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陳寧并沒有感覺身體有太多異樣的感覺出現,但在視網膜上投影的人體宏觀構造圖與旁邊觀察室中對于測試人員的身體掃描所得數據卻無時不刻不在變化。
變化主要集中在α粒子吸納相關的方面,變化的主體包括體細胞基因、部分內臟的結構,甚至現在體內α粒子的儲存位置分布。
半個小時過去,在老教授和光腦的探查結果中,陳寧的身體結構已經發生了足夠顯眼的變動,而陳寧自己也開始感覺到些許異變,他似乎感受到空氣中的新元素氣體變得對他更加友好了,體內的α粒子開始躍動。
實驗開始后一個小時,以一分鐘為一組的數據對照已經記錄了六十組,老教授已經基本得到了一條分布曲線,他按了按手中的通訊鍵,聲音被放大到整個隔離室都能聽見:
“最高指揮官閣下,請問身體狀況如何,第一階段的實驗已經可以結束,請問是否繼續?”
陳寧點了點頭,從地上站起,盡管他并沒有覺得絲毫不適,甚至因為α粒子濃度久違地有些許提升,并且自己感覺與新元素氣體更加親近而有些爽快,但實驗要求即是如此,按照原則,他此時應該退出,稍事歇息后重新進行實驗。
如此以確定不同時長下脫離放射源后身體的狀況。
隔離室的門被打開,陳寧從內里出去,竟隱隱地感覺到不適,他轉念之間就明白原因,想必這是因為適應了與α粒子的足夠互動之后,猛然遠離它所在的環境而發生的自然排斥反應。
如此馬倫滿的兄長為何如此痛苦或許也可以做出假設——一個普通人,在放射源的幫助下擁有吸納甚至儲存、運用α粒子進行身體進化的能力,喪失了放射源的恩惠,又忍受不了普通環境的反差,身體恐怕就會不斷退化,反而導致多種惡性疾病的爆發。
而馬倫滿實力已經達到S-級,對于這種環境完全無需依賴,所以感覺并不如何強烈。
老教授迎了上來,將陳寧請上一臺實驗床,陳寧自己將幾根長長的電導線接到身體上的相應部位,然后一臺長方體掃描儀從天而降,慢慢地從他的頭部掃到腳部,一邊的幾臺計算機齊齊運作,開始翔實地記錄陳寧身體變化狀況。
而他則閉上了雙眼,整個記錄周期是一個小時,他剛好可以小寐一會兒,對于他這位平均每天睡眠還不足5個小時的大忙人來說,這也算是一個難得的契機。
一個小時后,老教授將陳寧推醒過來,然后給了他一份數據圖表,陳寧清醒得很快,可以說,他回歸的這一年多來早已經習慣了這比新世沖擊諾貝兒時更大的工作強度。
數據圖表簡單直接,讓他很容易能夠理解自己的身體情況——在他睡去的前半個小時內,體質發生一定程度的回升,但在后半個小時卻逐漸趨于穩定,總體來說,改變量為10的話,回升量只有3,他的體質確實變得更加貼近新元素氣體了。
陳寧默默取過紙筆進行運算,按照這個理論,體質改變量應有一個上限,即隨著在放射源附近接受改變時間的拖長,這個改變量會慢慢減小,直到與回升量平齊,這時體質改變就來到,可以說是人類的一個上限。
與新元素氣體最為貼近的上限。
這個方法可比基因優化要來得直接得多,因為它也包括了對人體體細胞的改變。
“對了,放射源啟動的消耗呢?”陳寧突然想起這個問題來,如果“γ-93”啟動的消耗過大的話,也是無法普及的。
“怎么說呢......”老教授似乎有些不好啟齒,“我給您看看這個吧。”說著他取了一份加密文件過來。
陳寧將其打開,里面記錄的是放射源修復重造過程中每次啟動關閉所消耗的能源種類和含量。
可以看到,“γ-93”的啟動需要的并不是常規意義上我們理解的能源,例如石油、電這樣的,能夠通過各種化學反應或者物理過程提供動力的物質。
它需要的東西很特殊,叫做新晶,一種末世以來各種巖石在一些特殊環境下,因為融入了新元素氣體而形成的重結晶礦物,它能夠直接提供人體無法吸收的狂暴狀態的α粒子,但因為能量純度很高,所以通常被當作一些能源的替代品。
它很稀少,也幾乎從來不成集體出現,需要地質野外勘探人員付出極大的努力去慢慢尋找。
陳寧現在手下勢力范圍內聚集地的總庫存共有新晶約2.5-2.6千克,而“γ-93”開動一個小時所需要的新晶是0.8克左右。
“沒有可替代品嗎?”陳寧想了想,問道。
“暫時沒有找到......哪怕是青華強度最高的能源液,也無法取代。”
看來關鍵應該是新晶中的新元素氣體礦物了,最高強度的能源液每克效率最高狀態下所能提供能量是新晶的近20倍。
“我會把通知發下去的,以后新晶全部集合到此,然后讓地質研究所那邊的人把重心往新晶方面靠一靠。”
只說絕對消耗的話,放射源所需倒是不高,就是那玩意兒太過稀少,難以尋找了......這甚至比低性價比的高動力聚能器更可惡。
“嗯,以現在的條件,我們沒必要也沒辦法長久地使用它,但只要為它建立一個完整的數據庫,以后還是可以自己造出來并且投入使用的。”陳寧補充道。
“不錯,正是這個道理......”老教授笑著說道。
“走吧,再做一組,我就得回去了,還有幾個下面的人等著匯報工作......這段時間我每天都來一趟,咱們把實體實驗的相關數據也都記錄完全,今后能少走很多彎路......”
“麻煩大人了。”
“誒,這沒什么的,這邊的工作減輕了,你那邊遠程戰略導彈的研發布置倒是應該加快速度,到明年底,爭取在坯南、同北、馬江幾個老聚集地附近都建造至少一個戰略導彈陣地,我要能在家里,發射導彈到全世界!”
“是!保證完成任務!”雖然遠程戰略導彈的工程量很大,甚至要為此鋪設足夠域度的衛星網,但老教授仍是容光煥發,挺直了腰桿,對于他而言,這一系列的任務就是人生的價值所在。
</br>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