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小娘子穿上這一身,簡直是不搭,因為黑色是一種極其莊重的顏色。青春年少的小娘子,感覺壓不住,穿上只會讓人感覺,小娘子是如同偷穿大人衣服的小孩。
但是站在車上的小娘子,渾身的氣勢竟然能撐得起來那一身黑衣,她的一舉一動中,帶著一種難以言說的優雅,那一種優雅簡直是刻進骨子里一樣。
這一眼,讓他們都吃驚非小,明明一位在民間長大的公主,這氣勢比在宮中的公主們還要足。而且那一種一看知道很尊貴的行動,把宮中的公主們襯得黯然無光。
于是他們都把目光聚集到了皇帝身上,說實話,皇帝是這些年,才多了點所謂的王八之氣,但是整體來說,還是比較粗,實在是看不出來會有這種氣質的女兒來。
其實皇帝也是有些蒙了,也許記憶中的薛家人,顏值是不錯,但是女人們的氣質,最多也是溫婉可人,絕對沒有這一種說不出高端大氣的氣質。
當然看到這一行人,余穎其實是有幾分驚訝的,尼瑪,皇帝這貨不應該在去扶陽的路上嗎?怎么跑到晉城來?還到長壽山,難道打算給元后、賢妃掃墓?呵呵!
只是如果元后、賢妃她們有靈的話,應該是不打算看見皇帝這張老臉吧?
在心里冷笑著,余穎看了一眼原主的皇帝老子,看樣子這段時間過得不怎樣,皇帝老兒已經比上一次見的時候,憔悴了很多。
該啊!余穎在心里腹誹著,同時感覺自己此刻的心里,美的冒泡。
當然,修煉多年的余穎,即使看見皇帝的時候,在心里把皇帝罵的是狗血噴頭,那張俏臉上,也一點沒有增加什么多余的表情,仿佛她根本不認識這位皇帝陛下。
然后余穎根本不打算多看,只是看了他們一行人一眼,沒有再耽擱自己的時間,而是回過身,把手伸給知更,然后身姿優雅地下了車。
然后等余穎下車之后,又有一個小丫環,手里拎著一個疊放著不少金元寶之類祭品的竹籃,鉆出車子,手腳很是利索地下了車。
這時候,在一旁的知更,也打量一下那些冒出來的人,然后知更發現在他們的身后,還有一隊晉城的人跟著,所以知更很快把視線收了回來。
“公主,咱們趕緊上去吧,終于及笄了,相信她們要都活在世上的話,一定會為公主高興的。”知更說道。
其實知更是一點也沒有認出來來人是誰?皇帝一行人,沒有穿著什么比較顯眼的衣服,反而因為他們打算微服私訪的原因,穿的很平常,所以知更想到什么,說什么。
而聽到這些話的皇帝陛下,竟然感覺到大世界的深深惡意,合著在公主身邊的人,沒有人想著應該提醒皇帝,公主的及笄之日到了?
其實這時候的皇帝,已經鉆了牛角尖。以他對晉城公主的諸多不在意,是有人想要給皇帝提醒一下晉城公主及笄的事,也不敢。
事實上,除了坤寧宮里摩拳擦掌的方皇后,以及有未婚嫁公主、郡主的妃嬪外,其他人根本沒有注意到,那個倒霉鬼,晉城公主及笄之日。
那些妃嬪們,自然希望公主感覺和親漠北,根本不管被推出來和親的人,甚至不到及笄之年,省得晉城公主有了什么事不和親,換成別的人。
而且晉城上下的人,都不認識皇帝,誰會提醒皇帝做這樣的事情?
這樣算來,皇帝的確是不知道晉城的事,但也是自找的,可惜的是,皇帝不是一個善解人意的人,他的心里更多是一種說不出的怨懟。
此刻的皇帝,只感覺整個晉城的人,都在瞞著他,首當其沖的是那個小丫頭,難道自己主子要過及笄的事,竟然不通知一下京城?
在這時,跟在余穎身后的知更,感覺有人用目光恨恨看著自己,于是有些莫名其妙地看了一眼后面,同時她在心里暗暗罵了一句:深井冰!
這句話還是聽公主說出來,讓知更感覺罵那些不知所謂的人正合適。
想到這里,知更已經看清楚朝她瞪眼的人,竟然是個老頭子,瞪大了牛眼,要不是地方不對,知更都想著給他一個鬼臉看看,什么人,在后面發生什么脾氣?
當然認出皇帝的余穎,根本不在意皇帝的想法,也沒有在回頭,她在琢磨一件事,這個皇帝溜達到晉城這里來,想要做什么?
說實話,到了這個時候,余穎已經不害怕皇帝,畢竟這時候的她有錢、有人,和皇帝杠上也不怕。
一想到剛才見到皇帝一行人,余穎在心罵著:有病!
另外余穎已經看出來,在看見余穎的時候,皇帝其實應該已經記不清原主的樣子,當他看清余穎的容貌時,滿臉的驚訝,雖然女大十八變,但是看皇帝的樣子,根本是沒有一點記憶。
不過余穎也看來,其實皇帝的變化也不小,曾經的他還是個帥大叔,而今明顯的老了很多。反正如果不是余穎在皇宮里見過他,應該也認不出來。
真是好笑,所謂的父女,這些年不見,已經誰也不怎么認識誰。
看著余穎一行人上了長壽山,皇帝原本打算上去的,結果被人攔下,示意他們看一下石碑。
于是一直跟著的中年文士走了上來,他也算是飽學之士,看了一下那個山口的石碑。然后他開始認真地看著下面的石板,過了好半天,連頭上都冒出汗來。
最后他有些無力地發現,自己第一關沒有過得去,于是說道:“老爺,現在這路不認識的人,還是不要上的好。想不到這個晉城,還是藏龍臥虎之處,能人不少。”
皇帝想不到連自己手下最聰明伶俐的人,都勸自己不要上去,而且他們身后,竟然還有人盯著,這一點讓皇帝大為不忿,但是已經很陌生的晉城,讓他不得不收斂一下自己的脾氣。
最后,他們一行人最后只得離開長壽山,不過皇帝的臉陰沉沉的,如同有人欠了他幾萬兩銀子似的。
等到一行人進了晉城之后,他們才發現這個晉城要比從前大了不少,而且規劃的特別整齊,整個城市都特別清潔。看到這里,皇帝心里不知道說什么好。
是的,到了這個時候,皇帝在心里,不得不承認這個治理晉城的人,實在是個能人。
但是皇帝心里是一種說不出的不痛快,令他無比憤怒的是,這位能人,竟然在上奏折只字未提晉城的大變化,而且稅收應該增加不少,但是皇帝根本不知道。
不過很快令他們一行人最吃驚的事終于來了,按照晉城人眾口一詞的說法,這一切竟然都是晉城公主的功勞,甚至整個設計圖都是晉城公主搞的。
到了這一步,皇帝倒吸了一口冷氣,終于明白為什么曾經的林尚書問他,晉城公主的情況了解嗎?后來林尚書還堅決不同意讓晉城公主和親。
其實說到底,林尚書應該是感覺讓晉城公主和親,這不是給漠北人送什么軍師嗎?要是漠北人得了這樣的人,皇帝覺得自己只怕從此睡不好覺,時時刻刻擔心自己的江山不保。
這時候的皇帝,實在是覺得這位皇女麻煩,她老老實實當個貴女不是成了,干嘛這么能干?
實在不行,想到這里,皇帝硬下心來,為了大昭,除掉晉城公主也不是不可以。畢竟對漠北只要嫁個公主,過去行,要是晉城死了的話,可以換別的公主、郡主。
這時候的皇帝,已經完全忘了,當初他自己是多么爽快得把晉城公主給賣了。甚至在林尚書提醒他的時候,皇帝是滿心的不耐煩,覺得再找一位公主什么的會很頭疼。
不過,沉浸在思索中的皇帝,很清楚一件事,不但晉城公主手下人的厲害,是她本人不是個善茬。據那些匯報的人說,最起碼這位公主是個神射手。
而其他人顯然沒有想這么多,只感覺一進入晉城的范圍之后,整個城市都變得是生機勃勃。于是他們即使跟在皇帝身后,還是東張西望的。
當然皇帝是一副生人勿近的表情,他在找怎么能殺掉這位聰明伶俐、能干無比的公主,但是皇帝在心里琢磨了好一會,也沒有找到怎么殺了晉城公主的方法。
最最令皇帝頭痛的是,那位神出鬼沒的人,是不是也和晉城公主有什么關系?一想到這個,皇帝感覺自己渾身發涼,感覺自己能殺了晉城公主,卻全身而退的機會很小。
看樣子要想個主意。既要除了這位晉城公主,而且是不能讓別人察覺那是皇帝的主意,所以要找機會讓別人下手,比如皇后最合適。
想到這里,皇帝終于決定趁這次扶陽城見面的時候,讓晉城和自己一起回京城,然后不管皇后出不出手,都要除了這個晉城公主,然后把這個栽贓到皇后頭上。
如果真的有人要報復的話,將來那個報復的人,自然應該找皇后算賬。其實皇帝現在已經厭惡皇后,這樣子可以一舉除了皇后、晉城公主兩個人。
想到這里,打定主意之后,臉色有些鐵青的皇帝,才有些和緩自己的臉色,看著秩序井然的晉城,皇帝感覺憋屈,不準備在待下去,吃了一頓飯,要走人。
而跟著皇帝的人,一個個都默默地跟著,他們已經感覺出來皇帝心里的不痛快,于是趕緊從命。
其實他們還想著多看看,因為他們沒有想到晉城,會變得如此繁華,不由地想起那位不久前見過的晉城公主,為什么一個被冷落多年的公主會這樣有氣韻?
這時候,知道皇帝到晉城來的余穎,自然要盯著這位皇帝,事實上能登上皇位的人,大都心腸很硬,所以余穎絕不會認為皇帝看見晉城的熱鬧,龍心大悅。
要知道這些年,晉城的稅收什么的,基本沒有什么上繳,可謂是明目張膽地偷稅。余穎可不認為自己如此行為,會讓皇帝滿意。
說不定這位皇帝陛下會殺機大起,所以拜祭完薛家人之后,余穎根本沒有多停留,趕了過來。當然余穎已經換了一身衣服,收斂起渾身的氣勢。
正看到殺機滿滿的皇帝,余穎有種渾身冰涼的感覺,因為所謂的皇帝,應該打定了什么主意,而且絕對是動了什么殺機,呵呵,余穎看的很清楚,因為皇帝感覺害怕了。
當然心里有數的余穎,之所以猜測皇帝對余穎動了殺機,是推算了一下皇帝的心理,皇帝可是最獨的生物,不可能讓一個很能干的人去和親。
不過余穎只是靜靜地看著,看看皇帝變化好幾遍的臉色,而余穎的嘴角,浮出一個淡淡的無所畏懼的笑容,然后余穎的手指輕輕敲擊著,猜測著皇帝打算怎么除了余穎嗎?
不過余穎很快排除了皇帝想要直接下手賜死余穎的打算,他敢這樣干的話,也要看余穎肯不肯接旨?
這一點皇帝應該沒有把握,以余穎表現出來的武力值,皇帝應該不敢直接下旨賜死。
那個皇帝老兒現在想著殺自己,不過要是皇帝知道長信大師曾經的秘密,不知道會怎樣想?不知道那張老臉,會變成什么顏色?
看著皇帝有些打蔫離開晉城,余穎的眼睛有些發亮,等著下一次見面的時候,給皇帝發些大招,以為余穎是善良軟弱的原主嗎?
所以兩邊人都有了主意,而余穎讓晉城的間注意收集資料,這些間在派出去之間,都受過專門的訓練,最大限度抱住他們的安全,也能探聽到更多的東西。
而皇帝有些意興闌珊地去了扶陽城,曾經的他,感覺自己頭發是個大事,而今皇帝才知道那個一直遠離自己長大的皇女,才是心腹之患。
晉城公主是怎么長成這個樣子?皇帝在腦海無數次問著同樣的問題,答案是無解。
然后皇帝在腦海里扒拉一圈,遠去的記憶已經變得蒼白,想了半天,皇帝沒有記起那位皇女幼年的樣子,只記得很是乖巧。
長著長著,竟然長歪了,這是皇帝心里話。
說實話,看到這位晉城公主之后,皇帝感覺出這位皇女絕對不是好打發的人。怨不得當初不把平安交出來,原本皇帝還帶著幾分懷疑,現在一看知道這位確實能干出這樣的事。
一位根本沒有在宮里長大的公主,甚至沒有接受什么禮儀教育,卻甚至比宮里的公主們還要有強大的氣場,這時候皇帝也懷疑公主身后有人,所以皇帝決定先把和親公主換個人當。
但是真的要換人的時候,皇帝才發現自己膝下的女兒們,適齡的都成婚了,是年齡不夠的也定親了,甚至連孫女輩也都基本有了人,這一點讓皇帝有種說不出的不郁。
所以即使到了扶陽城,皇帝竟然找不出一個合適的人選。
這一點讓皇帝大怒,這些蠢貨們一個個只看見眼前的利益,都想著讓晉城公主和親,要是真讓晉城公主和親的話,說不得過上幾年,晉城公主帶著漠北人打進關內。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