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日董卓還朝,大小群臣各具朝服,迎謁于道。李肅手執寶劍扶車而行。到北掖門,軍兵盡擋在門外,只有御車二十余人允許一同入內。
走了一段時間,董卓偶然掀開簾布,遠遠看見王允等各執寶劍立于殿門,心里感覺不妙,驚訝的問李肅:
“持劍是何意?”
李肅冷冷一笑,沒有理會。
眼看時機已至,王允振臂高呼:
“反賊至此,武士何在?”
話音未落,突然兩旁隱秘處轉出百余人,持戟挺槊向董卓攻殺而來。絕望中的董卓雖然奮力反抗,但已無濟于事,寡不敵眾,被李肅一刀斬中左臂,從馬車上墜下,駭的魂不附體,高呼道:
“吾兒奉先何在?”
呂布緩緩從車后走出,厲聲高喝:
“有詔討賊!”
說完一戟直刺向董卓咽喉。董卓年輕時是一員驍將,不過多年的養尊處優早已令他武力退化嚴重,功力大不如前,如何能躲過呂布的含怒一戟。
董卓罵人的話還沒來得及說出,被一戟刺中咽喉,慘叫一聲撲通倒地……
烜赫一時,權傾天下的大奸臣董卓,就此殞命。李肅毫不客氣的一刀斬下他的首級,高舉過頂。
董卓事業騰飛始于李肅為他招降呂布,身死魂滅止于李肅策反呂布,也算是有始有終吧!
呂布左手持戟,右手懷捧詔,大呼曰:
“奉詔討賊臣董卓,其余不問!”
親衛們一看董卓已死,那里還有反抗之心,只能乖乖跪伏在地投降,皆呼萬歲。
隨即呂布說:“助卓為虐者,皆李儒也!誰可擒之?”
李肅應聲愿往,前往李儒家搜捕,卻發現李儒竟提前收到風聲,早已是人去樓空,逃之夭夭。
李肅滿城搜捕,然而李儒仿佛人間蒸發一般,了無音訊,李肅只好作罷……
隨后董卓被暴尸東市,守尸吏把點燃的捻子插入董卓的肚臍眼中,點起天燈。因為董卓肥胖脂厚,光明達曙,如是積日,天燈燃了三天三夜才燒盡。
董卓被殺后,長安老百姓高興得在大街小巷載歌載舞,共同慶祝國賊被誅。
--------------
汜水關,張帆正在仔細聆聽公孫景的匯報:
“……董卓死后,朝廷下旨令王允錄尚書事,總攬朝政,王允遣使張種撫慰關東諸將,俱有封賞。呂布任職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
張帆瞇著眼睛,似笑非笑道:
“喔,不知王允如何打發我啊?”
公孫景一臉尷尬,支支吾吾說不出話。張帆倒是一點兒也不意外,心情似乎沒受到任何影響,微笑著說:
“是不是唯獨我沒有任何封賞?既不升職,也不晉爵?”
公孫景點點頭,“只有一紙嘉獎……”
張帆仰天大笑,笑聲中有幾分落寞,也有幾分釋然。笑完后面無表情的說:
“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古人誠不欺余。誅殺董卓從布局到執行,全系我一手策劃。到頭來一紙嘉獎令,就把我打發了?”
公孫景勸慰道:“主公,您不過弱冠之齡,已經位列驃騎將軍、揚州刺史、冠軍侯。可謂位極人臣,煊赫無雙,古往今來,您這實屬獨一份。實在是賞無可賞,升無可升。”
張帆微瞇著眼,調侃道:
“驃騎將軍之上不是還有大將軍嗎?大將軍之上不是還有太尉嗎?再說了,我的食邑才兩千五百戶,我記得不是還有不少萬戶侯嗎?”
公孫景一時語塞,只能尷尬的賠笑,不敢接話……
張帆伸了個懶腰,感慨道:
“負心多是讀書人,此言不虛啊!我更喜歡董卓這種真小人,而不是王允這樣的偽君子。王允這種老狐貍,過河拆橋,卸磨殺驢那可是他的拿手好戲。”
“等著吧!等他徹底掌握了朝廷大權,第一個就要從我開刀。在他眼里,我和董卓一樣,也是對朝廷頗有威脅的逆臣。這老頭子一心想做中興漢室的擎天之臣,名垂千古。可惜啊……可惜啊……”
公孫景搭茬:“可惜什么?”
張帆眼里精光一閃,殺氣四溢的說:
“可惜他有眼無珠,挑錯了對手。我可不是董卓、呂布之流。王允以為他可以吃定我,恐怕不知道什么是蛇吞象!”
“畢竟再狡猾的老狐貍,也斗不過獵人啊!我一直信奉一句話,先下手為強,后下手遭殃。王允既然對我不仁,我豈會對他客氣?不出一月,我必教他人頭落地。你信不信?”
公孫景立刻挺起胸膛,真摯的說:
“主公算無遺策,鬼神莫測。區區王允,哪是您的對手?”
“拍馬屁。”張帆白了他一眼,隨口問:
“李儒到什么地方了?”
公孫景答道:“大約今天晚上您就可以見他了……”
張帆微微頷首,“且讓他休息一晚,明日一早窩在見他。”
公孫景忍不住問:“主公,此人頗有才干,然而聲名狼藉,您手下人才濟濟,為什么還要救他呢?”
張帆挑了挑眉,慢條斯理的說:
“齊國的孟嘗君喜歡招納各種人做門客,號稱賓客三千。齊孟嘗君出使秦被昭王扣留,最終靠著雞鳴狗盜之士逃回了齊國。人盡其用才是我的宗旨,總有一些不那么光彩的工作,需要一些雞鳴狗盜之輩來做,你明白嗎?”
公孫景似懂非懂,不過還是恭敬的說:
“諾,卑下明白。”
張帆眺望遠方,隨口說:
“你接著匯報吧!王允執掌大權之后又發生了什么?”
“諾。”公孫景繼續匯報:
“王允又命呂布同皇甫嵩、李肅領兵至郿塢抄籍董卓家產、人口。董卓親屬,不分老幼,悉皆誅戮。卓母亦被殺。卓弟董旻、侄董璜皆斬首號令。收籍塢中所蓄,黃金數十萬,白銀數百萬,綺羅、珠寶、器皿、糧食,不計其數。”
張帆眼前一亮,正色道:
“茶司一定給我盯好這筆錢財,可別落入別人之手。”
公孫景回道:“諾。卑下遵令。李傕、郭汜、張濟、樊稠聞董卓已死,呂布將至,便引了飛熊軍連夜奔涼州去了。”
張帆點點頭,眼里寒光閃爍,公孫景突然想起一件事,補充道:
“對了,還有一樁軼事。自董卓伏誅,士民莫不稱賀,獨有一人伏其尸而大哭,被王允收監問罪……”
張帆心知肚明,端起茶杯說:
“是侍中蔡邕吧?”
公孫景面露訝色,點頭道:
“主公料事如神,一語中的。正是蔡邕,蔡邕遞上辭表道歉,請求受到刻額染墨、截斷雙腳的刑罰,以求繼續完成漢史。士人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王允一直不肯松口……”
張帆放下茶杯,輕描淡寫的說:
“聽說蔡侍中有個女兒叫蔡琰,是嗎?”
公孫景答道:“是。蔡琰去年嫁于河東衛氏的公子衛仲道,據說成親不足一月丈夫病逝,蔡琰遭姑婆嫌棄而回到自己家里。”
張帆幽幽的說:“哎,也是一個可憐人啊!蔡侍中命世之才,垂后代之法,張大德業,浩然無際,我不能不管啊!你去辦吧!”
公孫景聞弦而知雅意,正色道:
“諾。卑下一定妥善處理,必不讓主公失望。”
張帆微微頷首,擺擺手,公孫景行禮告退……
(未完待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