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iv id="content"> 葉向高問道:”陛下,只是生員才行嗎,舉子可以嗎?“ 朱由校回道:”要有一部分舉子,但他們可以進另外的學校,我稱之為師范學校,以后各地亦要興建這樣的學校,他們就是其中的教授。 徐光啟問道:“陛下,不是生員但確實又有志于學的可以嗎?“ 朱由校道:”可以,但是必須先要考試,要讓他們達到生員的水平,或者有些在其它方面,比如算學方面比較有興趣的人,只要算學方面合格,那不能達到生員水平也可以入學。包括但不限于算學,就算是農事方面精通的,那也可以入學。“ 孫承宗道:”陛下,京師大學堂可以容納多少人?“ 朱由校道:”可以容納大約三千名學生入學。現在的問題有兩個,一個是教師的問題,這個要從各部局抽人出來,農事,算學,機械什么的人才都要。另一個就是王恭廠新修了一些別墅,可以出售給全國的人。“ 韓爌道:”陛下,凡有司官吏,不得于見任處所置買田宅的。“ 這是明朝的規定,韓爌的意思是官員不能買房。朱由校早已經想好了對策:”這個問題朕是這樣想的,王恭廠的房子可以由官員典租,租期可長達三十年,而且期滿后可以續租三十年。而如果官員卸任后,也可以變典為買。“ 本來朱由校是想廢除這條規定的,但方從哲和徐光啟強烈反對,因為這樣下面的人就會亂來,在任官場所購買田宅,會進一步助長官員的貪腐問題。幾個人商量后,改用了這種溫和的方法,這樣沒有改變規定,卻達到了實際買的效果。而且只在王恭廠有效,下面也不敢效仿。 剩下的就是大家就一些細節方面進行一些的修補了,比如孫承宗認為學生學習三個月后應該進行考試,然后根據成績分等,分別給予不同的待遇(經濟上)。方從哲認為應該在全國各地招收教師,只要有專長,經過考試后可以聘用為學校教師。葉向高則認為應該加強學生的管理,最好是設立專門的風紀教師…… 商量好后,就按照大家的意見寫了一封圣旨,名曰求賢詔,在全國各地招收教師和學生,學生學習各種經世致用之學,學習合格后即可分派于各地任職為吏。學生要求是生員以上,如非生員而確實有才學者,亦可前來報名。所有報名者均需要經過入學考試,考試內容分為蒙學,算學,器械,農事,醫藥,文,地理。除蒙學都必考外,其它六科可選考。 寫好后,由王承恩帶人抄錄后發于周報之上,并在編者按中加以明,只要是有用于國,有利于民的技藝,即使不在上述內容之中,亦可前來參與考試。所有考中的學生各項費用均由朝廷提供,未考中的學生朝廷將按道路遠近提供旅費。這樣一來,即使有些人只是為了京城一游,也會來碰一下運氣,不定其中就有精于某一方面的人才。 這份圣旨一發,可謂下震動,因為朱由校命令在每一鄉村都將考試明印刷張貼,所以這是第一次皇帝的旨意深入到鄉村之中。有些老學究痛心疾首,覺得考試竟然只考蒙學,那是稍微讀了兩年書的都可以輕松考過的,而其它的科目則與圣人之道根本無關。而另一些書生都是欣喜若狂,他們對經學沒有什么感覺,自己知道考進士不用,就是考上舉人也是難于上青,卻對各種雜學大有興趣,他們看到可以考雜學,而且包路費,自然是漫卷詩書喜欲狂,辭別家中父母妻兒,收拾行李向京師行去。 大學城在七月時已經基本修建完成,朱由校接到魏朝的報告后,傳旨讓徐光啟陪他一起去驗收。 王恭廠已經大變樣了,一幢幢的三層樓房美輪美奐,樓房的式樣中西結合,有中式的飛檐蓋頂,也有西式的玻璃窗和壁爐。每幢樓房的門牌上都還空著,但樓房的側面則寫著阿拉伯數字。魏朝在旁邊聲報告道:“圣上,一共是三十幢教學樓,五個膳房,二十幢宿舍,一個大的室內會場。” 朱由校點了點頭,問道:“宿舍和膳房可分了等級?” 魏朝回道:“圣上吩咐過要分等級,五個膳房中有一個是教師專用的,而宿舍亦有不同。” 朱由校道:“先生,這各幢樓房都還沒有題名,朕想請先生和首輔幾位來揮墨題名呢。” 徐光啟連連搖手道:“陛下不親筆題字嗎?到于我們就算了,有董思白在,哪有我們幾人出手的道理呀。” 朱由校道:“先生的是太常少卿董其昌嗎?我還不知道呢,那這樣,京師大學堂這幾個字就讓他寫,其它的字牌你們分幾個來寫。至于朕的字,先生是知道的,還是算了吧。” 幾人進了一幢教學樓,徐光啟看著那大大的玻璃窗,整齊平滑的地面,掛在墻上的黑板,還有那西方味道濃郁的壁爐,再想想自己時候就讀的私塾樣子,不由得搖了搖頭。 朱由校正好看見,問道:“先生可是有什么不滿意的地方,叫他們去改。” 徐光啟連忙搖頭道:“陛下,臣只是想起自己讀書的地方,和這里一比,實在是得可憐,暗得可恨,不由得心有感慨罷了。” 朱由校哈哈大笑,自己是照著后世學校的樣子造的,卻也比現在的國了監要強了很多。特別是玻璃窗,用的是不透明的玻璃,價格便宜又防風且不影響采光,卻又能讓人看不到屋外,實在是比窗紙強得多了。而黑板和粉筆他只是稍微一,底下的人就立即領會,迅速地造了出來,而對于一間教室來,黑板和粉筆實在是太重要太有用了。 而后又看了水沖式的廁所,膳房和宿舍,徐光啟一路看是一路贊嘆,表示比自己家里條件都要好得多。朱由校于是道:“大學城周圍的別墅制造得比大學城還要舒適,朕留了幾幢,其中有一幢是留給先生的,希望先生能夠喜歡。” 徐光啟連忙道:“陛下,臣微有薄產,可以典租一屋,不敢勞動陛下賞賜。” 朱由校道:“先生對學生之教誨與幫助,常使朕滿懷感激,一屋之賜,還請先生不要推辭。再者朕亦有一別墅,正在先生之側,平時正好可以多多請益。” 徐光啟只好道:“那孫稚繩與方首輔葉次輔也應該有賜,不然臣不敢受。” 朱由校笑道:“這個是自然的,先生請放心。” 驗收完后,朱由校很滿意,對魏朝道:“這里的賬目清理好后,交一份給東廠,一份給銀行。你帶人前去遷安,把那里的遼民安置點的事情做完后,準備去修建遷安鐵廠。” 各種求,謝謝支持。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