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呂慧茹生氣,回到家里,沃土和沃琳都沒有提沃肥給沃琳提親的事。
然而,事情卻沒有這么容易過去,幾天后,家里來了個誰也不敢得罪的客人。
“姑姑,您來了,趕緊進屋坐,”沃琳邊客氣地和李彩霞說著話,邊朝屋子喊,“嫂嫂,保健站姑姑來了。”
今天就只有沃琳和余玲在家,沃土領著沃鴻去趕集,沃強跟別人合伙澆地,呂慧茹去沃強的店里支應了。
“嗨喲,不用叫你嫂子出來。”李巧霞呵呵笑著,手腳麻利地已經掀簾進屋。
別看李巧霞已經六十多歲,那手腳利索勁,不是一般年輕人可比的,沃琳從把李巧霞迎進院門,就一路小跑,可還是被李巧霞超過了,李巧霞已經進了屋,她才到屋門口。
費勁從沙發上剛站起來的余玲,對李巧霞那是真佩服:“姑姑這身子骨,我可比不上。”
“坐,坐,坐。”李巧霞先扶余玲坐在椅子上,然后她搬了把椅子坐余玲對面,給余玲把脈。
之所以說沒人敢得罪李巧霞,是因為李巧霞是村保健站的醫生,十六歲開始從醫,在本村一呆就是幾十年,從她年輕時村里只有幾百人口,到現在村里發展到兩千多人口,村里每個人的身體情況她都清楚,就連臨近村里的人的身體,她也差不多了解。
所以村民們找她看病,根本不用像到醫院里看病那樣,要給醫生說清楚自己有什么病史,家族有什么病史,還有做各種檢查,你只要說你怎么不舒服就行。
你有沒有家族病史,有時候李巧霞比你都清楚。
當然,村保健站除了一個聽診器,再沒有別的檢查設備,必要時李巧霞也會讓你去醫院。
最最最重要的是,村里大多數孩子都是李巧霞接生的,孩子長大后再生的孩子,還是她接生的,就比如沃強沃琳兄妹是李巧霞接生的,沃鴻也是李巧霞接生的,余玲肚子里的孩子,也在準備被李巧霞接生中。
所以村里誰家媳婦懷孕了,懷孕的月份有多大了,李巧霞都全記在她腦子里呢,哪天要給哪個孕婦做孕檢,哪個孕婦的預產期是哪天,她比本人記得還清楚。
關鍵是,她才不管你懷的是一胎還是二胎,只要是孕婦,她都準時上門去做孕檢,而且嘴巴緊,別人想從她嘴里打聽點什么消息,沒門。
所以,村里沒人敢得罪李巧霞,萬一哪天自己用得上人家呢,更何況李巧霞幾十年來都是古道熱腸的爽利性子,沒事得罪他她干嘛。
今天剛好是余玲該做孕檢的日子,這不,李巧霞就上門了。
李巧霞這邊忙著給余玲做孕檢,沃琳從隔壁倉房抱了一個西瓜過來。
這個季節家家戶戶都有西瓜,即便自己家沒有種,也會買些回來,自己吃,也備著待客。
沃琳家里耕地不多,只有沃強一個人在種地,沃強還要支應店子,忙不過來,沃強也就沒有種西瓜,他從別人家買了一平板車西瓜回來。
“沃琳呀,先別忙著切瓜,你去把你媽找回來。”李巧霞支使沃琳。
“姑姑,啥事呀?”聽李巧霞這么說,余玲有些緊張。
是不是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不對,李巧霞不好對自己說,要找婆婆回來交代。
“沒事,沒事,別自己嚇自己,”李巧霞拍拍余玲的手背,“你這不是月份大了嗎,有些生孩子時用的東西該預備著了,你兩個都年輕,怕聽不懂,我給你婆婆交代一下。”
“哦,是這樣呀。”余玲提著的那口氣算是放下了。
李巧霞催沃琳:“我給你嫂子做產檢的時候,怕你看著不好意思,雖說你以后也會經歷這個,可現在你還是個姑娘家,去吧,把你媽找回來。”
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我又不是沒看過做產檢,沃琳肚子里嘀咕著,應承著出去了。
張萍值班時,如果男朋友家里送的飯菜多了,會打傳呼讓沃琳過去一起吃,飯后張萍不馬上放沃琳走,纏著讓沃琳陪她聊會兒天,張萍做事時,沃琳就在旁邊看。
所以婦檢產檢什么的,沃琳已經司空見慣,沒覺著有什么大不了的。
沒有儀器,單靠手感,產檢過程很簡單,沃琳才走出胡同口,李巧霞已給余玲做完產檢,一切正常。
李巧霞洗過手,攔著余玲不讓切西瓜:“你坐著,我有話問你。”
“啥事呀姑姑?”余玲順勢坐在了椅子上。
本來月份就已經大了,剛做產檢時她又有些緊張,這會兒腿還發軟呢。
“是你小姑子的事,”李巧霞說話干脆利索,“你小姑子有沒有對象,你公公婆婆對你小姑子的婚事是個什么章程?”
“哎喲,這個我還真不知道,沒聽我小姑子說過她有沒有對象的事,”余玲邊揣摩著李巧霞的意思,邊道,“姑姑您也知道,我小姑子懂事,盡量不讓家里替她操心,就是她有了對象,估計也不會給家里提起,除非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至于我公公婆婆,他們都是很開明的人,應該是看我小姑子自己的意思,只要我小姑子喜歡,我公公婆婆應該不會反對。”
“那要是你小姑子找的人不著調呢,你公公婆婆也會依著她?”李巧霞皺眉。
“不著調?”余玲笑,“不會的,都說王八看綠豆,啥人找啥人,我小姑子就不是那不著調的人,怎么可能找個對象不著調,姑姑您多慮了。”
說完,余玲馬上反問:“姑姑您是不是有啥話要說,或者是要給我小姑子做媒?”
李巧霞給人看病的同時,偶爾也會順便促成一樁婚事,所以余玲才會有這一問。
“是這樣,鎮醫院劉醫生他媽,說是看中了沃琳,拜托我給做個媒,給沃琳和劉醫生牽線搭橋,我得先弄清楚沃琳有沒有對象,否則豈不是亂點鴛鴦譜。”李巧霞這才說明實情。
余玲想了半天,也沒有想起劉醫生是誰:“鎮醫院啥時候有了個劉醫生,是新來的?”
鎮醫院就那么幾個醫生,幾乎全鎮的人都知道,沒有一個姓劉的。
“可不就是新來的嗎,”李巧霞呵呵笑,“說起來,劉醫生跟你家還是拐彎親戚呢,劉醫生的姑姑,就是你嬸嬸。”
“我嬸嬸?”余玲糊涂了,“您也知道,我媽沒有兄弟,我爸倒插門,我哪來的嬸嬸。”
“嗨喲,是我沒把話說清楚,”李巧霞雙手對拍,“是沃強的嬸嬸,劉麗芬。”
“哦,哦哦。”余玲恍然大悟。
她心說這算是哪門子拐彎親戚呀,八竿子都打不著,巴不得不認識。
李巧霞繼續說:“昨天你嬸嬸給我說起這事,我琢磨著倒也不錯,劉醫生是醫生,沃琳在醫院上班,兩個人有共同話題,又都是大學生,多般配呀,這不,今天剛好要給你做檢查,我就順便來探個口氣,省得好心做壞事。”
般配什么呀,我小姑子在地市級醫院上班,那個什么劉醫生,只不過是鎮醫院的小醫生。
余玲心里嘀咕著,不過這話可不能直接說出來,怕得罪李巧霞。
“姑姑,您說得對,”余玲順著李巧霞的話說,又說出自己的顧慮,“可是我小姑子在南方工作,離咱們這里好幾千里路呢,兩個人再般配,這也離得太遠了,結婚就兩地分居呀。”
“嗨,讓你小姑子調回來不就行了,姑娘家還是不能離家太遠,否則嫁得太遠,沒有娘家撐腰,會受婆家欺負的。”李巧霞苦口婆心。
余玲心里撇嘴,我小姑子找這份工作費錢費力又費時間,你說調回來就調回來呀,你以為開凋令的是你呀,你以為現在還是以前的時代呀。
“嗯,姑姑說的有道理。”余玲繼續肯定李巧霞的說法,不過她還有顧慮,“我小姑子再懂事,畢竟年紀也還小,就是家里人為她著想,她也不一定理解,說不定會和家里擰著干。”
不管那個劉醫生有多好,就劉麗芬那副嘴臉,還是離她姓劉的越遠越好。
“哎,說的也是,”李巧霞深有同感,“現在的年輕人呀,憑著自己在外面多長了些見識,就這個看不上,那個也看不上,都不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了,你越說,他越和你擰著干!”
“是啊,是啊。”余玲不住點頭,心里先就把那個所謂的劉醫生否認了。
不用看到劉醫生本人,也知道劉醫生是個不著調的人,看他找的這什么媒婆吧,跑到要提親的姑娘家說這種話,這是保媒來了嗎,這是來打破嘴的好不好,這親事能成得了才怪。
再說,我小姑子雖不是醫生,只是在醫院里上班,可那是大醫院,你劉醫生雖說是醫生,但只是個小小的鎮醫院的醫生,又才剛畢業,想要去大醫院,有得是資歷要熬,就比我小姑子低,我小姑子憑什么要看上你。
呂慧茹回到家里的時候,李巧霞已經在吃西瓜,是李巧霞自己切的。
余玲陪著李巧霞在說話,西瓜是涼性,余玲不敢多吃,只吃了一塊過過嘴癮。
沒看見沃琳,余玲問呂慧茹:“媽,咋就你一個人回來了,妹妹呢?”
“今天店里特別忙,我讓她守一會兒,吃完飯我去換她回來。”呂慧茹先答了兒媳婦,這才和李巧霞客氣,“總是這么麻煩你,等孩子生出來,我們一定給你備一份厚實的謝禮。”
“行,我就等著你這份厚禮!”李巧霞性子爽利,沒有和呂慧茹客氣。
她先說了余玲產檢情況很好,又囑咐過該準備些什么生產用的東西,說完告辭。
呂慧茹拉住李巧霞:“被急著走呀,我這說話飯就做好了,你吃了飯再走。”
“不吃了,還要去別家呢,我為了等你回來,已經耽誤了時間。”李巧霞說完,自顧出了院門,風風火火的勁頭,一如來時,呂慧茹本來要送她,硬是沒有追上她。
呂慧茹回到屋里,邊吃著剩下的西瓜,邊問余玲:“李巧霞是不是給你說了你妹妹的事?”
余玲承認:“呵呵,媽,怪不得沃強說您和我爸人老成精,還真什么事都瞞不過您。”
“給你做產檢,怕你妹妹看著不好意思,她不讓你妹妹看不就行了,用得著把你妹妹支開嗎。你又不是生第一胎,該準備什么還用得著特意把我叫回來?”這是呂慧茹的判斷依據。
所以她把沃琳留在了店里,自己一個人回來,以免閨女聽到不該聽的,再給氣得犯了病,她倒是要看看李巧霞要說女兒些什么。
“她可能是想給妹妹提親,不過被我反駁回去了。”余玲說了她和李巧霞之間的對話,“我怕她不高興,不敢直說,就說妹妹年輕,可能不會理解家人的苦心。”
“嗯,說得好,就是要讓她絕了這個念頭。”呂慧茹肯定了兒媳婦的做法。
又不禁惋惜:“我也想你妹妹離家近些,能互相照應,可這工作的事身不由己呀。”
“媽,您以后要是想妹妹了,隨時可以去妹妹那里看妹妹,”余玲安慰呂慧茹,“不就是一張火車票的事嗎,兩天時間就到了。”
“話說起來是輕松,可哪有那么容易,總有這樣那樣的事絆著,哪是說走就能走得了的。”
呂慧茹嘆口氣,“就說你吧,我每次在路上碰到你媽說要來看你,還不是說過幾次才來一次,不是她不來,是家里事多忙得走不開,路過咱們村都沒空進來坐一會兒,你離娘家只有幾里地,你妹妹可是離家有幾千里地,越是難呀。”
她這話說得余玲感動又難受,現在正是農忙的時候,媽媽確實忙得走不開,已經一個多月沒來看她了,她想起來就有些想哭。
而且媽媽也有顧慮,怕來得太頻繁,婆婆會厭煩,因遷怒而對自己不好。
想到這個,余玲有些不想讓肚子里的孩子是女孩了。
女孩子將來嫁得離家近,當媽的有顧慮,怕女兒因和娘家來往太頻繁,不受婆家待見。
女孩子將來遠離娘家,當媽的長時間看不到,又因種種原因無法去看女兒,更加揪心。
不管是近是遠,女兒結了婚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哪怕婆家對女兒再好,女兒也永遠是媽媽放不下的牽掛。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