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东方文学

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 正文 第三十八章 第二十七個任務完

作者/似水年華流年 看小說文學作品上精彩東方文學 http://www.nuodawy.com ,就這么定了!
    自然不會想著當什么改革的急先鋒。

    士族高高在上,已經是好多朝代的慣例。

    大乾朝已經立國快百年,也是延續前朝的制度,現在是無法根除。

    想要變革,也要看看情況怎么樣。

    在大環境沒有覺醒之前,海瀾他可不愿意當什么改革者。

    所謂的改革先鋒,下場往往是死。

    而且死的很慘烈。

    就算是有皇帝支持也是一樣。

    娘曾經講過一位銳意改革的范文正。

    在改革時,就曾經遭到整個官僚體系的人反對。

    縱然有著良好的品質,和比較好的改革制度,最后依舊是失敗。

    很大一方面就是因為他的改革,并沒有得到更多人的認同,群眾基礎薄弱。

    這還是對官員最好的朝代,沒有抄家滅族這個說法,就算是他的對手不滿意,也就是貶黜京城而已。

    當然最后改革還是不了了之,其本人也算是郁郁而終,但還是保全了一家老小。

    遇到記仇的皇帝,那會遭遇更加倒霉的事情。

    皇帝或者主君會直接就找個機會報復。

    比如說那個改革秦國律法的商鞅。

    在秦國強大起來之后,就遭到滅頂之災。

    之所以被殺,很大的原因就是國君想要除掉他。

    此外,海瀾還聽說了一個例子,曾經有位臣子看到土地稅大量流失。

    就改革求新,實施了《一條鞭法》,將稅款大量找回,也算是對朝廷很有功勞。

    可是他的行為,觸怒了皇帝,因為皇帝感覺皇權被奪,在臣子活著的時候沒有辦法。

    但臣子死后,皇帝就發作起來,命人抄了臣子的家,其長子不得不自殺以證清白,就是這樣,皇帝依舊是沒有放過。

    先是把臣子的溢號給廢了,又派人把臣子的府邸給封住,讓臣子的子孫后代不少活活餓死。

    就是沒有死的人,也是被流放,說起來那個臣子的改革,還給皇朝續命不短的時間。

    當海瀾聽過整個過程后,冷汗都出來,他娘說:皇帝就是這樣的居多。

    所謂的明君,真的沒有幾個,知人善任的更少。

    當年的太宗皇帝算是明君,與魏征以史為鑒。

    看上去君臣相得,甚為和睦。

    但魏征死后,其子和公主的婚約解除,墓碑被砸。

    即使后來墓碑再一次修復起來,但所謂的君臣相得,已經破滅。

    海瀾記得娘給他說:你要記住,君就是君,一定要保有足夠的距離。

    也不要傻乎乎別人一表揚,就忘記自己的身份,你的身后有著自己的家人。

    娘說:她倒是不希望兒子一定要飛黃騰達,只要好好活著就好。

    千萬不要隨意卷入什么改革的潮流。

    一旦改革失敗,搞什么清算,改革先鋒就是來祭旗的。

    其中關于土地稅的問題,余穎還特意提醒了她們兄妹兩人。

    除非是在皇朝的一開始,就強令廢除所謂的官員不納稅這一條的規定。

    不然想要在大家都一門心思想著怎么免稅時,說以后統統不免稅,下場只能是一個,成為公敵。

    就算是皇帝想要保住那個臣子也做不到,說不定還會成為背鍋的,成為人人喊打的佞臣。

    成為佞臣后,一個不好就會禍及家族上下,包括妻族。

    對此臣子還不能怨恨皇帝。

    因為他要忠君。

    余穎可不能讓這個便宜兒子熱血上頭。

    一心只想著忠君報國。

    然后被全部士族被視為敵人。

    想要清除眼中釘,那些人可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余穎很明白異類的下場,必然是被其他人群起而攻之。

    她從一開始就想著,怎么讓原主的孩子活下去。

    至于其他人想要做什么,余穎并不能管。

    為了完成任務,她讓他們兄妹兩個人好好讀讀史。

    絕不能把孩子救出來,他自己就一頭扎進改革的大坑里。

    在很多改革中,不是施政方針不好,而是總有歪嘴的和尚念壞了經。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沒有更多的人支持改革,說什么都是白搭。

    想要改革成功,就要讓整個社會有更多的人清醒過來,讓更多的人知道改革的方向。

    那么,這種改革才有成功的可能,那是大勢所趨的成果。

    可現在的情況,并不是改革的良機。

    沒有那個氛圍。

    不單單余穎是這樣認為。

    就是皇帝本人也是這樣認為。

    他感嘆了一番,放海瀾回家去。

    他心里是有點遺憾的。

    海瀾太過穩,一點也沒有什么熱血。

    根本就沒有問一下是不是要改革一番?

    也許是看出來其中的風險。

    可惜。

    他明白,海瀾不會成為他手里的一把刀。

    因為他的母親不會愿意的。

    那個女人活得太過明白,絕對不會讓兒子冒風險。

    她在海邊,在軍中都算是頗有些名氣。

    說起來,海氏的功勞真的不少。

    所要的賞賜也是另有作用。

    并沒有留給她的孩子。

    皇帝轉念一想,有些明白她的想法。

    海瀾作為官員,盡心盡力做事自然會晉升。

    如果他本身就不怎么適合當官,還是在比較位置低的地方,比較安全。

    至于女兒要嫁進皇家,根本就不用擔心地位問題。

    還不如用皇家的賞賜,給予更需要的人。

    也算是替海家積福,提升一下名聲。

    海家的名聲現在真的很好。

    這一點皇帝是承認的。

    皇帝不好動海瀾。

    好在是海家人少,皇帝不會害怕。

    海家還一直繳納全部土地稅款,怎么看也是大大的良民。

    皇帝覺得總有一天,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會和海家一樣交稅。

    因為他可是打聽過了,在百味書院里,就曾經提到國稅款問題。

    也許會有一天,百姓們也會和海家一樣的想法,依法納稅,這需要教育。

    這些年來,唐王的莊子里也開始繳納稅金,他們早就經過了洗禮,怎么掙錢。

    他們也發現,雖然國人都喜歡當地主,但不得不承認土地的出息并不高,最大的敗筆就是比較靠天吃飯。

    一旦天不下雨,必然是旱得不行,那么田里的莊稼是絕收。

    雨下多了也不成,那是澇了,也是絕產。

    要是沒有科學種田,產量什么上不去。

    可以說種田不會發大財。

    認認真真種田,也能走上小康就算是不錯。

    跟著余穎種田的其他人,之所以能掙到比較多的錢。

    很大的原因是,他們種的不是糧食,而是良種。

    良種的收購價要和糧食比,高上不少。

    這些年縣城附近的百姓們,算是種田人最幸福的生活。

    但這種情況是不能復制的。

    畢竟大多數人種的是糧食,而不是良種。

    此刻,余穎編纂的農書也已經到了出書時候。

    在這個時代,已經出現了白話文。

    也就是采用的是最直白的語言

    余穎寫的農書采用白話文。

    在別人看來,并沒有什么文采。

    但在余穎看來,有文采的文筆并不適合于農書。

    農書使用人多是普通農民,怎么看得懂文言文,還是白話文合適。

    農書定稿后,余穎命人專門印好,放在縣城里的書店里買,這是試水。

    想不到的是,那些縣城的人不少都是買了好幾本農書,書店里直接賣光那些書。

    他們一個個之所以會去買,很大方面是因為感謝慧郡主的大恩大德,才讓他們躲過了那一劫。

    買了這個是代表著捧場,也有人是專門替別人買的,因為別的地方也有人想要看看農書。

    為此有人就說:“為什么感謝她?就是因為她讓縣城變得繁華,才會引來強盜!

    聽了這位的話后,不少人表情是有些古怪的。

    都看向了他,這是什么說法?

    “呵!我這還是第一次聽到如此不著調的說法!

    “要是依著你的想法,你不應該留在這里,而是該去別的地方謀生!

    “你這人是怎么一回事?我不就是提提意見嗎?干嘛陰陽怪氣的?”那人道。

    “你這是提意見?明明是在扣帽子,說什么郡主幫著發財致富,才讓縣城遭到了海盜的暗算嗎?”

    “難道我們大家不應該發財致富?就應該是過什么苦哈哈的日子才好?”

    “難道有錢就應該被人搶?還沒有聽說這種說法,明明是海盜無恥。”

    說到后來,其他人看那人的目光里帶著幾分懷疑。

    這個家伙不會是別國的奸?

    就算不是別國的間諜,也不是什么好人。

    這種看不得別人過得好的人,真的是很討厭。

    在眾多目光注視下,那人打算偃旗息鼓,就說道:“算了,不和你們說!

    說完他就推開眾人,有些匆匆忙忙得走開。

    在他的身后,有好幾個呸了一聲。

    他感覺很生氣,卻知道眾怒難犯,打算潛伏一段時間再說。

    在心里嘀嘀咕咕一番后,他在外面溜達了不少時間,全然沒有發現還有人跟著。

    那人的出現,余穎并不怎么在意。

    在哪個地方,都會有那種喜歡為了杠而進行抬杠的。

    這種人,往往是在雞蛋里也能挑骨頭,為了顯示自己很厲害。

    而那人沒有想到的是,等回去住宿時,房主卻說:“我不喜歡一個詆毀郡主的人住在自己的房子里!

    “寧可房子放在那里吃灰,也不會要你再住下去,你還是趕緊搬家為上,這是你多交的押金。”

    “為什么你能這樣做?”他說。

    “我現在只有一個念頭,想揍你,趕緊走。”

    說完房主揮舞了一下拳頭,接著趕人。

    他氣哼哼地帶著行李走人。

    卻很悲催地發現一件事,他成了人人反感的人。

    沒有人愿意收留他,最終他灰溜溜地上了車子走掉。

    而被余穎救回來的女子,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身體變好。

    她們中愿意嫁人的,也都紛紛出嫁。

    而不愿意出嫁的,也可以。

    她們被組織起來掙錢,將來養老是需要花錢的。

    在余穎的幫助下,大部分女子都過上了比較平靜的生活。

    此外余穎的造船行為,最終被傳到皇帝那里。

    他沒有想到這位郡主打算出洋。

    而這時候的海寧,已經出嫁。

    她和兄長在知道母親的主意后,在接到通知后,在離京城最近的碼頭上相見。

    余穎并沒有打算馬上進行遠洋航行,她先打算去日出國溜達一圈。

    而皇帝一看,直接就派了水師相隨。

    水師聽說后,不得不帶著人跟隨。

    只是他們從原本的不情愿。

    后來就變得很積極。

    那里有不少銀子。

    余穎到了日出國。

    并沒有上來就是打打殺殺的。

    而是派人幫扶一幫,打壓一幫。

    讓原本就是有些戰亂的地方,更加是亂點。

    至于那些水師,不在余穎的調度之下,他們怎么做是他們的事情。

    她派人救走,那些被強擄到了日出國的大乾朝女子。

    逼迫那些購買大乾朝人的日出國人,拿出了所有的積蓄,作為對被強擄而來的女子賠償。

    她對著那些用女人皮肉發財致富的人說:以后再有人敢購買大乾朝的女子,就讓他傾家蕩產。

    沒有的賣家,自然是不怎么愿意再來搶掠女子。

    當然還是有人會去當海盜。

    因為女人不能再買賣。

    就會大肆殺人。

    那個結果,更是作孽。

    怎么辦?

    總不能按下葫蘆,起了瓢。

    想了一下后,余穎干脆是把日出國造船的工匠全部弄走。

    他們一個個不是想要當海盜嗎?

    看沒有可以下海的船,讓他們怎么去當海盜?

    要是有真本事,就自己下海游著去當海盜。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余穎也算是佩服那些當海盜的。

    當皇帝知道余穎的操作后,有些爆笑,但也是靈機一動。

    他已經接到水師傳來的消息,那個島國地方雖然不大,但有不少出產,尤其是出產銀子。

    他就找人商量一下,該怎么對付那里的人?

    余穎并不在意皇帝的舉動。

    因為大乾朝的路,只能是他們自己走,而她只是起一個引導作用。

    這些年來,看上去余穎并沒有做什么,但更多的東西被傳進皇帝的耳朵里。

    連大臣們也會很有體會。

    南方已經開始出現紡織工業化,變革在一點點進行中。

    余穎也知道,在這些變革的過程中,會有不少人跟不上潮流而被拋棄。

    但她知道,這種情況雖然有些慘,但怎么也好過整個民族被人欺壓的很多年。

    陣痛,是每一次變革必然的經歷。

    在此期間,大乾朝水師也發現了新的大陸。

    他們遭遇了更多的事情,和別的國家有了更多的交往。

    余穎松了一口氣。

    這個時代的人,還處在新舊交替的階段。

    希望這個文明延續下去。

    變得更加兼容并收,學習別人的長處。

    只有永遠不落后,國家強大,才會有國民的幸福生活。

    海氏,后來史書上記載這位女強人,在她生活到了七十歲去世。

    在她去世后,她的尸骨火化后埋在縣城附近的一座靠著大海的山上。

    她遺言上說:在這個世界上,有太多太多的未知,千萬不要停留,一直往前。

    這句話激勵很多人,他們想要揭開更多的謎團。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
百度風云榜小說:劍來 一念永恒 圣墟 永夜君王 龍王傳說 太古神王 我真是大明星 ;ǖ馁N身高手 真武世界 劍王朝
Copyright © 2002-2018 http://www.nuodawy.com 精彩東方文學 All Rights Reserved.
小說手打文字版來自網絡收集,喜歡本書請加入書架,方便閱讀。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扬州市| 英山县| 贵州省| 永康市| 武穴市| 乡城县| 紫云| 吴忠市| 沧州市| 固原市| 安陆市| 惠州市| 农安县| 杂多县| 会理县| 牡丹江市| 乌审旗| 融水| 灵山县| 磐石市| 灵川县| 公主岭市| 甘肃省| 泸定县| 扎赉特旗| 峨眉山市| 阳曲县| 泸溪县| 孟津县| 深泽县| 通城县| 英德市| 玛纳斯县| 宣恩县| 石河子市| 永新县| 万州区| 佛学| 东莞市| 文山县| 东丽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