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航母的人應該知道,英國和日本是世界上最新建造出航母的兩個國家,區別就是英國先設計,日本晚設計,但是在下水和服役上日本搶先一步拿下了第一艘航母的名頭。
很多人對那艘滿載排水量連1萬噸都沒有的航母是嗤之以鼻的,我大中華后來的海警船都是萬噸的好嗎?話也不是這么說的,日本的鳳翔號是實打實的航母鼻祖之一,雖然船小,但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
說到航母,就得說說這華盛頓海軍條約了,里面可以讓締約國改裝兩艘用不著的戰艦作為航空母艦。
英國皇家海軍在1924年將勇敢號和光榮號大型輕巡(英國的叫法,不過一般稱為戰列巡洋艦)改建為航空母艦。
采用上下兩層分段式直通的飛行甲板,雙層機庫,后來暴怒號也進行了類似的飛行甲板改裝。
改裝航母,這種做法福克斯還是比較看好的,省錢,也省時間,相對于新建一條戰艦的話,是這樣沒錯。
但是改裝到底是改裝,福克斯可是不太信這些偏門的,改裝有改裝的好處,壞處也不少,最直接的,在艦載機的承載量上一般都比不上專門設計的航空母艦,更別說其他方面了。
福克斯在以前很喜歡看一些TVB的犯罪電視、電影,里面的鏡頭經常是一些三合會、警匪槍戰。二五仔什么的,里面有一個鏡頭,就是一名臥底在三合會內的獨白:撈偏門是沒好下場的。
撈偏門,或許是沒好下場,像日本二戰末期的神風特工、納粹德國的V2飛彈,最后能有什么好下場?航母方面嘛,看看美妖那財大氣粗的樣子,你會覺得有時候錢真是萬能的……
古格里莫-馬可尼,意大利人。無線電先驅者之一,1922年在福克斯前往英國的時候有幸聽到了他在倫敦發表的電文,主要是描述了他在測試發射一束反射波進行遠距離傳輸……
并指出這樣的一個東西作用于現實的可能性,如果應用到燈塔,船只,在灰蒙蒙的天氣中也可以定位危險的事物,比如周圍的海岸的障礙物……
福克斯是去英國看下能不能拿到些競技神號航母的資料的,他畢竟也是英聯邦的一位官員,找個借口上去還是蠻簡單的。
沒想到發現了這么大牛,福克斯知道他在說什么,這是雷達出現的前兆!
福克斯當然毫不猶豫地請他到西澳工作了,雇傭費用倒是沒花多少,科學家嗎,大多數情況下有充足的資金和不錯的環境一般都跟著走了。
雖然福克斯收獲了一枚大神,但是在競技神號方面他卻沒什么收獲。因為競技神號試航日期還沒定下來,福克斯在那里被拒絕了,無奈之下福克斯只好去到德國面見一些人物。
當福克斯再次回到西澳已經是幾個月之后了,他在歐洲的時間段內,富蘭克林已經出面買下了澳大利亞號戰列巡洋艦,正在拖往西澳。
改裝航母在福克斯眼中是個牙阝教不錯,但是福克斯可是個有著航母夢的人啊,英國碰壁了,難不成還要找日本人嗎?
也只剩一條路可以選了,那就是找到一條合適的船改裝成航母,那福克斯也只好把目光放在了澳大利亞號上了。
從英國回來后不久,福克斯就得到了新西蘭政府打算把他們的新西蘭號戰列巡洋艦當做廢品賣掉時,也急忙趕往惠靈頓協商購買。
兩艘船都差不多,同屬不倦級,這個級別一共三艘,但是不倦號在日德蘭海戰已經戰沉了,這讓福克斯有了一個很好的理由——紀念澳新軍團的教育設施。
同樣的,兩艘船都已經拆除了武器等設備,動力都是沒有的,一切都靠拖船,新西蘭總理聽聞福克斯的這個理由后贊不絕口,一度想象征性地一英鎊出售給他。
福克斯知道這船的造價,但是如今也只是個空殼子,但是他是買回去準備改裝航母的,后面眾人皆知的話對這個總理也太不友好了,于是挺爽快的掏出10萬英鎊買下這個空殼。
新西蘭總理有些吃驚,福克斯解釋道這錢還是要花的,他打算在帕斯新建一個澳新軍團主題的紀念公園,用來紀念戰爭中死去的人們,而這10萬就當是給新西蘭退役士兵的。
新西蘭總理同意了,并叮囑福克斯在公園建成之日要邀請他過去剪彩,這是一項很有意義的項目。福克斯看著這總理認真的樣子他尷尬癌都發作了。
不倦級艦長179.8米,寬24.4米,滿載吃水9米,主機輸出功率44000馬力最高航速26節,續航力是23節3100海里,10節6700海里,畢竟是1910年的老艦了。
不過由于動力系統已經被拆掉了,福克斯正在物色新的動力系統,所以那個數據是可以拋掉的。
兩艘船已經被拖往帕斯新建的費里曼特爾造船廠,接受改裝。面對質疑的聲音,福克斯對外公布的是作為紀念品的改裝,要做出模型還原原來的面貌。
別的不說,福克斯還真下單造了一套艦炮模型,以及配套的設施,再加上福克斯還讓人把艦橋等艦上的上層建筑拆除,讓人摸不著頭腦。
福克斯的解釋是,要真實的還原出戰艦原來的面貌就要像雕刻家一樣一絲不茍,才可以有一個完美的作品。
另外一邊,福克斯也還真在帕斯海岸尋了塊地皮開始開工建造澳新軍團紀念公園,聽說西澳不少公司都接到了訂單。
雖然福克斯對兩艘空殼子船的做法很是可疑,但是也挑不出什么毛病,加上施工進度極為緩慢,人們久而久之也就不再關注了。
不再關注是很多人的做法,但是唯獨有一波人很例外,他們是有政府公職的,他們就是海警部門。
在警察總部大樓的36層,一件辦公室內保存著一份文件,這份文件就是關乎這兩艘老戰艦的,里面明文寫著這兩艘船是歸屬西澳海警部門管轄的。
而在德國造船行業援建的費里曼特爾造船廠內,卻有著這么一份文件,它的內容整天在相關人員的腦子里徘徊。
說起德國,德國在21年前后就陷入了經濟的死胡同之中,德國銀行發行的馬克成了廢紙,在福克斯和秘密辦公室的人合作之前,德國馬克就開始出現了貶值的情況,這是很多人都不愿意見到的。
但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德國的黃金儲備本來就不多,再加上英法的催債,只好加大力度印錢,但這只能讓局勢進一步惡化。
福克斯在1922年向當時的國防軍將軍塞克特建議可以和英法提出實物償還,在多方的努力下,英法比等過同意了這個要求,并強調了煤炭鋼鐵以及工業產品的比例。
在魏瑪政府對經濟感到焦頭爛額之際,德國國防軍就在福克斯的建議下開始儲備物資以及技術,雖然塞克特將軍只是打算打造一直王牌的精銳部隊用于防御,但是也覺得這個想法很不錯。
福克斯知道德國正在陷入馬克變成廢紙的問題,在國防軍和秘密辦公室的牽橋搭線之下和德國眾多公司簽署了進一步合作的文書。
其中就包括這些造船廠,巨型水壓機等造船關鍵設施都得到了德國造船行業的全力支持。而西澳則以大量的高品位鐵礦石,鋁土礦,原油以及其他稀有金屬進行交易。
到1926年為止,西澳就出口了超過500萬噸的高品位鐵礦石、80萬噸左右的鋁土礦,50萬噸的銅礦砂,超過3萬噸的稀有金屬、20萬噸橡膠、超過650萬噸的原油到了德國。
而這些資源都被德國國防軍和各大行業巨頭所把控著,魏瑪政府只是知道很小的一部分。
可以說,得益于這些交易,西澳大利亞礦業大廈才可以成為澳洲第一高樓!303米,75層高,不單只是澳洲第一樓,在1926年前后還是世界第一樓!
1925年10月6日,西澳大利亞礦業大廈正式建成,成為世界第一高樓,同時也超過埃菲爾鐵塔的300米(沒天線高度),可以說也是世界第一的建筑物。
這個記錄在1927年的11月被打破了,紐約的克萊斯勒大廈成為世界第一高樓(這座樓的主人也有投資在西澳礦業大廈上,這刺激了紐約摩天樓大賽的提前舉行)。
市民們對西澳礦業大廈的關注是不無道理的,實在是太高了,這簡直不可想象,早幾年帕斯最高的建筑物不過3層樓高。
一起得益的還有希望石油公司(hope-petroleu,簡稱HP,和英國石油(BP)公司遙相呼應,不過此事BP還不叫BP,叫波斯石油……
在福克斯看來,美國的石油市場哪里都有洛克菲勒的影子,相對于美國,福克斯更看重BP和荷蘭殼牌。
他買入了一些BP和殼牌的股份,在他們兩家公司的支持下,他開始偷偷幫德國儲備石油。
1926年前,福克斯已經握著荷屬東印度近40%的股份,福克斯做得股東,自然要使勁地幫油田增產了。
由于福克斯的投資,巨港油田在1925年的產量就突破了800萬噸,如果不是發現了新的油田,巨港油田突破1000萬噸都是有可能的。
當時世界上的鉆油技術最豐富的幾個國家就是美國,英國,荷蘭。福克斯成立HP的時候就花大價錢請了三個國家的大量技師和購買最好的設備,短短幾年就擁有了上百個股東和2萬多名員工。
HP在荷屬東印度擁有4個油田,分別占有一定股份,其中以婆羅洲油田占股最多,達到70%,年產量240萬噸。
1925年,荷屬東印度的石油總產量為1300萬,這已經遠超福克斯熟悉的歷史產量了。
HP的經營范圍當然不限于荷屬東印度境內,在東南亞范圍內,HP的身影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的,不然你以為70層高的大廈是白建的嘛?
福克斯暫時沒有想把手伸到BP的波斯灣內,那里已經有很多美國標準石油在和BP搶份額了,HP還沒做大,不好下手。
目前福克斯的HP已經把東南亞范圍內的現產石油基地都插手了一遍,單單1925年,掌握在他手里的石油已經有700多萬噸。
這不算從其他人手中買過來的石油,福克斯幫德國方面儲存的石油不過每年100多萬噸左右,而他每年儲備的石油起碼都是翻倍的,每年300萬噸以上。
到了1926年,福克斯已經為西澳儲備了1600萬噸的石油,但是福克斯還是覺得不怎么夠。
再說說澳大利亞國內的石油,福克斯的HP這幾年是兵強馬壯,干什么都很有活力。
HP在西澳的西北一帶,南澳州,維多利亞和昆士蘭都開發了油田,當然這都是靠福克斯的記憶模模糊糊指引出來的,產量不算高,最好的1925年總產量不過440萬噸。
福克斯也清楚澳大利亞最好的油田并不在陸地之上,而是西北大陸架和巴斯海峽,都在海上呢。
據他回憶,巴斯海峽的油田年產量就高達2000多萬噸,這還沒算福克斯穿越之前還沒什么規模的西北大陸架油田產量。
但是海洋鉆井的技術在二戰后才出現的,之前的不過是往海里填土再鉆的,成本比較大,還麻煩。
于是在福克斯和相關技師研究后都覺得應該現在就開始研究這種技術,福克斯當即拍板給了20萬澳鎊的經費。
霍頓大廈,位于帕斯中央CBD的圣喬治大道上,他和通用汽車大廈沒什么區別,都是汽車大亨用來裝X的產物。
霍頓這個品牌,是福克斯從墨爾本撈回來的,福克斯的投資滿足了這個有沖勁的霍頓先生,讓他在很短時間內霸占了整個澳大利亞的絕大部分道路。
從德國的巴伐利亞制造廠(后來的寶馬)、奔馳(包含戴姆勒)、保時捷(福克斯拜訪德國時請保時捷先生提前創立公司)、歐寶公司的幫助到位于黑德蘭港的汽車城正式建立,霍頓的崛起可謂快過火箭。
霍頓的標志是一只獅子滾球的紅色圓形浮雕,這是后來澳洲非常經典的一個LOGO,而且霍頓的發動機也非常地不錯(其實很多飛機汽車廠商一開始都是發動機制造廠)。
通過流水線生產的模式和這邊進原材料后就在當地煉制,鑄造,送完汽車廠在進行加工組裝,在1923年首量23型汽車開下線時開始,到1926年底,產量已經接近200萬輛。
人口方面,整個澳大利亞聯邦則是突破了1000萬人的關口,向著1100萬前進(1926年聯邦總人口1064萬,華人約370萬,大部分集中在西澳)。
移民方面,不止華人大量移民,西方很多白人也移民前來澳大利亞,由于福克斯的產業已經在整個澳洲大陸遍地開花,移民西澳不再是唯一選擇。
相對于在其他各州還存在“白澳政策”讓華人舉步維艱之外,白人倒是很順利的入職到其他各州,據統計,1921年到1926年底,5年內共有近90萬白人移民聯邦境內,還是西澳接納的移民最多。
除了白人,還有一些拉丁美洲人、黑人移民澳洲。這5年可把西澳翻天覆地地改變了一番,以至于西澳根本沒拿到原先歷史上出現過的“英國撥款”,西澳的發展真的是一飛沖天……
福克斯倒不是在意有沒有撥款,西澳發展勢頭如此強勁,拿“撥款”實在是有些無理了,但是原本就應該到手的錢,拿不到手心里真的是有些難受。
難受歸難受,不過澳洲的人口已經過千萬,糧食的問題還是很突出的,在西澳各沿海城市中,帕斯是西澳第一人口集中的城市。
在1925年的行政規劃中,福克斯直接就把費里曼特爾等一系列靠近帕斯的城市城鎮全部劃歸帕斯管理——就行后來大城市不斷吞并小城市形成大都會圈一樣,比如東京都會圈、倫敦都會圈。
在大都會圈范圍內,人口已經高達180萬,短短幾年內人口增加了近100萬,算是個很瘋狂的數字了。
除了首府帕斯,西澳還形成了其他六大城市,丹皮爾、黑德蘭港、紐曼、杰拉爾頓、奧爾巴尼和卡爾古利。
以重工業為代表的黑德蘭港、紐曼、卡爾古利,采掘業、金屬冶煉及加工、機械、煉焦、化學、化工原料、水泥、石油和煤炭加工等為支柱,黑德蘭港50多萬人口,紐曼近40萬,卡爾古利近10萬(都不含外來工人數)。
以輕工業為代表的都是港口城市:帕斯、丹皮爾、奧巴尼爾、杰拉爾頓,食品、飲料、煙草、紡織、皮革和毛皮、生活用品如日用金屬制品、手工工具、化工制品、藥品等支柱產業,分別是180萬、46萬、33萬、23萬人口,其余都分布在其他各地(西澳定的規矩,20萬以上才叫大城市)。
而刺激這些行業如雨后春筍般成長起來的,得益于西澳大利亞聯合儲蓄銀行的成立,是這間整合了諸多銀行的銀行給予了這些商人超低息的貸款,讓他們有底氣在西澳闖出一番天地。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