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長遠的觀點來說,她的政策有利于整個民族和國家。
這一點,余穎替她或者是他點贊。
之所以說是他,是因為女帝原本是男兒身,卻穿到女兒身上。
讓滿滿雄心壯志的他嘔得不行。
想要不嫁人都不成,最后嫁進皇族。
引起一場軒然大波。
竟然遇到一個性轉的。
替這位穿越同仁點蠟!
這位同仁最后可是不成功,就成仁了。
以余穎多年的從政經驗看,女帝有不低的政治素養。
當了不短時間的皇帝。
但最大的錯誤是那個女帝從一開始,就是處于社會上層,根本就沒有打牢政治基礎。
底下的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
沒有好處。
尤其是那種馬上拿到手的好處。
根本就不會支持。
偏偏到了后期,她的政令還觸及上層社會,也就是既得利益者。
而女帝手下的人,多出身上層社會。
人都是自私的。
沒有人想去把自己的利益分割給別人。
所以沒有人理解女帝的命令,
也沒有人是真心去做。
反而有一大批官員打著新政的幌子,卻大肆欺壓平民。
他們是官,想要整治小民。
很容易的。
最終搞得整個新政,遭到從上到下的抵抗。
整個官場上,就此垮塌下去。
可以說,女帝推行的新政是善意。
卻最終做了惡事。
初始的愿望再好,也白搭。
善花最終結出的,是最大的惡果。
這是個教訓。
這些都讓余穎為這位女帝感到一絲絲惋惜。
她可以確定的是,女帝的新政是絕對不會成功。
新政提出的時間太早。
整個大環境無法能做到。
新政的實施,不單單是國力的增加,更加是要求整個國民素質的增加。
那種全是文盲、法盲情況下,新政根本就無法成功。
國民素質、國力的增加,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而不是一撮而就。
當然,如果是朝代交替的時候,還比較好動手腳。
在破壞的基礎上開始設計藍圖,設想好實現。
就如同余穎以前一樣。
女帝可是在朝代的初期。
朝中有不少重臣。
自然不能隨心所欲做事,受到很多限制。
女帝在初期還好。
但到了中晚期,就有些急功近利。
也許是她感覺自己年紀大了,她活的時間不多。
再加上她感覺自己坐在那個位置有不少時間,覺得自己手下有人。
應該是可以,實行自己的新計劃。
結果是她高估了自己,也高估她的手下人,更高估了整個大環境。
連她的兒子,一個個都不理解她。
最終搞得母子相殘。
悲劇的下場是,將整個國家都拖進衰落的邊緣。
女帝在位時,啟用女官。
應該是想著提高女性地位的想法。
只是女帝最后失敗。
女性的地位并沒有提高。
反而是多了一種觀點:讓女性多讀書,并不好,往往是好高騖遠。
這種結果,就有些令人可嘆。
如果女帝是男人,卻不會引起同樣的說法:讓男性多讀書,并不好,往往是好高騖遠。
就是這么可惡。
性別上的歧視,在男權社會表現的很明顯。
事實上,讀書應該是全民的。
不應該因為性別問題,就區別對待。
失敗后,不總結失敗的經驗,卻往女人身上找失敗的原因。
相當的。
就如同歷史上的很多亡國故事里,必然有一個亂世妖姬。
于是褒姒、妹喜、妲己一長溜女性成了原罪者。
事實上,說到底還是作為君王的人實力不行。
保不住自己的國家。
卻在女人身上找原因,好像沒有妖姬,國就不會亡。
然而并不是。
更多是君王本身或者是體制出現問題。
妖姬更多是背鍋的。
對于女帝,余穎是帶著幾分敬佩的。
她最終應該是以一己之力,挑戰整個社會。
結果是失敗。
她太累了。
沒有人理解她。
當時的人們覺得她狂妄自大。
在她死后,罵聲一片,沒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違去研究女帝。
同時,她的兒孫也因為政見不合的原因,也在那一長串的爭斗中,一個個隕落。
更加增添了她的惡名。
最終是導致了政變。
如果是她的兒孫繼位。
也許其他人在歷史上,還少抹黑女帝一下。
可繼位的,不是她的兒孫。
自然是可以做些手腳。
顯示繼承皇位的人,所得到的皇位是多么的正統。
余穎之所以會這么想,是因為她知道,歷史上有不少史實被掩飾或篡改。
比如說大名鼎鼎的烽火戲諸侯。
幾乎很多人都聽說過。
甚至那個周天子被拉出來批判。
典型的愛美人不愛江山。
然后,這根本就不是史實。
而只是后世一位著名的史學家,在自己史書里講的一個故事。
但后面的人們,因為種種原因,誤以為這是真實的歷史。
褒姒就這樣成了一代禍國妖后。
可嘆!
同樣的,在歷史中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王。
可惜他的腳步邁得太大,太快。
最終導致了帝國的崩潰。
就這樣,那位君王在歷史上也是成為暴君。
直到很多年后,才證明這位皇帝的想法,有著獨特的閃光點。
就在他死后,新建立的帝國都沾了他的光。
他下令修建的工程,最后也便宜了后面的皇朝,大大促進了整個南北經濟的繁榮。
在此后長達一千年的時間里。
這一條所謂的京杭大運河,一直起著不小的作用。
而這位君主,在歷史書里很長一段時間里,一直是以暴君的形象出現。
野史里的他,則是一個好色荒淫無恥的帝王。
相當有名。
二代而亡的皇朝,他是末帝。
直到帝制被取消后,才有人提出新的觀點。
這位君主固然有錯誤的一面,比如說幾次征伐高麗,任用酷吏。
所到之處,搞的人們民不聊生,無法活下去。
這是不可否認的。
但他的確是一個格局很大的帝王,也有好的一面。
在余穎看來,女帝的情況和他性質有些像。
但世人都在一味說她不好。
余穎自然現在不可能冒出頭來,替女帝翻案。
因為,這是替楊家招災。
況且余穎知道,女帝同樣也做錯了不少事。
這一點余穎也無法說什么。
在女帝執政期間,大肆使用酷吏,造成不少冤假錯案。
采用高壓政策對待不同意見。
最終,讓她在士族里的名聲徹底臭了。
種種原因,讓她必敗。
現在的余穎自然不會替女帝翻案。
總有一天,會有人撥開歷史的層層迷霧,替這位女帝是非功過說個清楚。
那么,余穎就沒有冒頭的必要。
她現在所能做的事情,就是收集起來那個時代的資料。
然后把它記錄下來,給后人一個機會。
再多的,余穎是不打算做。
她現在還盯著,那個在她眼前撲騰的成芳。
正在琢磨著該怎么辦?
這種自認為自己很聰明的女人,還真的討人嫌。
好在是有了旦旦、小小魚做監視者。
倒是省了不少力氣。
她一直在找機會,看看能不能給這個女人一次重擊。
看著她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撲騰,就感覺煩人。
想不到的是,機會很快就找到。
這一天,在菩提寺住了幾天的余穎帶著孩子們準備回家時。
到城門時,才發現城門關著。
這是怎么一回事?
原來,京城里竟然戒嚴。
禁止人們進入,也禁止出來。
這就很奇怪了,要知道這種情況很少見。
怎么可能出現什么戒嚴?
一時間是腦洞大開,很多人都在想。
難道皇帝遇刺了?
所以才會全城大戒嚴。
既然城門不開,那么她就帶著孩子們去了城外的莊子里。
派出小小魚去看看怎么一回事?
她很快就知道了原因,那就是皇帝家第三個兒子家出事,這位王爺才滿周歲的孩子竟然丟了。
噗!
在聽到這個消息時,余穎差點噴出正在喝的水。
什么?
丟了孩子!
這怎么可能!
這可不是什么某某家的私生子丟了。
而是皇家子嗣丟了。
這是誰腦袋進水干的?
對皇家人下手,這膽也太肥。
這位鄭王是皇帝兒子里,子嗣最少的一個。
也不知道怎么一回事?
這位王爺的兒女緣比較差,子嗣特別少。
而這個剛剛滿周歲的孩子,據余穎所知,應該是鄭王妃生的嫡子。
是王妃到了快三十歲生的。
可謂是,鄭王夫妻兩個人最看重的孩子。
難怪會搞什么戒嚴。
不過一個才周歲的孩子,能跑到哪里去?
另外,怎么會丟?
余穎心里冒出新的問題。
還在是小小魚給力,很快就拿到最新資料。
這一次的孩子,丟得太過稀奇。
因為這個孩子滿周歲,所以鄭王妃帶著孩子,去皇宮見諸位長輩。
皇帝遇到小孩子,而周歲的孩子最為討喜,他很喜歡。
就留著孩子,在宮里多停留了一段時間。
在回來的過程中,鄭王妃遭遇了驚馬,搞得自己馬車上的馬也受驚。
更糟的是后來還翻車。
結果就在這個過程中,孩子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失蹤了。
在車翻馬仰后,鄭王妃被困住車里差點沒命。
終于救出來。
卻發現一直跟隨王妃的仆婦,也死得差不多。
唯獨那個正在酣睡中的孩子不見了。
活不見人,死不見尸。
這件事讓已經受傷的鄭王妃,差點吐血而亡。
更坑的是,因為發現的晚,天氣已經黑了的緣故,孩子是什么時候失蹤?在哪里失蹤?
都是個迷。
鄭王知道后,就趕緊稟告皇帝。
皇帝一聽大怒,因為就是因為他喜歡孩子,才讓孩子出宮晚。
說來說去,還要怪他這個做爺爺的。
就派人封鎖了京城。
知道這個結果后,余穎也不知道說什么。
那么,孩子去了哪里?
京城里的人家應該是不敢窩藏。
余穎琢磨著,等等,還有一個地方敢。
她眼珠一轉,就想到了那個大量收購孩童的地方,那里可是收長得漂亮的孩子。
說起來,皇家經過美女的多次改良后,一個個長得很不錯。
孩子自然是玉雪可愛。
才周歲,只怕還記不住多少。
絕對是最佳收購對象。
就是不知道在不在?
可以去看看。
她讓小小魚出馬去看了一眼。
還別說,真的在那里。
那個接到孩子的家伙,正好想要撈錢。
他知道這個地方買賣孩子的價格很高,越是那種長得漂亮的孩子,越是值錢。
他在接到孩子,一眼看出來是有錢人家的孩子。
更巧的是,他屬于仇富者。
覺得富貴人家太可惡。
接到孩子后惡從心起,趁著城門還沒有關,一溜煙出城。
賣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手軟。
根本就沒有在意,是那家貴人丟的孩子。
拿到錢后,他就換個地方。
所以連他自己,都沒有想到他自己賣的是王爺的兒子。
余穎確定下來之后,當然沒有直接去告發。
那么做,就是在暴露自己。
現在皇帝的幾個兒子正在角逐,要是被人知道她有那種監視手段,豈不是沒有好日子過?
算了。
寧可不被別人知道自己的功勞,也要當個吃瓜群眾。
小小魚聽從余穎的命令,趁著夜深時節,就在王妃的院子里用蜂蜜寫下孩子所在的地址。
到了第二天,地址上爬滿了螞蟻。
被鄭王妃的人發現。
鄭王妃這時差點哭瞎,看到自己院子里螞蟻拼出來的地方,感覺有門,就趕緊告訴鄭王。
鄭王是死馬權當活馬醫。
因為他已經把經過的那一條街,都翻了底朝天,也沒有看見。
已經絕望時,自然是要去看看那里。
這個地方并不在京城里。
而是在京城的郊區。
鄭王帶著不少禁軍就把這里圍住。
后來發現不讓進,說這里是齊王的地盤。
鄭王為了兒子,才不管這里是不是齊王的房子,直接就讓人闖進去搜查。
最終發現了自己的兒子。
鄭王大怒。
直接就打了領頭的幾記耳光。
那些人一開始不承認是買賣孩童,只說是救了人。
但禁軍的人不是吃素的,查出來一些賬本,才知道已經買賣了不少。
正好想起來,這段時間里,的確是丟了不少孩子。
鄭王大怒,一審問才知道。
原來孩子一般都不會留在這里,一般夠上一定數額,就一起轉移地方。
要是鄭王來的不及時,或者是找不到,只怕自己兒子成為一個以色侍人的小倌。
這件事捅到皇帝那里,皇帝大怒,直接就把所謂的天上人間封禁了。
另外,讓人傳齊王來。
而天上人間真正的主人齊王,也氣得不行。
因為他的這個銷金窟,也是花了不少錢打造,還沒有把成本收回來,就被封。
虧本!
好在是因為他為了個人形象問題,就沒有直接參與進去。
他的一個心腹,折進去。
余穎默默地吃瓜,看著很爽。
呵呵。
齊王殿下。
你以為自己能置身事外?
做夢!
這幾年的時間里,余穎一直在追蹤想要害死自己的家伙,齊王就是其中最大的嫌疑犯。
現在就看看皇家打算怎么辦?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