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白元神之軀聽了此言,怒極氣道:“大師兄你好糊涂!我截教已然與西方仇恨難解,你入西方也不一定就能得到接引準提的重視,甚至可能羊入虎口,再無脫身之機。今你又何必為了他人的利益輕身犯險!徒讓我等同門痛心疾首。”
多寶聞言更是躊躇,復又望向老君。
老君對慕白元神之軀道:“料你有多少道行,能知什么前事后因!多寶此去,自有緣法,亦是為我道門掙一分氣運。你再莫胡攪蠻纏,阻我大事!”
慕白元神之軀恨道:“我截教弟子就該給你們東搶西送么!你把我們又當成什么了!今日貧道雖然勸不回多寶,但貧道也絕不會再遂你心愿,為你做抵擋西方東進的馬前卒。貧道也算想明白了,我教掌教老師既然不在,那么即便西方教不能大興,這三界也不可能是我截教弟子的天下。既然如此,我截教退出,你們誰愛搶誰搶去吧!”
言罷,跺腳而去。
老君默然半晌,轉頭看著多寶臉上現出迷茫的神色,當下道:“大道衍化生發,無論是誰都在這茫茫天數之中,豈能賭氣不干了!即便是想躲又豈能躲得掉?你若什么都不做,天道生你來干什么,存在的意義又在哪里?至古至今,未聞有一味閉關苦修而能得大道的。慕白如此言語,真如孩子玩鬧一般!
當下老君復騎著青牛,領著多寶往西行去。
此一番西行,老子化胡為佛,立多寶為多寶如來,就在靈山對面的一座山峰之上開辟了道場。
名義上是以此為契機,表示佛道一家,為佛法東傳打開了道路。日后佛法傳入東土,人人便都知道這是老子化胡為佛創立的宗門,不會生出排斥之心,實則卻是打著分走西方氣運的算盤。
接引準提得知此事,就聽準提大笑道:“妙極,妙極!多寶此來,我西方大興在望也!”
竟一口接納了多寶,承認了他多寶如來的地位。
老君見事如此,也有些意外,然而卻不動聲色,只開口欲要回乾坤鼎。
接引準提對視一眼,心知這乾坤鼎終是要還的,否則豈不與老君交惡!當下笑道:“此物在我西方近五百年,原該歸還道兄。”
言罷,將乾坤鼎取出還了。
老君取回乾坤鼎,這才又跨上青牛,慢悠悠地走了,徑往天庭三十三重天外建立了兜率宮居住。
從此,這一尊分身便常駐兜率宮,以坐鎮三界,掌理人族教化之事。
老子化胡為佛得到的功德也被煉制了一件后天功德至寶:金剛琢。
卻多寶道人成了多寶如來,接引準提待之甚厚,一應西方修煉之道無不盡心傳授,又以八寶功德池之圣水為之洗盡凡俗塵垢,凝聚佛門法身。多寶心下頗有些受寵若驚,漸漸對西方竟生不起半恨意。只是心下掛念截教同門之義,師徒之情,不由頗為愁悶。
這日,多寶在山中坐禪修行,看日升月落、花開花謝,天地萬物無不欣欣向榮,各按其道向前運轉。心中有事,郁結難解,仰天嘆道:“若能此身化為二,不負如來不負君!”
此言一出,天道感應,多寶竟因此心緒郁結進而發愿之下斬出一尊善念化身。
八寶功德池邊接引、準提對視一眼,盡皆心下長嘆,當下準提招來孔雀明王道:“你去助多寶一助,令他從此了了過往一切恩怨情仇,放下心頭郁結。”
孔雀明王領命,飛身上前徑自把多寶如來的善念化身吞入腹中,直往靈山而去。
到了靈山佛門道場,多寶畢竟修行日久、道行高深,其善念化身竟破開孔雀身體而出,正巧落在靈山道場的蓮臺之上。
自此,多寶知天數如此,乃令其善念化身一心向佛,徑入人間轉世,苦修佛法,最終證得佛果,成為釋迦摩尼如來佛,坐鎮靈山。多寶如來卻就此安心潛修,不問世事。
接引準提乃將皈依佛門的三千紅塵之客盡數撥與釋迦摩尼管理。以此為主體,佛門吸收了截教教義,轉化為佛法中佛門廣大、普渡眾生的理念,大乘佛法漸漸完善,就此現世。釋迦摩尼如來也成了大乘佛教教主。
從此釋迦摩尼如來一身將大乘佛教與乘佛教連在一起,老子化胡為佛分走的氣運終究還是回到了佛門之中。佛門更以此為憑,向老君索得了東進傳道的開門磚,佛法大興終于不可避免地提上了日程。
慕白元神之軀聽得釋迦摩尼如來建立了大乘佛法,不由心內憤恨,卻又無可奈何,心下對老君更是怨憤。
怒道:“佛門大興,受損的豈止是我截教一家?你們都做好人,偏偏要我去做惡人,哪有這種便宜的事!”
起身入了人族,此時戰國已經形成。
孔丘雖死,其儒家思想卻已經基本創立起來了,只是尚未闡述完全。于是其弟子各執一,漸漸分成了十余流派,各有補充完善,但都未得要旨。
慕白元神之軀來到人間界,正是為尋找一個能將截教儒家學傳承下去的人,卻存了偷懶的心思,當下直接便去找到此時尚年輕的孟子,一番忽悠將之收入門下,傳了基本教義之后,留下幾部道書便令其自行專研,當下甩手就走了。
孟子也的確非同一般,只短短數年便將慕白元神之軀籠籠統統所傳的教義思想研究了個透徹,并且自有所得,在原有基礎上進行了闡發。
孟子乃完全拋棄了禮樂治國之道,轉而談論起民貴君輕的民主思想,認為眾生平等,人性本善,遂積極推行仁政,重視個人修養。
同時,也將有教無類、兼容并蓄的教化之道廣為宣揚,提出智、勇、仁、義、信等五字君子修養。
最后,少少地提了一句中庸之道。
孟子之道,已近于圓滿,大道也予以承認,于是立身肉身成圣。
要春秋戰國時代的諸子百家,雖各個不凡,然真正能以自己的思想契合大道,從而肉身成圣者卻也并不太多。
闡教門下便只有個周公,那都是以前的了。此后的老君門下有個庚桑子、列子、莊子,尹喜雖然入門,卻是修煉得道。法家只有個韓非子,兵家有孫武子、孫臏二人,儒家也只有孔子、孟子、荀子三人。
當然,還有個不知歸于何類的鬼谷子自然也是肉身成圣的。其余各家卻都鮮少有人能夠達到不用修煉,直接肉身成圣的境界。
當然了,這其中還有一些虛的。比如莊子,便是玄都**師的善念化身,孔子又是孔宣的善念化身。但都得了大道,也算是肉身成圣了。
這里的成圣自然不是成就了如太上老君、原始天尊等人一般的天道圣人。他們只是在各自的領域內契合了大道衍化生發之道,從而在各自的領域走到巔峰,得到大道承認。從此為人代代尊奉,短短百年,便致永垂不朽了。
且孟子傳承了截教儒家,頓時大放異彩。
闡教中人卻又坐不住了,奉了老君與原始之命,也入人間界尋找傳承之人,恰逢孔宣也重新凝聚了善念化身,入人族再次尋找傳道之人。
兩方一拍即合,最后共同選中了荀子,將當初孔子未能傳完的大道繼續宣揚,奉行禮樂治國之道,推行德治,大肆傳播中庸思想,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念,宣揚階級門戶觀念,同時認為人性本惡。
從此紛亂的儒家思想終于歸于兩類,一是孟子傳下的后來與法家結合的法儒思想、一是荀子繼承了人闡兩道形成的禮儒思想。
最后秦以法家思想為指導,以縱橫家、兵家為手段,滅六國一統天下。至此,百家爭鳴時代宣告結束,各家各派傳教的行動也隨之告一段落。
慕白元神之軀因多寶入西方之事,心下一直有些郁郁不樂,故而也懶得理會人間界的爭爭奪奪,只留在流波山靜修。眼看著門下鬼谷子、孫武、孫臏、韓非子、孟子五人陸續從地仙界霞舉飛升而來,當下心中也頗為喜悅。
這五人論法力那是弱得可憐,但論聲望地位,卻又一個個高的嚇人。
慕白元神之軀乃將三千里方圓的流波山盡數開放,任由他等選擇地方建立修行道場。好生安置了下來。
那人間帝王秦始皇生性暴虐,用得了阿修羅族殺道傳承的白起為將,在天下掀起腥風血雨。嬴政卻暗中施展秘法將這些枉死戰士的生魂精血俱都拘禁起來,用巫族速成的秘法修煉肉身,嬴政本就天資絕,如此逆天修行之下竟飛快地修到了大巫的境界。后為了平息天下之怒,堵住悠悠眾口,白起又被作為替死鬼斬殺,因而世人皆不知其中有嬴政搞鬼。
彼時天下已許久未有巫族中人現世,故而誰都沒有放在心上,以為只是白起一人殺戮成性。
然而待秦始皇一統天下之后,本性暴露,收天下兵甲,鑄以為金人十二。又修筑地宮,按大地星辰排列,形成十二都天神煞陣,意圖重現當年巫族的輝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