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慶知提到的李艷宏“摔手機事件”發生在不久前百度的一次董事會上。
2001年的時候,IT市場形勢寒冬依然,但在國內,百度基本壟斷了絕大多數門戶網站的搜索引擎。
李艷宏是一個具有高度危機意識的人,這種狀況非但沒能讓他高枕無憂,反而令他更加的焦急不安了。
因為在門戶網站方面,百度基本沒有進一步提高的可能,他看不到公司明年的增長點在哪里。
李艷宏心里清楚,百度目前的發展模式已經達到瓶頸,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必須要另辟蹊徑,探索明年甚至未來幾年百度業務新的增長點,否則等待百度的將會是無盡的寒冬。
按照李艷宏的想法,等待門戶網站的重金購買搜索引擎技術服務幾乎是不可能的,再等就是等死,因為互聯網的寒冬尚未散去,門戶網站連自己都是自顧不暇。
互聯網公司更新迭代太快了,如何讓百度永葆活力,這是李艷宏這個掌舵者必須要考慮的事情。
這段時期他無比的困惑苦悶,夜里連睡覺都不踏實,可以說是身心疲憊。
他又想到了自己一直寄予厚望的搜索引擎盈利模式:公司競價排名。
這個在前世頗受詬病的營銷策略,就是李艷宏在這一時期構想出來的。
所謂搜索競價排名服務,具體地說,就是企業在搜索引擎上注冊屬于自己產品的關鍵字(即產品或服務的具體名稱),當網民通過搜索引擎尋找相應產品信息時,有關企業的信息就會出現在搜索結果中。
其排序則按企業競價的結果排列,單次點擊出價最高的企業將被排在第一位。
統計資料顯示,在8000萬中國互聯網用戶中,87.6%的人得知新網站主要通過搜索引擎,65%?70%的網民在點擊搜索結果的時候會選擇前10條。
由此判斷,排名越靠前的企業,獲得客戶訪問并最終引發銷售結果的可能性越大,所得回報也更可觀,因而企業有參加競價排名的動力。
李艷宏提出“搜索競價排名”的構想,一旦付諸實施,就意味著百度需要實現由領先的搜索技術提供商向競價排名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型。
要向競價排名服務商轉型,百度必須建立自己的網站,這將對門戶網站產生“截流”效應,由此百度和向自己提供80%收入的搜狐、新浪等幾大門戶網站之間的關系將發生微妙的變化,并極有可能影響公司的收入。
這與百度向投資人遞交的商業計劃書內所寫的商業模式大相徑庭。
投資人都表示反對。
董事會一致認為,搜索引擎技術才是百度的根本,是百度現成的利益,他們不希望舍近求遠,過早的放棄為門戶網站提供服務這塊已經到手的蛋糕。
如果僅僅是董事會不同意也就罷了,在公司內部,李艷宏的親密搭檔徐永等高管團隊也對此表示反對。
提出競價排名的戰略轉向,讓李彥宏第一次體會到孤家寡人的味道。
想要把這件事情推進落實下去,困難重重。
那段時間李彥宏急火攻心,8月份他去特區分公司時,犯了肛腸炎,住進了醫院,但是推行競價排名的決心絲毫沒有動搖。
決定性的視頻電話會議是在特區分公司辦公室開的,當時氣氛十分凝重,劍拔弩張,因為對立雙方的意見已經有過一次激烈的交鋒。
李彥宏拖著病體,拿出了當年在北大參加辯論賽的勁頭,在董事會議上滔滔不絕,慷慨激昂地陳述了兩三個小時。
從來以溫文爾雅、沉著穩健示人的李艷宏真的急了,這是他創立百度以來第一次遭遇信任危機,公司的董事、高管們均對他提出了質疑。
陳述完畢之后,雙方短兵相接,各抒己見,唇槍舌劍。
“目前百度的客戶主要是門戶網站,但是一年后我們客戶的數量不會乘以二,我們在此產品上的收入不會乘以二。”
“你們想要有高回報,這個公司必須每年以接近百分之百的速度成長,而我們現在還是虧錢的,所以不可以再堅持這樣的業務模式發展了。”
李彥宏竭力控制著情緒,想要說服董事會。
然而,董事們毫不客氣,并且異常堅決:“我們當時投資百度,可不是讓你做這個的。”
“百度的核心將依然是技術,但為門戶網站提供搜索引擎服務必須弱化。要想有高成長速度,就必須把重心轉移到其他地方,要想有自己的發展就必須有自己的自主流量,而不是依靠門戶網站來維持。我們必須要有自己的門戶網站。”
李彥宏據理力爭。
“這樣做太冒險了,萬一失敗了呢?”
“不改變只有死路一條。”
李艷宏的嗓門越來越大,會議室里越來越嘈亂,最后演變成了吵架。
當然,吵架也是要分人的,如果李艷宏聽不懂那些洋人董事們的嘰嘰喳喳,這架也就無從吵起了。
李艷宏能吵,那是因為他英文好,跟董事們交流沒有任何的溝通障礙,哪怕是吵架。
國內的一些本土的創業者,英文水平不行,在董事會上無法和外方投資人正常的溝通交流,意見不統一的時候,只能氣得拍桌子。
雖然李艷宏的英文水平很好,足以在短兵相接中準確表達自己的思想,但是雙拳難敵四手,最后還是被逼急了。
“我特么的不做了,大家也都別做了,把公司關閉了拉倒!”
無法說服這群老古董的李艷宏徹底爆發,“啪”的一聲,猛然將手機重重地朝桌上摔去。
李艷宏發怒的時候,喜歡摔自己的東西,后來在討論百度上市還是賣給別人的問題上,他又摔了一次手機……
當然,這都是后話了。
李艷宏把手機摔的四分五裂,這突如其來的一幕讓大家驚呆了,會議室里出現了短暫的尷尬的沉靜。
董事們意識到,想讓李艷宏讓步是不可能的了。
幾位投資商的態度開始緩和,他們不敢再過分的刺激李彥宏了。
最后的結果是,投資人妥協了。
這是在那樣的僵局下最好的結果,盡管直到最后都沒有人同意李艷宏的意見,但方案還是通過了,包括那些最為保守的董事,他們最終同意公司轉型……
這就是著名的李艷宏“摔手機事件”。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