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然有詳細的描述,那就是補上了他的短板,他笑道:“那就好,讓他們仔細地研讀,把這書也給朕拿一部來,朕也要好好看看。”
孫元化道:“陛下,不如到屋內稍事休息?”
朱由校這才發現,大家站在外面已經說了很久了。他笑道:“朕年輕倒是沒有什么,幾位老臣陪朕站在這里,只怕有些辛苦,大家進屋說吧。”
方從哲幾個本來已經站得全身疼痛,這時聽得皇帝如此說,心中自然是大為感激。一行人來到兵器局的客廳里休息。徐光啟攔住了孫元化等人道:“你們先不要進來,我們有些事要與陛下商議。”
皇帝與內閣諸人坐定后,葉向高站起來便欲說話,朱由校道:“葉師坐下,又不是大朝會,站起來干什么。”
葉向高謝過后坐下道:“陛下,老臣今年已經六十六歲,內閣中年紀最輕的孫承宗也已經六十二歲,內閣中人年紀太大,請陛下選拔賢臣,以充內閣。”
朱由校笑道:“葉師如此高齡,在外面站著說話也沒有什么不支之象,朕看幾位再干個十年絕對沒有問題,這幾年,我們君臣相得,朕心甚慰。再進閣臣,朕擔心他們不能體會朕意,到時反而不美。”
徐光啟笑道:“陛下,臣等也是有此顧慮,所以才提出此議。現在進入內閣,臣等也可以扶助一二,到時才能與陛下君臣相得呀。”
朱由校明白了他們的意思,是想讓閣臣先適應一下,由他們傳幫帶,這樣以后他們下了,不會出現斷層。他笑道:“那你們提幾個人來聽聽。”
廷推本來是由九卿推舉,但明后期,內閣權大,由內閣提名的大臣人選一般都不會遭到九卿的反對,而朱由校更是想借此提高閣臣的威嚴,為以后的內閣制打下基礎,所以象大臣推選,都是由內閣先提名,然后九卿推選。
方從哲道:“臣等老矣,陛下青春鼎盛,所以臣等私下商議,最好是能推舉年齡較小而又老成持重的大臣入閣,這樣才能好好輔助陛下。”
徐光啟道:“臣等想推的就是陜西巡撫孫傳庭。孫巡撫原來任職吏部,后來到延安任知府,再任陜西巡撫,地方和中樞都有經驗,而且其年齡才三十二,可以輔佐陛下多年。”
朱由校奇道:“以前有過巡撫直接入閣之事嗎?”
方從哲道:“以前確實沒有過,但也沒有規定巡撫等地方官員不能直接入閣。臣等所想,不過是其人是否適合,資格之事,圣心獨斷即可。”
徐光啟接著說道:“除孫傳庭外,還有戶部尚書畢自嚴,其人陛下熟知,今年方才五十七歲,再干二十年應該沒問題。”
朱由校點點頭道:“畢卿確實干得不錯,不論是戶部還是銀行,都打理得井井有條,朕不用擔心用度不足,實乃畢卿之功。”
徐光啟又說道:“第三個便是才五十三歲的畢懋康,他曾任職各地,從巡按到御史,再到現在的研究院,各個方面都有涉獵,實乃絕佳人選。”
朱由校問道:“為什么不是孫元化?”
因孫元化是其弟子,徐光啟不好回答,目視方從哲。方從哲道:“陛下,原本入閣之人,必須為一甲進士,后來沒有那么嚴格了,但至少要是進士,孫元化只是一個舉子,而且沒有地方任職經驗。”
朱由校不高興了:“這規矩以后要改,出身很重要嗎?不過畢懋康不能入閣,他是技術型官僚,這個意思你們不大懂,意思就是說這人適合搞實事,并不適合搞管理,我們要用其所長。”
徐光啟道:“那就先提名孫傳庭和畢自嚴?那兩人之缺如何安排。”
朱由校道:“讓洪承疇去陜西,畢自嚴繼續管著戶部,讓戶部左侍郎多管點事就行了。”
方從哲有些不甘心:“陛下,如畢懋康這樣的官員,如果陛下不以官酬功,恐其心中不能體會圣意,做事消極,那就得不償失了。”
朱由校道:“一般來說,朝廷是用官位來酬功的,這種作法朕覺得有問題。酬功可以用金銀,可以用榮譽,唯獨不可以用官位。可以封畢懋康他們一個榮勛,但必須不能是實缺,官職最重要的是稱職,與功勞無關。這一點以后要注意。”
葉向高贊嘆道:“陛下所說,與圣人合,在其位謀其政,如果不能謀,功高于天下亦不能勝任也。”
朱由校道:“朕也有一個想法要與各位愛卿商議一下,就是官員的任職問題。”
眾臣靜坐傾聽,朱由校道:“有關丁憂和奪情的事,朕有一個想法,能不能官員均以日代月,一個月后即可繼任,這樣也就不用奪情了。”
葉向高道:“陛下,圣人云,夫三年之喪,乃天下之通喪也。漢文帝時,依先帝遺詔,方才提三十六日除服。顏師古認為,此喪制者,文帝自率己意創而為之,非有取于《周禮》也,何為以日易月乎!后世漸變于二十七日除服,但只是對天子而言也。”
朱由校早已想好,說道:“天子當垂范天下,既然天子二十七日除服,朕有何忍于子民服三年之喪。”
葉向高還想掙扎一下:“陛下,天子以日代月,因其身份高貴,責任重大。如果臣下也以日代月,則天子威嚴何以彰顯?”
徐光啟插話道:“葉師言之有理。不如不提以日代月之事,只是命天下居喪之期改為一月,其余時日守心喪即可,陛下覺得如何。”
葉向高心里叫苦不迭,這特么是幫我呢還是害我呢,他苦著臉道:“陛下,只是這樣一來,天下反對者必眾,監生們只怕又要去哭孔廟了。”
朱由校哈哈大笑:“葉師,您是明白人,自然知道守喪三年實在是不適合現在的形勢。貧家守三年喪,不事生產,那不是要人餓死嗎?即便心中痛苦,也要吃飯睡覺吧。傷心而已,并不是不能視事。至于哭孔廟,讓他們去哭吧,記下他們的名字,看他們是不是守了三年孝,若有未守三年者,黜落回家,永遠不許為官。未有喪親者,看他以后愿不愿意守三年。”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