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陵聽了之后,有些無語。
那些人為什么會這樣認為?
在他看來,憑什么對被迫**的人,指手畫腳?
讓她的遭遇雪上加霜。
聯想到自己的女兒,楊陵對受害者報以同情,明明是一個勤快老實的小娘子。
遇到這種事,簡直是生不如死的下場。
家里人埋怨她,打她。
四周的人看著熱鬧。
還有人還落井下石,說這個小娘子就是不正經。
這令他側目。
有人就開始叭叭叭說起來。
其他人一臉的興奮。
在楊陵看來,簡直是胡說。
他也是認識這個小娘子一段時間。
正好挨著他們借助的人家。
見得好多次。
小娘子她長得不錯,是村姑里的小美人。
長得有幾分像云雙。
令楊陵有些愛屋及烏。
從楊陵的記憶中看來,她并沒有和別的男人打打鬧鬧的習慣。
難道遇到異性,連說句話都不可以?
說上一句話,就算是有關系。
這腦洞太大。
在他眼里,小娘子可比那些亂說的人干凈。
有的人看上去衣服穿著很整齊。
其實思想已經是污穢不堪。
他甚至不能替她講話。
那些人已經在開始編造,這個可憐的小娘子的風流史。
他要是一冒頭,只怕是又有不少八卦編出來。
最終,那個小娘子就嫁給了搶走她的男人。
憋屈,而又不得不嫁。
而那個男人根本就是一個無賴。
楊陵很懷疑是那個男人自導自演,就是想要省了聘禮。
也沒有女人會愿意嫁他。
可他這么一搞,一個媳婦就送上門來。
楊陵在這個過程中,只能是看著,無力阻止。
小娘子已經任命。
這么一想的楊陵,仰頭灌了一口酒。
一雙溫和而帶著幾分希望的眼睛,就在那件事后變得黯然。
也不敢看人。
整個人變得是畏畏縮縮的。
那個小娘子毀了。
看到了她,楊陵想到了自己女兒。
在后來看烈女傳時,他會想起那個還沒有開花就枯萎的小娘子,更加看不慣這種書。
另外,他也發現對于女性的貞操要求是越來越嚴。
“謹守貞操,讓我想想是什么時候開始提倡的?”楊陵說。
“我記得有人說過,是因為那些被劫掠到北方的妃嬪、帝姬一個個都茍延殘喘,不肯自盡保清白,南方朝廷感覺不好受,才開始大力提倡的。”林子恒瞇著眼睛說。
說到這里時,他有些喝醉,在語氣上多了幾分嘲弄。
“切!為什么光說女人?”
“那兩位高高在上的,被劫掠而去,不也是青衣小帽給蠻夷們佐酒?他們為什么還活著?”
“是啊!怎么沒有提倡讓男人自殺?”
“既然女人為了清白,是需要以死明志。”
“那么男人們的氣節,就等同于女人的貞操,他們也應該死。”楊陵說。
男人們沒有死。
還想著有人把他們贖出來。
子恒搖搖頭,說:“真的愿意跟著朝廷而亡的人,是少數,更多的官員會進入新朝當官。”
如果說早年時的他,是聽從書本和曾經的教育。
覺得那些說法很正確。
而今跳出來,在回過頭去看,感覺很雙標。
反正他現在不可能,讓女兒去學那種傻乎乎的做法。
就如同是被強暴,明明是施暴者的錯誤,卻一直強調如果不是受害者的錯,施暴者不會找到機會。
這話說的是,相當放屁。
喝到這里的他,已經開始放飛自我。
“子恒,我也就是給你說一下,我希望云雙能夠像她姑奶奶。”
“雖然小姑說過,希望我頂起楊家,但我知道。”
說到這里,楊陵打了一個酒嗝。
過后他接著說:“如果沒有我,她也會把楊家頂起來,把我的一雙兒女照顧好。”
“所以我想,如果云雙有這樣的本事,我就徹底放心。”
“就是在她遭遇風浪時,我知道她會勇敢面對風雨,找到機會能活下去,甚至是好好活著。”
此刻的他有些微醺,話就開始多了。
“楊家姑奶奶?”
林子恒想了一下,終于扒拉出來一小點記憶。
想起來楊家再一次回到京城后,曾經派人送過禮物。
這些年來,楊陵也是多在外面忙著。
但楊家的節禮每一次都是送得很貼心,而且還很實用及時。
應該就是這位的手筆。
另外今天聽楊陵這么推崇,一定有過人之處。
林子恒想了一下,要是自己活著,女兒還有撐腰的。
只是他這個做父親的,總是比女兒大一些,不可能一輩子做她的后盾。
要是自己死了。
那么女兒有可能要靠兒子、兒媳。
兒媳無法保證。
反正一個不好,兒媳拿捏大姑子也是有的。
所以,還是自己有本事的好!
他決定等著女兒病好后,就讓她去楊家接受新的教育。
希望女兒在這之后,有了新的開始。
能夠自己立起來。
她的性子被妻子教得太多溫和。
氣性太弱。
想要過好將來得日子,有必要改改她的性子。
好在女兒的婚姻,要先緩緩。
因為現在的她,是暫時不會想著嫁人。
在遇到這么一家不著調的人家后,她應該是有些畏懼得。
是不怎么可能馬上再一次嫁人。
林子恒看得很明白。
他不傻,之所以傻傻蹲在翰林院,是因為那里很清凈,沒有太多的是是非非。
他不求榮華富貴。
只求一家人安安穩穩地活著。
他看上去就是一個庸俗無用之人,主要在故紙堆埋頭苦干。
那是他的一面。
其實真實的他,是相當有想法的。
他心里明白現在很多部門,都處于站隊情況。
更加是老實蹲著好。
站隊站不好,就是別人的炮灰。
這段時間里,他和楊陵的感情更好。
因為兩個人,都是不打算卷進皇位爭奪戰里。
所以才會在一起吃吃喝喝的,加上探討女兒們的將來。
大概別人怎么也沒有想到,兩個大男人會討論這個問題,還站在女人的立場上。
但兩個人,卻真的是這樣認為。
因為他們都有一顆熱愛兒女的心,想要女兒將來過好。
林子恒問了一句話,“如山,你讓女兒這么能干,就不怕女兒嫁不出去?”
“呵!你錯了。”楊陵搖著手。
“真正有見識的人家,絕對不會娶那種只會唯唯諾諾的女人。”
“也是,一個只會唯唯諾諾的妻子,根本連家都管不好。”林子恒點頭道。
他很有發言權。
他的妻子王氏,倒是脾氣好。
長得也很不錯。
但他對于妻子竟然沒有太多的情感。
因為他們夫妻兩個人,根本就沒有共同語言。
王氏就是大字不識幾個。
不過女紅不錯。
脾氣不錯。
但僅此而已。
要是把她放進那種大家族里去,只怕骨頭都被人啃光。
死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死的。
而且林子恒也在琢磨,自家女兒就是嫁,也算是二婚。
就是彪悍點。
才放心。
就算是遇到張長盛那樣的男人,也不會過差。
在心里打好算盤后,林子恒笑瞇瞇地看向了自己的好朋友,打算找機會好好談談。
喝嗨了的楊陵,張口又開始新的倫敦:“另外,男人的教育也有問題。”
他這些年在外面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人,見識了更多的事情。
從書本上看,和真實面對時并不相同。
在真的面對時,更加具有震撼力。
人和人之間,有時候真的是讓人不知道說什么好。
有時看一個人,感覺人不錯。
但下一秒,又會發現這人很操蛋。
而這個原因,就是雙方的理念根本不相同。
“有句話說的好: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男人是要干大事,但也不能不關注一下后宅。
“子恒兄,你要是早點注意,就不會讓女兒吃了那么長時間的苦。”楊陵斜著眼睛說。
這一點上,自己這個朋友做的很不稱職,沒有盡父親的責任。
“是啊!也怪我,太相信別人的話。”林子恒說。
這時的他,感覺臉紅。
這些年來,他對女婿頗多照顧,以為女婿承情,會回報到自己女兒身上。
想不到張家白眼狼,一方面享受著他的照顧。
一方面還眼睜睜地看著別人,糟蹋著自己的女兒。
沒有良心!
當然這一方面,他的確是不合格。
這些年來他這個做父親的,因為男女有別問題,不怎么接近女兒。
林子恒承認自己做錯。
那么妻子當娘的,就一點沒有察覺?
是她心太粗?
還是她認為女兒所遭遇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
這一刻的他,有些覺得妻子是第二種想法。
她應該是覺得女兒嫁進夫家,是苦、是甜都應該自己扛著。
在她眼里,就是夫家人,給和娘一記耳光,和娘都應該笑著讓人打。
甚至就應該把另一邊臉湊上去,給別人打。
這大大影響了他對妻子的觀感。
這一刻的林子恒,覺得應該讓妻子在娘家多呆一段時間。
妻子不是覺得女人出嫁后,就要事事聽從夫君的話.
那么一定不會抱怨。
乖乖吃苦才對。
就這樣吧!
王氏就這樣再一次被丈夫留在娘家。
直到另外一個親家說起來,才想起來去接。
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有余。
而王氏的兄長,在接到妹夫的書信后,就沒有再去找林子恒。
反正妹夫沒有打算讓妹妹大歸,那么就讓她在王家待著。
他們夫妻兩個人,帶著老母上任。
留下王氏在老家被人遺忘。
王氏嚇得夠嗆。
并不知道丈夫為什么不來接?
只是在心里下定決心,以后不要和丈夫對著干。
以后讓她往東,她絕對不敢往北。
林子恒并不知道她的想法。
后來也沒有再說什么。
因為王氏年紀在那里,他也就沒有再強求。
權當自己和楊陵一樣,沒有妻子就是。
兩個人喝醉,才分開。
過后和娘被送到楊府學習.
聽余穎講課的小娘子。還不少.
和娘算是最大的一個,而且底子最淺薄.
因為她娘是那種女子無才就是的忠實擁躉者。
自然也不怎么愿意和娘多念書,好在林子恒還是讓女兒念了一些。
但和其他小娘子比,要差很多。
而且多年沒有讀書,已經忘記了不少。
可以說,和娘是重新開蒙.
好在她比較愿意學習。
而且這些小娘子一個個都愿意為人師,都愿意教和娘。
和娘有過基礎,進步很快。
后來楊府的閨學頗為有名。
出來的小娘子,一個個都是大有進步。
在為人處世上,既有圓滑的一面,也有自己所堅持的一面。
所以想要進楊府讀書的人,真心不少。
當然,余穎并沒有教太多的課程。
她的主要精力放在朝政上。
這些年來,老皇帝應該是體力上有所減退。
他應該是在考察,這些兒子里那一個適合當繼承人。
這段時間里,齊王一直是小心翼翼的。
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余穎出手,一點點砍掉他的不少臂膀。
讓齊王氣得不行。
這段時間,余穎還發現一個秘密。
齊王說起來手里的勢力,并不是他一手建立起來的。
是有人傳到他手里的。
在傳承的過程中,自然是少掉一部分。
畢竟交接時,是很倉促的。
余穎已經查出來,齊王上面一代,竟然是進了后宮。
也就是齊王的親娘。
余穎接著追查下去,查出來齊王親娘,來自一個秀才之家.
這個世界的后宮組成,基本是來自民間。
就是為了預防后戚做大。
那么這位看上去只是秀才之女的人,絕對不是一個真正的秀才之女。
不然手里怎么會有這么大勢力?
余穎就派阿一出馬去查,結果發現這位秀才家,已經是絕戶。
原來在齊王親娘進宮后,秀才家在幾年后遭到了滅頂之災,全家人都死掉.
這情形很熟悉.
余穎發現這個組織的人,很喜歡殺人滅口。
這就像是殺人滅口。
就是不知道,這是外人偶爾做出來的。
還是有人指示的?
謎團應該在那個死在宮里的女子手里。
可惜的是,這一位是在生孩子的過程中死掉。
所以只怕是,沒有來得及搞什么交接。
那么她手里掌控的人員,只怕是有很大一部分人就此脫離她的掌控。
這一點可以理解。
也許一個人的忠心是真心實意的。
但不等于那些人的后代們,一個個都像是前輩一樣愿意聽從.
有更多人在掌握一定權勢后,就不愿意俯首聽命。
憑啥?
大家都是人。
為什么非要聽從某些不知所謂的指令
而且那些人也會成家,自然會為自己家人著想,
余穎確定的是,只怕是這個曾經掌控一切的人,也沒有想到事情會這樣發展。
齊王野心勃勃的原因很明白。
只怕在他眼里,覺得老子天下第一。
當然對于他的父皇,他還是有幾分畏懼的。
畢竟皇帝的權勢更重。
本身就是皇子,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身份,手下再有一股龐大的勢力。
自然會很膨脹。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