子的。
早知道是這樣的話,就是廖家女不生孩子,把所有的皇子都讓廖家女養,那么成果也會很喜人的。
只是,現在說這個有些晚了。
皇帝已經感覺到了什么,冥冥之中,他感覺到了死期到了。
總算是不錯,在最后的時候,見到他們。
這一刻的他,有些釋然。
再差,也好過是異族人打進來。
他喉頭在嗬嗬作響,瘦成爪子一樣的手十分吃力地抬起來。
余穎走到皇帝身邊,他已經到了最后時刻。
他感覺自己視力已經開始模糊,連腦子也開始迷糊。
就看見這一刻的余穎、阿和站在一處,兩個人有種相似感。
所以,皇帝心里是有些迷糊。
是不是當初廖家女已經身懷有孕?
卻沒有被人發現,結果生下來,就是這個孩子。
他想要叫人,想要叫喊:那是他的兒子。
只是他感覺時間到了,感覺自己飄了起來,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手落下,最后一口氣咽下。
余穎看著他的瞳孔開始散開。
皇帝死掉。
余穎看得很清楚,皇帝最后的時刻有些迷糊。
她微微嘆了一口氣。
縱然,這個做皇帝、做夫君、做父親的人,在方方面面都是不合格。
但還是有一點點好,那就是沒有打算聯合異族人。
沒有引狼入室。
只此一點,就讓余穎還是尊重了一把這位過往的皇帝。
如果是那種為了個人的利益,什么都去做的人,根本就不需要別人的尊重。
所以,她親手合上他的眼睛。
跟著揮揮手,招來皇帝的內侍,讓他們把皇帝火速送到宮殿里,然后準備出殯。
人死如燈滅,她還做不出那種鞭尸的行為。
將大鴻朝滅了,也算是功德圓滿。
最終大鴻朝的末代皇帝被安葬下去,那是早就修的差不多的帝陵,在皇帝一上臺,就開始修葺。
這些年來,他一直是身體不怎么好,他的墳陵一直有人修建。
皇帝死后,余穎就把他埋葬在那里。
當然陪葬品是他常用的,而更多的珍貴文物并沒有隨葬。
但就是這樣,也已經很不錯。
事實上,更多的人吃驚于一件事,那是西北廖家軍算起來,是鳳凰軍的一支。
那種兩虎相爭的情況并沒有出現,最終登上帝位的是女帥,她是鳳凰皇朝的第一代皇帝。
女帝的出現,讓更多的女性獲得了更多的自由。
事實上,鳳凰皇朝里的律法中,女兒可以作為繼承人,被明文規定下。
一時間民間是有一些不同的聲音,但也有同意的。
另外,女帝廢除了宮中使用太監的規定,這種情況太殘忍,差不多有一半的人死在凈身后。
為了預防皇帝帶綠帽子,就如此對待同類,超惡心。
廢除太監制度后,那些已經成為太監的男人,朝廷專門另外給他們找活下去的路。
而不是把他們趕出皇宮了事。
在這個時候,在別的國家里,有人開始環球探險,這是從外國船舶那里得到的信息。
余穎知道,殖民化即將到來。
而鳳凰皇朝下的九州會怎么樣,只能是靠年輕人。
一個大的新環境已經建立起來,而這一切都將是新的征程。
阿和在女帝登基后,回到西北,理順那里的情況。
在西北人看來,阿和作為鳳凰皇朝的皇太子,他們是很高興的。
女帝登基后不久,她的身份終于曝光。
因為女帝驅逐了那些鼓噪著引異族人入關的官員,不允許他們居住在曾經的地方,認為他們沒有節操。
最終讓他們出于報復,爆出來女帝的身份:她曾經是大鴻朝的皇后。
這個女人卻最終逃出皇宮,甚至領著人馬殺回大鴻朝的京城。
這種行為是大逆不道。
詩經有一篇文章里,被休棄的妻子在路上遇到前夫,她必須是恭恭敬敬在站在一邊。
然后前夫談起來,還會說新人長得是比舊人美,但缺點是女工上有些不如舊人。
那些人就以這首詩里前妻,作為女帝的反襯。
說女帝是相當不堪,甚至不應該為人,必須是立即退位。
在他們看來,一個女人當什么皇帝?
想不到的是,有很多女性站出來支持余穎,她們認為皇帝就是一個渣夫,對女帝的娘家人做出極為惡劣的事情,完全可以義絕。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