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九月中旬,從橫山趕來的八萬大軍終于抵達亟關。此次大軍除了帶來充沛的兵力外,還帶來了大量的軍備物資,其中最讓侯明峰興奮的,是此次運載而來的兩百門火炮。 有了這么多的火炮,亟關將穩如泰山,立于不敗之地。這個時候,侯明峰終于可以開始制定他的反攻計劃了。 而此時的華州,林逸凡亦接到了從西域傳回來的信報,這其中便有侯明峰傳來的一封匯報。 看完這封匯報,林逸凡深吸了口氣,他沒有想到,民間竟然能夠自發組成民兵團,就像他記憶中的游擊隊。不過,這個民兵團并不同于游擊隊。他們更加獨立,也沒有什么政治目標,所求無非是獲取利益,這又與雇傭兵相似。若是真的要進行類比,他反倒覺得,這民兵團,更類似于興起于航海時代的殖民軍,背靠國家支持,對外進行掠奪侵占。 林逸凡微微閉上雙眼,內心中泛起陣陣波瀾,他對此也是頗為猶豫。這民兵團用得好,便是橫山對外擴張的利器,用得不好,便會造成軍閥割據,擁兵自重。可若是放棄,他又覺得十分可惜,西域乃至西方之地無比廣闊,若是單憑橫山軍鎮守,沒有幾百年時間,根本無法徹底穩固下來。一旦周邊有強國崛起,地處如此遙遠,中原也是鞭長莫及。 但若是加入民兵團,則可以協助大軍穩定控制區域,阻擋敵國入侵。甚至于,還能利用民兵團,一點點的對外蠶食擴張。 甚至于,林逸凡又將主意打到了華州士族身上。這些士族有錢有糧,又有人手。若是讓其組織民兵團,參與對外戰事。只要許之重利,便能驅使其為橫山效力。更何況,他在士族改造計劃中,本就計劃著讓士族遷出部分族人前往邊地定居,擴展中原百姓的生活空間。若是許諾士族,殺敵獲取的軍功,可以兌換大量的土地,再將封賞的土地劃在邊境之上,便能迫使他們為了保住土地,不得不盡全力將敵人驅趕到更遠的地方。 但現在最讓林逸凡操心的是,該如何讓這些民兵團成為橫山的助力,而不是隱患呢? 思索良久,林逸凡最終決定,允許民兵團的存在,但人數必須限制在千人以下。同時,軍方必須抽調一名士級軍官,前往百人以上的民兵團,擔任團副,主要負責民兵團內部體制建設,以及宣導,記錄軍功等事宜。但民兵團作戰指揮依然由團長擔任,派遣士官不涉及指揮作戰,但有權參與決策。 同時又將民兵團歸入義勇軍編制,不受軍方直接指揮,但受軍方節制。也就是,在大方向上接受軍方的指揮,指哪打哪。至于戰場上的發揮,便憑各團本事。 為了激勵民兵團的戰斗**,林逸凡更是允諾,但凡有民兵團作戰能力突出,殺敵眾多,便有可能破格提拔為正規軍編制,享有軍人待遇。同時承認其在戰斗中獲得的戰利品皆為己得,不必上繳。 但有所激勵,必然要有所制約,民兵團可以是準橫山軍,對外依然代表著橫山軍的顏面。如果任其肆無忌憚,不但無法協助大軍擊敗西金狼人,反而還會激起西域人的反感,進而對橫山產生敵意。若是如此,橫山好不容易獲得西域人的認同感,將蕩然無存。 為此,林逸凡便為民兵團制定了三條軍規,第一,不得欺壓西域百姓。第二,不得濫殺無辜。第三,不得自相殘殺。這最后一條,實在是林逸凡擔心,他們會為了利益爭執,而刀口向內。 但凡違背這三條規定,該民兵團將被取消資格,人人得而誅之。橫山也會追究其責任,沒收其家人的土地財產,驅逐出橫山。 隨即,林逸凡便將自己的計劃傳回華原城,命八部完善該計劃。他準備將這種戰爭方式,應用到北方遼闊的草原之上。 如今東胡人已經返回狼城,正在集結兵力,囤積糧草,準備向橫山報復。林逸凡雖然堅信橫山能夠擋得住東胡人的兵鋒,但橫山所擔負的壓力同樣是花十分沉重。目前,安夏兩州已經開始進行第二輪征兵,準備奔赴夏陽關駐防。此舉使得到了秋收的兩州,在人力上已經開始吃緊。對此,八部商議之后,不得不雇用華州百姓,前往安夏兩州協助收割,同時,也是希望讓這些百姓,看到安夏兩州的富庶,減輕移民的難度。 與東胡人的作戰,并非一蹴而就的。擁有遼闊疆域的東胡人進可攻,退則遠遁千里,橫山騎兵絕大部分都聚集在西域,根本無法在草原上重創東胡人。至于羅鋒此前的戰績,只能可一不可再了。 但從西域傳來的民兵團一事,卻讓林逸凡看到拖垮東胡人的希望。只要橫山軍能夠拖住東胡主力,而后大量的民兵團涌入草原,襲擊他們的后方,劫掠人口牛羊等等。東胡人的經濟本就脆弱,一旦沒了物資人口,他們還如何維持得住龐大的軍隊,還如何能夠與橫山對耗? 更重要的是,林逸凡希望借此機會,削弱士族在華州的實力,縮減其家族的規模。 而林逸凡之所以如此急切的想要削弱士族,也與中原的局勢有關。如今,曹軍正式侵占燕州以南,占據三郡之地,以燕明兩州正式宣戰。二十萬大軍北上,企圖奪取燕州之地。燕州齊睿在經歷幾次大戰只有,元氣大傷,兵力僅剩十余萬,根本不是曹軍的對手。 明州倒是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第一時間便站在燕州這邊,集結大軍準備支援。可駐守京城的十曹軍,以及強大的龍江水師立即出動,四處襲擾明州南部,迫使楊明遠不得不加強兵力布防北岸,使得能夠支援燕州的兵力太少,根本無法阻止曹軍的兵鋒。 如今兩州的希望便放在了橫山這邊,接二連三的派出使者前來求援。不過橫山目前也是愛莫能助,只是支援兩州一批物資武器而已。 至于出兵中州,在華州尚未穩定之際,橫山實在不敢輕出。而曹軍也料到了橫山的威脅,早就在井關布下重重防御,橫山軍想要攻下此關,絕非易事。 為了牽制曹軍,林逸凡也不是沒有動作,他已經遣使前往雷州,服馮老將軍出兵,牽制曹軍后方,作為報酬,橫山將援助其大量的軍備物資。 而如今,林逸凡亦是急切的想要削弱華州士族力量,穩固華州,才能空出手來,側面支援燕明兩州,維持住多方制衡的態勢。他深知,一旦曹軍占據燕明,中原之地十占其八,憑借龐大的人口,以及豐沛的物力,只要一段時間的休養生息,便能在綜合實力上,碾壓橫山。到時候,橫山四面皆敵,如何應付得了曹軍的大勢? 因此,林逸凡只得加快穩定華州的腳步,讓橫山有余力來應付今后可能出現的危機。而華州士族,便是牽制著橫山大量人力物力的阻礙。 (本章完)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