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關于大炮射程的錯誤已修正。
****************************
賊人退走了,丟下了五具尸體。
家丁們卻高興不起來,黃天翔的一個弟在賊人的第一波猛攻中被砍了,剩上的人幾乎個個帶傷,包括趙鐵柱等七個家丁也不例外。
這伙賊人很兇罕,雖然人數不多,只有十三四個,但卻在人數不占優的情況下,強行突破了家丁阻攔,硬是讓一人如入無人之境的沖進內院。
除了丟下了五具尸體,家丁們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而且其中的一具尸體,還是李川留下的。
也就是家丁們在人數占優的前提之下,竟然只殺了四人,而且賊人退走時連個活口也沒留下,并且折損了一人,可見這伙賊人的強悍程度。
“少爺,四他……”
黃天翔一臉悲愴,往日豪爽的漢子竟然紅了眼睛,不下去了。
“節哀吧!”
李川心里也不太好受,畢竟死的是他的家丁,就算這些人投靠他時間不長,沒有七個家丁感情深,可畢竟是為李家而死,他心里又怎么可能好受,安慰道:“人難免一死,只要是死得其所,這輩子也值了。告訴弟兄們,四為護莊而死,李家不會讓他白死,回頭讓管家去給四操辦喪事,抽時間我再跟你去看看四的家人!
“謝少爺!”
黃天翔大為感激,連忙謝過。
生在這個動蕩的年代,他們早就有喪命的心里準備。
只要死的有價值,那就值了。
能碰上一個有情有義的主子,四總算沒有白死。
李常越也忙應下,對這些半路投靠的水手平也消除了一些戒心。
“可知賊人身份?”
李川又問超鐵柱,心里有殺機沸騰。
趙鐵柱道:“是山西口音。”
黃天翔南來北方,接觸的人比趙鐵柱多,見識也遠非趙鐵柱可比,也頭道:“有兩人是山西大同一帶口音,還有一人是河南歸德府一帶的口音!
“山西人?”
李川沉聲道:“還有什么發現?”
黃天翔猶豫了下,道:“的跟他們交手之時,看那些賊人的安排,顯然并非是為了錢財所來,反而,反而有像是沖著少爺來的!
“沖我來的?”
李川臉色更陰了,道:“山西人,莫非是那幫山西商人干的?”
趙鐵柱不喜歡動腦子,有插不上話,就在旁邊撓頭。
黃天翔頭道:“少爺之前因招標一事,得罪了山西范家,而那些賊人也不是普通的蟊賊,唯有那些豪商的精銳家丁才能有這等本事,應該跟山西范家有關。”
“晉商,晉商!”
李川目露殺機,一陣獰笑:“我還沒收拾他們呢,這些狗娘養的到先下手了。膽敢襲擊朝廷官員,這些山西商人還真是膽大包天,難怪敢通敵賣國。”
李常越也忙道:“少爺,這事不能就這么算了。”
“當然不能就這么算了。”
李川道:“莊子里的護衛力量還是不夠,這幾天你就安排下去,多招些護衛,家丁人數增加到百人,然后讓老黃和趙鐵柱抓緊時間訓練,必須要盡快形成戰斗力。”
“是,少爺!”
李常越連忙應下,也不心疼銀子了。
銀庫里封存了四百多萬銀子,要是還斤斤計較幾兩銀子,那他這個管家的眼界也未免太狹窄了,特別是昨晚遇襲,竟然讓賊人沖進了內院,這簡直是當頭一棒。
銀子再重要,又哪有少爺的安危重要。
若沒了少爺,這李家的天也就塌了。
……
京城,乾清宮暖閣。
“陛下,李千戶上了份折子!
王承恩走到御案后,略微俯身遞上了一份奏折。
“李千戶?”
崇禎帝一愣,有想不起來是誰。
王承恩道:“就是李川。”
崇禎帝這才恍然,就放下手中的奏章,接過王承恩遞上的折子看了起來。
只看了一眼,皇帝就皺起了眉頭。
奏折的內容有白話,壓根不像其他奏折那樣開篇先歌功頌德,吹捧皇帝的語句,而是直接白話:“皇上,臣于六月出售了一批西洋貨物,得銀四百余萬,欲獻給陛下……”
崇禎帝顧不上皺眉了,看到這里立馬就瞪大了眼睛。
四百余萬……
特么的,一批西洋貨物就賣了四百余萬?
特么的,這簡直就是富可敵國啊!
只需一年來上幾次貨,賣的銀子就能超過大明一年的所有稅收了,這里面還得加上加征的遼餉,西洋貨物如此搶手暴利,連他這個皇帝都震驚了,忍不住在心里爆了粗口。
崇禎帝呼息急促,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不怪他如此吃驚,實在是這個消息太過勁爆。
王承恩自有他的消息渠道,就算沒看過折子內容,有些事情他也早收到了消息,不動聲色地掠了一眼,道:“皇上,聽李千戶前陣子出了一批貨,得銀四百余萬兩。”
崇禎帝連連頭,兩眼放光道:“西洋貨物獲利如此豐厚,若是掌握在朝廷手中,朕何以還會為了遼餉發愁,能不能讓他李川把貨物渠道貢獻出來?”
王承恩隱晦地道:“皇上,鹽業已積虧兩百余萬!
崇禎帝聞言一愣,才喟然道:“是啊,但凡是朝廷經營的買賣,就沒有不虧本的,連鹽業都能積虧兩百余萬,就算朕讓他李川把西洋貨物的渠道貢獻給朝廷,最終也不過是肥了那些權貴國戚,最終還是會落得跟鹽業一樣無疾而終。罷了,就讓他李川去干吧,至少這人還算對朕坦誠,有為國分憂之心,比那些尸餐素位的官員強多了!
王承恩恭維了句:“陛下圣明!
崇禎帝自嘲了句:“朕雖然勤勉國事,但圣明就免了吧!”
罷又繼續看李川的折子,看到李川欲將這次出貨所得的四百余萬銀獻上兩百余,剩下的兩百萬銀用來收購糧食,一旦朝廷缺糧時,隨時運來京城,就大感欣慰。
錦衣衛的千戶沒有白給啊,不想朝堂之外竟有如此忠于國事之人。
野有遺賢,真正的野有遺賢啊!
若是天下人都能如此忠于國事,又何愁建奴不滅。
崇禎帝心情大好,可看到后面的內容后,頓時勃然大怒。
【精彩東方文學 www.nuodawy.com】 提供武動乾坤等作品手打文字版最新章節首發,txt電子書格式免費下載歡迎注冊收藏。