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在開始,我們的引擎必須全部是氣冷!打個比方,就‘氣缸’這個部分來說,氣冷的氣缸都是同一型式,而液冷要設計多種,論生產性自然是氣冷為優。”——二戰日本某航空設計部負責人。
氣冷還是液冷往往是能讓雙方說下三天三夜的話題,不過那都只是說說而已,在現在的福克斯這里,可沒有只是說說的選項。
他幾乎參與了各個較大的飛機廠商的“指導工作”,歷史上破有名氣的設計師們幾乎都被福克斯的“專業知識”所折服,對福克斯那是極為的尊重。
然而,對于后來那個信息爆炸年代生活的人們來說,即便不是專業軍迷,也可以從那海量的信息之中挑出想要的部分,和網絡上的陌生人對峙得天昏地暗。
不過福克斯這里可沒有人可以和他對峙,在1926年的8月2日,一個新的節日里,福克斯召集了所有在西澳大利亞州的飛機廠商的代表前來林登。
的確是召集,西澳大利亞的航空業的資金來源幾乎是福克斯一個人包下來了,除了美國、英國,或許還有法國意大利,其他國家可沒有那么比較大的市場刺激其發展。
在老牌航空國家還沒回過神來之時,福克斯就已經把西澳的航空業搞得有聲有色的了,其他人如果想進入這個市場,那么很抱歉,真的有點太難了。
說起來,福克斯這種行為如果還在戰爭之中,那可叫“資敵”,是極度有問題的。
為啥?TM的,這都是德國佬啊,你想騙誰啊,雖說以一個中國的眼光來說分不清哪個是高盧雞,哪個是約翰牛,哪個是面條,哪個是山姆大叔,哪個是蠻族(其實外號是什么來著)……
反正中國人還是分的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泰國人的,這些在西方人眼里也是搞不懂的,這不都長的一樣的么?
寶馬、梅賽德斯、西門子、容克、福克、道尼爾、亨舍爾、亨克爾、福克沃爾夫……全都是德國血統的飛機廠家。
和原先歷史上有些不同,這個時空的一些廠家被福克斯有意撮合在一起了,寶馬就不談了,基本差別不大,梅賽德斯一般指的是汽車,而不是發動機。
德國原先挺有名的發動機DB系列是戴姆勒奔馳的產品,和奔馳以及梅賽德斯還是有所區別的。
在這個時空,福克斯硬是要求戴姆勒奔馳制造的發動機采用梅賽德斯這個名稱,DB只能加在后邊,對此戴姆勒奔馳方面有些無奈,但大股東得罪不起,也就作罷。
其實不是戴姆勒奔馳方面不想用,只是他們覺得不應該只用一個名字命名不同的產品,在他們眼里,梅賽德斯就是指汽車,發動機應該是別的名字,而不是繼續用這個,雖然這個名字很不錯……
看吧,這就是德國佬,福克斯有著自己的堅持,他認為這個名字會給這個系列產品帶來好運,而不是像原先歷史上因為一些問題遲遲未能交付。
梅賽德斯這個名字是來自一位設計師的女兒,梅賽德斯在西班牙語里是“優雅”的意思,用在汽車上是挺合適的,不過發動機嗎,發動機要優雅?什么鬼啊,德國佬們都很不理解。
也是,他們不清楚的是,作為名字來源的梅賽德斯女士,會因為骨癌于兩年半后在維也納去世,她并沒有因為自己的名字擁有過一輛汽車,她一生中結過兩次婚,也有兩個孩子,但不免有些唏噓。
她去世時還沒到她40歲的生日,也是天妒紅顏吧,福克斯有著這種堅持,或許也是為了這個傳奇的名字能陪伴著奔馳更久?
還有梅塞施密特和寶馬,一個是巴伐利亞發動機,一個人巴伐利亞飛機,福克斯也有意將其弄到了一塊,如果這里出了什么新飛機,可以叫梅塞施密特也可以叫寶馬,都是一家子。
福克沃爾夫的代表作品就是FW190了,福克斯干脆也把他和福克捏一塊了,反正福克當年在歐洲各國受到冷遇后就一直為德國造飛機的嘛。
西門子現在可不只是弄下電報電話,也不只是弄著收音機和電視機,連發動機都搞起來了,還是龍頭老大,專利持有者。
于是,這個老大開始自己搞起飛機來了,當然了在這方面只是個初學者,目前也就一些愛好者在研究分析,時不時跑到別人那里去偷師什么的。
容克也提前整合了飛機公司和發動機公司,一同管理,在效率上提高了不少。目前正在開發750馬力的液冷發動機,聽說已經有了初步成果,預計很快將會問世。
福克斯對這個是持有懷疑態度的,1926年有750馬力的發動機?好像有點不實際啊,勞斯萊斯的梅林發動機改進了冷卻液和氣缸之后才有的950馬力。
不過福克斯想了想,想起德國和英國走的都不是一條路,也就隨他吧,反正到時候好不好用一試便知。
在8月2日,這個8月的第一個星期一,除了一個新節日在西澳大利亞誕生之外,還發生了一件事,那就是福克斯建議各個飛機廠商/公司選擇一個方向發展,而不是四處開花。
建議這一個詞就只是說說而已,在福克斯的口中,這個“建議”就是“命令”的意思,雖然福克斯不是手握百萬大軍兵權的那種人,不過他有錢啊,在座的各位的大股東都是福克斯。
再加上福克斯是有“真才實學”的,大家都對他很是尊敬,不過還是有人不太愿意開發作為武器使用的飛機,比如,前不久在摩羯宮號上大放異彩的ju.13的老板,容克斯先生。
胡歌-容克斯,福克斯出于惡搞的目的將其翻譯為胡歌(一般翻譯為胡戈),說起這個翻譯,當然是中文翻譯了,福克斯還是個客串的中文翻譯(西澳境內的中國移民太多了,翻譯不怎么夠用)。
那么胡歌先生,e都67歲的大爺了,不要緊,還是挺帥的一老頭。
除了帥,他還是在德國航空業甚至世界航空業擁有著數個“第一”設計師,有點多,就不一一細數了,知道他是個牛掰的大佬就行。
他在原先歷史上因為拒絕政府的要求直接被小胡子政府強制收購了,自己被踢出了自己的公司,一年后溘然長逝。
對于這種結局,福克斯是深表遺憾的,畢竟他的經典作是容克大媽啊,奇怪的三發運輸機,在交戰雙方都享有盛名。
福克斯在這里則是各種安利早早地把胡歌接到了西澳大利亞,還硬塞給了他西澳的護照,說什么德國現在很亂,先生如果希望潛心鉆研新技術還是留在西澳吧,需要什么自當盡力云云。
盛情難卻,福克斯說的也沒錯,再加上福克斯對飛機有著自己的見解,讓容克斯耳目一新,便一口答應會留在西澳潛心鉆研。
在福克斯的建議下,胡歌提早帶領設計師完成了ju.13的設計,并針對“能在航空母艦上使用”的要求做出了為期不短的改進,最后眾人都很是滿意,除了皇家空軍方面。
作為補償,容克斯贈送了一批ju.13給皇家空軍作為教練機、運輸機和偵察機(其實也沒什么好偵查的,飛得沒海航的遠,只能森林大火什么的救災用下)。
皇家空軍也沒好意思白拿,畢竟是頂著皇家二字,白拿一批飛機好像不是很好,就象征性地說道以后容克的飛機一定會下訂單支持(就一窮比,鬼知道你啥時候有錢掏出來)。
胡歌當然當真了,信心大增,躊躇滿志地準備開發下一款飛機去了,但是卻被福克斯召喚到了林登,分配任務。
起初他聽到福克斯要眾人設計一款艦載戰斗機的時候就有點不滿,他可不想設計武器。
一旁的聯合飛機公司的瓦克特安慰起這位老前輩,示意他繼續聽下去。
聽到后面,胡歌皺著的眉頭才舒展開來,不過他還是申明了他的立場:“皇家海軍方面的要求有些過分。”他認為海軍并不需要什么戰斗機……
一旁的人都打著哈哈,沒人愿意觸這么個老前輩的霉頭,福克斯也照樣如此,在他宣布艦載戰斗機這個項目交給CAC(聯合飛機公司)后,緊接著便建議容克公司繼續開發大航程的運輸機。
胡歌也是直接了當,在得知自己沒別的事后就直接離開了,留下一堆同行在兩眼懵比,老頭子脾氣是真大啊。
接著就是道尼爾,福克斯讓道尼爾時刻和幾個發動機廠商保持聯系,在合適的時候配合新的發動機讓DO-X出世,讓世界為之喝彩。
同時福克斯也提醒道尼爾,在閑暇之余可以研發自己的路基運輸機,和容克公司形成競爭,促進大家的共同進步。
道尼爾點頭應允。
對于亨克爾這個接連折戟的公司而言,福克斯直接打發他去研究中大型遠程飛機去了,這個用時在福克斯看來是比較久的了,就當是儲備下技術吧。
亨舍爾的話,福克斯對他公司的“坦克開罐器”可是深有耳聞的,就順應潮流讓他做這種對地支援機的研發了,至于俯沖轟炸機嘛,福克斯打算看美國英國那邊出來了再說。
福克斯印象中,斯圖卡貌似是借鑒了美國的一個什么飛機的,所以他打算等等看。
寶馬梅塞施密特、福克沃爾夫則被福克斯叫去研究戰斗機了,相對的,CAC和福克公司都被叫去給這兩位鞍前馬后了,在福克斯的YY中,這四家完全可以包攬各種階段的戰斗機了。
因為當天是野餐節(原北領地的節日,八月第一個周一),故而這次會議被稱為“野餐會議”,其實當時大家是喝著各種飲料把事情定下來的,并沒有進行野餐。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