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笑道:“那就好,成立一個新的商社,專門負責(zé)管理此事,就由老石負責(zé)吧,讓蒙古那邊收集羊絨,這東西比羊毛要好,可以用來制作高檔的衣物。”
石元雅大喜道:“奴婢謝過圣上的信任。奴婢一定將此事辦得妥妥當(dāng)當(dāng)。”
魏忠賢道:“按規(guī)矩來,從吏員學(xué)堂里招收賬戶,東廠負責(zé)監(jiān)督,你不能干涉他們,手腳要干凈,如果讓我聽到什么,就斬了你的手腳。”
朱由校笑道:“都是用了很長時間的老人了,廠臣說得那么殺氣騰騰干什么。”
魏忠賢回道:“圣上,規(guī)矩先要定好,丑話要說在前面。越是老人,奴婢越不想他們出事。做得好圣上自然有賞,貪的錢拿了會燙手的。”
石元雅也笑道:“都知道廠公是為了大家伙好。我們畸零之人,跟了一個好主子,就是天大的福分,平日廠公也很照顧我們的,奴婢在圣上和廠公面前發(fā)個誓,只要奴婢負責(zé)的商社出了事,奴婢自己拿這顆腦袋來謝罪。”
魏忠賢笑道:“誰的問題斬誰的頭,你自己管好就行了。管理和賬目分開,就出不了大事,一些小事,誰會喊打喊殺了。”
朱由校說道:“廠臣,王承恩說農(nóng)業(yè)合作社已經(jīng)開到了山東,你們東廠的檢舉箱可要上點心才好,絕對不能讓其他人沾到檢舉箱。”
魏忠賢回道:“奴婢已經(jīng)專門在東廠里設(shè)立了一個檢舉調(diào)查部,只負責(zé)開啟檢舉箱,而且開啟時必須有三人同時,直接密封后再匯合到東廠在各省的分部,然后由兩名掌班陪同書吏清理,將檢舉信進行抄寫,再三人簽名。原稿將留存于各省,以備日后查驗。”
朱由校笑道:“這套方法如此嚴(yán)密,是廠臣自己想出來的嗎?”
魏忠賢道:“圣上,奴婢哪有這個本事。不過奴婢將下面的人召集起來,一起出主意,最后就得到了這個規(guī)章。”
朱由校嘆道:“廠臣有心了。雖然廠臣讀書不多,但想的法子比大多數(shù)的讀書人都強得多了。”
魏忠賢笑道:“奴婢雖然沒有讀書,但天天跟著圣上,三個臭皮匹頂個諸葛亮還是知道的。圣上天縱神明,無所不知,奴婢不行,就只能集思廣益了。”
朱由校哈哈大笑:“連集思廣益都知道,廠臣不錯呀。可惜那些自負讀書很多的人,總覺得自己就能知道所有的知識,能辦好所有的事。這樣一比,廠臣才是真正的聰明人呀。”
魏忠賢笑得花兒一樣:“跟著圣上,自然就會變得聰明一些,奴婢這是沾了圣上的光呀。”
幾天后,兵器局來報,已經(jīng)制成了蒸汽機車。朱由校帶著閣臣和尚書們來到了兵器局。
茅元儀正在最后檢查蒸汽機的各個部件,孫元化陪著皇帝大臣們坐在一個大棚子里。茅元儀在遠處揮了揮手,孫元化道:“陛下,可以開始試車了。”
朱由校迫不及待地說道:“快點開始吧。”
孫元化對旁邊一個人說了兩句話,那人揮舞著一面小旗,左右揮動了三次。茅元儀看到旗號,鉆進了車廂,指揮著工匠將煤加入到鍋爐中。
眼看著白煙升起,一聲汽笛之后,蒸汽機車緩緩地開始行駛,鐵軌一共有五里長,機車轉(zhuǎn)了一圈后,孫元化道:“陛下,速度為一小時二十里。因為鐵軌圈子太小,然后剛剛發(fā)動,所以速度較慢。”
很快機車就轉(zhuǎn)了三圈。孫元化看看懷表道:“一小時三十六里。”
朱由校點了點頭道:“加上一節(jié)車廂看看。”
孫元化讓旁邊的人將小旗揮動。茅元儀讓人從旁邊將一節(jié)車廂拖了過來,接在機車的后面。
車子又重新開動了起來,三圈之后,孫元化報告速度:“陛下,一小時三十里。”
朱由校道:“京關(guān)鐵路已經(jīng)修建了多少?”
畢自嚴(yán)回道:“從京城拱極城開始,已經(jīng)修了三十里,已經(jīng)修好了一個車站。”
朱由校道:“孫卿,就在這條已經(jīng)修好的路上實驗,一是加快速度,二是檢驗附屬設(shè)施的方便性。天津衛(wèi)已經(jīng)在實驗把蒸汽機用在船上,原理是一樣的,你們可以相互交流一下,朕準(zhǔn)備用蒸汽船來航海。”
孫元化問道:“陛下,是重新造新船還是只用原來的船。”
朱由校道:“用原來的船,這樣在蒸汽機出問題后也不至于完全喪失動力。如果要造新船,朕準(zhǔn)備用鋼鐵來造,這個還有些問題,要慢慢來。”
幾天后,兵器局開始修造從兵器局到拱極城的鐵路,以便將火車及車廂運到大鐵路上。拱極城有一個大車站,就是兵城外面,里面有十多條鐵軌和扳道器,可以停大量的火車及車廂。
一個多月后,兵拱線終于修通了,一個月修了八里多,算得上是非常快的了。朱由校要求自己試坐火車,被大臣們阻止了,最后由徐光啟和魏忠賢作代表試乘,茅元儀親自作車長,孫元化測試速度。
車子開動了,簡陋的車廂里,徐光啟和魏忠賢各坐著一把大椅子,聽著鐵軌與車輪摩擦的“況且況且”聲音,感受著椅子上不時地傳來的震動。
等朱由校帶著大臣們坐著馬車趕到時,火車已經(jīng)到達通州站很長時間了。孫元化興奮地報告道:“陛下,一條直路,兩節(jié)車廂,速度達到了一小時四十八里路。”
朱由校滿意地點了點頭,然后問道:“先生感覺如何?”
徐光啟笑道:“果然是國之利器呀,老臣只覺得風(fēng)馳電掣,一會兒就到了通州,可比騎馬要快多了。”
朱由校笑道:“速度還應(yīng)該可以提高,重點是缺點不是優(yōu)點,有什么還不滿意的地方。”
徐光啟道:“就是坐在車上震動得太厲害了,不過如果只拉貨,應(yīng)該沒有什么問題。”
朱由校想了一下,問茅元儀道:“車廂下面裝了彈簧嗎?”
茅元儀搖搖頭道:“因為只考慮拉貨,所以沒有安裝彈簧。”
朱由校道:“要裝上彈簧,即使只是拉貨,彈簧也可以減少車子對車輪的沖擊力,提高使用壽命。何況我們以后也要造客車的。”
【精彩東方文學(xué)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jié)首發(fā),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